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潼南牌坊坡汉代墓群发掘简报
1
作者 肖碧瑞 丁军 +2 位作者 袁卫 陈芙蓉(绘图) 程涛(绘图) 《文物春秋》 2023年第1期71-91,共21页
牌坊坡墓群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丁沟村八社,为配合潼南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潼南区文物管理所,对牌坊坡墓群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3座... 牌坊坡墓群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丁沟村八社,为配合潼南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潼南区文物管理所,对牌坊坡墓群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3座,包括土坑墓1座,砖室墓7座,崖墓5座,出土陶、瓷、铜、铁器及铜钱等各类器物156件(组)。其中,土坑墓和砖室墓的发掘表明,牌坊坡墓群在文化因素上与邻近的涪江上游地区存在诸多一致性,而区别于重庆地区流行的陕江文化因素,印证了文献记载的秦汉时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理,充实了渝西涪江流域的汉代墓葬材料,为研究汉代涪江流域乃至巴蜀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坊坡墓群 重庆市潼南区 汉代 涪江流域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重庆永川高洞子南宋墓群清理简报 被引量:3
2
作者 白九江(清理/执笔) 代玉彪(清理/摄影/执笔) +7 位作者 王道新(清理/拓片) 文朝安(清理/绘图) 张守华(清理/绘图) 王贵平(清理/拓片) 李玉彬(清理/执笔) 王昌文(清理/摄影) 廖茂羽(清理) 陈芙蓉(绘图)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40,F0002,共17页
高洞子墓群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东北距板桥古镇约7公里,东、西、北三面石壁高耸,壁侧为深谷,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29′30.6″、东经105°55′47.4″,海拔303.2米(图一)。1987年永川三教区第二次... 高洞子墓群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东北距板桥古镇约7公里,东、西、北三面石壁高耸,壁侧为深谷,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29′30.6″、东经105°55′47.4″,海拔303.2米(图一)。1987年永川三教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2000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普查 墓群 板桥镇 重庆市永川区 地理坐标 重庆永川 洞子村
原文传递
重庆奉节白帝城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报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治刚(执笔/摄影) 邹后曦 +11 位作者 白莹 方刚 雷霆军 王铭(摄影) 孙吉伟(摄影) 文朝安(绘图) 吕俊耀(绘图) 王道新(绘图) 张镇山(绘图) 陈芙蓉(绘图) 程涛(绘图) 杨洋(绘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76-93,共18页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及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境内,西距奉节新县城约10公里,南临长江,东隔草堂河与瞿塘峡西口相望。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1°2.45′27.19″、东经109°34.55′32.94″(白帝庙),海拔...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及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境内,西距奉节新县城约10公里,南临长江,东隔草堂河与瞿塘峡西口相望。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1°2.45′27.19″、东经109°34.55′32.94″(白帝庙),海拔高程120~495米(图一)。史载,白帝城为东汉初年公孙述始建[1],历年为县、州、府等建制所在地,北宋初迁至瀼西(梅溪河之西)[2],南宋淳祐二年(1242)为抗击蒙古军队攻击迁回旧址(草堂河之西)而大肆扩建[3],至元十五年(1278)降元而城毁[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初 瞿塘峡 西距 草堂河 蒙古军队 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 梅溪河
原文传递
重庆丰都马鞍山墓群2013~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小陈(摄影) +13 位作者 闫玉洁(绘图) 陈芙蓉(绘图) 孙治刚 白九江 许卫国 陶一波 陈慈斌 陈蓁 蔡远富 彭锦绣 熊灿 李双厚 吕俊耀 王新柱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7,共21页
马鞍山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马鞍山村。2013~2014年,为确保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的安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650平方米,清理汉代至六朝时期墓葬23座,包括土坑墓16座、砖室墓7座,出土陶、瓷、... 马鞍山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马鞍山村。2013~2014年,为确保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的安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650平方米,清理汉代至六朝时期墓葬23座,包括土坑墓16座、砖室墓7座,出土陶、瓷、铜、铁、石、琉璃器等430余件(套)。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丰都地区汉代至六朝时期丧葬习俗的变迁过程以及峡江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丰都县 马鞍山 墓群 重庆 社会生活状况 六朝时期 地下文物
原文传递
重庆市九龙坡区斑竹林南宋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大地 +11 位作者 孙治刚 唐国庆 陶一波 李双厚 巫玉虎 杨杰 蔡远富(修复) 王铭(摄影) 孙吉伟(摄影) 闫玉洁(绘图) 陈芙蓉(绘图) 高磊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9,共14页
斑竹林墓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西站村12社,地处磨滩河左岸山坡上。2016年7月,为配合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工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石室墓6座,其中单室墓和双室墓各3座,出土有瓷碗、灯盏、... 斑竹林墓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西站村12社,地处磨滩河左岸山坡上。2016年7月,为配合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工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石室墓6座,其中单室墓和双室墓各3座,出土有瓷碗、灯盏、瓷盏、瓷壶、瓷碟、瓷盘等遗物。6座墓葬的形制结构、石刻内容和雕刻风格等反映了渝西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共性特征,墓葬出土器物为厘定川渝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年代学、类型学提供了新的材料。此次发掘也为研究南宋时期的丧葬习俗、雕刻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坡区 斑竹林墓地 石室墓 南宋
原文传递
重庆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发掘简报
6
作者 孙治刚 邹后曦 +8 位作者 蔡亚林 白九江 汪伟 董小陈(摄影) 陈晓鹏(摄影) 孙吉伟(摄影) 师孝明(绘图) 张镇山(绘图) 陈芙蓉(绘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7-68,共22页
太平门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白象街与四方街交汇处西南侧,地处渝中半岛长江左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北部紧邻老鼓楼衙署遗址(图一),是重庆"九开八闭"老城门中的重要开门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18.3″,东经106... 太平门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白象街与四方街交汇处西南侧,地处渝中半岛长江左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北部紧邻老鼓楼衙署遗址(图一),是重庆"九开八闭"老城门中的重要开门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18.3″,东经106°34′43.3″,海拔202米。文献记载,重庆历经战国张仪[1]、蜀汉李严[2]、南宋彭大雅[3]、明代戴鼎[4]四次大规模的筑城及明清时期多次修缮[5]方形成重庆城“九开八闭”的城垣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渝中区 彭大雅 一级阶地 地理坐标 蜀汉 衙署
原文传递
重庆市云阳县大凼子墓群2014、2015年度发掘简报
7
作者 刘继东 龚玉龙(发掘/摄影) +6 位作者 黄伟(发掘) 王新柱(发掘) 彭锦绣(发掘/修复) 蔡远富(修复) 孙吉伟(摄影) 朱雪莲(绘图) 陈芙蓉(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8,F0003,共18页
大凼子墓群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4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于2014年、2015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805平方米,清理汉墓7座、隋墓1座、明墓3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属三峡工程消... 大凼子墓群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4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于2014年、2015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805平方米,清理汉墓7座、隋墓1座、明墓3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属三峡工程消落区发掘项目,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发现的东汉中晚期墓葬分布较为密集,疑似家族墓地。通过对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探讨这一地区东汉时期墓地选择、墓葬排列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人口规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筒形排水管,为汉代墓葬排水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凼子墓群 砖室墓 东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