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反应:急性发作及其他 被引量:1
1
作者 F Estelle R Simons Aziz Sheikh +1 位作者 高晓方(译) 陈良安()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3年第5期298-305,共8页
本文要点 诊断基于临床表现——暴露于可能或已知变应原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机体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特征性症状突然出现 严重或致命性过敏反应相关因素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肥大细胞增多症和β阻滞剂等药物 当过敏反应发生时,立即呼... 本文要点 诊断基于临床表现——暴露于可能或已知变应原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机体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特征性症状突然出现 严重或致命性过敏反应相关因素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肥大细胞增多症和β阻滞剂等药物 当过敏反应发生时,立即呼叫援助,肌注肾上腺素,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或半卧位并抬高下肢 在发作期间,如果需要可给予高流量氧疗,建立静脉通道以提供大量液体,并实施心肺,复苏 为高危患者提供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个体化过敏反应紧急行动方案以及医疗身份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过敏反应 急性发作 肥大细胞增多症 特异性免疫调节 肾上腺素 高危患者 特征性症状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床旁D-二聚体检测在门诊患者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的价值:一项诊断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G J Geersing K J M Janssen +7 位作者 R Oudega L Bax A W Hoes J B Reitsma K G M Moons 高晓方(译) 陈良安() 何耀()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6期342-350,共9页
目的对目前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的床旁D-二聚体检测的诊断准确性的证据进行评价。设计利用双变量回归检验变异来源,系统评价关于床旁D-二聚体检测的准确性的相关研究,并对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数据来源发表于1995年1月至2008年9月,... 目的对目前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的床旁D-二聚体检测的诊断准确性的证据进行评价。设计利用双变量回归检验变异来源,系统评价关于床旁D-二聚体检测的准确性的相关研究,并对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数据来源发表于1995年1月至2008年9月,并且于Medline和Embase中可检索到的关于床旁D-二聚体检测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报告。评价方法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需满足如下条件:对床旁D-二聚体检测与预先定义的静脉血栓栓塞的D-二聚体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人选患者为连续门诊病例,并且能够以此构建2×2表格。结果共有23项研究报告(病例总数为13959例,平均年龄为38—65岁,静脉血栓栓塞发病率为4%~51%)纳入荟萃分析。这些研究报告了两种床旁D-二聚体定性检测方法(SimpliREDD-二聚体(n=12)和Clearview Simplify D-二聚体(n=7))和两种床旁D-二聚体定量检测方法(CardiacD-二聚体(n=4)和Triage D-二聚体(n=2))。总体敏感性处于0.85(95%可信区间为0.78~0.90)至0.96(0.91~0.98)之间;总体特异性处于0.48(0.33~0.62)至0.74(0.96~0.78)之间。CardiacD-二聚体和TriageD-二聚体这两种定量检测方法评分最佳。结论在可疑静脉血栓栓塞的门诊患者中,床旁D-二聚体检测能够提供重要信息并指导治疗,在低风险患者(即临床决策规则评分较低的患者)中的价值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检测 静脉血栓栓塞 荟萃分析 门诊患者 床旁 诊断性 定量检测方法 MEDLINE
原文传递
预防性静脉应用皮质激素防止成人拔管后气道并发症: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
3
作者 Tao Fan Gang Wang +7 位作者 Bing Mao Zeyu Xiong Yu Zhang Xuemei Liu Lei Wang Sai Yang 王东(译) 陈良安()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确定皮质激素是否可有效预防成年危重症患者拔管后喉部水肿,并降低因喉部水肿导致的再插管。设计荟萃分析。数据来源: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Web of Science,and Embase,对语言、研究时间和... 目的确定皮质激素是否可有效预防成年危重症患者拔管后喉部水肿,并降低因喉部水肿导致的再插管。设计荟萃分析。数据来源: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Web of Science,and Embase,对语言、研究时间和发表状态没有限制。选择标准关于静脉使用皮质激素预防成年患者拔管后并发症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回顾方法检索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评估方法学的可靠性,然后进行独立分析并重复。汇总分析数据得到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风险差异和需治数。研究终点:主要终点:拔管后发生喉部水肿。次要终点:由于喉部水肿导致的再插管。结果6项临床研究纳入分析(n=1923)。与安慰剂组相比,拔管前应用激素可降低喉部水肿(OR=0.38,95%可信区间为0.17~0.85)和再插管(OR=0.29,95%可信区间为0.15~0.58)的发生率,相应的风险差异分别为-0.10(-0.12~-0.07;需治数为10)和-0.02(-0.04~-0.01;需治数为50)。亚组分析显示,多次给药可明显降低喉部水肿(OR=0.14,95%可信区间为0.08~0.23)和再插管(OR=0.19,95%可信区间为0.07~0.50)的发生率,相应的风险差异分别为-0.19(-0.24--0.15;需治数为5)和-0.04(-0.07--0.02;需治数为25)。单次给药只发现有降低喉部水肿和再插管发生率的趋势,可信区间包含1。没有报道激素相关的副作用。结论成年患者拔管前预防性多次给予皮质激素可降低拔管后喉部水肿和因其所致再插管的发生率,且很少引发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慰剂对照 皮质激素 荟萃分析 拔管后 预防性 气道并发症 随机 静脉
原文传递
预防成人拔管后气道并发症——皮质激素仅用于有再插管高危因素的患者
4
作者 Duncan Young Peter Watldnson +1 位作者 王东(译) 陈良安()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71-72,共2页
因急性呼吸衰竭接受人工通气的患者通常需要经口和喉气管插管,尽管病人的生命被挽救,但气管插管可导致喉部和气管的机械刺激,从而引发气管的炎症和水肿。聚集在插管气囊上方的口腔分泌物可加重炎症反应。尽管插管时气管导管可起到支... 因急性呼吸衰竭接受人工通气的患者通常需要经口和喉气管插管,尽管病人的生命被挽救,但气管插管可导致喉部和气管的机械刺激,从而引发气管的炎症和水肿。聚集在插管气囊上方的口腔分泌物可加重炎症反应。尽管插管时气管导管可起到支架作用,但是拔管后炎症和水肿可导致气道狭窄,出现上气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甚至需要再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插管 拔管后 气道并发症 高危因素 皮质激素 气管插管 成人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