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构建——以滇黔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科洛 张廷山 +2 位作者 晓慧 何映颉 梁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基于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对滇黔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并开展分子模型搭建,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将模型验证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证。通过镜下分析发现页岩孔隙类型以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 基于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对滇黔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并开展分子模型搭建,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将模型验证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证。通过镜下分析发现页岩孔隙类型以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为主,氮气吸附实验指示孔隙以似片状颗粒组成的槽状孔与微孔为主要类型,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利用伊利石分子模型与石墨烯分子模型对页岩进行分子模型搭建并基于分形理论与分形Frenkel-Halsey-Hill公式,提出Modified Frenkel-Halsey-Hill公式的模型验证方法。通过对分形维数、置换率、分形修正系数的求取与数学计算,验证模型基本可靠。模型验证方法的提出为页岩储集层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北地区 页岩 志留系 龙马溪组 微观孔隙 孔隙模型 模型验证
下载PDF
滇黔北坳陷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岩相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科洛 张廷山 +2 位作者 梁兴 张朝 王高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3-755,共13页
滇黔北坳陷为南方海相地层的有利研究区域,发育多套海相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而备受重视。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判识,对其进... 滇黔北坳陷为南方海相地层的有利研究区域,发育多套海相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尤其是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而备受重视。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判识,对其进行页岩岩相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滇黔北坳陷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地层共划分出六种页岩岩相: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钙质混合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其中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的TOC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四种岩相。V/(V+Ni)、V/Cr、Ni/Co和U/Th指标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总体处于低能、滞留、局限条件,与深水陆棚环境匹配,Mo元素含量与四川盆地均值相当。五峰早期与龙马溪早期海侵的发生形成了以深水陆棚占主导的沉积格局,低能、滞留、局限的厌氧环境与快速海侵是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北坳陷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 页岩岩相 沉积环境 厌氧条件
下载PDF
沉积环境对页岩孔隙的控制作用——以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兴 陈科洛 +3 位作者 张廷山 张朝 张介辉 舒红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93-1405,共13页
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扫描电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滇黔北地区五峰组下段、观音桥段和龙马溪组下段3个层位沉积环境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沉积环境对页岩孔隙的控制作用。V/(V+Ni)、V/Cr、Ni/Co、U/Th、生源Ba含量、M... 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扫描电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滇黔北地区五峰组下段、观音桥段和龙马溪组下段3个层位沉积环境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沉积环境对页岩孔隙的控制作用。V/(V+Ni)、V/Cr、Ni/Co、U/Th、生源Ba含量、Mn/Fe、Sr/Ba指标指示:五峰组下段和龙马溪组下段沉积期处于厌氧条件、古生产力较高、古水深较深;观音桥段沉积期处于富氧环境、古生产力较低、古水深较浅。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五峰组下段和龙马溪组下段孔隙类型以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为主,观音桥段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指示:五峰组下段和龙马溪组下段孔隙比表面积较大,孔体积和平均孔径较小,几何形态主要为槽状孔和微孔;观音桥段孔隙比表面积较小,孔体积和平均孔径较大,几何形态主要为墨水瓶孔。五峰组下段和龙马溪组下段沉积期厌氧环境和较高的生产力为有机质孔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的层状结构是黏土矿物层间孔发育的主要因素。观音桥段矿物颗粒的大小混杂堆积和后期的溶蚀改造分别形成了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同时也是二者与墨水瓶孔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滇黔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 沉积环境 孔隙 控制作用
原文传递
南海首次实现了3000米以上深层油田的规模开发 中国海油越采越深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翰林 陈科洛 李威 《中国石油石化》 2022年第1期56-57,共2页
“位于珠江口盆地的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陆丰14--4油田成功投产……”2021年11月23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共有4个油田,主要生产设施包括2座钻井采油平台和1套水下生产系统。此次投产的陆丰14-4油田是该项目的... “位于珠江口盆地的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陆丰14--4油田成功投产……”2021年11月23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共有4个油田,主要生产设施包括2座钻井采油平台和1套水下生产系统。此次投产的陆丰14-4油田是该项目的首个油田,标志着我国南海首次实现了3000米以上深层油田的规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区域开发 水下生产系统 采油平台 陆丰 珠江口盆地 深层油田 南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