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战略定力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洪波 陈薛镅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战略定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坚持战略定力贯穿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是对党的建设的历史规律总结,是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体现出党坚持战略定力的历史逻辑。坚持战略定力体现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战略定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坚持战略定力贯穿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是对党的建设的历史规律总结,是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体现出党坚持战略定力的历史逻辑。坚持战略定力体现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中,体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中,体现在对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正确认识中,这是党坚持战略定力的理论逻辑。坚持战略定力利于党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保证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这体现了党坚持战略定力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定力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基于外贸经济及物流发展的思考和探究
2
作者 王趁趁 孟飞 陈薛镅 《四川水泥》 2017年第3期352-352,共1页
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中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作为外贸经济的组成元素的物流行业近年来逐渐作为发展重点引起多方关注。文化差异作为影响较大的元素会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外贸经济和物流发展两方面内容作为重点进行分析探究... 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中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作为外贸经济的组成元素的物流行业近年来逐渐作为发展重点引起多方关注。文化差异作为影响较大的元素会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外贸经济和物流发展两方面内容作为重点进行分析探究。同时涉及到相关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获得行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基于对外贸经济现状的分析和对物流发展的整理进行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外贸经济 物流发展 思考
下载PDF
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
3
作者 吕汶洁 陈薛镅 李丹丹 《通讯世界》 2016年第8期276-276,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化、网络化的商贸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化、网络化的商贸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涉及财产与信息交易,需要对其的安全有所保障。本文将结合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需求对其信息安全技术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安全 安全技术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发展问题探索
4
作者 曲洪波 陈薛镅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第3期60-65,共6页
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总结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对人民主体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创新,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新时代人民主体论不仅强调发展依靠人民,更注重发展为了人民,最终... 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总结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对人民主体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创新,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新时代人民主体论不仅强调发展依靠人民,更注重发展为了人民,最终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生产力理论更加突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民主体 社会主要矛盾 生产力
下载PDF
建党前后陈独秀历史观转变问题探索
5
作者 曲洪波 陈薛镅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1-37,共7页
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能够在分析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历史观.作为建党初期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其历史观的转变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能够在分析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历史观.作为建党初期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其历史观的转变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陈独秀历史观转变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历史观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其中从思想启蒙到政治革命的转变是其接受唯物史观的前提,从英雄史观向群众史观的转变是其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的标志,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表明其唯物史观的最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历史观 思想启蒙 群众史观 进化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