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s in Rice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荣智 翁清妹 +2 位作者 黄臻 祝莉莉 何光存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27-432,共6页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RI) was construc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B5, an introgression. line from the wild rice 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 and susceptible cultivar Minghui 63 ( O. sativa L.). The brown p...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RI) was construc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B5, an introgression. line from the wild rice 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 and susceptible cultivar Minghui 63 ( O. sativa L.). The brown planthopper ( BPH) resistances of RI lines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two protein bulks were made by extracting proteins from equally mixed seedlings of extremely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lants selected from the RI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polypeptide pattern. Results showed that a protein P40 ( pI 6.3, Mw 40 kD)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or vanished after BPH infestation for 48 h in the susceptible bulk, while it remained uninfluenced in the resistant bulk.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lines subjected to BPH sucking, we suppose that the protein P40 is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responses of lice plants to BPH infe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下载PDF
漆树漆酶两种同工酶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万云洋 杜予民 +3 位作者 杨建红 陈荣智 肖玲 张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应用柱层析和HPLC方法从漆树漆液中分离提纯漆酶的两种同工酶L1和L2 .两者均为低温酶 ,最适的温度分别为 2 0℃和 13℃ ,pH值分别为 6.7和 7.2 ,等电点分别为 8.6和 9.1.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测得它们的分子量分别... 应用柱层析和HPLC方法从漆树漆液中分离提纯漆酶的两种同工酶L1和L2 .两者均为低温酶 ,最适的温度分别为 2 0℃和 13℃ ,pH值分别为 6.7和 7.2 ,等电点分别为 8.6和 9.1.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测得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 1.2× 10 5和 1.0 5× 10 5.两种酶均不能催化氧化间氨基苯甲酸 ,对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酶 同工酶 分离 纯化 柱层析法 HPLC方法 糖蛋白氧化还原酶 酶活性
下载PDF
外源糖对水稻Ugp1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祝莉莉 张春晓 +1 位作者 潘玉芳 陈荣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6-492,共7页
植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蔗糖合成与降解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水稻叶片离体培养方法,结合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外源糖对水稻Ugp1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果糖、光照均能上调水稻Ugp1基因... 植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蔗糖合成与降解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水稻叶片离体培养方法,结合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外源糖对水稻Ugp1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果糖、光照均能上调水稻Ugp1基因的表达,同时这种上调表达依赖于己糖激酶;果糖能上调水稻成熟叶片中Ugp1基因的表达,但并不影响苗期叶片中Ugp1基因的表达,具组织特异性;葡萄糖和果糖协同作用对Ugp1基因的诱导表达强于蔗糖,这种诱导除依赖于己糖激酶外,还存在其它未知的调控途径。水稻中存在UGPase的多种异构体,蔗糖及光照可诱导水稻Ugp1基因的上调表达,但对水稻UGPase的多种异构体形式并无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水稻Ugp1基因与糖信号途径互作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水稻 外源糖 糖信号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新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Co27育性基因等位性测验
4
作者 刘凯 周雷 +5 位作者 杨国才 陈荣智 胡刚 陈志军 李三和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61-2963,共3页
Co27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转基因方法育成的新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温敏核不育基因来源于OsUgp1基因的共抑制表达。Co27在不育期内表现出不育性,在可育期内表现可繁性好。经测验,与目前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6个籼、粳类型光温敏... Co27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转基因方法育成的新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温敏核不育基因来源于OsUgp1基因的共抑制表达。Co27在不育期内表现出不育性,在可育期内表现可繁性好。经测验,与目前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6个籼、粳类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基因均不等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性测验 温敏核不育系 Co27 水稻
下载PDF
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治疗盆腔脓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莲 蒋代秀 陈荣智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置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比较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6例采用经腹超声引导下放置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脓肿患者(研究组)及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1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穿刺引流冲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置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比较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6例采用经腹超声引导下放置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脓肿患者(研究组)及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1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穿刺引流冲洗的盆腔脓肿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术后监测患者症状、体温、血常规、超声影像等。结果研究组在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体温下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持续引流治疗盆腔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盆腔脓肿 双腔气囊尿管
下载PDF
液压铰链铰杯自动上料机构设计
6
作者 陈荣智 赖玉活 《机械》 2024年第9期14-21,44,共9页
铰杯上料是液压铰链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导致其装配过程仍依靠人工来完成,对此设计了一种铰杯自动上料机构以代替人工上料。铰杯上料机构主要由上料机构与装配机构两部分组成,实现了兜仔的自动上料... 铰杯上料是液压铰链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导致其装配过程仍依靠人工来完成,对此设计了一种铰杯自动上料机构以代替人工上料。铰杯上料机构主要由上料机构与装配机构两部分组成,实现了兜仔的自动上料、自动分料及向治具上自动安放的功能。通过对装配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找出系统固有频率,验证了外界激振频率不会引起系统共振,导致结构破坏。其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现阶段已应用于液压铰链生产线中。其装配方法适用于其他型号的铰链,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铰链 送料机构 装配机构 模态分析
下载PDF
籼稻资源WD15515中抗褐飞虱QTL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邓钊 石少阶 +7 位作者 王卉颖 上官欣欣 刘丙芳 荆胜利 杜波 陈荣智 祝莉莉 何光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60,共8页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是控制褐飞虱的有效途径。WD15515是一份高抗褐飞虱的籼稻种质资源。利用9311与WD15515杂交培育了F_2群体,对F_2代100个植株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测定植株上褐飞虱...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是控制褐飞虱的有效途径。WD15515是一份高抗褐飞虱的籼稻种质资源。利用9311与WD15515杂交培育了F_2群体,对F_2代100个植株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测定植株上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作为抗虫性指标。通过QTL IciMapping3.0进行作图分析,在第2、第4、第9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抗褐飞虱QTL。其中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以蜜露分泌量检测到的qBph2-1位于SSR标记RM71-RM6911之间,LOD值为3.68,表型贡献率为11.08%;以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检测到的qBph2-2位于标记RM6911-RM521之间,LOD值分别为3.31、4.05,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81%、9.38%。以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为指标,在第4染色体上检测到qBph4,定位于标记RM16996-RM17075之间,LOD值分别为11.11、13.81、15.41,表型贡献率达到44.38%、45.24%、52.40%。同样,以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在第9染色体上检测到qBph9,定位于标记RM219-RM6444之间,LOD值分别为2.59、4.04、3.63,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0.91%、12.39%、10.01%。上述结果表明,qBph4是一个抗褐飞虱主效基因。本项研究结果为抗褐飞虱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 褐飞虱 数量性状基因座 遗传图谱
下载PDF
ITO靶材烧结用垫片自动磨床设计研究
8
作者 赖玉活 陈荣智 +1 位作者 林伟健 黄应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2,共8页
针对ITO靶材烧结用垫片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难题,设计了一款加工该垫片的自动磨床。通过研究其功能需求,确定磨削方式,进行了总体、机构设计。结构设计通过集成创新方式设计了新颖的分料、上料、磨削、下料、砂轮修整、除尘、... 针对ITO靶材烧结用垫片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难题,设计了一款加工该垫片的自动磨床。通过研究其功能需求,确定磨削方式,进行了总体、机构设计。结构设计通过集成创新方式设计了新颖的分料、上料、磨削、下料、砂轮修整、除尘、清洁及安全等机构,并对其进行可靠性计算及实验验证。该自动磨床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实现了垫片自动化加工,已应用于生产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靶材 自动磨床 结构设计 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43紧密连锁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钊 王凯 +3 位作者 杜波 祝莉莉 杨远柱 陈荣智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69-174,共6页
为促进Bph43基因在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在前期Bph43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将Bph43基因供体亲本IRGC 8678进行重测序,通过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以及3000份水稻测序公共数据库资源进行SNP变异位点分析,设计开发出... 为促进Bph43基因在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在前期Bph43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将Bph43基因供体亲本IRGC 8678进行重测序,通过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以及3000份水稻测序公共数据库资源进行SNP变异位点分析,设计开发出Bph43紧密连锁区间特异的KASP标记(K_11674982、K_11775428和K_11856768)。66份水稻自然群体及200份BC1F2代杂交后代的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3个KASP标记是共显性标记,标记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抗褐飞虱表型完全符合,能特异、准确地检测出水稻中是否含有Bph43基因。基于SNP位点开发的Bph43 KASP标记可用于发掘携带Bph43基因的新种质及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Bph43 KASP标记 抗褐飞虱育种
下载PDF
桑园杂草发生动态及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光良 郭俊英 +2 位作者 陈荣智 邹新堰 高斌 《湖北植保》 2012年第5期39-40,共2页
郧西县2006年开始发展桑蚕,近几年桑蚕发展迅速,已成为山区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杂草是危害桑园生产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新发展三年内桑园在夏季的高温多雨季节,杂草生长特别快,草常多于苗,且旺于苗,造成草荒。
关键词 桑园杂草 防除技术 发生动态 高温多雨季节 农民收入 杂草生长 郧西县 桑蚕
下载PDF
虚拟仿真平台在核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罗润 黄生天 +2 位作者 赵子骁 陈楷 陈荣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46-148,共3页
虚拟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行业,有利于激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核安全专业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难以开展相应的工程实验。因此,本论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探索其在核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蒙特卡罗等核专业仿真软... 虚拟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行业,有利于激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核安全专业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难以开展相应的工程实验。因此,本论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探索其在核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蒙特卡罗等核专业仿真软件及MATLAB/Simulink等虚拟建模程序提升学生对《核应急救援》和《核反应堆安全分析》等核安全专业课程的理解深度和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备、教、学、做、考五位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核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核安全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林拥军 华红霞 +26 位作者 何予卿 杨长举 翟保平 沈晋良 张开军 薛晓峰 傅强 罗举 娄永根 祝增荣 唐启义 吕仲贤 徐红星 郑许松 黄凤宽 彭兆谱 何光存 陈荣智 郭慧芳 陈其志 万丙良 吕亮 林华峰 刘芳 肖汉祥 侯茂林 姚英娟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的轻简化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出对褐飞虱成、若虫取食及雌成虫产卵均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混配剂3种;研发出显著提高稻虱缨小蜂对田间褐飞虱卵寄生率的引诱剂1种。建立了褐飞虱环境友好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6省区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性监测 环境友好 示范推广
原文传递
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鉴定与利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波 陈荣智 何光存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2-1082,共11页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培育与利用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是综合防治褐飞虱的基础。现从水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理,以及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等方面...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培育与利用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是综合防治褐飞虱的基础。现从水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理,以及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等方面,综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褐飞虱基因 抗虫机理
原文传递
水稻抗虫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杜波 陈荣智 何光存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10期1200-1215,共16页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而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从水稻抗虫种质资源、水稻抗虫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水稻抗虫的分子和生理机制,以及抗虫水稻的培育等方面,介绍水稻抗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而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从水稻抗虫种质资源、水稻抗虫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水稻抗虫的分子和生理机制,以及抗虫水稻的培育等方面,介绍水稻抗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期望水稻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功能基因组研究能促进水稻抗虫新品种的培育,为持续控制水稻害虫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虫 功能基因组
原文传递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建平 陈荣智 +2 位作者 杜波 祝莉莉 何光存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6-1334,共9页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模式植物.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BPH)是全球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水稻科学家坚持从水稻种质资源库中发掘抗褐飞虱基因,深入研究...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模式植物.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BPH)是全球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水稻科学家坚持从水稻种质资源库中发掘抗褐飞虱基因,深入研究抗褐飞虱机理,促进了水稻抗褐飞虱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本文以几个典型抗褐飞虱基因为重点,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发掘、机理解析、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植物抗虫性的奥秘以及抗虫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昆虫互作 抗褐飞虱基因 图位克隆 种质 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