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水质状况与评价
1
作者 陈积杰 梁计林 +4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孙婆援 邢孔敏 符俊优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根据2019年5月对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 根据2019年5月对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评价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指数较小;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1,污染物浓度较低;富营养化评价指数E<1,该海域海水水质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状况 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积杰 梁计林 +4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孙婆援 邢孔敏 符俊优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Cu、Pb、Zn、Cd、Cr、As平均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站位Cu和Pb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3.6%和9.1%,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Zn>As>Cd>Cr。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海水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与主成分聚类分析综合评价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 被引量:7
3
作者 符启位 黄伟康 +4 位作者 陈积杰 郭静依 王绥利 黄国宋 罗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4-36,共13页
【目的】充分挖掘并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方法】对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7.99%~42.02%,其中荚长、荚横径变异系数最小(<... 【目的】充分挖掘并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方法】对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7.99%~42.02%,其中荚长、荚横径变异系数最小(<10%),性状最稳定;其他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10%,可作为选育与改良品种农艺性状的首选。11个农艺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转化成6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17%,能代表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特征。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10时可分为Ⅰ、Ⅱ、Ⅲ共3类,其中Ⅰ类28个品种,Ⅱ类5个品种,Ⅲ类4个品种,以Ⅲ类表现较好,分别是和顺、南滨708-K、鸿丰708、汉美八号,可作为在海南进行推广种植的品种。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综合关联度最大为和顺,关联度0.7285,表现最优。经对比发现,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来的表现较优的品种基本相同。【结论】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获得品质较好的10个种质资源中有6个相同,分别是和顺、瑞祥贵、南滨708-K、将军708、汉美七号、汉美八号,相同度达60%,表明这两种方法均可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荚豇豆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功能反应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6
4
作者 黄伟康 陈积杰 +3 位作者 郭静依 符启位 黄国宋 罗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为明确巴氏钝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rall)的控害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田间释放捕食螨对普通大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随着蓟马密度增... 为明确巴氏钝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rall)的控害能力,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田间释放捕食螨对普通大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随着蓟马密度增加,捕食螨日取食量逐渐增加。不同温度下捕食螨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Ⅲ模型。捕食螨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捕食效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1龄和2龄蓟马若虫的搜寻效应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捕食螨密度增加,个体间自我干扰能力增加,其捕食作用率反而减小,在猎物固定而捕食螨数量增加的条件与猎物捕食螨成比例增加的条件下,干扰反应模型分别为E=0.0841P^(-0.708)、E=0.6126P^(-2.907)。综合可知,在田间释放捕食螨400头·m^(-2)时,3 d时的防效可达59.65%,且连续释放2次捕食螨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普通大蓟马 巴氏钝绥螨 捕食效能 功能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