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苏海婷 李天裕 +2 位作者 安建军 余惠仪 陈瑞旦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单纯进行作业疗法。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并对记录进行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P=0.536)和HAMD(P=0.558)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其VAS(P=0.049)及HAMD(P=0.023)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分别为(2.23±1.14)分和(4.47±3.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7±0.98)和(1.33±1.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治疗后其MBI分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21.87±10.25)较对照组(12.00±13.58)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可缓解脑卒中肩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精神状态,减少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 肩痛
下载PDF
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红 杨飞燕 +2 位作者 刘昌盛 陈瑞旦 童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内急性炎症反应通道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内急性炎症反应通道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剂量为9 mg.kg-1.d-1)、中药高剂量组(剂量为54 g.kg-1.d-1)、中药低剂量组(剂量为27 g.kg-1.d-1)。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及关节内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IL-1β、IL-1R)及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表达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炎症细胞计数、IL-1β、IL-1R、MyD8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或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各炎症指标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均P<0.05),中药低剂量组各炎症指标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除痹中药可通过阻断IL-1R-MyD88信号通路而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疗法 祛湿除痹 关节/病理学 炎症细胞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抗炎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姚红 杨飞燕 +2 位作者 刘昌盛 陈瑞旦 童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各组大鼠...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各组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IL-1R)的含量。并测量各组大鼠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积分均比其它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IL-1R含量及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较其余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湿痹通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痹通能改善动物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清及关节软组织内IL-1和IL-1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痹通 炎症细胞因子 大鼠 七叶莲 土茯苓
下载PDF
平衡功能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瑞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观察平衡功能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单侧下肢骨折术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平衡功能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单侧下肢骨折术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衡功能训练;6周后采用Berg(Berg balance scale,BBS)平衡量表评估平衡功能、"起立-走"计时试验评估动态平衡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估患者步行能力,通过评估及比较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治疗前后的分值变化,观察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BBS评分为(43.77±6.13)分、FAC评分为(4.03±0.41)分、"起立-走"计时试验用时为(11.6±3.4)秒,分别与常规组的BBS评分(39.34±7.12)分,FAC评分(3.32±0.29)分、"起立-走"计时试验用时(17.8±3.2)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功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训练 下肢骨折术后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玉凤 任如昉 +2 位作者 陈瑞旦 罗洁婷 叶立汉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4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分级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活动能力[加拿大作业活动状况测量(COPM)]、总体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基本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患者IADL、COPM、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ADL、COPM、WHO-QOL-BREF、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作业治疗脑卒中偏瘫,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运动想象疗法 常规作业治疗 脑卒中偏瘫 活动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视觉运动想象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凤 陈瑞旦 +2 位作者 罗洁婷 余惠仪 罗健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4期498-499,共2页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高发病、高致残、高病死率的病症之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脑卒中患者治疗方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可通过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对肌...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高发病、高致残、高病死率的病症之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脑卒中患者治疗方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可通过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对肌肉进行电刺激,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1]。而视觉运动想象是以感知患者自身本体感觉及视觉感官为主,通过想象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2]。目前,临床上关于视觉运动想象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中联合应用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视觉运动想象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意识障碍 肌肉功能 本体感觉 视觉运动想象 肢体功能恢复 低频脉冲
下载PDF
姿势镜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陈瑞旦 黄山城 李天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6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姿势镜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姿势镜前适... 目的:探讨姿势镜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姿势镜前适当距离进行同样的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的康复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4周治疗后观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左右步幅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BBS评分和左右步幅差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姿势镜辅助下进行康复训练能更有助于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姿势镜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瑞旦 苏海婷 +3 位作者 杨玉凤 聂镜钊 陈嘉健 黄山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上肢处于软瘫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及Rood技术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和肢... 目的观察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上肢处于软瘫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及Rood技术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和肢体关节被动活动等常规康复治疗,Rood技术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疗法.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U-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肌张力等级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U-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Rood技术治疗组U-FMA评分、BI评分分别为(10.33±2.86)分、(54.34±6.82)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41±3.02)分、(46.51±7.1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od技术治疗组肌张力改善率为80.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od技术疗法可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技术 脑梗塞 软瘫期 上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电针拔罐配合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9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瑞旦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7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电针拔罐配合推拿综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9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电针拔罐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8例,显效1例,治愈率为88.9%。结论:电针拔罐配合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电针 拔罐 推拿 疗效
原文传递
跌打万花油为介质理筋手法治疗踝扭伤后遗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瑞旦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3期-,共1页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损伤之一,如果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损伤后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出现足踝活动后肿胀、活动痛及跑、跳等所谓的后遗症状.笔者于2010 年~2011 年以跌打万花油为介质理筋手法治疗踝扭伤后遗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踝扭伤后遗症 按摩治疗 理筋手法 跌打万花油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瑞旦 陈安 陈嘉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6期113-114,12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测法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肢、下肢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抗阻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瑞旦 罗洁婷 余惠仪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抗阻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抗阻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下肢肌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患侧踝部绑沙袋的抗阻行走训练,1次/d,40min/次,5次/周,治疗4周。观察患者Fugl-M 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左右步幅差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左右步幅差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左右步幅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下肢抗阻步行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抗阻步行训练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左右步幅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