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结合叙事医学在骨科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钱胜君 王战 +2 位作者 张宁 陈维善 任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78-79,104,共3页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叙事医学教学方法在骨科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骨科住培医师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教...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叙事医学教学方法在骨科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骨科住培医师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D打印结合叙事医学的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3D打印 叙事医学 临床教学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维善 陈其昕 徐少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对 6 9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 (JOA评分 )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 :术后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 6 8.5% ,优良率 78... 目的 :研究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对 6 9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 (JOA评分 )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 :术后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 6 8.5% ,优良率 78.3%。术后出现明显或严重颈部轴性症状的病例较术前增加 (P<0 .0 1 ) ;术后有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 (9.2± 7.5)较无明显颈部轴性症状者颈椎弧度 (1 5.2± 8.7)小 (P<0 .0 1 ) ;颈部轴性症状分级与 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手术后中下颈椎伸屈运动范围及中立位颈椎弧度减少 (P<0 .0 5)。结论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后虽然保持了颈椎矢状面的动态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板切除术 稳定性 运动范围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维善 王性立 陈其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制ZMS-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方法:根据脊柱3轴6自由度运动原理,制作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和刚度测试装置。对20例学生志愿者进行活体颈椎生物力学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重复性验证。结果:测试仪由三维... 目的:研制ZMS-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方法:根据脊柱3轴6自由度运动原理,制作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和刚度测试装置。对20例学生志愿者进行活体颈椎生物力学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重复性验证。结果:测试仪由三维活动支架、扭矩传感器、应变记录仪、头部固定装置、躯干固定椅和基座组成。具备颈椎运动范围、颈椎刚度和颈部肌群肌力测试功能。相关性检验显示颈椎主动及被动运动范围、被动活动峰值扭矩、伸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扭矩和载荷-位移曲线两次测试数据可重复性良好。结论:测试仪为评价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测试装置 刚度 运动范围 颈椎三维运动
下载PDF
影像学侧隐窝狭窄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维善 陈其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腰腿痛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33例CT显示侧隐窝≤3mm的腰腿痛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神经根受压情况手术病理有3种类型:(1)椎间盘压迫型(60%);(2)侧隐窝及椎间盘共同压... 目的: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腰腿痛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33例CT显示侧隐窝≤3mm的腰腿痛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神经根受压情况手术病理有3种类型:(1)椎间盘压迫型(60%);(2)侧隐窝及椎间盘共同压迫型(32%);(3)弥漫性神经根管狭小型(8%)。分别采用单纯开窗术、扩大开窗术和侧隐窝揭盖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90例平均随访28个月,各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9%、81%和86%。结论: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手术病理不完全一致,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侧隐窝狭窄 病理类型 手术减压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三种植骨融合法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维善 徐侃 +1 位作者 斯永乐 徐少文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应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法(Cloward法、类Robinson法和撑开植骨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9例,通过手术前后影象学资料比较及临床疗效观察,对各手术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提示,前二种术式术后椎间高度和椎间孔变小... 应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法(Cloward法、类Robinson法和撑开植骨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9例,通过手术前后影象学资料比较及临床疗效观察,对各手术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提示,前二种术式术后椎间高度和椎间孔变小、颈椎前屈增加,而撑开植骨术能使椎间高度和椎间孔增大,并能维持颈椎生理弧度。三种术式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7%、69%、80%。作者认为撑开植骨法优于其他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自锁钢板临床应用及失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维善 陈其昕 +2 位作者 徐少文 斯永乐 陈正形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5期292-294,共3页
临床应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治疗颈椎损伤、颈椎病和颈椎肿瘤共23例,其中17例存在内固定力学缺陷或手术并发症。对颈椎前路钢板的固定原理、手术近期并发症及由于安装不妥造成力学缺陷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规范... 临床应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治疗颈椎损伤、颈椎病和颈椎肿瘤共23例,其中17例存在内固定力学缺陷或手术并发症。对颈椎前路钢板的固定原理、手术近期并发症及由于安装不妥造成力学缺陷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自锁钢板 颈椎损伤 临床应用 失误
下载PDF
膝前痛的新概念及其治疗原则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维善 江让 《浙江医学》 CAS 1991年第3期33-36,共4页
膝前痛是以髌股关节区疼痛伴压痛和摩擦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多见于10~30岁的青少年及40岁以上的中老年。自从Büdingcr首次报道髌骨软骨软化龟裂引起膝前痛以来,软骨病变一直成为这类病例的诊断焦点,特别是青少年... 膝前痛是以髌股关节区疼痛伴压痛和摩擦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多见于10~30岁的青少年及40岁以上的中老年。自从Büdingcr首次报道髌骨软骨软化龟裂引起膝前痛以来,软骨病变一直成为这类病例的诊断焦点,特别是青少年膝前痛,几乎都归咎于髌骨软骨软化症。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痛
下载PDF
联合术式治疗髌骨软化症
8
作者 陈维善 江让 斯永乐 《浙江医学》 CAS 1995年第5期261-263,共3页
应用胫骨结节前移,外侧支持带松解和髌骨髓内减压联合术式治疗髌骨软化症20例,并对临床症状和体征、Q角值、髌股关节适合性和髌骨髓内压进行前瞻性观察,平均随访5年,手术满意事达82.3%。同时对联合术式的生物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机理进行... 应用胫骨结节前移,外侧支持带松解和髌骨髓内减压联合术式治疗髌骨软化症20例,并对临床症状和体征、Q角值、髌股关节适合性和髌骨髓内压进行前瞻性观察,平均随访5年,手术满意事达82.3%。同时对联合术式的生物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外科手术 联合术式
下载PDF
AO分型、脊柱载荷及不稳定程度评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翟晓军 陈其昕 +1 位作者 陈维善 兰俊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AO骨折分型、Load sharing及IG评分法则,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植入物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术前按照AO骨折分型、Load sharing及IG评分法则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内固... 目的:探讨AO骨折分型、Load sharing及IG评分法则,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植入物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术前按照AO骨折分型、Load sharing及IG评分法则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植入物,随访79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三者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术前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17例,其中16例Frankel分级恢复1级或1级以上;腰痛按Denis评分:P156例,P217例,P36例。②后路、前路及前后路联合固定术后各自的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平均复位分别为6.59mm、15.68°,12.90mm、20.75°,15.07mm、23.80°。③本组无断钉、内固定松动滑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O分型结合Load sharing及IG评分法则,对胸腰段骨折手术入路及内植物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分型 程度评分 AO骨折分型 内固定植入物 胸腰段椎体骨折 FRANKEL 载荷 脊柱 手术入路 临床应用价值 椎体前缘高度 LDad Denis 前后路联合 严重并发症 胸腰段骨折 临床价值 骨折患者 不稳定性 综合评估 临床疗效 固定术后
下载PDF
BAK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其昕 陈维善 +2 位作者 徐少文 陈正形 斯永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43-646,共4页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 B A K 技术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 例颈椎前路手术进行分析。其中 B A K 手术24 例, 常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17 例, 比较2 组手术前后的颈椎生理曲线、椎间高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 B A K 技术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 例颈椎前路手术进行分析。其中 B A K 手术24 例, 常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17 例, 比较2 组手术前后的颈椎生理曲线、椎间高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改善率。结果: B A K 手术组的颈椎生理曲线、椎间高度的改善优于常规手术组, 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出血量减少, 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早; 对手术后的改善率2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B A K 融合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颈前路植骨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融合笼 BAK融合器 应用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琼华 陈正形 +1 位作者 陈维善 陈其昕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方法 :手术治疗 6 2例腰椎滑脱患者 ,其中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age(2 1例 )或植骨 (3例 )椎体间融合共 2 4例 :峡部裂型 16例 ,退变性 8例 ;腰 4椎体滑脱 1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方法 :手术治疗 6 2例腰椎滑脱患者 ,其中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age(2 1例 )或植骨 (3例 )椎体间融合共 2 4例 :峡部裂型 16例 ,退变性 8例 ;腰 4椎体滑脱 13例 ,腰 5椎体滑脱 11例。按Meyerding分度 :Ⅰ度滑脱18例 ,Ⅱ度滑脱 6例。 2例先作后路椎弓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再作前路Cage植入 ,一期完成手术 ;其余 2 2例均作后路切口行椎弓切除或椎板切除神经减压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后路椎体间融合 ,其中 19例加用单枚Cage后外侧斜向植入行椎体间融合 ,另 3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 ,而使用Cage病例中有 6例在其前方加用骨碎块植骨。结果 :2 4例均获得 3~ 4 8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18个月。根据Asher的疗效观察项目 :优 12例、良 10例、可 1例、差 1例 ,优良率达 91 7%。结论 :腰椎滑脱的治疗减压后的融合是关键 ;为了达到融合的目的 ,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 ;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而后外侧斜向放置单个Cag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路椎体间融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器 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症 围手术期
下载PDF
32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琼华 陈正形 +3 位作者 陈其昕 陈维善 徐少文 斯永乐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 989年 5月~2 0 0 0年 3月颈椎前路手术 (减压 +椎间融合术 ) 32 8例 ,其中颈椎病 1 7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97例 ,颈椎骨折、脱位 5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 1年 ...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 989年 5月~2 0 0 0年 3月颈椎前路手术 (减压 +椎间融合术 ) 32 8例 ,其中颈椎病 1 7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97例 ,颈椎骨折、脱位 5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 1年 (平均 32个月 ) ,发生并发症 38例 ,其中喉上神经损伤 5例 ,喉返神经损伤 4例 ,植骨块部分滑出 5例 ,植骨不融合 1 9例 ,BAK沉降 3例 ,颈动脉窦综合征 1例 ,睡眠性窒息 1例。结论 熟悉颈椎前路手术解剖 ,操作轻柔 ,植骨、内固定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 减压 并发症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缺损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帅 张宁 +1 位作者 陈维善 吴永平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含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其中含丰富的生长因子,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用于骨组织、软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其中生长因子对骨修复的多个阶段和多个方面都起作用,以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含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其中含丰富的生长因子,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用于骨组织、软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其中生长因子对骨修复的多个阶段和多个方面都起作用,以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作用最为显著,机制研究也较为透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下腰痛患者MRI纤维环高信号区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扬生 陈其昕 +2 位作者 金群华 陈维善 楼才俊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MRI纤维环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对下腰痛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经手术治疗的101例(103个椎间盘)下腰痛患者术前腰椎MRIT2WI,发现36例(36个椎间盘)纤维环后部高信号区(HIZ),65例(67个... 目的:探讨腰椎MRI纤维环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对下腰痛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经手术治疗的101例(103个椎间盘)下腰痛患者术前腰椎MRIT2WI,发现36例(36个椎间盘)纤维环后部高信号区(HIZ),65例(67个椎间盘)纤维环后部无高信号。手术取病变椎间盘后外侧纤维环,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下腰痛组纤维环层明显变薄,胶原纤维细胞少,排列不规则,分布不均匀。其中,高信号区(HIZ)组除一般表现外尚发现具特征性的三类变化:①纤维环中出现自内向外的血管腔隙样变化(血管腔内有或无红细胞),伴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的浸润,并且有胶原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②纤维环中增生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肿胀明显,形成结节样团状结构。③纤维环中出现退变和增生并存的软骨样细胞,周围水肿,无淋巴细胞浸润。此3种病理变化经计数资料的χ2检验与无高信号区组(非HIZ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比较HIZ组和非HIZ组的临床表现发现:HIZ组L4,5节段常见;腿痛多限于大腿部;感觉、运动、反射改变和直腿抬高试验均较非HIZ组不典型。结论:腰椎MRIT2WI纤维环出现的高信号区(HIZ)是椎间盘内部结构病理改变在影像学上的一种较具有特异性的表现;有HIZ表现的下腰痛是一类具有自身特点的腰痛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高信号区 纤维环 临床意义 下腰痛 MRI 病理特点 患者
下载PDF
Kummell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1
15
作者 滕冲 陈维善 +1 位作者 李浩 张宁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5-56,59,共3页
Kummell病为一种少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随着相关病理学及椎体血管解剖研究的深入,已形成椎体缺血性坏死假说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椎体内假关节形成假说。Kummell病影像学表现在诊断中发挥出极其重... Kummell病为一种少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随着相关病理学及椎体血管解剖研究的深入,已形成椎体缺血性坏死假说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椎体内假关节形成假说。Kummell病影像学表现在诊断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X线片显示椎体内真空裂隙现象高度提示Kummell病,但不能作为确诊和鉴别诊断依据;MRI检查结果取决于检查时病变椎体内容物性质,用于Kummell病鉴别诊断、疾病分期和判断椎体病变性质;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及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在Kummell病早期诊断及与恶性肿瘤全身骨转移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该文就Kummell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椎体缺血性坏死 假关节 真空裂隙现象
下载PDF
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曾水平 陈维善 +1 位作者 郭建中 宋卫平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671-672,共2页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愈合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率高达20%~30%。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愈合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率高达20%~30%。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51例,现将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 置换治疗 骨水泥 双极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老龄化社会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原因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方财 张宁 +1 位作者 陈其昕 陈维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13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单一后路手术、融合范围5个椎体或以上、随访时间至少2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13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单一后路手术、融合范围5个椎体或以上、随访时间至少2年。其中男49例,女83例;年龄40~78岁,平均61.8±15岁。手术节段5~14个椎体,平均7.9±1.8个椎体。随访时间2~5年,平均3.7±1.2年。60例上位固定椎选择于T10或以上,72例选择于T10以下;69例下位固定椎选择于L5,63例选择于骶骨或髂骨;采用三柱截骨37例。统计翻修率,并分析不同翻修原因的危险因素。结果:132例中共15例17个并发症行翻修手术,翻修率11.4%。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1~75岁,平均59±17岁。翻修原因包括近端交界区并发症占29.4%(5/17),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断裂占23.5%(4/17),冠状位及矢状位失平衡各占11.8%(2/17),远端交界区并发症占11.8%(2/17),椎弓根螺钉误置、急性期深部创口感染各5.9%(1/17)。性别、年龄与翻修率无显著相关(χ2=0.104,P=0.747,χ2=0.151,P=0.698);上位固定椎选择与近端交界区并发症无显著相关(χ2=0.063,P=0.802);下位固定椎选择于骶骨或髂骨组的近端交界区并发症翻修率较L5组显著增加(χ2=2.033,P=0.041);三柱截骨组棒断裂、冠状位失平衡较未行三柱截骨组显著增加(χ2=5.214,P=0.022)。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包括近端交界区并发症、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断裂以及脊柱失平衡;三柱截骨会增加棒断裂及冠状位失平衡;融合至骶骨或髂骨会增加近端交界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 脊柱侧凸 翻修 外科手术
下载PDF
TRAIL与顺铂协同诱导横纹肌肉瘤细胞凋亡时Fas和cFLIP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玉生 陶惠民 +1 位作者 陈维善 杨迪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基因Ad/GT -TRAIL和顺铂 (DDP)联合应用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分析细胞表面Fas蛋白和细胞内cFLIPmRNA表达对凋亡影响。方法 :将TRAIL(10 0 μg/L)、Ad/GT -T...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基因Ad/GT -TRAIL和顺铂 (DDP)联合应用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分析细胞表面Fas蛋白和细胞内cFLIPmRNA表达对凋亡影响。方法 :将TRAIL(10 0 μg/L)、Ad/GT -TRAIL和顺铂作用于培养的人RD横纹肌肉瘤细胞 ,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Fas蛋白表达、RT -PCR检测cFLIPmRNA表达 ,观察和分析TRAIL及其基因Ad/GT -TRAIL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的作用及和顺铂协同作用的机制。结果 :Ad/GT -TRAIL和 10 0 μg/LTRAIL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5 2 5 %和 4 3 5 % ,凋亡诱导率为 12 95 %和 10 2 6 % ,联合应用顺铂 ,生长抑制率和凋亡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 (P <0 0 5 ) ,FCM分析显示联合应用提高了Fas蛋白的表达 ,RT -PCR显示cFLIPmRNA表达下降 ,与联合应用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相一致。结论 :TRAIL和Ad/GT -TRAIL能有效诱导横纹肌肉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横纹肌肉瘤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 细胞凋亡 顺铂 基因疗法
下载PDF
人工椎间盘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益奖 钱胜君 +1 位作者 张宁 陈维善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也是成年人腰痛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观念认为腰椎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但没有保留脊柱的生理运动功能,并且腰椎运动节段的融合加快了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变。腰椎功能解剖学...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也是成年人腰痛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观念认为腰椎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但没有保留脊柱的生理运动功能,并且腰椎运动节段的融合加快了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变。腰椎功能解剖学和生物力学领域深入的研究使得不同构造和材质的现代人工椎间盘装置的发展成为可能。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作为腰椎融合之外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另一合理的选择,目的是使退变椎间盘引起的疼痛得到长期缓解,重建椎间隙高度以保护神经组织,保留脊柱运动以避免晚期关节突关节及邻近节段的病变,恢复脊柱的运动学和载荷特性。本综述旨在阐释人工腰椎间盘的类型,该领域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椎 假体和植入物 神经变性疾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BAK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正形 徐少文 +3 位作者 傅一山 斯永乐 陈其昕 陈维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评价BAK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减压BAK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节段性颈椎不稳共 48例 6 4个椎节 ,术后卧床 7d ,颈围保护 3~ 3 5个月。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 ,术后临床症状体... 目的 :评价BAK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减压BAK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节段性颈椎不稳共 48例 6 4个椎节 ,术后卧床 7d ,颈围保护 3~ 3 5个月。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 ,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47例 ,X线片示植入的BAK稳定 ,2例植入节段的间隙变窄 ,2例BAK出现倾斜 ,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 3个月手术节段开始出现骨融合。结论 :BAK融合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椎间关节固定融合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BAK 前入路 减压 椎体间关节融合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