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和pH对血红密孔菌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艳通 侯典海 +5 位作者 杨晓 王福悦 赵亚烜 高媛媛 林维平 孙同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探究不同光照和pH对药用真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光照条件组(14d光照、光照黑暗交替和黑暗)和4个pH组(pH3、5、7和9),并在菌种培养的第2、4、6、8、10、12和14天测定其生物量、... 探究不同光照和pH对药用真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光照条件组(14d光照、光照黑暗交替和黑暗)和4个pH组(pH3、5、7和9),并在菌种培养的第2、4、6、8、10、12和14天测定其生物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红密孔菌在14d黑暗环境中有最大生物量和最强T-AOC活性。14d黑暗条件下更利于血红密孔菌的生长,其生物量于第10~14天大量增加,并于第14天达到最高值,为4.49g/L,生物量高出光照及更替条件近1.5倍。T-AOC活性在第12天最高,为25.10U/mL。14d黑暗培养环境下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也较高。不同pH条件对血红密孔菌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影响不同。当pH为5时血红密孔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量于第10天最高,为7.12g/L。而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T-AOC则在pH7时第10天最高,分别为94.99%和64.34U/mL;pH7时次之。说明偏酸环境更能适宜血红密孔菌的生长,而中性及偏碱环境则有利于提高该菌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血红密孔菌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抗氧化肽AOP_1对小鼠皮肤烫伤创面愈合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秦迪 张慧杰 +5 位作者 杨希营 陈艳通 林维平 李文辉 孙同毅 高媛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探究抗氧化肽AOP_1促进小鼠皮肤烫伤创面愈合修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通过细胞增殖与迁移实验检测药物毒性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采用直径1 cm铜柱80℃水浴2min、紧贴小鼠皮肤10 s的方法制备... 目的探究抗氧化肽AOP_1促进小鼠皮肤烫伤创面愈合修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通过细胞增殖与迁移实验检测药物毒性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采用直径1 cm铜柱80℃水浴2min、紧贴小鼠皮肤10 s的方法制备烫伤模型,观察烫伤创面愈合情况;并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AOP_1对皮肤烫伤创面愈合修复的作用;检测小鼠全皮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在细胞水平上,抗氧化肽AOP_1能够明显降低HaCaT和L929细胞内ROS的含量,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与对照组相比,AOP_1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结痂面积小,可明显降低烫伤创伤组织中炎症反应及MDA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也证实了AOP_1对烫伤创面愈合修复的促进作用。结论具有天然活性的抗氧化肽AOP_1可能通过减轻烫伤引起的氧化应激,促进小鼠皮肤烫伤创面的愈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肽 AOP1 皮肤烫伤 创面修复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重组眼镜王蛇属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重抑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高媛媛 秦迪 +5 位作者 张慧杰 陈艳通 武敬亮 林维平 李文辉 孙同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837-1841,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眼镜王蛇属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重抑制剂(OH-TCI)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及其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Pet32a-OH-TCI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经烟草蚀纹病... 目的探究重组眼镜王蛇属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重抑制剂(OH-TCI)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及其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Pet32a-OH-TCI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经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酶切和镍亲和层析后获得具有天然活性的OH-TCI。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OH-TCI药物组。药物组于术前5 min腹腔注射OH-TCI,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复灌120 min构建大鼠MIRI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和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等指标,评估具有天然活性的重组蛋白酶抑制肽OH-TCI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蛋白酶抑制肽OH-TCI在pET32a/Rosetta-gami(DE3)表达系统中以融合蛋白形式得到可溶性表达,通过TEV酶切、两次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具有天然活性的重组OH-TCI。与对照组相比,OH-TCI可使心肌MIRI大鼠血清中LDH活性、MDA含量和IL-6的释放量显著下降(P<0.01);炎性因子TNF-α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具有天然活性的重组蛋白酶抑制肽OH-TCI能够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样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眼镜王蛇属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双重抑制剂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