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离骚》屈原自报家门诗句的深层意蕴
1
作者 陈绍谋 《商情》 2013年第44期305-305,共1页
就广大研究者对《离骚》开头这几句诗的忽视进行论述,首先阐述这几句诗的重大作用,接着阐述屈原与颛项与伯庸与楚国的关系,最后阐述屈原生辰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屈原 颛顼 伯庸 楚国 生辰
下载PDF
试论营造和谐的语文课程生态系统
2
作者 陈绍谋 《商情》 2013年第43期183-183,共1页
就如何营造和谐的语文课程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着重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和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阐述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共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教材。
关键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营造环境 开发利用教材
下载PDF
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26
3
作者 古森昌 陈绍谋 +2 位作者 吴必豪 李松筠 陈永志 《热带海洋》 CSCD 1989年第2期93-101,共9页
根据来自南海的94个样品,测定了15个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沉积物稀土平均含量为152ppm。运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研究了南海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华南沿海广泛分布的中生代中酸性火成岩碎屑是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的主要来... 根据来自南海的94个样品,测定了15个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沉积物稀土平均含量为152ppm。运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研究了南海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华南沿海广泛分布的中生代中酸性火成岩碎屑是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的主要来源,中央海盆东南部沉积物有火山物质的混入,属混合型大洋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南海
下载PDF
南海碳酸盐溶解与深海沉积物类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木宏 陈绍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0-26,共7页
根据南海深海沉积物中CaCO_3含量和浮游有孔虫溶解指数的变化,推测南海碳酸盐溶跃层和补偿深度分别为3000m和4000m。结合各种钙质浮游生物壳的被溶蚀现象说明碳酸盐溶解的特征并讨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认为碳酸盐溶解作用是影响南海... 根据南海深海沉积物中CaCO_3含量和浮游有孔虫溶解指数的变化,推测南海碳酸盐溶跃层和补偿深度分别为3000m和4000m。结合各种钙质浮游生物壳的被溶蚀现象说明碳酸盐溶解的特征并讨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认为碳酸盐溶解作用是影响南海深海沉积物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因而提出南海深海沉积物的类型及分析其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碳酸盐含量 溶解作用 补偿深度 溶蚀现象 浮游有孔虫 沉积物类型 条带状分布 钙质壳 沉积物源
下载PDF
南海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慧宁 陈绍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3-138,T002,共7页
南海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杨慧宁,陈绍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关键词石英,表面结构,沉积环境,晚更新世冰期,南海前言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冰期气候的强烈变迁和构造运动... 南海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杨慧宁,陈绍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关键词石英,表面结构,沉积环境,晚更新世冰期,南海前言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冰期气候的强烈变迁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南海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表面结构 沉积环境 晚更新世 南海
下载PDF
珠江口外陆架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分区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蒂 陈绍谋 陈汉宗 《热带海洋》 CSCD 1991年第3期21-28,共8页
根据24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Ca,Al,N,P,Mg,Fe,Mn,Ti和有机碳的测定数据,利用稳健RQ型主分量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珠江口外陆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类,并将该陆架区划分成陆源细碎屑沉积区、经叠加改造的残留泥砂质沉积区、生... 根据24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Ca,Al,N,P,Mg,Fe,Mn,Ti和有机碳的测定数据,利用稳健RQ型主分量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珠江口外陆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类,并将该陆架区划分成陆源细碎屑沉积区、经叠加改造的残留泥砂质沉积区、生物碎屑沉积区以及高能环境下的石英砂质沉积区。结果表明了稳健统计方法相对于传统统计方法的优越性,以及采用稳健主分量的Q载荷进行聚类分析相对于用原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沉积物 地球化学分区 珠江口
下载PDF
南海海盆和陆坡锰结核的特征及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美桃 陈绍谋 +1 位作者 吴必豪 李松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10-18,103-104,共11页
自1979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沉积研究室在南海进行海洋沉积调查以来,多次在南海海盆及陆坡采到锰结核,虽曾作过报道,尚欠系统的分析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对所采集的各种形态的锰结核,分别进行了较系统的显微镜下鉴定,配合扫描电... 自1979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沉积研究室在南海进行海洋沉积调查以来,多次在南海海盆及陆坡采到锰结核,虽曾作过报道,尚欠系统的分析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对所采集的各种形态的锰结核,分别进行了较系统的显微镜下鉴定,配合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及能谱分析、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及生长速率的测定,进而对南海海盆及陆坡锰结核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普查南海铁锰矿产资源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锰矿石 南海海盆 陆坡 矿物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类群变化所表征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两全 涂霞 +1 位作者 罗又郎 陈绍谋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2期62-69,共8页
通过对南海4个岩心的74个样品进行Q型因子分析,求得4个浮游有孔虫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温凉组合,热带易溶组合和亚热带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它的发育状况反映了晚第四纪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其因子载荷作为... 通过对南海4个岩心的74个样品进行Q型因子分析,求得4个浮游有孔虫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温凉组合,热带易溶组合和亚热带组合。亚热带-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它的发育状况反映了晚第四纪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其因子载荷作为古海流特征的参数。温凉组合的发育与南海存在冷涡有关。利用转换函数FP-12E计算了南海南部表层古水温,冰期与间冰期的表层水温平均变化冬季为4.7℃和2.9℃,夏季为3.0℃和2.1℃,季节性温差冰期最大可达8.6℃,间冰期最大可达5.0℃,均比太平洋同一纬度海区的大。冬季表层古水温波动比夏季的大。全新世的表层水温呈上升趋势,但在NS86-43柱中有一变冷现象,这可能和the younger Younger Dry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因子分析 古海流
下载PDF
谈九义英语教材的目标教学
9
作者 陈绍谋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4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目标教学 英语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掌握学习 分类理论 认知领域
下载PDF
南海晚第四纪古季风变化—中德合作研究计划简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时国 陈绍谋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4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南海 晚第四纪 季风
下载PDF
南沙海域沉积物Sr-O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 被引量:6
11
作者 桂训唐 于津生 +1 位作者 李献华 陈绍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9期1786-1790,共5页
南沙海域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带,它的形成和发展受三大板块的共同制约,它是一个既具有封闭性、又有海峡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相通的海域。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的形成和发展,对该区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Sr,O同... 南沙海域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带,它的形成和发展受三大板块的共同制约,它是一个既具有封闭性、又有海峡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相通的海域。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的形成和发展,对该区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Sr,O同位素组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古环境 沉积物 海洋
原文传递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两全 涂霞 +2 位作者 罗又郎 陈绍谋 郑范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966-971,共6页
本文对99个表层样经Q型因子分析,求得四个浮游有孔虫组合:热带-亚热带组合、高盐组合、过渡组合和抗溶组合,其中热带-亚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其方差贡献为74.96%,该组合的发育状况反映了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这四个组合在... 本文对99个表层样经Q型因子分析,求得四个浮游有孔虫组合:热带-亚热带组合、高盐组合、过渡组合和抗溶组合,其中热带-亚热带组合为优势组合,其方差贡献为74.96%,该组合的发育状况反映了西太平洋热带海水对南海的影响程度,这四个组合在南海反映了不同因素对浮游有孔虫组合的影响,其中热带-亚热带组合为温度,高盐组合为盐度,过渡组合为温度,抗溶组合为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定量分析 浮游有孔虫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两全 涂霞 +2 位作者 罗又郎 陈绍谋 郑范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3年第8期1011-1018,共8页
Q-mode fact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99 surface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o define four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tropical-subtropical assemblage, high-salinity assemblage, transitional assemblage... Q-mode fact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99 surface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o define four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tropical-subtropical assemblage, high-salinity assemblage, transitional assemblage and dissolution resistant assemblage. The tropical-subtropical assemblage is a dominant assemblage. The variation of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of this assemblage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tropical surface water from the west Pacific to South China Sea. These four assemblages reveal that different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r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uch as tropical-subtropical assemblage controlled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high-sallnity assemblage mainly by salinity besides SST, transitional assemblage by SST and dissolution resistant assemblage by water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mode factor analysis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SST SALINITY water depth.
原文传递
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Sea Area and Palaeo-environment
14
作者 桂训唐 于津生 +1 位作者 李献华 陈绍谋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s a semi-closed marginal sea area,which is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ian and the Pacific Ocean by channels. The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is area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ange of our investigation islimited to the area of 105-118°E and 3 - 12°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36 sta-tion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above area, were analyzed. All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IC SEDIMENTS ISOTOPIC GEOCHEMISTRY palae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