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璐豪
江长胜
+1 位作者
吴艳
袁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1,共5页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以1989年设立的位于西南大学农场的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对象,研究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以1989年设立的位于西南大学农场的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对象,研究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含量、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和颗粒态有机碳分配比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方式主要对表层土壤的TOC、POC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其中LM对提高积累TOC和POC贡献最大;0-60 cm土层TOC含量变化范围为7.10~34.45 g/kg,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所占比例为30.38%~45.65%,POC含量为1.31~19.39 g/kg,各数值基本变化趋势都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OC与POC都可作为评价耕作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与固碳能力的有效指标,但相同耕作制度下POC变化幅度更大,对其响应也更为敏感。从TOC和POC的关系来看,不同耕作制度下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物理保护能力的提高有关,免耕方式有利于有机碳以及颗粒态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紫色水稻土
总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Zn水平下辣椒体内Cd的积累、化学形态及生理特性
被引量:
36
2
作者
陈贵青
张晓璟
+8 位作者
徐卫红
刘吉振
王慧先
郭刘明
陈璐豪
张海波
蓝春桃
曾红军
熊治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57-1662,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d(20mg·kg-1)污染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Zn(0、100、200、400、600μmol·L-1)对辣椒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辣椒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400μmol·L-1范围内,辣椒...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d(20mg·kg-1)污染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Zn(0、100、200、400、600μmol·L-1)对辣椒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辣椒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400μmol·L-1范围内,辣椒叶、茎、根、果实干重及叶片叶绿素a、b含量随Zn浓度不断增加而增加;高量Zn(600μmol·L-1)抑制了辣椒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Zn≤400μmol·L-1范围内,辣椒叶SOD和CAT活性随Zn浓度增加而降低,辣椒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400μmol·L-1Zn时达到最低,当Zn>400μmol·L-1时,S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叶面喷施Zn使辣椒茎、根及果实中Cd含量分别降低了2.7%~5.4%、7.5%~28.1%和7.6%~21.8%.与对照相比较,叶面喷施Zn的辣椒果实Cd总提取量、氯化钠提取态Cd、去离子水提取态Cd以及乙醇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7.7%~21.8%、4.11%~23.6%、54.5%~66.8%和4.8%~86.7%,但醋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增加了28.0%~68.0%和12.6%~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锌拮抗
生理特性
镉累积
镉形态
辣椒
原文传递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张军科
江长胜
+4 位作者
郝庆菊
唐其文
程炳红
李辉
陈璐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9-1986,共8页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1990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传统的冬水田平作(CT)及由其改良而成的水旱轮作(CTR)、厢作免耕(NTP)和垄作免耕(NTR)等农田生态系...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1990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传统的冬水田平作(CT)及由其改良而成的水旱轮作(CTR)、厢作免耕(NTP)和垄作免耕(NTR)等农田生态系统CH4和N2O的排放进行了连续1 a的田间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CT处理中,CH4和N2O主要排放时期为水稻种植季,该时期的持续时间仅占全年的27.1%,但2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分别占全年的77.6%和55.0%;耕作制度改良后,CH4排放降低而N2O排放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CH4的年平均排放通量[以CH4计,mg.(m2.h)-1]为CT(2.96±0.04)>NTR(1.83±0.21)>NTP(1.42±0.01)>CTR(0.96±0.09),CT处理的CH4排放极显著高于CTR和NTP处理(P<0.01),显著高于NTR处理(P<0.05);N2O的年平均排放通量[以N2O计,μg.(m2.h)-1]依次为CTR(123.6±47.1)>NTR(115.2±22.1)>NTP(100.5±25.8)>CT(81.3±13.5),CTR处理N2O的排放显著高于CT(P<0.05).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20、100及500 a)2种温室气体综合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计算,可以发现,改良后的3种耕作方式对CH4和N2O的综合GWP有一定的减排作用,无论时间尺度长短,4种耕作处理全年所排放的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均为CT>NTR>NTP>CTR.因此,耕作方式的改良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中CH4和N2O综合GWP减排有着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CH4
N2O
全球增温潜势(GWPs)
紫色水稻土
原文传递
题名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璐豪
江长胜
吴艳
袁雪
机构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5069,409750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09B026)
+1 种基金
西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西南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基金(201030)
文摘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以1989年设立的位于西南大学农场的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对象,研究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含量、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和颗粒态有机碳分配比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方式主要对表层土壤的TOC、POC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其中LM对提高积累TOC和POC贡献最大;0-60 cm土层TOC含量变化范围为7.10~34.45 g/kg,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所占比例为30.38%~45.65%,POC含量为1.31~19.39 g/kg,各数值基本变化趋势都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OC与POC都可作为评价耕作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与固碳能力的有效指标,但相同耕作制度下POC变化幅度更大,对其响应也更为敏感。从TOC和POC的关系来看,不同耕作制度下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物理保护能力的提高有关,免耕方式有利于有机碳以及颗粒态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紫色水稻土
总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Keywords
tillage system
purple paddy soil
TOC
POC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Zn水平下辣椒体内Cd的积累、化学形态及生理特性
被引量:
36
2
作者
陈贵青
张晓璟
徐卫红
刘吉振
王慧先
郭刘明
陈璐豪
张海波
蓝春桃
曾红军
熊治庭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57-1662,共6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77032)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
2009BB7246)
文摘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d(20mg·kg-1)污染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Zn(0、100、200、400、600μmol·L-1)对辣椒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辣椒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400μmol·L-1范围内,辣椒叶、茎、根、果实干重及叶片叶绿素a、b含量随Zn浓度不断增加而增加;高量Zn(600μmol·L-1)抑制了辣椒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Zn≤400μmol·L-1范围内,辣椒叶SOD和CAT活性随Zn浓度增加而降低,辣椒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400μmol·L-1Zn时达到最低,当Zn>400μmol·L-1时,S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叶面喷施Zn使辣椒茎、根及果实中Cd含量分别降低了2.7%~5.4%、7.5%~28.1%和7.6%~21.8%.与对照相比较,叶面喷施Zn的辣椒果实Cd总提取量、氯化钠提取态Cd、去离子水提取态Cd以及乙醇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7.7%~21.8%、4.11%~23.6%、54.5%~66.8%和4.8%~86.7%,但醋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增加了28.0%~68.0%和12.6%~25.0%.
关键词
镉-锌拮抗
生理特性
镉累积
镉形态
辣椒
Keywords
antagonism of Cd and Z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Cd accumulation
Cd fractions
Capsicum annuum L.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唐其文
程炳红
李辉
陈璐豪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9-198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95
40805050
+1 种基金
41005069)
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文摘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1990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传统的冬水田平作(CT)及由其改良而成的水旱轮作(CTR)、厢作免耕(NTP)和垄作免耕(NTR)等农田生态系统CH4和N2O的排放进行了连续1 a的田间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CT处理中,CH4和N2O主要排放时期为水稻种植季,该时期的持续时间仅占全年的27.1%,但2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分别占全年的77.6%和55.0%;耕作制度改良后,CH4排放降低而N2O排放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CH4的年平均排放通量[以CH4计,mg.(m2.h)-1]为CT(2.96±0.04)>NTR(1.83±0.21)>NTP(1.42±0.01)>CTR(0.96±0.09),CT处理的CH4排放极显著高于CTR和NTP处理(P<0.01),显著高于NTR处理(P<0.05);N2O的年平均排放通量[以N2O计,μg.(m2.h)-1]依次为CTR(123.6±47.1)>NTR(115.2±22.1)>NTP(100.5±25.8)>CT(81.3±13.5),CTR处理N2O的排放显著高于CT(P<0.05).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20、100及500 a)2种温室气体综合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计算,可以发现,改良后的3种耕作方式对CH4和N2O的综合GWP有一定的减排作用,无论时间尺度长短,4种耕作处理全年所排放的CH4和N2O所产生的综合GWP均为CT>NTR>NTP>CTR.因此,耕作方式的改良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中CH4和N2O综合GWP减排有着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耕作制度
CH4
N2O
全球增温潜势(GWPs)
紫色水稻土
Keywords
tillage-cropping systems
CH4
N2O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GWPs)
purple paddy rice soil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陈璐豪
江长胜
吴艳
袁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Zn水平下辣椒体内Cd的积累、化学形态及生理特性
陈贵青
张晓璟
徐卫红
刘吉振
王慧先
郭刘明
陈璐豪
张海波
蓝春桃
曾红军
熊治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6
原文传递
3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唐其文
程炳红
李辉
陈璐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