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经》篇名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祺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诗经》篇什的命名在先秦典籍中颇具特色。本文分三层加以探讨:一、《诗经》305篇中不一样的题目只有295个。其中有8个题目管了18首诗。(同题诗篇的内容有无异同,可以研讨。)二、295个题目中,有290个是从篇名句中选用字样的,(其余5个...
《诗经》篇什的命名在先秦典籍中颇具特色。本文分三层加以探讨:一、《诗经》305篇中不一样的题目只有295个。其中有8个题目管了18首诗。(同题诗篇的内容有无异同,可以研讨。)二、295个题目中,有290个是从篇名句中选用字样的,(其余5个从诗篇外取名。)选用有其位次上独特的惯例。三、着重论析篇名选字的定律与原委,并且阐述其跟《楚辞》、《论语》、《孟子》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篇名
305篇
295题
290篇名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字的音义
2
作者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25,共6页
本文对于“还”字在文义 /词性与读音上的瓜葛进行了历时的和共时的探讨 。
关键词
虚化形式标志
“重新分析”音位
原文传递
出自灵窍 吐于慧舌──浅析袁宏道“游记卷”中的比喻
3
作者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袁宏道
比喻
游记
文言判断句
灵窍
飞来峰
博喻
喻词
语气词“也”
中学语文教材
原文传递
集“许学”之大成者——纪念丁福保先生诞生120周年
4
作者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
丁福保,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济阳是地名,在河南,是蔡氏发轫之地.我市北塘区原有蔡氏小学校,它本来名叫济阳小学校.我们查考不出丁氏与此有什么关联.)南朝·齐改常州为南济阳郡,而丁氏远祖原籍常州,“济阳”之意容或出...
丁福保,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济阳是地名,在河南,是蔡氏发轫之地.我市北塘区原有蔡氏小学校,它本来名叫济阳小学校.我们查考不出丁氏与此有什么关联.)南朝·齐改常州为南济阳郡,而丁氏远祖原籍常州,“济阳”之意容或出此;至于“破衲”,那是他信佛的缘故.但丁氏上祖从元朝末年就迁居无锡,所以他自述“世为无锡人”.丁福保于1874年8月4日(同治十二年甲戍六月廿二)出生在无锡城中书院弄旧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福保
《说文》
《说文解字》
济阳
《六书音均表》
段玉裁
《汉学师承记》
康熙字典
小学校
补遗
原文传递
语变觅踪(乏一)——以《徐志摩美文精粹》为例
5
作者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7-29,共3页
众所周知,语言,跟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变化发展的。关于语言的变化发展,赵元任先生曾说:“语言的变迁在一个人的一生就可以觉得出来,所以是以几十年算的。”(《语言问题》P5) 那末,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语言的变迁可以觉出些什么呢? 赵先生...
众所周知,语言,跟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变化发展的。关于语言的变化发展,赵元任先生曾说:“语言的变迁在一个人的一生就可以觉得出来,所以是以几十年算的。”(《语言问题》P5) 那末,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语言的变迁可以觉出些什么呢? 赵先生举了一些按照他自己“几十年所听过的,就感觉有许多听得出来有变迁了”的例子。(参见同书P129)这些例子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中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文言音与白话音的消长;一是儿化韵的主要元音的变化。 类似情况,无锡方言中也有。赵元任在1936年拟有《无锡方音宽式音标草案》。其中有韵母[iu]。然而作者近年对无锡城乡作了广泛的方言调查,对于这个韵现在很少有人认同了。又如,中古麻韵二等字大体有文白异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中古入声字
文白异读
无锡方言
赵元任
语言问题
词类活用
变化发展
同素词
“于”
原文传递
题名
《诗经》篇名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祺生
机构
江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文摘
《诗经》篇什的命名在先秦典籍中颇具特色。本文分三层加以探讨:一、《诗经》305篇中不一样的题目只有295个。其中有8个题目管了18首诗。(同题诗篇的内容有无异同,可以研讨。)二、295个题目中,有290个是从篇名句中选用字样的,(其余5个从诗篇外取名。)选用有其位次上独特的惯例。三、着重论析篇名选字的定律与原委,并且阐述其跟《楚辞》、《论语》、《孟子》的不同。
关键词
《诗经》
篇名
305篇
295题
290篇名句
Keywords
Book of Song
title
305 pieces
295 titles
290 texts of famous sentences
分类号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字的音义
2
作者
陈祺生
机构
无锡教育学院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本文对于“还”字在文义 /词性与读音上的瓜葛进行了历时的和共时的探讨 。
关键词
虚化形式标志
“重新分析”音位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出自灵窍 吐于慧舌──浅析袁宏道“游记卷”中的比喻
3
作者
陈祺生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袁宏道
比喻
游记
文言判断句
灵窍
飞来峰
博喻
喻词
语气词“也”
中学语文教材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集“许学”之大成者——纪念丁福保先生诞生120周年
4
作者
陈祺生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摘
丁福保,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济阳是地名,在河南,是蔡氏发轫之地.我市北塘区原有蔡氏小学校,它本来名叫济阳小学校.我们查考不出丁氏与此有什么关联.)南朝·齐改常州为南济阳郡,而丁氏远祖原籍常州,“济阳”之意容或出此;至于“破衲”,那是他信佛的缘故.但丁氏上祖从元朝末年就迁居无锡,所以他自述“世为无锡人”.丁福保于1874年8月4日(同治十二年甲戍六月廿二)出生在无锡城中书院弄旧宅。
关键词
丁福保
《说文》
《说文解字》
济阳
《六书音均表》
段玉裁
《汉学师承记》
康熙字典
小学校
补遗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语变觅踪(乏一)——以《徐志摩美文精粹》为例
5
作者
陈祺生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摘
众所周知,语言,跟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变化发展的。关于语言的变化发展,赵元任先生曾说:“语言的变迁在一个人的一生就可以觉得出来,所以是以几十年算的。”(《语言问题》P5) 那末,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语言的变迁可以觉出些什么呢? 赵先生举了一些按照他自己“几十年所听过的,就感觉有许多听得出来有变迁了”的例子。(参见同书P129)这些例子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中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文言音与白话音的消长;一是儿化韵的主要元音的变化。 类似情况,无锡方言中也有。赵元任在1936年拟有《无锡方音宽式音标草案》。其中有韵母[iu]。然而作者近年对无锡城乡作了广泛的方言调查,对于这个韵现在很少有人认同了。又如,中古麻韵二等字大体有文白异读。
关键词
徐志摩
中古入声字
文白异读
无锡方言
赵元任
语言问题
词类活用
变化发展
同素词
“于”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经》篇名之研究
陈祺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还”字的音义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
原文传递
3
出自灵窍 吐于慧舌──浅析袁宏道“游记卷”中的比喻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
原文传递
4
集“许学”之大成者——纪念丁福保先生诞生120周年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5
0
原文传递
5
语变觅踪(乏一)——以《徐志摩美文精粹》为例
陈祺生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