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M20型掘锚机在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试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念全 陈苗虎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8期152-153,共2页
适用于低瓦斯、地压小、地质构造简单矿井的ABM20型掘锚一体机在张集矿试用后,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摸索掘锚一体化先进综掘设备在淮南矿区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使用经验,克服巷道长距离过薄煤带及顶板破碎带、巷道掉顶片帮等困... 适用于低瓦斯、地压小、地质构造简单矿井的ABM20型掘锚一体机在张集矿试用后,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摸索掘锚一体化先进综掘设备在淮南矿区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使用经验,克服巷道长距离过薄煤带及顶板破碎带、巷道掉顶片帮等困难,解决了生产中顶板、瓦斯、防尘、机电等诸多技术难题,在张集矿14118工作面轨顺试用期间累计安全进尺1 377.6 m、最高进尺603 m,试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M20型掘锚机 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 试用探索
下载PDF
复合顶板煤层逮顶综掘技术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苗虎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46-48,共3页
在极易冒落的复合顶板条件下,通过在破工序中采取轻割浅割、留顶帮人工挖刷等多种手段减轻对顶板的松动破坏,在支护工序中采取加大锚梁网支护本身的密度和采用联合支护弥补单一支护方式的不足等方法的探索,成功解决了逮复合顶板综掘的... 在极易冒落的复合顶板条件下,通过在破工序中采取轻割浅割、留顶帮人工挖刷等多种手段减轻对顶板的松动破坏,在支护工序中采取加大锚梁网支护本身的密度和采用联合支护弥补单一支护方式的不足等方法的探索,成功解决了逮复合顶板综掘的四大技术难题,而且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煤层 综合机械化掘进 锚梁网支护 联合支护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巷道综掘技术的试验及应用
3
作者 陈苗虎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前国内高应力软岩巷道皆采用传统的普通钻爆法施工,不但费用高、单进低,而且造成采掘接替紧张,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文章介绍了高应力软岩巷道试验应用与煤巷类似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岩巷道 综掘技术 试验与应用
下载PDF
砂岩直覆顶板预裂爆破矿压控制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先龙 陈苗虎 付宝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79,83,共4页
赋存于煤层顶板的关键岩层破断会引起采场强烈的矿压显现,尤其是直接赋存于煤层顶板的厚硬砂岩层作为主关键层,其破断容易引发矿山动力灾害。针对某工作面顶板厚砂岩直覆特征,运用关键层理论分析了该岩层梁式初次断裂的极限步距、周期... 赋存于煤层顶板的关键岩层破断会引起采场强烈的矿压显现,尤其是直接赋存于煤层顶板的厚硬砂岩层作为主关键层,其破断容易引发矿山动力灾害。针对某工作面顶板厚砂岩直覆特征,运用关键层理论分析了该岩层梁式初次断裂的极限步距、周期性跨落步距及相应的支护阻力要求,为使工作面支架能够承载顶板压力,切眼向前每隔20 m采用超前深孔预裂爆破措施。矿压实测结果表明,厚砂岩的强制放顶减缓了顶板载荷对支架的作用,实现了现有支护设备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控制 厚砂岩层 砂岩直覆顶板 支架阻力 预裂爆破
下载PDF
色连二矿区段煤柱留设理论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成祥 陈苗虎 +1 位作者 邓润义 付宝杰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针对色连二矿的地质条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等方法,分析了122(中)05综采工作面煤体极限平衡区宽度及不同煤柱尺寸时柱体垂直应力、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留设煤柱宽度12.0 m。实测结果表明,该煤柱尺... 针对色连二矿的地质条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等方法,分析了122(中)05综采工作面煤体极限平衡区宽度及不同煤柱尺寸时柱体垂直应力、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留设煤柱宽度12.0 m。实测结果表明,该煤柱尺寸改善了围岩受力状态,有效控制了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为同类条件下煤柱留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应力 极限平衡理论
下载PDF
弱粘结遇水软化顶板煤巷锚索支护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守好 陈苗虎 付宝杰 《山东煤炭科技》 2017年第9期74-76,79,共4页
为解决泊江海子煤矿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时弱粘结遇水软化顶板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改变围岩的材料、强度等参数来模拟围岩遇水软化的条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锚索长度、锚索布置方式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 为解决泊江海子煤矿首采面运输顺槽支护时弱粘结遇水软化顶板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改变围岩的材料、强度等参数来模拟围岩遇水软化的条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锚索长度、锚索布置方式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运输顺槽优化后支护效果优于原支护,为相似的巷道支护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粘结 遇水软化 锚索支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矿“互联网+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淑芳 邱上进 陈苗虎 《煤矿机电》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深度调整,以清洁、低碳、高效为主题,互联网和智能化为主要技术手段特征的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形成新兴业态。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深度调整,以清洁、低碳、高效为主题,互联网和智能化为主要技术手段特征的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形成新兴业态。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我国高能耗、重排放、粗管理的煤矿支柱行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进行节能、减排、降耗、创效。煤矿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通过建设底层能源消耗数据采集网络,并研究开发能源管理系统大数据应用平台软件,切实解决了煤矿能源消耗数据不集中、不互联、不分析、不匹配等问题,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测、查询、统计、分析、对比、关联、对标、预警,并指导调整生产负荷及考核指标,实现煤矿能耗精细化管理和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管理 互联网+ 大数据 软件平台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设备列车液压自移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淑芳 邱上进 陈苗虎 《煤矿机电》 2019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前国内传统设备列车的回移主要靠设备列车首尾端设置的绞车进行牵拉作业,很容易出现脱扣、绷绳、断绳、放大滑等安全事故,而市场使用比较多的设备列车自移装置,对巷道底板要求高,容易出现自移掉道事故,且设备井下大巷运输和安装非常不... 目前国内传统设备列车的回移主要靠设备列车首尾端设置的绞车进行牵拉作业,很容易出现脱扣、绷绳、断绳、放大滑等安全事故,而市场使用比较多的设备列车自移装置,对巷道底板要求高,容易出现自移掉道事故,且设备井下大巷运输和安装非常不便,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种采煤工作面设备列车液压自移装置设计,而在不影响原有设备列车结构基础上,增设带可翻转式卡轨制动器的矿用平板车、推移油缸以及液压控制保护系统,运用三段式液压推拉步进工作原理,不但方便了设备安装前的井下运输,又保证设备列车适应起伏巷道的连续、可靠移动。该装置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列车 液压自移 可翻转式 卡轨制动器
下载PDF
深埋弱粘结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9
作者 方恩才 邓润义 +2 位作者 李守好 翟恩发 陈苗虎 《煤矿现代化》 2017年第6期63-66,共4页
深埋厚煤层弱粘结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有独特性。本文以唐家会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对象,现场实测表明:(1)初次来压前工作面未放顶煤,来压步距25.6~28.6m,周期来压步距4~12m,平均5.5m。动载系数1.21~1.34,属来压不明显工作面;(2)工作面支架... 深埋厚煤层弱粘结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有独特性。本文以唐家会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对象,现场实测表明:(1)初次来压前工作面未放顶煤,来压步距25.6~28.6m,周期来压步距4~12m,平均5.5m。动载系数1.21~1.34,属来压不明显工作面;(2)工作面支架末阻力为15.34~29MPa,平均循环末阻力22.25MPa,为额定值的49.44%。最大循环末阻力42MPa,平均40.14MPa,为额定值的89.2%,工作面中部平均末阻力最大。研究结果为同类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回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 弱粘结 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
下载PDF
弱黏结复合顶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与加固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超 陈苗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色连二矿12205工作面回采时辅助运输巷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从巷道围岩岩性、应力变化、水的弱化作用及原支护结构失稳4个方面分析了巷道围岩失稳的原因,提出了回采巷道加固支护方案,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支护方案与加... 针对色连二矿12205工作面回采时辅助运输巷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从巷道围岩岩性、应力变化、水的弱化作用及原支护结构失稳4个方面分析了巷道围岩失稳的原因,提出了回采巷道加固支护方案,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支护方案与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前加补顶板锚索与增打两帮走向锚索,巷道围岩中垂直应力峰值位置向巷道边缘移动了0.9 m,巷道顶底板与两帮移近量分别降低了274 mm与240 mm,巷道围岩的塑性破坏区范围最小。现场实践表明:工作面回采影响期间,辅助运输巷采用加固支护方案后,顶底板及两帮累计移近量比未加固段平均降低了约50%,该巷道加固支护方案取得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加固 回采巷道 复合顶板 数值模拟 巷道围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