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黄醇提物对50株痢疾杆菌和20株肠炎病原菌(如产毒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等)进行试管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用黄连素作对照药物。测定结果:大黄醇提物对痢疾杆菌的 MIC 为2.048~4.096mg/ml,黄连素为1.024~...用大黄醇提物对50株痢疾杆菌和20株肠炎病原菌(如产毒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等)进行试管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用黄连素作对照药物。测定结果:大黄醇提物对痢疾杆菌的 MIC 为2.048~4.096mg/ml,黄连素为1.024~2.048mg/ml。大黄醇提物与黄连素对肠炎病原菌的 MIC 为0.512~4.096mg/ml,二药在各浓度的抑菌株数基本相同。二药物的 MBC 均显著高于 MIC,故推论抗菌机制为抑菌。研究提示,大黄醇提片可作为治疗菌痢和肠炎的药物之一。展开更多
本世纪70年代厌氧细菌学的崛起,是近代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近十年来由于国内有关厌氧菌的工作日益发展壮大,有关厌氧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由于未经统一,厌氧菌译名多种多样,同一种细菌可有几种名称,使人莫衷一是,这些问题表现在下列几...本世纪70年代厌氧细菌学的崛起,是近代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近十年来由于国内有关厌氧菌的工作日益发展壮大,有关厌氧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由于未经统一,厌氧菌译名多种多样,同一种细菌可有几种名称,使人莫衷一是,这些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一种细菌有许多译名例如Clostridium perfringens,过去译成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或产气荚膜杆菌,现在译成产气荚膜梭菌,但也有译成突破芽胞梭菌或镶边梭菌。从人名上更有称之为魏氏(威氏、韦氏)梭菌的。Clostridium现在称为梭菌属,但也有称为小梭菌的。除非在每个译名之后都附有原文,否则读者见此如堕五里雾中,无法识别了。 2.菌属名称翻译有错误的如Eubacterium,根据Bergey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8版(1974)和Borgey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版第一卷(1984)和第二卷(1986)的记载,Eu是good,well,beneficial(not as opposed to pseudo),应译成良好,有益的,不是假的反面。Eubacterium是beneficial bacterium,即有益的,良好的细菌,并且特别注明不是假的反面,即不是“真”。展开更多
文摘用大黄醇提物对50株痢疾杆菌和20株肠炎病原菌(如产毒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等)进行试管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用黄连素作对照药物。测定结果:大黄醇提物对痢疾杆菌的 MIC 为2.048~4.096mg/ml,黄连素为1.024~2.048mg/ml。大黄醇提物与黄连素对肠炎病原菌的 MIC 为0.512~4.096mg/ml,二药在各浓度的抑菌株数基本相同。二药物的 MBC 均显著高于 MIC,故推论抗菌机制为抑菌。研究提示,大黄醇提片可作为治疗菌痢和肠炎的药物之一。
文摘本世纪70年代厌氧细菌学的崛起,是近代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近十年来由于国内有关厌氧菌的工作日益发展壮大,有关厌氧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由于未经统一,厌氧菌译名多种多样,同一种细菌可有几种名称,使人莫衷一是,这些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一种细菌有许多译名例如Clostridium perfringens,过去译成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或产气荚膜杆菌,现在译成产气荚膜梭菌,但也有译成突破芽胞梭菌或镶边梭菌。从人名上更有称之为魏氏(威氏、韦氏)梭菌的。Clostridium现在称为梭菌属,但也有称为小梭菌的。除非在每个译名之后都附有原文,否则读者见此如堕五里雾中,无法识别了。 2.菌属名称翻译有错误的如Eubacterium,根据Bergey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8版(1974)和Borgey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版第一卷(1984)和第二卷(1986)的记载,Eu是good,well,beneficial(not as opposed to pseudo),应译成良好,有益的,不是假的反面。Eubacterium是beneficial bacterium,即有益的,良好的细菌,并且特别注明不是假的反面,即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