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法测定卡格列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基因毒杂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轶嘉 胡楚红 王建伟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建立LC-MS/MS法测定卡格列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中基因毒杂质J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18(2.1 mm×100 mm,2.7μm),以甲酸质量分数为0.1%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A相,乙腈为B相的流动... 建立LC-MS/MS法测定卡格列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中基因毒杂质J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18(2.1 mm×100 mm,2.7μm),以甲酸质量分数为0.1%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A相,乙腈为B相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SI,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流速6 L/min,鞘气温度350℃,鞘气流速11 L/min。扫描方式及碎片离子:ERM,m/z为494.1,m/z为381.1。基因毒杂质J质量分数为0.09~9.08 ng/mL时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n=9),精密度试验RSD=1.16%(n=6),样品溶液在常温下12 h内稳定。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耐受性和灵敏度好,可用于卡格列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中基因毒杂质J的检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格列净 二甲双胍 基因毒杂质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NGN商用模式及建设策略的探讨
2
作者 陈轶嘉 《通讯世界》 2006年第5期74-74,76,共2页
关键词 商用模式 NGN 建设 服务行业 电信服务 电信运营商 通信行业 电信市场 价值链 电信业
下载PDF
NGN规模发展推动网络转型
3
作者 陈轶嘉 《通信世界》 2006年第14A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网络转型 规模发展 NGN 电信运营商 客户忠诚度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 用户需求 机制创新 开源节流
下载PDF
弹性与锁定髓内钉固定儿童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比较
4
作者 肖雅 顾胜利 +1 位作者 邱杰 陈轶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048-2053,共6页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ESIN)和锁定髓内钉(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 LIN)固定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7月手术治疗的38例股骨干移位骨折...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ESIN)和锁定髓内钉(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 LIN)固定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7月手术治疗的38例股骨干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ESIN (弹性组),9例采用LIN (锁定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结果。[结果]弹性组手术时间[(103.8±37.4) min vs (188.3±28.5) min, P<0.001]、切口总长度[(3.0±0.6) cm vs (6.4±0.7) cm,P<0.001]、术中失血量[(33.6±26.7) ml vs (145.6±45.3) ml, P<0.001]、术中透视次数[(6.5±1.2)次vs (12.9±1.3)次, P<0.001]、住院时间[(7.3±2.3) d vs (11.9±1.3) d, P<0.001]均显著优于锁定组。随访时间均>12个月,弹性组的下地行走时间[(44.1±5.7) d vs (67.7±10.2) d, P<0.001]、完全负重活动时间[(84.8±10.3) d vs (102.8±21.5) d, P=0.038]均显著早于锁定组。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HSS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弹性组的髋伸-屈ROM[(110.5±4.2)°vs (100.6±3.0)°, P<0.001]显著优于锁定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锁定组的HSS评分[(84.1±1.7) vs (74.4±4.2),P<0.001;(94.4±0.9) vs (92.5±1.8), P=0.005]、膝伸-屈ROM [(114.4±3.9)°vs (71.4±4.6)°, P<0.001;(125.0±3.5)°vs (106.2±3.4)°, P<0.001]显著优于弹性组。影像方面。两组术后股骨力线、股骨长度差、股骨颈干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弹性组的股骨颈干角均大于锁定组(P<0.05)。[结论]对相对稳定性股骨骨折采用ESIN治疗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然而,对于相对不稳定骨折,可以考虑采用LIN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锁定髓内钉
原文传递
无催化剂衍生GC-MS法测定利伐沙班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轶嘉 石玲玲 +1 位作者 陈阳 王建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4-719,共6页
目的:建立无催化剂作用下衍生化GC-MS法测定利伐沙班原料药中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10℃,保持2 min... 目的:建立无催化剂作用下衍生化GC-MS法测定利伐沙班原料药中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10℃,保持2 min,10℃·min-1升温至230℃,保持6 min),进样口温度230℃,分流比5∶1,氦气流速1.5 mL·min^(-1),直接进样体积1μL;离子源为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扫描方式及碎片离子分别为SIM及m/z 145、m/z 176。结果: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质量浓度在8.21~101.47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1,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2%,精密度试验RSD(n=6)为2.5%,且衍生化产物在常温下8 h内稳定。6批样品的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含量结果分别为6.48、6.94、1.83、46.70、49.93、46.35 ng·mL^(-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精密度高,耐受性、灵敏度好,可用于利伐沙班原料药中基因毒杂质5-氯-2-酰氯噻吩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XA因子抑制剂 基因毒杂质 5-氯-2-酰氯噻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原文传递
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 被引量:5
6
作者 喻正波 罗雪松 +7 位作者 顾胜利 肖雅 丁园 陆建国 李熙 陈轶嘉 邱杰 袁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 分析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84例行一期无管化尿道板纵行切开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目的 分析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84例行一期无管化尿道板纵行切开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分为尿路感染组(n=26)及无尿路感染组(n=158),并纳入184名同期入院体检男童作为对照组(经年龄成组匹配)。比较三组基线资料及CYP1A2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尿道下裂患儿TIP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尿路感染组年龄高于无尿路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组术前阴茎弯曲度≥20°、尿道缺损长度≥2 cm者较无尿路感染组占比高(P<0.05)。三组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尿路感染组AA基因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尿路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尿道下裂患儿中,AA基因型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相对风险度OR=7.60,携带等位基因A患儿OR=1.8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道缺损长度≥2 cm、CYP1A2 rs2069514基因型为AA均为影响尿道下裂患儿TIP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道缺损长度及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多态性与尿道下裂术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有关,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术后 尿路感染 患儿 CYP1A2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奥泽沙星皮肤外用制剂体外释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玲玲 陈轶嘉 朱云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89-1994,共6页
目的:比较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体外释放的一致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0.45μm聚醚砜膜为人工膜,7 mL脱气后的Transcutol P(二乙二醇单乙醚)-水(50∶50)为接收液,转速500 r·min^(-1),温度32℃,取样体积2 mL,于0.5、1、2、4、... 目的:比较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体外释放的一致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0.45μm聚醚砜膜为人工膜,7 mL脱气后的Transcutol P(二乙二醇单乙醚)-水(50∶50)为接收液,转速500 r·min^(-1),温度32℃,取样体积2 mL,于0.5、1、2、4、6 h取样,以HPLC法分别测定药物在人工膜中的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释放规律,评价试验和参比制剂体外释放的一致性。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接收液中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93.7%和89.1%,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622.0和2479.0μg·cm^(-2),二者体外释放率比值的90%置信区间在75%~133.33%(FDA一致性规定限度)范围内。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释放行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泽沙星 体外释放 仿制药一致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Franz扩散池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