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体温为导向的前馈控制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金楠 张伟 +4 位作者 陈蒙光 丁春棉 王咪 王晶晶 冯林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以体温为导向的前馈控制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以体温为导向的前馈控制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试验组采用以体温为导向的前馈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寒战和躁动情况,采用15项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QoR-15)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后1、3及7 d的恢复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在T 3、T 5时刻体温均高于对照组(t=2.064,P=0.043;t=2.993,P=0.003)。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寒战和躁动构成比均优于对照组(t=2.131,P=0.035;t=2.080,P=0.040;Z=2.354,P=0.019;Z=2.237,P=0.025)。试验组患者术后1、3 d的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059,P=0.003;t=2.124,P=0.036)。结论以体温为导向的前馈控制护理可减少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寒战、躁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苏醒与拔管时间,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妇科 肿瘤 前馈控制护理 恢复质量
下载PDF
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蒙光 刘继珍 +1 位作者 丁宁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4-947,共4页
目的测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择期插管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56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两组:男性组(M组,n=31... 目的测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择期插管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56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两组:男性组(M组,n=31)和女性组(F组,n=25)。静脉注射环泊酚,待BIS≤6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1分后,依次静注阿芬太尼30μg/kg、罗库溴铵0.6 mg/kg,1 min后插入气管导管。气管插管阳性反应定义为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或插管后2 min内MAP或HR升高幅度大于基础值的20%。根据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设定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相邻剂量梯度为1∶1.1,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95%有效剂量(ED 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M组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为0.311 mg/kg(95%CI 0.278~0.338 mg/kg),ED 95为0.380 mg/kg(95%CI 0.349~0.530 mg/kg);F组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时抑制插管反应的ED 50为0.242 mg/kg(95%CI 0.172~0.279 mg/kg),ED 95为0.324 mg/kg(95%CI 0.284~0.665 mg/kg)。结论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分别为0.311 mg/kg和0.24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插管反应 性别 量-效关系
下载PDF
母亲声音对眼科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蒙光 张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2年第9期710-715,共6页
目的评价母亲声音对眼科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减轻躁动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儿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母亲声音组(M组)及陌生人声音组(S组),... 目的评价母亲声音对眼科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减轻躁动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儿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母亲声音组(M组)及陌生人声音组(S组), 于手术结束后分别给予母亲声音及陌生人声音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及发生率。结果 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评分较S组低(χ^(2)=4.81, Z=-3.42;P=0.028, 0.001)。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更短(t=-3.44, -3.43;P=0.001, 0.001), 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低(Z=-3.67, -3.63;P=0.001, 0.001), 拔管质量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 -0.86;P=0.685, 0.393)。结论母亲声音可降低全麻下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 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苏醒期 手术 眼科 儿童 麻醉 全身 声音 母亲
原文传递
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彦伯 张璐 +2 位作者 曹路 陈蒙光 张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需置入喉罩的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性别将其分为2组: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静脉...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需置入喉罩的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性别将其分为2组: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BIS值≤6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3 min后置入喉罩。置入喉罩时出现吞咽、牙咬喉罩、呛咳、体动或置入喉罩后2 min内MAP_(max)或HR_(max)升高幅度大于基础值的20%为阳性反应。若喉罩置入反应阳性或给予瑞马唑仑3 min后MOAA/S评分仍>1分,则下一例增加瑞马唑仑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3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瑞马唑仑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F组29例和M组22例完成本试验。F组ED_(50)及其95%CI为0.146(0.106~0.175)mg/kg;M组ED_(50)及其95%CI为0.203(0.131~0.237)mg/kg,M组ED_(50)高于F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效力强于男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因素 苯二氮[艹卓]类 喉面罩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