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对成年人心脏功能及运动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贻珊 张一民 +3 位作者 孔振兴 于晶晶 孙婷婷 张瀚月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7,79,共8页
目的:评价肥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选取130名40~60岁的北京市居民(男n=29,女n=101),依照BMI分类标准,分成体重正常组(n=57)、超重组(n=56)、肥胖组(n=17)。每名受试者... 目的:评价肥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选取130名40~60岁的北京市居民(男n=29,女n=101),依照BMI分类标准,分成体重正常组(n=57)、超重组(n=56)、肥胖组(n=17)。每名受试者蹬骑卧式功率车进行起始25 W,每2 min递增25 W的运动,每等级运动结束前30 s及恢复期测定超声心动图。结果:1)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率(HR)、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均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2)肥胖成人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比例远高于体重正常者和超重者。3)运动过程中肥胖者CO、SV非常显著性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EF、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重可引起心脏肥大,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并随超重向肥胖过渡而加重。肥胖者运动中每搏量、心输出量较高,但心功能储备低于体重正常者,且运动后心率恢复受损。肥胖者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功能异常增强的原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 肥胖 运动
下载PDF
动脉硬化对成年人心脏结构、功能及运动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贻珊 李俊平 +3 位作者 孔振兴 于晶晶 张瀚月 张一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目的 评价动脉硬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运动时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 选取107名40~59岁的北京市居民,其中男性21名,女性86名,依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标准,分成动脉硬度正常组(n=71... 目的 评价动脉硬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运动时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 选取107名40~59岁的北京市居民,其中男性21名,女性86名,依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标准,分成动脉硬度正常组(n=71)、动脉硬化组(n=36)。每名受试者蹬骑卧式功率车进行起始25 W,每2 min递增25 W的运动,每个等级运动结束前30 s及恢复期获取超声心动图和血压数据。结果 (1)与动脉硬度正常组相比,动脉硬化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增加(P<0.05),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峰的比值(E/A)显著下降(P<0.05)。(2)动脉硬化组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比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3)baPWV与心率、EF、每搏输出量、FS呈正相关(P<0.05)。(4)运动过程中动脉硬化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PWd、收缩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结论 动脉硬化者心脏表现为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增加,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下降,左心室几何构型重构,且收缩功能的改变独立于血压的变化。相比于心脏的变化,动脉硬化者更应预防运动中血压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运动负荷试验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应用体成分指标评估动脉硬化风险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贻珊 张一民 吕媛媛 《体育科技》 2015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身体成分水平动脉硬化发生状况,确定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体质健康状况判断和动脉硬化风险判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40~69岁607名北京市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2人,女性415人,进行身体成分及动脉硬化指标... 目的:分析不同身体成分水平动脉硬化发生状况,确定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体质健康状况判断和动脉硬化风险判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40~69岁607名北京市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2人,女性415人,进行身体成分及动脉硬化指标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ba PWV、ABI与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男性两侧ba PWV、右侧ABI与骨骼肌质量呈负相关(P〈0.01);女性两侧ba PWV与BMI、体脂质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P〈0.01)。2)男性ba PWV与骨骼肌质量呈负相关(P〈0.01);女性ba PWV与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骨骼肌质量是男性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指标,而内脏脂肪面积是女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动脉粥样硬化 风险评估 内脏脂肪 骨骼肌
下载PDF
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特征
4
作者 陈贻珊 周越 +3 位作者 于亮 吕媛媛 汪军 张一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0-617,共8页
目的:评价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心脏早期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将北京市5所小学的1034名8~9岁儿童(男n=514,女n=520)依照体脂率(BF%)分类标准,男、女各分成体脂率正常组(男n=206,女n=336)、超重组(男n=94,女n=... 目的:评价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心脏早期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将北京市5所小学的1034名8~9岁儿童(男n=514,女n=520)依照体脂率(BF%)分类标准,男、女各分成体脂率正常组(男n=206,女n=336)、超重组(男n=94,女n=80)、肥胖组(男n=214,女n=104)。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性别比较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1)与体重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均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但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无统计学差异(P>0.05)。(2)儿童BF%与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EDV、LVM、LVMI、CO、SV呈正相关(P<0.01)。(3)8~9岁超重肥胖儿童心脏向心性肥厚的比例为6.1%。与左室正常构型儿童相比,心脏向心性肥厚儿童形态指标BF、BF%、BMI和心脏指标LVM、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CO显著性增加(P<0.05),SV显著性减小(P<0.05)。结论:以体脂率作为肥胖筛查指标发现,8~9岁肥胖儿童发生心脏重构和功能改变,包括左心室扩大、室壁增厚、左室质量增加、左室肥厚及每搏量、心输出量增加,且随肥胖程度加重,向心性肥厚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儿童 心脏 肥胖 体脂率
下载PDF
影响绝经前女性骨密度的敏感因素探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崔新雯 张一民 +1 位作者 王彦桃 陈贻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对149位绝经前女性进行全身骨密度和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同时进行骨密度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营养状况、生活习惯、体...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对149位绝经前女性进行全身骨密度和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同时进行骨密度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营养状况、生活习惯、体力活动水平、药物与疾病史、遗传史、峰值骨量情况、月经生育情况等。采用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豆制品、体力活动水平、18-30岁之间是否经常参与体育运动、体重、瘦体重、脂肪含量和BMI与全身骨密度呈显著相关,最终体力活动水平、18-30岁间的体育运动和瘦体重3个因素进入影响骨密度的回归方程式,可以预测绝经前女性的全身骨密度。结论:体力活动水平、18-30岁间的体育运动和瘦体重是影响绝经前女性全身骨密度的敏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性 骨密度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7~14岁儿童青少年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特点及评价敏感指标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媛媛 陈贻珊 +2 位作者 刘大庆 李恩荆 周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7~14岁儿童青少年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并筛选出评价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四川广安市7~14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无心脏疾患,自愿参加本实验。符合要求的儿童青少年580例,其中男29... 目的:观察7~14岁儿童青少年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并筛选出评价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四川广安市7~14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无心脏疾患,自愿参加本实验。符合要求的儿童青少年580例,其中男298例,女282例,按2岁一个年龄段将其分为4组:7~8岁组206例,9~10岁组123例,11~12岁组124例,13~14岁组127例。进行超声心动测试,检测心脏形态结构指标: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s)、左心室收缩期后壁厚度(LVPW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主动脉内径(AOD);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心率(HR)、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结果:1)7~10岁男童心脏形态结构指标与女童相比无明显差异,7~12岁男童心脏功能指标与女童相比无明显差异。2)11~12岁男童心脏形态结构指标IVSd、IVSs、LVPWd、LVPWs、AOD均明显大于9~10岁组(P<0.01或P<0.05),13~14岁男童心脏形态结构仍在继续发育;心脏功能指标从9~10岁开始,在11~14岁期间各指标有上升趋势,但无明显差异,以EF%、ESV和FS%变化为主。3)女童心脏形态结构的发育从9~10岁开始,并且到了13~14岁出现另一个发育高峰期,提示女童心脏形态结构发育呈现双峰状态,敏感指标为IVSd、LVIDs、LVPWd、AOD。心脏功能指标发育趋势同形态结构指标,在9~10岁和13~14岁出现开始2个发育高峰,敏感指标为EF%、EDV、ESV和SV。结论:1)心脏形态结构从11岁开始,功能从13岁开始出现性别差异。2)男童的心脏功能发育从9~10岁开始,而形态结构发育从11~12岁开始,功能发育早于形态结构,而女童2者同步发育,且分别在9~10岁及13~14岁出现发育高峰期,呈现双峰状态。3)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脏形态结构发育的敏感指标为IVSd、LVPWd、AOD;评价功能指标发育的敏感指标为EF%和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超声心动图 心脏形态结构功能 敏感指标
原文传递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84
7
作者 陈贻珊 张一民 +3 位作者 孔振兴 于晶晶 孙婷婷 张瀚月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6-869,87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1%(男生为9.1%、女生为5.2%)、超重率为12.2%(男生为14.6%、女生为9.8%),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在9岁、女生在16~17岁稍有上升);乡村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入增长阶段,肥胖率为4.6%,超重率为9.6%;汉族儿童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肥胖率高2.3%,超重率高3.2%;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超重、肥胖率检出率最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华北、东北地区最高,分别高达27.9%和27.0%,而西南、华南地区较低,为13.4%和12.9%。结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男性、小学生、乡村、汉族、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流行率较高,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身体素质
原文传递
超重肥胖对8~9岁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贻珊 周越 +3 位作者 于亮 吕媛媛 汪军 张一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评价超重、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旨在评估心脏早期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为加强早期干预和预防成年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5所小学的1 034名8~9岁儿童(男514名,女520名),依照BMI分类标准,男、女... 目的评价超重、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旨在评估心脏早期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为加强早期干预和预防成年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5所小学的1 034名8~9岁儿童(男514名,女520名),依照BMI分类标准,男、女各分成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性别比较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与体重正常组儿童相比,肥胖男童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质量(LVM)、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别增加了6.7%,13.4%,7.6%,15.3%,19.7%,34.6%,18.3%,23.7%,8.8%(P值均<0.01);肥胖女童AOD,IVSd,LVIDd,LVPWd,EDV,LVM,LVMI,SV,CO分别增加了4.9%,9.1%,9.1%,12.1%,22.7%,32.9%,7.3%,22.5%,26.0%(P值均<0.01)。超重儿童ADD,LVIDd,IVSd,LVPWd,EDV,LVM,SV,CO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值均<0.05)。不同BMI儿童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童BMI与AOD,IVSd,LVIDd,LVPWd,RWT,EDV,LVM,LVMI,HR,CO,S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7,0.289,0.288,0.338,0.156,0.291,0.534,0.227,0.173,0.322,0.262,P值均<0.01);女童BMI与IVSd,LVIDd,LVPWd,EDV,LVM,LVMI,CO,S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6,0.322,0.224,0.329,0.444,0.158,0.288,0.287,P值均<0.01)。结论 8~9岁超重儿童即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室壁增厚、左室质量增加、心脏功能异常,并随超重向肥胖过渡而加重,且BMI对男童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心脏 儿童
原文传递
我国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现状及选材指标筛选 被引量:16
9
作者 任弘 杨昊 +3 位作者 安林彬 李燕春 李晓明 陈贻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5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现状的分析,了解该项目在我国开展的基础状况和水平,为今后进行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越野滑雪优势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的22支队伍,共计17... 目的: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体能现状的分析,了解该项目在我国开展的基础状况和水平,为今后进行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越野滑雪优势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的22支队伍,共计170名12~17岁男、女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的23项指标进行测试。具体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指标9项:身高、体重、坐高、上肢长、下肢长B、跟腱长、指距、肩宽、体脂百分比;生理机能指标7项:VO2max、无氧阈(AT)、每分通气量、肺活量、最大运动心率、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身体素质指标7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曲臂悬垂(女)、坐位体前屈、十字象限跳、30 m快速爬行、3 000m跑。结果和结论:1)我国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整体不高,具体表现为身体充实度指数偏小,下肢偏短;VO2max偏低,AT水平较高,有氧耐力遗传潜力不高,但训练水平较高;身体素质整体水平不高。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得到了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其中男子为体脂百分比、跟腱长/身高×100、下肢长B/身高!100、指距、VO2max、血清睾酮、肺活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这9项指标,女子为身高、克托莱指数、跟腱长、下肢长B/身高!100、VO2max、曲臂悬垂、立定跳远这7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 青少年 运动员选材 VO2MAX 体能
原文传递
未绝经女性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新雯 张一民 +1 位作者 王彦桃 陈贻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2,共7页
目的:建立筛检效果良好且简便易行的未绝经女性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丰富体质健康自评体系,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技术保障。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试150名健康未绝经女性的正位腰椎(L2-L4)骨密度和身体成分,... 目的:建立筛检效果良好且简便易行的未绝经女性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丰富体质健康自评体系,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技术保障。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试150名健康未绝经女性的正位腰椎(L2-L4)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并进行骨密度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以DXEA测腰椎骨密度所得的T值作为判断骨量减少(T〈-1)的金标准,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腰椎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模型(腰椎骨量减少=1,腰椎骨量正常=0),对自评估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指标建立具有良好筛检效果的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最后利用外部样本验证自评估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模型的预测变量为休闲性身体活动(OR=0.059,95%CI:0.008-0.462)和体重(OR=0.914,95%CI:0.850-0.982)。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即I=-40×休闲性身体活动-体重,筛检骨量减少高风险的AUC为0.825(95%CI:0.728-0.921),以-105.44为临界值,I≤-105.44为骨量减少低风险,I〉-105.44为骨量减少高风险,此时的灵敏度为88.2%(95%CI:67%-99%),特异度为61.9%(95%CI:53.1%-70.9%),符合率为65.2%(95%CI:57.2%-73.2%)。外部样本验证得到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的筛检结果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为0.471),应用于筛检15人骨量减少的100%(95%CI:16%-100%),特异度为76.9%(95%CI:46%-95%),符合率为80%(95%CI:52%-96%)。结论:建立了骨量减少风险自评估方法为I=-40×休闲性身体活动-体重,临界值为-105.44,I≤-105.44为骨量减少低风险,I〉-105.44为骨量减少高风险,该方法筛检效果良好,可以作为筛检未绝经女性骨量减少高危人群有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绝经女性 骨量减少 影响因素 筛检 自评估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