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怡瑾 吴玥 +2 位作者 陈笑韵 陆凤娟 吴长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免疫表型可以确定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 ,是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生物学特征。该文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抗原表达规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6 0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 目的 免疫表型可以确定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 ,是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生物学特征。该文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抗原表达规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6 0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1 6 0例AL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1 2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4 8例。 1 1 2例ALL中 ,T系ALL 1 2例 (1 0 .7% ) ;B系ALL(不包括成熟B ALL) 93例 (83.0 % )。ALL中 ,1 3.8%有髓系抗原表达 ,以CD33阳性最常见 ;AML中 ,4 0 %有淋系抗原表达 ,以CD7阳性率最高。儿童AML淋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 (P <0 .0 1 )。CD1 4在儿童M 4和M 5的表达频率为 77.8%。B系ALL中CD34阳性率 5 8.5 %。AML中 ,CD34的表达频率为 5 5 .3% ,其中M1和M 2的CD34阳性率为 76 .5 % ,高于其它AML病人的CD34阳性率 (4 3.3% ) ,P <0 .0 5。HLA DR抗原在M 3的表达频率为 1 1 .1 % ,低于其它类型AML病人的HLA DR阳性率 (76 .3% ) ,P <0 .0 1。B系ALL中 ,CD34表达与FAB分型、起病时白细胞数、髓外侵润情况均无关 (P >0 .0 5 ) ;CD34-组婴幼白血病发生率 (1 7.6 % )高于CD34+ 组 (4 .2 % ) ,P <0 .0 5。结论 HLA DR阴性对于M3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白血病 AL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抗原
下载PDF
HLH-2004方案诊断治疗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朱音 高怡瑾 +1 位作者 朱晓华 陈笑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开展HLH的穿孔素(perforin)基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国际组织细胞协会HLH-2004诊断标准的18例患儿,分析患儿起病时及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用流式细胞仪和基因测序法检测... 目的了解我国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开展HLH的穿孔素(perforin)基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国际组织细胞协会HLH-2004诊断标准的18例患儿,分析患儿起病时及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用流式细胞仪和基因测序法检测患儿的穿孔素基因。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例患儿的穿孔素在CD8+T细胞和NK细胞中的表达几乎完全缺如,而且基因测序发现该患儿的穿孔素基因存在错义突变(G47C),确诊为原发性HLH。14例接受HLH-2004治疗,随访时间2周~39个月,临床缓解4例,复发4例,持续活动4例,失访2例。共死亡7例。结论HLH-2004是诊断和治疗小儿HLH的有效方案,提高生存率需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HLH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基因诊断 穿孔素
下载PDF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型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晓文 高怡瑾 +4 位作者 朱晓华 陆凤娟 夏婕琪 高帅 陈笑韵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258-261,272,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基因型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80例ALL患儿,应用PCR方法进行GSTT1和GSTM1基因型检测,...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基因型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80例ALL患儿,应用PCR方法进行GSTT1和GSTM1基因型检测,分析GST基因型与诱导化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的关系。结果检出GSTT1缺失基因型11例(13.8%),GSTM1缺失基因型27例(33.8%)。诱导化疗期中高危组GSTM1缺失基因型患儿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GSTM1非缺失基因型患儿(53.3%vs10.3%,P=0.011)。GSTT1和GSTM1基因型与标危组诱导化疗和HD-MTX化疗相关肝损害的发生无关,与化疗相关感染的发生也无关。结论 GSTM1基因型与接受较强烈诱导化疗的ALL中高危组患儿化疗相关肝损害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基因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儿童
下载PDF
过氧化脂质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变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贾兵 张善通 +3 位作者 郑景浩 吴玥 沈伟敏 陈笑韵 《中国微循环》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建立犬体外循环动物实验模型,应用国产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作心肺转流120分钟,发现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升高,血浆LPO在体外循环期间呈持续上升趋势,至术后1小时达高峰,红细胞膜LPO则于体外循环结束即刻值最高。红细胞滤过指数(IF... 本文通过建立犬体外循环动物实验模型,应用国产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作心肺转流120分钟,发现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升高,血浆LPO在体外循环期间呈持续上升趋势,至术后1小时达高峰,红细胞膜LPO则于体外循环结束即刻值最高。红细胞滤过指数(IF)自体外循环60分钟起明显升高,至120分钟达高峰,提示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统计学分析显示红细胞IF值与LPO值呈正相关,证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体外循环中红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过氧化脂质 红细胞变形能力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广舫 顾小锋 +1 位作者 吴玥 陈笑韵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6期244-248,共5页
建立微量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方法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 (AL)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活化功能的变化。利用FCM检测微量全血中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D62P、PAC 1在AL初论未治 ( 2 1例 )、诱导缓解后(CR1、14... 建立微量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方法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 (AL)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活化功能的变化。利用FCM检测微量全血中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D62P、PAC 1在AL初论未治 ( 2 1例 )、诱导缓解后(CR1、14例 )、及持续完全缓解 (CCR) 2年以上 ( 6例 )患儿血小板表面表达百分比和ADP激活后表达变化 ,并以 16例外科畸形择期手术前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AL初诊未治和CR1时ADP激活前后血小板CD62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AL初诊未治ADP激活后血小板PAC 1表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CR 2年以上者ADP激活后血小板CD62P 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果表明 :AL初诊未治时体内血小板活化增强 ,ADP激活后血小板活化功能降低 ;AL缓解后ADP激后ADP激活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恢复 ,但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仍高于对照组 ,CCR 2年以上者ADP激活后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在AL初诊未治时出血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AL时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 ,化疗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所恢复。本研究为AL时血小板功能的研究开辟了一种可靠简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检测 儿童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活化功能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与体外循环中红细胞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兵 张善通 +3 位作者 李歌丰 吴玥 沈伟敏 陈笑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350-352,共3页
本文通过大体外循环模型(n=6),研究脂质过氧化对红细胞的损伤作用。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和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P-LPO和Em-LPO)含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浓度升高,LPO与红细胞... 本文通过大体外循环模型(n=6),研究脂质过氧化对红细胞的损伤作用。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和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P-LPO和Em-LPO)含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浓度升高,LPO与红细胞滤过指数(IF)及PF-Hb间呈直线正相关。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及Na+-K+-ATP酶活力均发生改变。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与体外循环造成红细胞损伤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损伤 体外循环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儿童单纯性肾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莉 郭怡清 陈笑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4-325,共2页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免疫染色法检测了50例单纯性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肾病发作期患儿CD3、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停药期患儿上述各值有所恢复...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免疫染色法检测了50例单纯性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肾病发作期患儿CD3、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停药期患儿上述各值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水平。提示肾病发作期患儿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病情缓解后恢复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病例报告 儿童
下载PDF
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时重组人粒细胞集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陆凤娟 马伴吟 陈笑韵 《山西白血病》 199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本文汇报了10例经化疗后粒细胞减少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的临床观察。经强烈诱导,巩固方案后,连续2次周围血白细胞<1×10~9/L作对象。rHuG—CSF皮下注射,至连续3次粒细胞绝对值持续>1.5×10/L后,... 本文汇报了10例经化疗后粒细胞减少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的临床观察。经强烈诱导,巩固方案后,连续2次周围血白细胞<1×10~9/L作对象。rHuG—CSF皮下注射,至连续3次粒细胞绝对值持续>1.5×10/L后,停药。对照组输注白细胞。结果10例用rHuG—CSF者白细胞减少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当白细胞>3×10~9/L,粒细胞绝对值>1.5×10~9/L时,体温随之降为正常,感染明显好转,上述结果表示,经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患者,用rHuG—CSF能减轻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减少恢复期,并能加快感染控制,副反应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高怡瑾 吴玥 +2 位作者 陈笑韵 陆凤娟 吴长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 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法检测 2 2例初治ALL患儿化疗前后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并与患儿的近期化疗疗效及DNA倍性、免疫表型等临... 目的 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法检测 2 2例初治ALL患儿化疗前后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并与患儿的近期化疗疗效及DNA倍性、免疫表型等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化疗前无一例检出凋亡细胞 ,化疗后 13/2 2例凋亡检测阳性。化疗后患儿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与其早期缓解、DNA倍性、免疫表型有关 (P均 <0 0 5 ) ,与WBC数、年龄、性别、髓外浸润情况无关 (P均 >0 0 5 )。结论 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法是一种简单、敏感的检测体内凋亡细胞的方法 ;化疗后体内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与近期化疗疗效一致 ;DNA指数 1 16~ 1 6的ALL患儿预后好 ,与其白血病细胞易于凋亡有关 ;成熟B ALL、T ALL患儿预后差 ,与其白血病细胞不易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脱噬作用 钙磷脂结合蛋白V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儿童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犬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兵 张善通 +3 位作者 李歌丰 沈伟敏 陈笑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通过犬体外循环模型,以血浆和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P-LPO和Em-LPO)作为机体及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指标,同时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IF)、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和红细胞... 通过犬体外循环模型,以血浆和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P-LPO和Em-LPO)作为机体及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指标,同时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IF)、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和红细胞钠钾-ATP酶及钙镁-ATP酶。观察到体外循环对红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IF及PF-Hb升高,分别与P-LPO和Em-LPO呈直线正相关。维生素E可明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红细胞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文章简要讨论了氧自由基对红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维生素E保护作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过氧化脂质 红细胞 维生素E 保护
原文传递
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分血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探讨
11
作者 沈伟敏 陈笑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78-480,共3页
观察了缺铁性贫血(IDA)和溶血性贫血(HA)二组患儿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Em-MDA),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和血浆丙二醛(P-MDA)变化,发现HA组Em-MDA(4.54±1.14)和P-M... 观察了缺铁性贫血(IDA)和溶血性贫血(HA)二组患儿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Em-MDA),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和血浆丙二醛(P-MDA)变化,发现HA组Em-MDA(4.54±1.14)和P-MDA(4.78±1.38)值最高;IDA组Em-MDA略高(2.39±0.98),P-MDA不增高(2.41±0.28);对组Im-MDA为1.99±0.45,P-MDA为2.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过氧化质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