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观娣 何裕 +3 位作者 钱德英 李志刚 岑坚敏 舒焰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阴道镜门诊行宫颈电环锥切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的1148例患者,回顾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统计,根据锥切病...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阴道镜门诊行宫颈电环锥切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的1148例患者,回顾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统计,根据锥切病理结果判断活检病理结果的准确度,分析影响活检结果准确度的因素。结果:〈40岁与≥40岁患者宫颈活检准确度分别为76.97%和8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P〈0.001)。≤2个部位活检患者的准确度为79.72%,≥3个部位活检患者的准确度为9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01)。宫颈转化区为Ⅰ型、Ⅱ型、Ⅲ型患者活检准确度分别为89.50%、85.35%和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6,P〈0.001)。结论:年龄、活检点数、转化区类型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宫颈锥切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52
2
作者 陈观娣 钱德英 +1 位作者 李志刚 欧阳云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并了解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并因结果异常行宫颈活检的728例资料进行回...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并了解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并因结果异常行宫颈活检的72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作用。结果: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2%、17.13%、17.93%、96.33%。细胞学检查不同分界点的结果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36.52%、96.73%、67.74%、89.04%,低密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56.52%、85.97%、38.01%、94.61%,非典型鳞状细胞为86.09%、45.68%、22.91%、94.59%。HPV病毒负荷量1~10、10~100、100~1 000 pg/mL及1 000pg/mL以上的患者被诊断出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概率分别为7.18%、19.35%、25.14%、23.78%。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是一种简便、客观的筛查方法。HPV-DNA负荷量越高,宫颈高度病变检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高危型HPV-DNA HPV-DNA负荷量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人附睾分泌蛋白在盆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观娣 李志刚 +2 位作者 钱德英 毕燕玲 欧阳云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74-2776,共3页
目的:初步验证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在盆腔组织中的分布,实验性探索其在盆腔包块中鉴别出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包块"及部分子宫体肿瘤而入院的158例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 目的:初步验证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在盆腔组织中的分布,实验性探索其在盆腔包块中鉴别出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因"盆腔包块"及部分子宫体肿瘤而入院的158例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HE4检测,了解HE4在生殖系统中的分布,并与CA125相比较,以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HE4、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比例为66.67%(12/18),其中在浆液性癌中表达比例最高,达76.92%(10/13)。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成熟畸胎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表达比例分别为10.34%(3/29)、7.14%(2/28)、5.13%(2/39)。作为单一检测指标,HE4及CA125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0.32%、80.00%、82.35%和55.56%、83.87%、66.67%、76.47%。两者联合检测,可使各值分别达83.33%、74.19%、65.22%、88.46%。结论: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很高,而在盆腔非恶性肿瘤中表达很低。作为检查指标,HE4的诊断价值较CA125高,在盆腔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上较有优势。若两者联用,可明显提高对肿瘤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HE4 CA125 盆腔包块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对宫颈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观娣 范格英 +4 位作者 游可理 钱德英 岑坚敏 舒焰红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995-2999,共5页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 C)对宫颈癌细胞p16和MGMT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用5-Aza-d C处理4种宫颈癌细胞(He La、Si Ha、C33A和Ca Ski)后,MSP检测抑癌基因P16和MGMT的甲基化变化,并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 C)对宫颈癌细胞p16和MGMT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用5-Aza-d C处理4种宫颈癌细胞(He La、Si Ha、C33A和Ca Ski)后,MSP检测抑癌基因P16和MGMT的甲基化变化,并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16和MGMT的表达情况,同时用MTT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 :P16和MGMT在4种宫颈癌细胞中均存在甲基化。用5-Azad C处理细胞后,甲基化程度均被逆转。5-Aza-d C抑制P16和MGMT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5-Aza-d C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P16和MGMT虽在宫颈癌细胞中存在甲基化,但其表达程度仍然较高,推测P16和MGMT的表达调控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5-Aza-d C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5-Aza-d C虽然可以使宫颈癌细胞中P16和MGMT的甲基化程度得到逆转,但对P16和MGMT的表达却是抑制的,尚需更多实验验证并发掘其原因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za-dC 宫颈癌细胞 基因甲基化 p16 MGMT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观娣 钱德英 +1 位作者 李志刚 岑坚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输卵管脱垂 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捆绑术处理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
6
作者 陈观娣 周沫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813,共1页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采用常规止血处理不能止血的病例行子宫捆绑术。结果10例患者均能较好止血,无一例因捆绑术后止血不佳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采用常规止血处理不能止血的病例行子宫捆绑术。结果10例患者均能较好止血,无一例因捆绑术后止血不佳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捆绑术 剖宫产 术中 宫缩乏力 子宫切除术 治疗效果 止血处理 术后止血 有效方法
下载PDF
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翠莹 游可理 +2 位作者 陈观娣 吴淑燕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绝经前女性患者。其中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与保留双侧输卵管(对照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以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手术指征、合并症、既往腹部手术史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AMH分别为(1.08±0.08)和(1.04±0.10)ng/m L、(0.86±0.44)和(0.81±0.48)ng/m L、(0.84±0.94)和(0.68±0.42)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7,P=0.746);与术前AMH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均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SH、LH及E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vs 3.3%和10.0%vs 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在术后近期内不加重卵巢功能的下降。AMH在评估术后卵巢功能改变上较FSH、LH及E2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性 全子宫切除术 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功能
下载PDF
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裕 钱德英 +2 位作者 陈观娣 岑坚敏 舒焰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环锥切(LEEP)手术患者资料,比较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LEEP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之... 目的:分析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环锥切(LEEP)手术患者资料,比较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LEEP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低度病变或正常时,比较Ⅰ、Ⅱ、Ⅲ型转化区患者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χ2=8.763 vsχ2=6.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类型转化区的阴道镜诊断不同时,Ⅰ、Ⅱ型术前活检与锥切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型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诊断高级别病变1 020例,Ⅰ、Ⅱ、Ⅲ型患者颈管锥切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9,P<0.05)。结论:宫颈转化区类型影响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Ⅲ型转化区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降低,应谨防颈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转化区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指引活检 LEEP
下载PDF
不同LEEP术式对年轻CINⅡ~Ⅲ患者术后病变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阳霞 钱德英 +1 位作者 陈观娣 岑坚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术式对残留/复发、生育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LEEP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6年因CINⅡ~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接受LEEP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共84例,根据接受的LEEP...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术式对残留/复发、生育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LEEP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6年因CINⅡ~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接受LEEP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共84例,根据接受的LEEP术式将其分为"一刀法"和"两刀法"组,比较两组的锥切范围及预后。结果:"一刀法"的锥切深度小于"两刀法"[(1.572±0.380)cmvs.(1.842±0.490)cm,P=0.033],前者的术后残留/复发率明显高于后者(22.2%vs.4.5%,P=0.035);"一刀法"和"两刀法"的锥切宽度[(2.111±0.631)cmvs.(2.223±0.460)cm,P=0.366]、术后自然受孕率(94.4%vs.98.5%,P=0.385)及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22.2%vs.13.6%,P=0.462)无明显差异。结论:"两刀法"LEEP术不仅有效降低了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率,也不增加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LEEP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电环锥切术 CINⅡ~Ⅲ 残留 复发 妊娠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结合年龄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钱德英 黄惠英 +1 位作者 岑坚敏 陈观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80-2281,共2页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HPV DNA负荷量检测,并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最终确诊依据。结果:ASC的病理确诊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年龄与ASC最后病理诊断的病变级别成正相关(r=0.373,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较严重的可能性越高。HR-HPV DNA负荷量与病变级别也成正相关(r=0.528,P=0.000),HR-HPV DNA负荷量随着病变的加重也相应增加。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对ASC不同病理级别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年龄<30岁ASC患者HR-HPV DNA负荷量在0~0.9 pg/mL间预测只有3.2%几率患CIN 2或以上病变,年龄>50岁HR-HPV DNA负荷量>100 pg/mL的患者患CIN 2或以上病变的几率可高达96.0%。结论: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在ASC分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其临床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年龄因素 DNA负荷量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分流
下载PDF
肉眼醋酸试验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岑坚敏 钱德英 +3 位作者 陈观娣 舒焰红 林华欢 林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4-796,共3页
目的:评估肉眼醋酸试验(VI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中,随机选择383例进行VIA与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凡VIA评估为可疑病变或以上和(或)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 目的:评估肉眼醋酸试验(VI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中,随机选择383例进行VIA与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凡VIA评估为可疑病变或以上和(或)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或以上以及VIA与TCT结果均正常而阴道镜检查有可疑者均作宫颈活检,病理科专家读片和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作为参照研究。结果:383例中经病理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中度瘤变(CIN-2)2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重度瘤变(CIN-3)71例。VIA筛查出CIN-2及CIN-3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分别为84.6%、59.9%、42.3%、91.8%及1.45%(以VIA"可疑"或"异常"作为阳性诊断界值);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范围分别为51.6%~96.7%、60.3%~97.3%、45.8%~87.0%、85.5%~98.1%及1.48%~1.57%(视不同的阳性诊断界值而不同)。结论:经过严格培训的医生进行VIA是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一项有效可行的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肉眼醋酸试验 宫颈液基细胞学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舒焰红 肖小敏 +3 位作者 钱德英 岑坚敏 陈观娣 阳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20mm组(30例)和21~40mm组(72例)。随机抽取同期门诊无宫颈治疗史的健康孕产妇104例为对照组。追踪并比较各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重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娩孕周均>28周;两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剖宫产率和分娩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病例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3.45±0.29)kg vs(3.32±0.35)kg,P<0.05]。宫颈电切深度为10~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25mm组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电切宽度为15~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40mm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对术后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宫颈电环切除深度<25mm、宽度<40mm时,患者术后妊娠的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电环切除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2011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欢 杨露璐 +6 位作者 陈观娣 苏珊 李安娜 苟兰英 何燕燕 殷靖宜 吴一龙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1期6-22,共17页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每年都会对过去一年在肿瘤研究上具有最深远影响的进展进行回顾。2011年,我们纳入了54项最有意义的研究,其中12项属于重大进展。
关键词 肿瘤 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肉眼醋酸试验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岑坚敏 钱德英 +5 位作者 陈观娣 舒焰红 林华欢 郑有怀 张静然 林爱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肉眼醋酸试验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下载PDF
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焰红 钱德英 +4 位作者 吴越 岑坚敏 陈观娣 阳丽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最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即查即治 三步法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RNAi干扰HPV16E6基因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德英 欧阳云雁 +2 位作者 赵杨 陈观娣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探讨E6 SiRNA对HPV16阳性Siha细胞E6基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两对针对HPV16 E6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及一对阴性对照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Siha细胞系。RT-PCR检测各组HPV16 E6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HPV1... 目的:探讨E6 SiRNA对HPV16阳性Siha细胞E6基因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两对针对HPV16 E6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及一对阴性对照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Siha细胞系。RT-PCR检测各组HPV16 E6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HPV16 E6及P53蛋白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两对SiRNA分别降低E6 mRNA表达水平84.7%和82.3%(P<0.001),同时分别降低HPV16E6蛋白表达水平61.3%及62.4%(P<0.001),另外,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244%及272%(P<0.001),但两转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38±3.14)%和(11.24±1.88)%,两转染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NAi明显抑制了HPV16E6基因的转录及翻译,能够提高P53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类乳头瘤病毒 E6基因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除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越 舒焰红 +4 位作者 钱德英 张冠荣 岑坚敏 陈观娣 何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12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LEEP术后准备生育的106例妇女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准备生育、无宫颈治疗史的106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及妊娠方...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LEEP术后准备生育的106例妇女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准备生育、无宫颈治疗史的106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及妊娠方式。按LEEP术后至受孕的时间间隔,将病例组中妊娠者分为3组:术后12月内、术后13-24月和25月后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中1例失访。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98.10%(103/105)和99.06%(105/106);自然妊娠率分别为99.03%(102/105)和99.05%(104/106);剖宫产率分别为37.14(39/105)和35.85%(38/106),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剖宫产原因不同,病例组中因高龄因素行剖宫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中术后12个月内、13-24个月和25个月后妊娠者分别有27例、43例和32例,3组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和剖宫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EEP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不影响患者的受孕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 宫颈电环切除术 时间间隔 生育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格英 陈观娣 +3 位作者 芩坚敏 刘小玉 黄翠莲 叶瑞兴 《现代医院》 2018年第6期897-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创面修复治疗中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价值。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活检确诊为CIN2/CIN3并接受宫颈LEE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术后均给以抗感染常规用药,仅创面局部处理不同...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创面修复治疗中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价值。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活检确诊为CIN2/CIN3并接受宫颈LEE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术后均给以抗感染常规用药,仅创面局部处理不同:观察组术后即时在宫颈创面涂抹2 mL取自自体肘静脉血制备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对照组术后不涂用任何试剂。2组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诊随访,观察阴道流血、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EP术后创面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以促进宫颈创面愈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术后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创面愈合 阴道流血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涛 钱德英 +1 位作者 岑坚敏 陈观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专科做宫颈病理检查的共594例,其中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376例(病例组),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专科做宫颈病理检查的共594例,其中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376例(病例组),病理结果正常的218例妇女(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包括了:性生活情况、婚姻生育状况、吸烟、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感染性传播疾病、社会经济因素、教育水平、是否做筛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SIL的Logistic多因回归分析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性伴侣个数,产次,教育水平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高危因素,P≤0.05,OR值分别为2.967,1.702,1.384,1.496;初次性生活年龄较晚,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903,-0.16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性伴侣较多,多产,教育水平较低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危险因素,宫颈细胞学筛查和初次性生活年龄较晚为保护性因素,提示防癌工作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高危因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患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阳丽 钱德英 +2 位作者 陈观娣 舒焰红 何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92-409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患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理诊断为CIN的病患资料,比较不同年份及年龄组CIN变化趋势。结果:CIN病患总体趋势平稳增加,10年间CI...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患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病理诊断为CIN的病患资料,比较不同年份及年龄组CIN变化趋势。结果:CIN病患总体趋势平稳增加,10年间CIN病患数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232.542,P〈0.001)。CIN高峰年龄为31~40岁,其中HSIL检出率逐渐增高,高峰年龄组为36—40岁,HSIL病患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75.192,P〈0.001);LSIL检出率由上升趋向平稳,其病患高峰年龄组为31-35岁,ISIL病患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47.72,P〈0.001)。结论:CIN检出率逐渐增高,未出现下降趋势。10年来GIN高峰年龄为31—40岁,无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