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山 郭去 +2 位作者 宋军 陈谋贵 缪永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226-1230,共5页
本研究以年150份玉米杂交组合试验数据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建立单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线性回归方程,方程可靠程度为95.90%;各性状对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位高>穗粗>穗行数>株高... 本研究以年150份玉米杂交组合试验数据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建立单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线性回归方程,方程可靠程度为95.90%;各性状对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位高>穗粗>穗行数>株高;通径分析结果: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均达极显著,表明影响玉米穗粒重主要性状是百粒重和行粒数,其次是穗行数和穗长。因此,选育高产玉米组合中应将百粒重、行粒数性状放在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对穗长、穗位高、株高进行合理选择,是玉米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玉米出现空秆、秃顶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谋贵 繆永胜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8-19,共2页
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称之为空秆,玉米果穗顶部籽秕粒瘪或未结籽粒,又叫“不满尖”,称之为秃顶,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严重的甚至在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称之为空秆,玉米果穗顶部籽秕粒瘪或未结籽粒,又叫“不满尖”,称之为秃顶,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严重的甚至在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空秆、秃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 空秆 秃顶 防治 原因 玉米生产 果穗 籽粒
下载PDF
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杂交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缪永胜 陈谋贵 涂雅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38-17439,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究丘陵地区稀植大穗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方法]设2因素3水平,共9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42 000~54 000株/hm2)与施氮量(135~225 kg/hm2)对丘陵区杂交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在... [目的]进一步探究丘陵地区稀植大穗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方法]设2因素3水平,共9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42 000~54 000株/hm2)与施氮量(135~225 kg/hm2)对丘陵区杂交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范围内,玉米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是A1B3(栽培密度42 000株/hm2,施纯氮225 kg/hm2),其穗长为21.5 cm,穗粒数为627.9粒/穗,千粒重为356.7 g;玉米产量最高的组合是A2B2(栽培密度48 000株/hm2,施纯氮180 kg/hm2),产量达9 221.2kg/hm2。[结论]综合评价,在种植密度42 000~48 000株/hm2、施纯氮180~225 kg/hm2的条件下,玉米经济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生产中应将密度和施氮水平控制在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氮肥用量 栽培密度 产量
下载PDF
用速测仪Elta 2测距的精度分析(续)
4
作者 陈谋贵 王菊珍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0-39,共10页
四、外界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1)六段比较法的观测结果1984年8月28日9点30分至18点30分在基线场上进行检测,基线的精度为1■194万,可看成真值。为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取一小时内几次观测的平均值与相应的基线长比较。如图... 四、外界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1)六段比较法的观测结果1984年8月28日9点30分至18点30分在基线场上进行检测,基线的精度为1■194万,可看成真值。为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取一小时内几次观测的平均值与相应的基线长比较。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测仪 矿山 铁路 测距 精度
下载PDF
用电子速测仪进行矿区控制测量
5
作者 陈谋贵 《矿山测量》 1991年第1期6-8,63,共3页
论文阐述了用Elta2电子速测仪进行控制测量的优点、布网形式及测量方法。
关键词 矿区 控制测量 电子速测仪
下载PDF
用速测仪Eltaz测距的精度分析
6
作者 陈谋贵 王菊珍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68-76,共9页
关键词 速测仪 测距精度 Eltaz
下载PDF
自贡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7
作者 缪永胜 陈谋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0-10,共1页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且最初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被发现的,它是由当地种植的硬粒型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过人工选择而保存下来的一种新类型。在糯玉米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而且我国劳动人民也...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且最初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被发现的,它是由当地种植的硬粒型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过人工选择而保存下来的一种新类型。在糯玉米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而且我国劳动人民也有着长期的种植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发展前景 生产现状 自贡 地方品种 种植经验 西南地区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冬大豆对旱地农作制的重要影响
8
作者 缪永胜 唐祖奎 +1 位作者 陈谋贵 涂雅珍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23-23,共1页
四川俗称的冬大豆是指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才能成熟的极晚熟春、夏大豆,并非分类意义上的冬豆。据我所大豆品资研究,川渝各地冬大豆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共计达200个之多。这些品种普遍具有一定的耐荫、耐瘠性,但籽粒偏小,分枝多... 四川俗称的冬大豆是指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才能成熟的极晚熟春、夏大豆,并非分类意义上的冬豆。据我所大豆品资研究,川渝各地冬大豆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共计达200个之多。这些品种普遍具有一定的耐荫、耐瘠性,但籽粒偏小,分枝多,单株占地面积大,单产低,这给广泛利用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大豆 地方品种资源 农作 旱地 分类意义 占地面积 极晚熟 夏大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