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甲状腺疾病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伟 杨志 +4 位作者 王雪鹃 陈菩芸 范洋 赵起超 王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27-29,2,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18F-FDG PET/CT对甲状腺疾病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0例肿瘤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ET/CT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通过EBW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个不同轴位的断层... 目的分析全身18F-FDG PET/CT对甲状腺疾病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0例肿瘤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ET/CT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通过EBW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个不同轴位的断层图像和融合图像。采用PET/CT影像学方法测定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判断,并研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用于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疾病最终均需采用99m Tc-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功能5项检查、穿刺或手术及6个月的跟踪随访而进行综合考虑才可确定。结果采用PET/CT影像学方法共查出甲状腺疾病患者52例,检出率为8.7%(52/600),其中第1-5种情况分别查出28例、2例、14例、4例和4例。其中良性病变的SUV值为(2.7±2.1),而恶性病变为(3.1±1.4),但经统计分析,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仅采用SUV值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不佳,需将CT和PET进行结合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甲状腺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可疑甲状腺原发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菩芸 王雪鹃 杨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对18F-FDG PET/CT检查发现可疑甲状腺高代谢结节的发病率和良恶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行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2569例患者中,甲状腺呈高代谢灶的患者1219例,有病理证实及随访结果的67例... 目的对18F-FDG PET/CT检查发现可疑甲状腺高代谢结节的发病率和良恶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行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2569例患者中,甲状腺呈高代谢灶的患者1219例,有病理证实及随访结果的67例。根据病变病理及随访结果,结合代谢情况、影像表现,对此67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恶性率与局灶性高代谢病变恶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发高代谢结节中,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SUVmax值分别为6.63±4.49和3.07±1.4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P=0.035)。多发结节单发高代谢灶病变中,恶性及良性病变SUVmax值分别为5.72±2.47和3.37±0.7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高代谢结节的良恶性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0,P=0.151)。结论甲状腺高代谢结节有较高的恶性率,SUVmax值对单发高代谢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风 杨志 +7 位作者 张岩 赵伟 李囡 谢卿 林新峰 朱华 陈菩芸 范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3,共2页
PET/CT检查的患者受到放射性药物和CT扫描双重辐射的影响,其中患者受到的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辐射剂量大小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目前,测量人体受到内辐射的有效方... PET/CT检查的患者受到放射性药物和CT扫描双重辐射的影响,其中患者受到的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辐射剂量大小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目前,测量人体受到内辐射的有效方法是建立标准人体模型和代谢模型,推算出人体所受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辐射剂量 CT检查 PET 患者 测量 放射性药物 CT扫描
原文传递
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风 赵伟 +4 位作者 赵起超 张岩 陈菩芸 范洋 杨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有效剂量表征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强度.方法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进行分类,并测量计算所受放射性药物的辐射剂量,受检者所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辐射剂量,通过CT扫描参数和受检者信... 目的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有效剂量表征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强度.方法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进行分类,并测量计算所受放射性药物的辐射剂量,受检者所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辐射剂量,通过CT扫描参数和受检者信息等计算得到,上述两者相加换算得到受检者检查所受的有效剂量,并分析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受检者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成像(PET-CT)检查受到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18F-氟代胸苷(18 F-FLT)、11C-胆碱(11 C-choline)、11 C-蛋氨酸(12C-MET)和11C-乙酸盐(11 C-Ac)辐射所致有效剂量分别为(5.06±0.73)、(4.74±1.29)、(1.71 ±0.05)、(3.18 ±0.69)和(1.08±0.19)mSv;CT常规扫描辐射有效剂量为(8.80 ±0.58) mSv,若增加诊断CT扫描,接受的有效剂量可增大至27 mSv;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ECT)检查受到单光子放射性药物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99 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 Tcm-MAA)、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和99Tcm-焦磷酸盐(99Tcm-PYP)辐照所致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63±0.01)、(1.71±0.01)、(1.18±0.01)、(7.19±0.03)和(4.18 ±0.01)mSv.结论 核医学检查受检者受到放射性药物辐射的有效剂量在1.08~7.19 mSv之间,PET-CT检查中CT所致有效剂量是8.80 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ECT 辐射 吸收剂量 核医学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江媛 李囡 +4 位作者 范洋 陈菩芸 张岩 赵伟 杨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8月77例(男44例,女33例,年龄36~83岁)胰腺癌初诊患者资料,所有患者PET/CT检查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且在检查后4周内完成手术或活组织检查...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8月77例(男44例,女33例,年龄36~83岁)胰腺癌初诊患者资料,所有患者PET/CT检查前均未接受相关治疗,且在检查后4周内完成手术或活组织检查,均具备病理学结果.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选取诊断界值.结果 约94.8%(73/77)的胰腺癌原发病灶高摄取^18F-FDG,其放射性分布水平明显高于周围胰腺实质(即SUVmax〉3.0), SUVmax为2.4~13.4(平均6.2±2.4).原发病灶短径≤2.0 cm组与短径〉2.0 cm组间SUVmax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1, P〈0.05).46例患者进行了淋巴结切除或清扫,平均清扫淋巴结(13.8±9.2)枚,其中56.5%(26/46)患者经病理确认淋巴结转移.当区域淋巴结短径为0.45 cm时,灵敏度为84.8%(39/46),特异性为65.2%(30/46),AUC为0.788;当区域淋巴结SUVmax为2.05时,灵敏度为54.3%(25/46),特异性为80.4%(37/46),AUC为0.759.有18.2%(14/77)的患者经PET/CT额外发现多处转移,改变了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结论 PET/CT作为一项全身检查,虽然在N分期方面不具备显著优势,但其对M分期的准确评估使相当一部分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更改了治疗方案,获得了最优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囡 林保和 +6 位作者 范洋 陈菩芸 赵起超 王雪鹃 翟士桢 朱华 杨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 探讨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LNB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期中的准确性、可行性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89例确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住院患者[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62± 14.35)岁]... 目的 探讨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LNB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期中的准确性、可行性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89例确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住院患者[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62± 14.35)岁],注射99Tcm-利妥昔单抗后0.5~1.0 h行平面显像.术中据显像结果行SLNB,将切取的SLN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随访患者OS和DFS.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厚度、原发灶有无溃疡)与SLN显像、SLNB及SLN病理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OS及DF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x2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89例患者SLN显像及SLNB成功率均为100%.术前及术中分别检出SLN 207和228枚.病理检测发现转移患者21例,转移淋巴结33枚.5项临床特征中,按不同原发灶部位分组者的术前SLN显像检出SLN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1.44、1.38±0.65和2.20± 1.79;F=3.660,P<0.05);按不同原发灶部位及原发灶有无溃疡分组者的术中SLN探测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 1.74、1.54±0.78和1.20± 1.10,2.59± 1.96和2.54±1.46;F=5.504,t=2.588,均P<0.05);按不同原发灶厚度分组者发生SLN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44,P<0.05).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患者总生存率为95.51%(85/89),总无病生存率为77.53% (68/89).Cox单因素分析提示SLN有无转移和原发灶厚度影响DFS,但Cox多因素分析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99Tcm-利妥昔单抗能够有效、可靠地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SLNB,帮助临床分期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肿瘤分期 预后 抗体 单克隆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肺癌靶向单克隆抗体探针的制备及分子显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卿 朱华 +3 位作者 翟士桢 陈菩芸 范洋 杨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研究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C225)的99^Tc^m标记方法,并应用99^Tc^m亚氨基噻吩-西妥昔(99^Tc^m-IT-Cetuximab)分子探针进行叮显像。方法应用二亚氨基噻吩(2.IT)双功能螯合剂制备99^Tc^m-IT-Cetuximab,... 目的研究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C225)的99^Tc^m标记方法,并应用99^Tc^m亚氨基噻吩-西妥昔(99^Tc^m-IT-Cetuximab)分子探针进行叮显像。方法应用二亚氨基噻吩(2.IT)双功能螯合剂制备99^Tc^m-IT-Cetuximab,研究标记后抗体的稳定性、分子完整性以及体内分布情况。建立荷人肺癌A549肿瘤裸鼠模型,评价^Tc^m-IT-Cetuximab分子探针进行模型动物γ显像的效果。结果99^Tc^m-IT-Cetuximab标记率为93.15%,纯化后的放化纯为96.46%。99^Tc^m-IT-Cetuximab在质量分数5%HSA中稳定性良好,4℃放置24h放化纯大于80%。体内生物分布表明99^Tc^m-IT-Cetuximab在肝肾摄取高,符合抗体在体内正常的代谢途径,肿瘤靶向性良好,注射后4h肿瘤摄取最高达到(3.417±0.769)%ID/g。随着时间的延长,T/NT比值进一步提高,注射后24h肿瘤/血液比值为1.454±0.174。γ显像也证实,随着显像时间的延长,该分子探针有明显的肿瘤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99^Tc^m-IT-Cetuximab分子探针,其具有较好的放化性质及体内外稳定性,能对荷人肺癌细胞(A549)裸鼠模型进行靶向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体 单克隆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小鼠
原文传递
PET/CT施行^(18)F-FDG的受检者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风 赵伟 +3 位作者 范洋 陈菩芸 张岩 杨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1-773,778,共4页
[目的]计算PET/CT施行18F-FDG的受检者对周围人员(问诊医师、主治医师、亲属或陪护人员)产生的辐射剂量,以全身有效剂量表征周围人员受到的辐射大小。[方法]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参考人体模型和辐射模型,将周围人员分组模拟计算得到身... [目的]计算PET/CT施行18F-FDG的受检者对周围人员(问诊医师、主治医师、亲属或陪护人员)产生的辐射剂量,以全身有效剂量表征周围人员受到的辐射大小。[方法]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参考人体模型和辐射模型,将周围人员分组模拟计算得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当量剂量,而后代入组织权重因子计算全身有效剂量,将计算结果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进行比较,分析辐射对周围人员的影响。[结果]问诊医师、主治医师、亲属或陪护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5 m Sv、8.0×10-5 m Sv和2.0×10-2 m Sv。周围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工作人员(20 m Sv/a)个人剂量(1 m Sv/a)限值。[结论]PET/CT施行18F-FDG的受检者对周围人员辐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辐射 吸收剂量 有效剂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