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模型GM(1,1)在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1 位作者 沈严章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2009年最高(14.264/万),2021年最低(1.177/万),其他年份在1.306/万~6.818/10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χ^(2)_(趋势)=194.714,P<0.001)。建立GM(1,1)模型:■。拟合检验显示模型拟合精度好(C=0.143,P=0.923),预测2022—2024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分别为0.984/万、0.845/万、0.726/万,呈缓慢下降态势,符合整体发病趋势。结论GM(1,1)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预测2022—2024年全市发病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灰色模型 GM(1 1) 发病率
下载PDF
2022年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呼吸道多病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袁轩 雅雪蓉 +4 位作者 沈强 袁满 谭亚运 陈立凌 董泽丰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呼吸道多病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苏州市哨点医院送检的住院肺炎病例标本,采用超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和单纯疱疹病毒试剂盒检测流感病毒等共2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结... 目的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呼吸道多病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苏州市哨点医院送检的住院肺炎病例标本,采用超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和单纯疱疹病毒试剂盒检测流感病毒等共2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结果435份住院肺炎标本中,呼吸道病原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5.86%,检出率前5位为肺炎链球菌(7.82%)、鼻病毒(7.13%)、单纯疱疹病毒(5.75%)、人偏肺病毒(3.45%)、肺炎支原体(3.45%)。男、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91%和3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春、夏、秋、冬四季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70%、40.71%、31.86%、4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P<0.05)。混合感染率为9.89%,阳性样本中以肺炎链球菌(41.86%)、鼻病毒(34.88%)、单纯疱疹病毒(23.26%)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较为常见。结论2022年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鼻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病毒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肺炎 呼吸道感染 多病原 监测
下载PDF
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杭惠 张钧 +1 位作者 陈立凌 覃江纯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61例、戊肝病例2 426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52/10万和2.24/10万。5个远郊县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人群甲肝平均发病率为0.57/10万,高于城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人群(0.44/10万);城区人群戊肝平均发病率为2.43/10万,高于远郊县区(2.11/10万)。甲肝发病呈全年散发,戊肝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70~79岁(1.20/10万)、50~59岁(0.99/10万)和60~69岁(0.97/1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戊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60~69岁(5.34/10万)、70~79岁(5.09/10万)和50~59岁(4.35/10万),男性发病率(2.61/10万)高于女性(1.90/10万)。甲肝病例中以农民最多,占29.77%;戊肝病例中以家务及待业人员最多,占28.44%。结论: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和戊肝处于低流行水平,发病有地区差异,中老年人、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下载PDF
新冠大流行后的免疫负债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倩 张媛媛 +1 位作者 崔朋伟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6-128,222,共4页
免疫负债是指人群对某种特定病原体长时间低剂量或无暴露导致的群体性保护性免疫力不足、易感性提高的现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实施了以旅游限制、增加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为主的防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同时也减少了人群对其他传... 免疫负债是指人群对某种特定病原体长时间低剂量或无暴露导致的群体性保护性免疫力不足、易感性提高的现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实施了以旅游限制、增加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为主的防控措施,但这些措施同时也减少了人群对其他传染病病原体的暴露机会,导致人群预存的免疫水平降低,会对其他传染病的流行造成潜在影响,即免疫负债。随着新冠病毒逐渐进入低流行水平,人群恢复正常生活和出行,佩戴口罩、增加社交距离等行为发生转变,免疫负债带来的影响逐步凸现,可能导致部分传染病出现反弹或高流行水平。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免疫负债产生原因以及所带来的传染病反弹现象,旨在为后疫情时代传染病防控提供风险提示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免疫负债 新冠病毒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高危新生儿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凌 杭惠 +2 位作者 张宏 惠东明 许元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7-1237,共1页
关键词 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 新生儿 免疫功能 病毒表面抗原
下载PDF
苏州市1995年---2004年医院传染病漏报及报卡质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立凌 马桢红 杭惠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监测 医院 漏报率
下载PDF
苏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预测预报模型初探
7
作者 陈立凌 马桢红 +1 位作者 王建峰 高歌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预报模型 苏州市 预测 自然疫源性疾病 HFRS 多元回归方程 发病资料
下载PDF
苏州市重点传染病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界值优选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瑞平 陈立凌 +2 位作者 刘成 雅雪容 周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8-601,605,共5页
目的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开展基于苏州市本地疫情的传染病预警界值分析,优选出本地区重点传染病的预警界值,提高传染病预警效率和能力。方法通过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分析选择苏州市的重点传染病,利用2008-2012年苏州市重点传染病报告数据... 目的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开展基于苏州市本地疫情的传染病预警界值分析,优选出本地区重点传染病的预警界值,提高传染病预警效率和能力。方法通过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分析选择苏州市的重点传染病,利用2008-2012年苏州市重点传染病报告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预警模型,通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绘制ROC曲线,优选出重点传染病合适预警界值。结果综合平衡预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手足口病"的预警界值为P80,"风疹"的预警界值为P75,"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戊肝"的预警界值为P85,"其他感染性腹泻"预警界值为P95。结论苏州市重点传染病的预警界值有5种可适当调高,提高预警系统的特异度,风疹的预警界值可适当地调低,提高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传染病预警界值的设定应根据传染病发病特点并结合当地疫情信息进行优选,以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移动百分位数法 预警界值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
9
作者 陈立凌 《苏州医学》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2009年3月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4月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甲型H1N1流感于2009年5月传入我国,截止10月已遍及全国各省。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由于人群对它普遍易感,自2009年9月... 2009年3月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4月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甲型H1N1流感于2009年5月传入我国,截止10月已遍及全国各省。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由于人群对它普遍易感,自2009年9月始,暴发疫情成为该病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并迅速播散。目前疫情已逐渐呈现本土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病学 2009年 暴发疫情 新发传染病 主要表现 墨西哥 加拿大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宫颈鳞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立英 曹文淼 +1 位作者 陈立凌 汪步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生存期和毒副反应,探讨晚期宫颈癌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晚期...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生存期和毒副反应,探讨晚期宫颈癌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晚期宫颈鳞癌(ⅡB-ⅣA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组(TC组)38例,接受紫杉醇40 mg.m-2+卡铂AUC1.5第1、8、15天方案化疗,28 d后重复,放疗期间共完成2个周期;同步单药顺铂组(P组)32例,接受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1次,放疗期间共完成6周期。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78.1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37%、84.38%;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0.3个月、25.5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85.29%、72.41%,TC组优于P组;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2.11%、12.50%,Ⅲ度及以上血液毒性比例分别为39.47%、12.50%;胃肠道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8.95%、78.13%,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分别为5.26%、37.50%。TC组较P组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高、无疾病进展时间长、血液学毒性及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低。结论:对晚期宫颈鳞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临床疗效优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且毒副反应小,应成为晚期期宫颈鳞癌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同步放化疗 宫颈癌 紫杉醇 卡铂 顺铂
下载PDF
2010-2013年苏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陆步来 夏瑜 +2 位作者 陈立凌 张钧 查日胜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苏州市近几年流感病毒亚型的变化规律。方法整理和分析2010-2013年苏州市国家级流感病例监测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阳性不同年度、时间和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3年共采集咽拭子标本5 901份,阳性率... 目的探讨苏州市近几年流感病毒亚型的变化规律。方法整理和分析2010-2013年苏州市国家级流感病例监测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阳性不同年度、时间和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3年共采集咽拭子标本5 901份,阳性率为11.54%。阳性标本中B型所占比例最多(41.70%),其次为季H3型(38.91%)、新甲H1型(19.38%)。各年度阳性率分别为12.09%、8.35%、18.72%、9.12%,2010年以B型为主,2011年以B型和新甲H1型为主,2012年以B型和季H3型为主,2013年以季H3型为主;高峰期为1-3月和12月份,不同时间、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苏州市流感病毒监测阳性率随时间、年龄的不同波动较大,优势株冬季以B型、季H3型和新甲H1型为主,夏季以季H3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行病学 病原学 阳性率
下载PDF
一起聚集性腺病毒暴发疫情的调查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慎骄 龚利强 +7 位作者 陈立凌 许可 付建光 秦圆方 邓斐 余慧燕 霍翔 鲍昌俊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对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毒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RespiFinder 2SMART多病原检测试剂盒进行熔解曲... 目的对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毒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RespiFinder 2SMART多病原检测试剂盒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筛查致病原,并以qPCR法确认。用Hep-2细胞分离病毒,提取毒株核酸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确定型别。结果疫情累计发病17例,仅涉及一个班级,班级罹患率43.6%,男女比1.8∶1,疫情持续11d。主要症状为发热(17例,100.0%)、咳嗽(16例,94.1%)等。采集10例病例咽拭子,5份以多病原检测试剂盒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检出2例为腺病毒(ADV)核酸阳性,其余5份经qPCR检测,3份为ADV核酸阳性。以Hep-2细胞分离5份ADV核酸阳性标本,成功分离4株毒株,对其进行DNA测序,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六邻体保守区核酸与ADV3型核酸同源性为97%。结论该暴发是一起由ADV3型引起的暴发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3型 熔解曲线 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学分析 序列比对 暴发疫情
下载PDF
2008-2010年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健美 陈立凌 +2 位作者 孔小行 周玉林 成芳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0年苏州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报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描述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结果:手足口病报告发...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0年苏州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报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描述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结果:手足口病报告发病32 390例,年发病率89.97/10万,重症380例(1.17%),死亡6例(0.02%)。3年重症病例发生率呈增加趋势(χ2=373.8,P<0.001)。全市12个市、区均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报告,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01)。4-9月为重症发病高峰。3岁以下重症病例占83.68%,男女性别比为1.90∶1,散居儿童及外来人口发病率高。重症病例病原学以EV71为主。结论:苏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及重症者比例逐年上升,重症病例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对重点地区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流行病学 苏州
下载PDF
多点触发视角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翀 陈立凌 +1 位作者 刘芳 时秋芳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获取区域内传染病流行的监测预警信息,打造多点触发监测机制,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方法:建立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卫生城域网的转发路由,获取各层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症状、诊断、检验学、放射学数据,结合... 目的:获取区域内传染病流行的监测预警信息,打造多点触发监测机制,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方法:建立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卫生城域网的转发路由,获取各层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症状、诊断、检验学、放射学数据,结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掌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数据,实现多点触发、智慧预警。结果:完成了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使用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对传染病进行监测预警。结论: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了传染病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了系统建设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触发 传染病 监测预警
下载PDF
苏州市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重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云 杭惠 +1 位作者 惠东明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 网络直报 重卡
下载PDF
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林 崔加瑞 陈立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了解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高度散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病例和对照1∶4配比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可疑暴露史,对确诊病例血培... 目的了解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高度散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病例和对照1∶4配比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可疑暴露史,对确诊病例血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菌株进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结果调查到的33例病例中,与羊肉相关的暴露比例最高为97%,暴露方式主要为使用和直接接触,暴露地点主要在葑门横街市场。食用羊肉、直接接触生羊肉、去过售卖羊肉的市场和去过葑门横街均是危险因素。经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收集到的17株菌可分为5个基因型,但病原菌间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苏州市主城区疫情源头可能为外地输入苏州的布鲁氏病羊于苏州城区宰杀或直接输入带菌羊肉,葑门横街市场售卖的羊肉是可能的传染源之一。在本次疫情中,非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途径是食用和直接接触带菌羊肉,近距离吸入带菌生羊肉产生的气溶胶可能也是该次疫情的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非职业人群
下载PDF
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509例,无... 目的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5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47.215,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呈现双峰分布,5—6月为春季高峰(占29.63%),11—12月为冬季高峰(占26.90%)。全市10个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依次为昆山市、吴江区、张家港市(占45.49%);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工业园区(7.63/10万)、虎丘区(6.16/10万)、太仓市(5.69/10万)。男性发病率(5.32/10万)高于女性(3.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1,P<0.01);发病年龄以<15岁人群为主,共4481例(占99.38%),其中5~<10岁学龄组病例占72.66%;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累计报告病例4477例(占99.29%)。结论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猩红热病原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2018—2020年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亚运 崔朋伟 +5 位作者 庞媛媛 刘芳 杭惠 张钧 邵海枫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 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动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项目,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期间苏州市264例住院肺炎病例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RT-PCR检测,描述病原谱和流... 目的 了解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动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项目,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期间苏州市264例住院肺炎病例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RT-PCR检测,描述病原谱和流行动态。结果 264例住院肺炎病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34份,阳性率50.8%,其中33份(占24.6%)为混合感染。检出率居前3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14.0%)、呼吸道合胞病毒(8.7%)及流感嗜血杆菌(7.2%)。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人偏肺病毒在冬春季(11月—次年4月)更易检出,冬春季检出占比分别为64.9%、91.3%、76.9%、90.9%。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苏州市住院肺炎病例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同时也是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各类病原体在人群和季节分布上有所不同,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病原体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学 冬春季节 住院病例
下载PDF
苏州市居民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媛媛 陈立凌 +4 位作者 晁湘琴 吴向青 陆步来 刘成 谭亚运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信行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调查611人,其中594人(97.22%)听说过该病,对发热、咳嗽和头痛主要症状的知...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信行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调查611人,其中594人(97.22%)听说过该病,对发热、咳嗽和头痛主要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93.27%、71.21%、31.99%。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相关症状知晓率较低,81.82%认为在该病流行期间,有必要暂停活禽市场交易,疫情发生后购买活禽比例明显下降。结论在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政策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科学的防控健康宣传资料,并以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作为重点对象,从而使防控措施达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知信行 知晓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苏州地区2011—2012年儿童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珊珊 张涛 +2 位作者 张钧 陈立凌 赵根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了解2011-2012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发生情况,初步观察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ILI发生的保护效果。方法以苏州地区5岁以下常住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2年1月和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电话... 目的了解2011-2012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发生情况,初步观察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ILI发生的保护效果。方法以苏州地区5岁以下常住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2年1月和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前一个月内ILI的发生情况;通过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将调查对象分为流感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LI发生率。结果两次调查共抽取7524名5岁以下儿童,3493名儿童接受并完成了调查。两次调查前一个月ILI发生率分别为7.2%和6.7%。2011—2012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1.3%和6.2%。流感疫苗接种组的IL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接种疫苗对6~23月龄儿童有保护效果(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儿童的ILI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流感疫苗对6~23月龄儿童的ILI发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疫苗 保护效果 儿童 苏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