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0与γ干扰素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志强 李子仁 +4 位作者 陈若延 范江 王峰来 岳晓玉 徐文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6,共3页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TH1型细胞因子自然表达的趋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名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TH1型细胞因子自然表达的趋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名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10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表明活动性SLE患者中可能有TH2/TH1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变化,并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SLE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HIV-1 DNA水平的竞争性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雪莉 范江 +3 位作者 徐文严 闫小君 李子仁 陈若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5-328,共4页
定量检测艾滋病患者体内荷毒水平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研究发病机理至关重要 ,我们建立了一种检测 HIV- 1DNA水平的竞争性 PCR方法 ( QC- PCR)。选择 HIV- 1的高度保守区域 gag基因作为靶序列 ,以重组 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两种重组... 定量检测艾滋病患者体内荷毒水平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研究发病机理至关重要 ,我们建立了一种检测 HIV- 1DNA水平的竞争性 PCR方法 ( QC- PCR)。选择 HIV- 1的高度保守区域 gag基因作为靶序列 ,以重组 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两种重组质粒 ,分别插入有 gag和 Δ gag片段 ,其中后者比前者内部缺失 50 bp,用作定量检测中的竞争模板。将梯度稀释的竞争模板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与待测的野生型模板共同扩增 ,PCR产物经 8%聚丙烯凝胶电泳后进行密度扫描测定 ,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 ;8份艾滋病患者的 PBMC DNA标本经该方法的检测也得到较好的结果。我们认为 QC- PCR是一种较为理想的 HIV- 1DNA水平的定量方法 ,非常适合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治疗研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竞争 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雪莉 范江 +3 位作者 徐文严 李子仁 闫小君 陈若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为了完整地获得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DNA分子,以适应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尿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酚、氯仿、异戊醇等抽提蛋白、乙醇沉淀核酸... 目的:为了完整地获得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DNA分子,以适应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尿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酚、氯仿、异戊醇等抽提蛋白、乙醇沉淀核酸等步骤提取DNA样品。结果:样品中DNA含量较高,结构稳定,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效果良好。结论:本法提取的DNA样品适合于基因扩增和分子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核酸提取 裂解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gag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范雪莉 徐文严 +3 位作者 范江 闫小君 李子仁 陈若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9-351,共3页
艾滋病病例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正在全球范围包括我国在内逐年上升,当进行基因疫苗研制时,首先应该搞清楚当地的流行毒株是什么。我们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主要来自云南地区的26份经确证的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结构... 艾滋病病例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正在全球范围包括我国在内逐年上升,当进行基因疫苗研制时,首先应该搞清楚当地的流行毒株是什么。我们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主要来自云南地区的26份经确证的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结构分析,发现其中15份的gag基因片段呈现一致的单链构象,与异源双链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初步确定这类毒株为当地流行的主要毒株,为以后的序列测定及基因型确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GAG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微量血检测SLE患者的IL-2 mRNA
5
作者 李子仁 陈志强 +2 位作者 陈若延 黄晓明 胡向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4-354,共1页
细胞因子的检测,一般常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来检测细胞中某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常规RT-PCR法需采血3~10ml,且需立即分离出淋巴细胞或单个核细胞。我们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用血量少... 细胞因子的检测,一般常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来检测细胞中某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常规RT-PCR法需采血3~10ml,且需立即分离出淋巴细胞或单个核细胞。我们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用血量少,不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样品可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2 MRNA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6
作者 陈志强 李子仁 +3 位作者 陈若延 范江 岳晓玉 徐文严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表达的自然情况。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7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2、IL—2R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表达的自然情况。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7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2、IL—2R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IL—2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IL—2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SLE患者中IL—2R的表达未受IL—2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IL-2 IL-2R mRNA PBMC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 SLE
下载PDF
检测艾滋病患者滤纸干血斑标本中的HIV-1 DNA 被引量:5
7
作者 范雪莉 徐文严 +3 位作者 范江 闫小君 李子仁 陈若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为适应艾滋病大面积流行病学筛查的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采集标本、检测HIV-1感染的方法,以尽早发现处于“窗口期”、婴儿期及基层边远地区的感染者。方法滤纸干血斑标本的收集:模拟现场情况,采集经确证的艾滋病患者... 目的为适应艾滋病大面积流行病学筛查的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采集标本、检测HIV-1感染的方法,以尽早发现处于“窗口期”、婴儿期及基层边远地区的感染者。方法滤纸干血斑标本的收集:模拟现场情况,采集经确证的艾滋病患者或HIV-1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诊断 滤纸干血斑标本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淋巴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江 陈若延 Thang Nguyen JohnL.Fahey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在感染性疾病中,淋巴因子与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为了解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淋巴因子对多种刺激原的动态变化反应情况,以便进一步弄清HIV感染的病理变化机制,我们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RT-... 在感染性疾病中,淋巴因子与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为了解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淋巴因子对多种刺激原的动态变化反应情况,以便进一步弄清HIV感染的病理变化机制,我们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RT-PCR),对经植物血凝素(PHA)、商陆致丝裂素(PWM)、念珠菌蛋白(candidin)、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和重组白介素2(rIL2)刺激后的HIV感染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2受体(IL2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在HIV感染组中,其IL2和IL2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2和IFN-γ均由T辅助细胞一型(TH1)克隆产生,然而在HIV感染患者中,IFN-γ的水平却明显增高。IL10基因表达情况视刺激原的不同而不同。经PHA、candidin、rIL2(1000U)刺激后,HIV感染组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经rIL2(10U)和Anti-CD3MAb刺激后却低于对照组。HIV感染组TNF-α基因表达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感染 淋巴因子 基因表达 刺激原
原文传递
差别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前病毒DNA水平
9
作者 范雪莉 徐文严 +3 位作者 范江 李子仁 闫小君 陈若延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筛选有效治疗药物 ,了解患者体内病情变化 ,常常需要对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进行客观的定量。方法 采用差别聚合酶链反应 ,共同扩增待测靶基因HIV 1 gag和参照模板 β globin基因 ,建立起检测HIV... 目的 为了评价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筛选有效治疗药物 ,了解患者体内病情变化 ,常常需要对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进行客观的定量。方法 采用差别聚合酶链反应 ,共同扩增待测靶基因HIV 1 gag和参照模板 β globin基因 ,建立起检测HIV 1复制水平的定量方法 ,并对 8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前病毒DNA含量进行定量。结果  8例患者的前病毒DNA水平介于 0 5 0 8~ 2 2 1 0拷贝数 /μgDNA之间 ,其复制和整合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非常适合于典型的临床标本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艾滋病 前病毒 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