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沿岸海域浒苔藻类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食用安全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建云 陈维芬 +3 位作者 贺青 林力斌 汤荣坤 暨卫东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0-576,共7页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为74.1%~91.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CEAA)占CTAA的35.4%~40.0%,CEAA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CNEAA)之比为0.55~0.67,且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丰富(47.1%),氨基酸组成均衡.浒苔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丰富,n-3 PUFA含量达油脂总量的20.0%~26.4%,其中含有EPA、DHA.浒苔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富含镁、钙、铁、锌、硒、钾等人体必需矿物元素.有害元素测定结果表明,中、低潮区浒苔的铅、汞、镉、砷含量均能够符合《无公害食品海藻》安全指标的限量要求,养殖区、高潮区部分浒苔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认为,在低污染海区生长的浒苔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元素丰富且安全的海洋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沿岸海域 浒苔 营养成分 食用安全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彩 林辉 +3 位作者 陈金民 陈维芬 林力斌 暨卫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7,共7页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u、Pb、Hg、As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d则为轻度或中度污染;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Pb>Cu>Cr>Zn;总体上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该水域重金属可能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以及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对沉积物的污染,其中前者为主要的可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水域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污染来源
下载PDF
浮游植物多样性与表观增氧量的关系及其在赤潮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贺青 许昆灿 +10 位作者 吴省三 林建云 陈宝红 林彩 林辉 张元标 陈金民 陈维芬 林力斌 卢美鸾 暨卫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应用微型围隔生态实验探讨了浮游植物多样性与表观增氧量(AOI)的关系及其在赤潮预警与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赤潮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以AOI计)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H′与AOI呈密切的负相关关系,优势... 近年来应用微型围隔生态实验探讨了浮游植物多样性与表观增氧量(AOI)的关系及其在赤潮预警与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赤潮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以AOI计)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H′与AOI呈密切的负相关关系,优势度D2呈密切的指数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以赤潮预警与评价的AOI参考指标为依据,利用H′和D2与AOI的相关模式,提出了赤潮预警与评价的H′和D2的指标值,赤潮预警的H′和D2指标分别为0.72和0.36,赤潮判别的H′和D2指标分别为0.66和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多样性 表观增氧量 赤潮预警 赤潮评价 微型围隔生态实验
下载PDF
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及毒素积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德强 暨卫东 +4 位作者 高亚辉 陈维芬 李扬 林辉 蒋哲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可产生PSP毒素的海洋微藻,通过室内摄食实验,初步研究了厦门港水产养殖动物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滤食率与光照度、温度、藻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对比了翡翠贻贝对其它饵料微藻的摄食压力.同时对比了不同细...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可产生PSP毒素的海洋微藻,通过室内摄食实验,初步研究了厦门港水产养殖动物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滤食率与光照度、温度、藻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对比了翡翠贻贝对其它饵料微藻的摄食压力.同时对比了不同细胞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对翡翠贻贝毒素累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塔玛亚历山大藻 PSP毒素 海洋微藻 生物学 摄食 滤食率
下载PDF
同安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马丽 陆志强 +1 位作者 陈维芬 林力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89,共7页
对厦门同安湾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Hg、Cd、Pb、As、Cu、Zn和Cr)、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 对厦门同安湾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Hg、Cd、Pb、As、Cu、Zn和Cr)、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s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6.49~46.20,16.95;6.68~46.90,23.93;45.4~162.0,87.4;0.028 9~0.402 0,0.147 6;8.50~33.20,15.95;0.013~0.117,0.047和1.5~6.8,4.8mg/kg.除As之外,各重金属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66~0.970),且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较高(相关系数为0.674~0.980).重金属元素及有机碳与硫化物含量的相关系数较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该海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生态危害程度也较低,尚属轻微生态危害.7种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大小依次为:Hg>Cd>Pb>As>Cu>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重金属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评价 沉积物 同安湾
下载PDF
赤潮多发区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麻痹性贝毒预警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暨卫东 周秋麟 +7 位作者 霍文冕 陈维芬 林辉 贺青 陈宝红 高亚辉 黄德强 李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以厦门西海域养殖的翡翠贻贝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Lebour)Balech)采用单种培养技术,运用“麻痹性贝毒小白鼠生物检测法”进行毒性实验,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对翡翠贻贝的麻痹性贝毒的毒力,藻密... 以厦门西海域养殖的翡翠贻贝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Lebour)Balech)采用单种培养技术,运用“麻痹性贝毒小白鼠生物检测法”进行毒性实验,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对翡翠贻贝的麻痹性贝毒的毒力,藻密度为1×105个/dm3时,白鼠未死亡;藻密度为1×106个/dm3时,白鼠发生死亡.厦门西海域近年来暴发的赤潮一般起始于局部海区无害硅藻类浮游植物,在生态环境恶化下,硅藻类赤潮在生存竞争中消退,最终暴发有害赤潮.以试验结果为依据,根据厦门海域实际情况,参考各国贝毒临界值行动标准,提出适合南方赤潮多发区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麻痹性贝毒藻密度预警值为1×105个/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翡翠贻贝 麻痹性毒素 预警值
下载PDF
福建近海几种海藻的营养成分与饲用安全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建云 林涛 +2 位作者 林丽萍 陈维芬 贺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对福建近海浒苔、龙须菜、羊栖菜、海带等4种海藻进行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基本成分测定结果表明:4种海藻中多糖类膳食纤维和粗纤维的含量最高,二者总量均高于50%。粗蛋白质含量以浒苔、... 对福建近海浒苔、龙须菜、羊栖菜、海带等4种海藻进行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基本成分测定结果表明:4种海藻中多糖类膳食纤维和粗纤维的含量最高,二者总量均高于50%。粗蛋白质含量以浒苔、龙须菜为高(15.6%~38.2%),羊栖菜(14.6%)、海带(9.12%)较低。17种氨基酸的测定结果表明了4种海藻的氨基酸含量均较高(TAA/CP:79.8%~91.4%),必须氨基酸的比率(EAA/TAA:35.4%~40.0%、EAA/NEAA:0.55~0.67)基本符合FAO/WTO推荐的理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4种海藻均属低脂产物,其脂肪酸结构体现出陆生与水生动植物油脂的共性,富含n-3PUFA。海藻中矿物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均富含Ca、Mg、K、Na、Fe等元素;浒苔中Mg以及Fe、Zn、Cu、Mn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有害元素Pb、Hg、Cd和As的含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中鱼粉的限量指标要求。因此,4种海藻均可成为一类富含膳食纤维、富含矿物元素、高蛋白、低脂的天然饲料原料,尤其是浒苔与龙须菜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营养成分 饲料安全
下载PDF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8项化学要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瑞贤 许清辉 陈维芬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97-202,共6页
本文根据1988年泰山湾调查资料,对该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重金属等8项化学要素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湾表层沉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江径流携带的陆源物质,其分布呈北部和西部高,并向东南部递减的趋势。潮流是影响该... 本文根据1988年泰山湾调查资料,对该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重金属等8项化学要素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湾表层沉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江径流携带的陆源物质,其分布呈北部和西部高,并向东南部递减的趋势。潮流是影响该湾化学要素分布的重要因素.有机质与多数元素有明显的正相关.污染物质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湾 表层 沉积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水产饲料中镉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养殖动物体内累积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建云 陈维芬 +1 位作者 陈涵贞 陈人弼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8,共8页
镉是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与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水产饲料和原料中的含镉量、及其在不同提取剂的提取量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存在形态;测定结果表明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原料中的镉主要以蛋白结合态存在.以乌贼内脏... 镉是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与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水产饲料和原料中的含镉量、及其在不同提取剂的提取量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存在形态;测定结果表明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原料中的镉主要以蛋白结合态存在.以乌贼内脏粉为镉源调制的不同含镉量饲料对鱼、虾、蟹的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以Cd-MT为主体的有机结合态镉对水产动物的毒理效应和代谢作用与离子态镉(Cd2+)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在水产动物肌肉的再累积不明显,未发现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和Cd的累积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镉含量 存在形态 生物累积
下载PDF
闽江口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镉铅铜锌的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峰 许清辉 +1 位作者 杨春瑾 陈维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据1986年闽江口环境质量调查资料,初步讨论了闽江口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Cd,Pb,Cu和Zn的含量分布及主要来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中Cd,Pb,Cu,Zn,中值粒径和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闽江口 中值粒径 陆源 沉积物样品 铅铜 有机质含量 溶解态 环境质量 调查资料
下载PDF
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峰 许清辉 +1 位作者 黄江淮 陈维芬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0-34,共5页
1988年5月、8月、11月和1989年2月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03~89.2、5.87~43.5、4.62~43.3和17.9~40.9μmol/dm^3,平均值分别为21.5、20.1、25.4和26.8μmol/dm^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春、夏、冬季活性... 1988年5月、8月、11月和1989年2月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硅酸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03~89.2、5.87~43.5、4.62~43.3和17.9~40.9μmol/dm^3,平均值分别为21.5、20.1、25.4和26.8μmol/dm^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春、夏、冬季活性硅酸盐的浓度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秋季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因而活性硅酸盐的分布主要受浮游植物摄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硅酸盐 分布 浮游植物 东山湾
下载PDF
旧镇湾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峰 许清辉 +1 位作者 陈维芬 黄江淮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本文利用1988至1989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福建省旧镇湾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和分布,讨论了该湾中营养盐的丰度及其与浮游植物盛衰的关系。该湾春、夏季活性磷酸盐含量偏低,并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海水 营养盐 分布 旧镇湾
下载PDF
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峰 许清辉 +1 位作者 陈维芬 黄江淮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1988年5月、8月、11月和1989年2月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分别为0.10~0.55、0.02(未检出)~1.63、0.04~0.73和0.19~0.71μmol/L,平均值分别为0.23、0.34、0.38和0.50μmol/L。活性磷酸盐的分布特征和多无线性逐步回归的结果表... 1988年5月、8月、11月和1989年2月东山湾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分别为0.10~0.55、0.02(未检出)~1.63、0.04~0.73和0.19~0.71μmol/L,平均值分别为0.23、0.34、0.38和0.50μmol/L。活性磷酸盐的分布特征和多无线性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活性磷酸盐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1988年8月湾口和湾东侧区域明显受到上升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磷酸盐 分布
下载PDF
勇于探索 善于创造——浅析陈铭志教授《钢琴小品八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维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8-11,共4页
陈铭志教授写于1981年春的《钢琴小品八首》是一部将娴熟的十二音技法与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溶为一体的成功之作。正象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目的是想吸取此种写作规律中的某些合理内核为我所用”。在探索十二音写作技法的道路上,作者在... 陈铭志教授写于1981年春的《钢琴小品八首》是一部将娴熟的十二音技法与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溶为一体的成功之作。正象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目的是想吸取此种写作规律中的某些合理内核为我所用”。在探索十二音写作技法的道路上,作者在如何“为我所用”方面确是获得了可喜的成果。《钢琴小品八首》所以能得到如此丰硕的收获,首先是作者独具慧眼——选取了作曲家罗忠熔先生《涉江采芙蓉》的音列。音列是十二音音乐的主宰者,是“动机”仓库,也是主题旋律与和声语汇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小品 十二音技法 小节 持续音 音列 民族特色 节奏 写作规律 合理内核 序列音乐
下载PDF
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提示3相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
15
作者 胡晓丽 顾法霖 +2 位作者 高悦顺 陈维芬 刘京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 室相性 P-P间期 3相 QRS波 P-R间期 封堵术后 窦性激动
下载PDF
南海间隙水化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清辉 郭廷宗 +2 位作者 黄江淮 杨春瑾 陈维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研究了南海Pb(Ⅱ),Cd(ⅡI),Cu(Ⅱ)Zn(Ⅱ),SO^(2-)_4和活性硅酸盐的间隙水化学。结果表明:在深度50cm层段以内,SO^(2-)_4呈保守行为;Pb(Ⅱ)、Cd(Ⅱ)、Cu(Ⅱ)、Zn(Ⅱ)和活性硅酸盐从沉积物溶出,进入间隙水,使它们在间隙水中的浓度高于上... 研究了南海Pb(Ⅱ),Cd(ⅡI),Cu(Ⅱ)Zn(Ⅱ),SO^(2-)_4和活性硅酸盐的间隙水化学。结果表明:在深度50cm层段以内,SO^(2-)_4呈保守行为;Pb(Ⅱ)、Cd(Ⅱ)、Cu(Ⅱ)、Zn(Ⅱ)和活性硅酸盐从沉积物溶出,进入间隙水,使它们在间隙水中的浓度高于上覆水。Pb(Ⅱ)、Cd(Ⅱ)、Cu(Ⅱ)、Zn(Ⅱ)和活性硅酸盐从沉积物到上覆水的通量(μmol/m^2·month)分别为0.033,0.094,1.5,0.5,5.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水化学 活性 硅酸盐 南海
下载PDF
重金属的间隙水化学动力学及再循环模式
17
作者 许清辉 郭廷宗 +2 位作者 黄江淮 杨春瑾 陈维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用 Berner间隙水化学动力学模式研究间隙水中 Pb(Ⅱ),Cd(Ⅱ),Cu(Ⅰ),Zn(Ⅱ)去除反应。将动力学模式应用于沉积物一上覆水,沉积物表层一下层各界面的通量及组份再循环计算,求出初级成岩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率。结果表明这些元素的间隙水... 用 Berner间隙水化学动力学模式研究间隙水中 Pb(Ⅱ),Cd(Ⅱ),Cu(Ⅰ),Zn(Ⅱ)去除反应。将动力学模式应用于沉积物一上覆水,沉积物表层一下层各界面的通量及组份再循环计算,求出初级成岩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率。结果表明这些元素的间隙水化学过程是计算沉积物一上覆水,沉积物表层一沉积物下层各界面通量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间隙 化学动力学 再循环
全文增补中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by phytoplankton in the Xiamen Bay
18
作者 林彩 林辉 +10 位作者 贺青 许焜灿 吴省三 张元标 陈金民 陈宝红 林力斌 卢美鸾 陈维芬 汤荣坤 暨卫东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9-105,共7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ime series experiment examining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of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by a microcosms approach.Sea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ime series experiment examining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of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by a microcosms approach.Sea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waters around Baozhu Islet in inner Xiamen Bay and around Qingyu Islet in the outer bay.The goal wa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enhancement,the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he seawater,and the phytoplankt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ratio based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seawater by phytoplankton,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tecting prewarning conditions for red tide and the assessment of red tide events.Two key results were obtained:1.During the experiment,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eawater concentrations in samples from these two sites were negatively and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logarithm of the phytoplankton cell concentration and to the value of the apparent oxygen increment.The ratio of the intake coefficients was 3.5:1 for phosphorus and 1.1:1 for nitrogen for the phytoplankton between these samples from around Baozhu Islet and Qingyu Islet,respectively.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ake capabilities of phytoplankton for nitrogen in the two waters are essentially identical.However,for phosphorus,the capability was much higher in the Baozhu Islet waters than the Qingyu Islet waters.In other words,the phytoplankton in Qingyu Islet waters produced more biomass while consuming the same amount of phosphorus as the other waters;2.The phytoplankt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ratio from the Baozhu Islet and Qingyu Islet waters was 20:1 and 36:1,respectively.The latter water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io than the former and both were higher than the Redfield Ratio.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ratios by phytoplankton can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region to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磷去除 摄入量 厦门湾 实验研究方法 海水样品 比例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