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fos表达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良为 晋光荣 +1 位作者 饶志仁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本文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核团或部位的c-fos表达于伤害性刺激后的30min开始,2h达高峰,4h后逐渐降低,12h基本恢复正常。(2)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本文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核团或部位的c-fos表达于伤害性刺激后的30min开始,2h达高峰,4h后逐渐降低,12h基本恢复正常。(2)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双侧性分布,定位于胸髓(Rexed Ⅰ、Ⅱ、Ⅴ和Ⅹ层)、孤束核、延髓腹外侧区、臂旁外侧核、脑桥室周灰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楔形核、中缝背核、下丘、丘脑(中线核团、背内侧核、腹后内侧核小细胞部)、外侧缰核、内侧膝状体大细胞部、下丘脑(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室周核等)、中央杏仁核、终纹床核、伏核、外侧隔核、梨状区皮质等。本文对以上部位的c-fos表达规律及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蛋白 胃肠道 刺激 中枢神经
下载PDF
内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内Fos表达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用抗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两种内脏(胃肠道和心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Fos表达情况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延髓中段和... 用抗Fos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两种内脏(胃肠道和心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大鼠延髓Fos表达情况及其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延髓中段和尾段的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内;在抗Fos和抗TH的双重免疫染色切片上,见到许多Fos阳性神经元的胞浆同时呈TH样免疫反应阳性(Fos/TH双重阳性细胞),计数结果证明Fos/TH细胞占TH阳性细胞总数的50%以上,提示延髓内脏带半数以上的儿茶酚胺神经元参与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伤害性刺激 延髓 FOS 癌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6-390,T009,共6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和ABC法),对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胆碱类(以胆碱乙酰化酶-ChAT作标记物)以及神经肽类(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降压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和ABC法),对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胆碱类(以胆碱乙酰化酶-ChAT作标记物)以及神经肽类(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降压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和神经肽Y)等物质在SD大鼠延髓内脏带内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证明,上述物质均较集中地分布于延髓内脏带,即位于延髓中尾段(从闩尾侧1.0mm到闩吻侧0.8mm)的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宽约0.6~1.3mm的弧形带状区,表明延髓内脏带是一相对独立的机能结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5-羟色胺 神经肽 延髓内脏带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mRNA、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良为 张建华 +1 位作者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PPE)mRNA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与亮氨酸-脑啡肽(L-ENK)免疫反应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PPE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数分布在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PPE)mRNA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与亮氨酸-脑啡肽(L-ENK)免疫反应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PPE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数分布在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等形成的一条从背内侧到腹外侧区的弧形带内。M-ENK与L-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也主要密集分布在该带内。本结果对ENK(M-ENK和L-ENK)参与延髓内脏功能活动的调控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原脑啡肽 MRNA 原位杂交 延髓 亮氨酸 神经元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脏带”向杏仁核投射的儿茶酚胺神经元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本文通过建立HRP逆行追踪结合抗FOS和抗酪氢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技术,在延髓见到以下七种标记细胞:FOS,HRP,TH单标细胞,FOS/HRP,FOS/TH,HRP/TH双标细胞,FOS/HRP/... 本文通过建立HRP逆行追踪结合抗FOS和抗酪氢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技术,在延髓见到以下七种标记细胞:FOS,HRP,TH单标细胞,FOS/HRP,FOS/TH,HRP/TH双标细胞,FOS/HRP/TH三标细胞。这些细胞主要分布于延髓中、尾段由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在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共同组成的弧形带状区──“延髓内脏带”。本文结果表明大鼠“延髓内脏带”向杏仁核直接投射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中约有48%对内脏伤害性刺激起反应,提示“延髓内脏带”及其向杏仁核的儿茶酚胺能投射通路参与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 延髓内脏带 杏仁核 TOS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能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良为 施际武 饶志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4-247,T004,共5页
用顺行演变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的双标技术,电镜下观察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样免疫反应(5-HT-LI)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特别是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溃变)终末的关系。发现:1.5-HT-LI轴突终末和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 用顺行演变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的双标技术,电镜下观察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样免疫反应(5-HT-LI)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特别是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溃变)终末的关系。发现:1.5-HT-LI轴突终末和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终止于同一个树突形成轴-树突触;2.5-HT-LI轴突终末与树突形成轴-树突触;3.5-HT-LI轴突终末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或非标记的轴突终未形成轴一轴相贴(axo-axonic-contact)。以上结果提示,孤束核内的5-HT能神经成分可能通过突触后、突触前机制调控经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迷走神经 初级传入 血清素
下载PDF
大鼠面部和胃肠道伤害性传入信息在延髓内的汇聚──c-fos表达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良为 管振龙 张文斌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7年第3期134-138,共5页
本研究应用神经元Fos样蛋白的表达作为对伤害性传人信息反应的标志,将少量Formalin分别注入大鼠一侧面部软组织或导入胃肠道作为伤害性刺激,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显示其延髓神经元对面部和胃肠道化学伤害性信息传人的反应... 本研究应用神经元Fos样蛋白的表达作为对伤害性传人信息反应的标志,将少量Formalin分别注入大鼠一侧面部软组织或导入胃肠道作为伤害性刺激,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显示其延髓神经元对面部和胃肠道化学伤害性信息传人的反应及其与几条酚胺递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胃肠道伤害性刺激诱导延髓内大量神经元的c-fos表达,其Fos样免疫反应(Fos-LI)神经元主要位于孤束核(NIS)、延髓腹外侧区(VLM)和最后区(AP),少数分布于NIS与VLM之间的网状结构(RF)、三叉神经旁核(PaV);(2)面部伤害性信息传人诱导的Fos-LI神经元除大量分布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nSpVc)浅层和PaV外.也分布于NTS、VLM和RF;(3)两种不同区域伤害性刺激所诱导的Fos表达神经元在延髓NIS和VLM的分布明显重叠,其中许多Fos—LI神经元同时呈酪氨酸羟化酶(TH)-LI.Fos/TH双重阳性神经元约占TH—LI神经元总数的50%。本结果提示延髓NTS和VLM是面部和胃肠道伤害性传入信息所汇聚的主要区域,其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所汇聚的重要成分,并讨论了它们参与面部穴位针刺对胃肠道功能调节的中枢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iffuseNoxiousInhibitoryControls,DNIC)过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表达 儿茶酚胺能 神经元 伤害性信息传入
下载PDF
大鼠脊髓前角内NMDA受体的定位与生后发育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8,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 NMDA受体亚基 (NMDAR1和 NMDAR2 A / B)在大鼠脊髓前角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结果  NMDAR1与 NMDAR2 A / 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在脊髓前角 Rexed 和 层内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 目的 探讨 NMDA受体亚基 (NMDAR1和 NMDAR2 A / B)在大鼠脊髓前角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结果  NMDAR1与 NMDAR2 A / 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在脊髓前角 Rexed 和 层内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上。生后早期的 NMDAR1和 NM-DAR2 A/ B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生后 7d(P7)的表达微弱 ,随后逐渐上调 ,至 P2 1达高峰水平。然后维持此水平至成年。 结论  NMDAR1和 NMDAR2 A是构成脊髓前角神经元功能性 NMDA受体的重要亚基 ,NMDA受体可能参与生后早期运动神经元成熟或可塑性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脊髓前角 生后发育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脏带的细胞构筑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杨志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延髓内脏带的机能活动提供其形态学定位基础.方法:应用Nissl氏和Golgi氏染色方法,对大鼠延髓内脏带的细胞构筑进行观察.结果:初步确立该带为从锥体交叉平面至闩以上0.8mm平面间、宽约0.6mm...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延髓内脏带的机能活动提供其形态学定位基础.方法:应用Nissl氏和Golgi氏染色方法,对大鼠延髓内脏带的细胞构筑进行观察.结果:初步确立该带为从锥体交叉平面至闩以上0.8mm平面间、宽约0.6mm~1.3mm弧形带状区,是由背内侧的迷走孤束复合体和最后区、腹外侧区的疑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核,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带网状结构所构成.结论:本研究提示延髓内脏带内部以孤束核为中心、通过诸核团神经元之间存在的纤维联系、构成以延髓内脏活动调控为主的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内脏带 细胞构筑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脑干内向杏仁中央核投射的神经元对胃肠道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与FOS免疫组化结合的方法,观察了脑干内向杏仁中央核投射的神经元对胃肠道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结果在脑干内见到FOS样免疫反应阳性、HRP标记和FOS/HRP双重反应阳性的细胞,它们分布在延髓...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与FOS免疫组化结合的方法,观察了脑干内向杏仁中央核投射的神经元对胃肠道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结果在脑干内见到FOS样免疫反应阳性、HRP标记和FOS/HRP双重反应阳性的细胞,它们分布在延髓的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脑桥臂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中缝背核和被盖背侧核等区域.FOS/HRP双重反应阳性细胞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32.7%.脑干内检出FOS/HRP双重反应阳性细胞1484个,其中延髓占19.4%,脑桥占79.5%,中脑仅占1.1%。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脑干内向杏仁中央核投射的神经元中约有1/3参与胃肠道伤害性刺激信息向Ce的传导,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臂务核中继后投向杏仁中央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表达 胃肠道 伤害性刺激 杏仁中央核 脑干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脑啡肽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及其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7-111,192,共6页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脑啡肽样免疫反应(ENK-LI)阳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和ENK-LI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以及非突触性关系。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其孤束核内有许多ENK...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脑啡肽样免疫反应(ENK-LI)阳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和ENK-LI轴突终末的突触联系以及非突触性关系。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其孤束核内有许多ENK-LI胞体的分布;而未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大鼠,其孤束核内可见密集的ENK-LI纤维与终末;ENK-LI胞体、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锥体交叉平面至闩平面的孤束核内侧亚核与胶状质亚核。(2)ENK-LI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小圆形清亮囊泡外表面、大颗粒囊泡内和线粒体外表面等处。(3)ENK-LI轴突终末主要与阴性树突形成轴-树突触。(4)阴性轴突终末终止于ENK-LI轴突终末上,形成轴-轴突触。(5)ENK-LI轴突终末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非突触性的轴-轴并靠。以上结果提示孤束核内的ENK-LI神经成分主要通过突触后机制、也不排除突触前作用,参与孤束核中内脏信息的整合过程,而且这一作用又受到非ENK-LI神经成分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脑啡肽 免疫细胞化学 电镜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延髓内神经激肽B受体神经元对腹膜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研究
12
作者 陈良为 管振龙 +1 位作者 张文斌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4,I006,共5页
为探讨神经激肽B受体(neurokininbreceptor,NKR)神经元在大鼠延髓的定位及其在腹膜伤害性传入信息整合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显示NKR神经元的分布并观察它们对腹膜化学伤害性刺激的F... 为探讨神经激肽B受体(neurokininbreceptor,NKR)神经元在大鼠延髓的定位及其在腹膜伤害性传入信息整合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显示NKR神经元的分布并观察它们对腹膜化学伤害性刺激的Fos表达。结果表明:NKR样免疫反应(NKR-LI)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孤束核(Sol)、延髓腹外侧区(VLM)、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浅层和三叉旁核(Pa5)。腹膜伤害性刺激激诱导的Fos表达神经元多数分布在Sol、VLM、Pa5和最后区。Sol、VLM和Pa5中约30.1%的NKR-LI神经元同时呈Fos样免疫反应。本研究提示:延髓内上述核团NKR-LI神经元与腹膜伤害性初级传入信息的整合有关,可能参与内脏伤害性刺激的抗伤害性感受(anti-noceciption)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B受体 FOS表达 伤害性刺激 延髓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5-羟色胺能纤维的来源──HRP逆行追踪与5-羟色胺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洁研究
13
作者 陈良为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8-262,T007,共5页
用HRP注入孤束核逆行追踪和5-羟色胺(5-HT)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标记法,观察大鼠孤束核内的5-HT能纤维和终末的来源。结果在脑干内见到许多HRP单标、5-HT单标和HRP/5-HT双标细胞,其中HRP/5-H... 用HRP注入孤束核逆行追踪和5-羟色胺(5-HT)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标记法,观察大鼠孤束核内的5-HT能纤维和终末的来源。结果在脑干内见到许多HRP单标、5-HT单标和HRP/5-HT双标细胞,其中HRP/5-HT双标细胞主要分布于脑桥被盖核(26.57%)、脑桥网状核(24.19%)、中缝大核(21.17%),其次为中缝隐核(12.74%)、中缝苍白核(7.78%),少数见于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脑桥核等处。而在结状神经节内仅见到HRP单标细胞,未见到5-HT单标和HRP/5-HT双标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大鼠孤束核的5-HT能纤维和终末主要来源于脑桥与延髓的5-HT神经元的投射。本研究提示脑桥与延髓内上述核团的5-HT神经元通过向孤束核的直接投射参与孤束核内脏功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孤束核 HRP 逆行追踪 血清素
下载PDF
基于问题的神经生物学创新性教学与考核模式初探(摘要)
14
作者 陈良为 徐晖 +2 位作者 王曦 王亚周 赵宇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创新性思维 教学与考核
下载PDF
用免疫学方法纯化培养新生大鼠延髓神经元
15
作者 陈良为 朱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5,共5页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是一种神经元的特异性细胞表面标志蛋白或抗原.本研究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用抗N-CAM的抗血清包被培养皿,继而用之吸附大鼠延髓细胞悬液,经缓冲液洗涤后收集吸附的细胞,将其种植于含10%...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是一种神经元的特异性细胞表面标志蛋白或抗原.本研究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用抗N-CAM的抗血清包被培养皿,继而用之吸附大鼠延髓细胞悬液,经缓冲液洗涤后收集吸附的细胞,将其种植于含10%~20%小牛血清的DMEM全培养液中进行常规培养.于24、48和72h观察培养神经元的生长状况,最后用神经元特异的烯醇化酶(NSE)来鉴定纯化效果.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92.3%)神经元类群,培养的神经无形态好,突起生长的速度、数目和长度不亚于未经纯化培养的神经元.于培养72h时镜检可见培养的神经元之间存在轴-树、轴-体、轴-轴和体-体等多种形式的终扣样接触,形成复杂的环路样联系.说明,使用本法培养的神经元纯度高、密度适当,是单细胞膜通道电生理研究等方面的理想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纯化 组织培养 纯化
下载PDF
神经病变与痴呆发生的相关性为何在不同老龄段有差别?
16
作者 陈良为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老年性痴呆是发病率位居第一的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原因是痴呆的复杂病理发生机制还远没有搞清楚。研究老龄化、神经病变与痴呆发生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针对2009年5月28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老年性痴呆是发病率位居第一的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原因是痴呆的复杂病理发生机制还远没有搞清楚。研究老龄化、神经病变与痴呆发生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针对2009年5月28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的一篇临床论文,梳理了不同老龄区段神经病变与痴呆发生出现差别的可能原因,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问题的建议,以期引起同行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老龄 神经病理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人宫颈癌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魏丽春 石梅 +3 位作者 郭燕 杨守京 刘惠玲 陈良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前、后人宫颈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表达的变化 .方法 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活检癌组织冰冻切片上 ,进行 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放疗前的宫颈癌组织内 ,多数癌细胞呈 PCNA免疫染色阳性 ;照射 (30~ 40 Gy)... 目的 探讨放射前、后人宫颈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表达的变化 .方法 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活检癌组织冰冻切片上 ,进行 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放疗前的宫颈癌组织内 ,多数癌细胞呈 PCNA免疫染色阳性 ;照射 (30~ 40 Gy)后 ,多数癌细胞无 PCNA染色 ,但间质细胞的 PCNA免疫染色明显升高 ,大量间质细胞则呈中等或强阳性染色 .结论 放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 PCNA表达的同时 ,诱导间质细胞的 PCNA表达 .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玲玲 陈磊 +4 位作者 陶丽珍 李雪芬 张磊 陈良为 陈建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甲基-4-苯... 目的:研究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注入小鼠腹腔制作PD模型,然后采用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爬杆时间延长,悬挂能力下降(P<0.01),而TSG干预后可有效缩短小鼠的爬杆时间,并提高其悬挂能力(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黑质D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G干预后,小鼠DAT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减少降低(P<0.05,P<0.01)。结论:TSG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提高黑质DAT阳性神经元的存活数目,表明TSG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MPTP 多巴胺转运体 黑质 PD小鼠
下载PDF
胃伤害性刺激诱导大鼠脑干星形胶质细胞GFAP蛋白表达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颖 邱建勇 +2 位作者 段丽 陈良为 饶志仁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9-223,T004,共6页
研究大鼠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时脑干内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脑干内 Fos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酪氨酸羟化酶 (TH)的表达。结果显示 :1.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 研究大鼠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时脑干内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脑干内 Fos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酪氨酸羟化酶 (TH)的表达。结果显示 :1.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后 ,脑干胶质细胞 GFAP表达阳性 ,并表现出明显的核团或亚核定位特点。在延髓内脏带 (MVZ)、中缝大核 (RMg)、蓝斑 (L C)、臂旁外侧核 (L PB)、中缝背核 (DR)、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vl PAG)、上丘中灰层 (Ing SC)等脑区有较多的 Fos阳性细胞 ,而且 Fos阳性表达的分布与上述 GFAP阳性分布基本一致 ;2 .MVZ、L C、DR、vl PAG等部位有大量 Fos及 TH双标阳性神经元 ,周围有密集的 GFAP阳性细胞 ;3.随着刺激后存活时间的变化 ,GFAP与Fos阳性细胞的反应均经历逐渐升高后又渐降低直至消失的变化。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伤害性刺激 诱导 大鼠 脑干星形胶质细胞 GFAP蛋白 表达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静脉注射硫酸镁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附13例告)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建军 李庚山 +7 位作者 高荟瑗 施冰 陈良为 许家琍 王晋明 陶华旋 陈芳 柒曙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5-17,共3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3例15例次发作,经25%硫酸镁原液7~8ml 1~2次5秒内快速静脉注射转复9例次,转复率为60%,转复时间自静注完毕到84秒不等,平均39.41±16.84秒。其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热、潮红15例次;注射部位胀痛2例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3例15例次发作,经25%硫酸镁原液7~8ml 1~2次5秒内快速静脉注射转复9例次,转复率为60%,转复时间自静注完毕到84秒不等,平均39.41±16.84秒。其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热、潮红15例次;注射部位胀痛2例次;瞬间室性早搏3例次;头昏、恶心3例次。对动脉血压无明显影响,亦无呼吸骤停发生。本研究表明25%硫酸镁快速静脉注射对PSVT确有一定的复律效果,且简便、迅速,是安全的,从而为PSVT患者又寻找到一种新的药物复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硫酸镁 静脉注射 PSV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