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智 程锐 陈茂祯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期23-24,共2页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脊椎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多为压缩性骨折,常见于严重暴力损伤(如车祸、坠楼)[1],而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逐步过渡的部位,该处活动范围广,承受压力大,因此更易损伤[2],治疗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近年来新型医疗诊断...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脊椎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多为压缩性骨折,常见于严重暴力损伤(如车祸、坠楼)[1],而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逐步过渡的部位,该处活动范围广,承受压力大,因此更易损伤[2],治疗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近年来新型医疗诊断设备的出现,其治疗方法也日益成熟,但临床上对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等尚存分歧,现将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脊柱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茂祯 李智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关节镜下确定半月板损伤的类型、性质及范围,后行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分别于入院、术...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关节镜下确定半月板损伤的类型、性质及范围,后行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分别于入院、术后1个月、术后1年行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结果:102例患者中施行半月板破裂缝合59例,施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29例,施行部分切除及囊肿切除4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4例,半月板全切除6例。10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为(42.9±9.1)分,术后24个月平均为(82.2±4.5)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效果评定:优78例,良17例,尚可7例,无差病例。结论:膝关节微创手术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及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茂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半髋组,各44例,分别给予PFNA内固定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半髋组,各44例,分别给予PFNA内固定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较半髋组,PFNA组患肢开始负重时间较半髋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PFNA组优良率低于半髋组。PFNA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半髋组而晚期并发症低于半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适用于合并疾病多,手术耐受性差、骨质疏松程度轻等患者。对无严重内科疾患、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身体素质较好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半髋关节置换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4
作者 陈茂祯 李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后1~5年的远期疗效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由同一医师按同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治疗,筛查患者年龄为20~45岁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后1~5年的远期疗效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由同一医师按同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治疗,筛查患者年龄为20~45岁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1、5年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疗效评价标准为JOA评分、VAS视觉评分,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手术前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分别与术后5年、术后1年、术后立即检测相比,或术后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手术前满意度与术后、术后1年、术后5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两两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创口小,手术安全,后遗症少,患者恢复能力强,成本低,经1~5年随访,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远期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智 程税 陈茂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212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随访4年评估患者的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比手术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等。结果手术前患者... 目的分析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212例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随访4年评估患者的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比手术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等。结果手术前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6.51±1.72)分、随访1年为(13.31±1.43)分、随访4年为(13.17±1.3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与随访4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与4年时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中未显示腰椎失稳现象,椎间隙高度在随访1年与4年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椎间隙高度丢失,值得进一步改进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