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阶思维与跨学科融合——例论信息科技学科“全育素养”综合性作业设计
1
作者 陈钡 李银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3期83-86,共4页
本文提出,“全育素养”综合性作业设计旨在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主体性学习与学科知识间关联发展的需求,其目标定位是从“用会”到“用好”再到“用活”,从“学会使用”到“学以致用”再到“创新应用”,并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本文提出,“全育素养”综合性作业设计旨在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主体性学习与学科知识间关联发展的需求,其目标定位是从“用会”到“用好”再到“用活”,从“学会使用”到“学以致用”再到“创新应用”,并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生本主体导向相契合,因此,符合学科逻辑与高阶思维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作业设计 信息科技 全育素养 高阶思维 学科融合
下载PDF
技术赋能与数据反哺:刍议数智时代的“双线混融”学习评价
2
作者 陈钡 李银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2期81-84,共4页
随着智慧教育生态的臻善、多样态数字技术的产生及新课程方案“教-学-评”一体化要求的提出,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借助贯穿教学过程的“双线混融”数据反馈进行诊断与评价,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指向下紧扣数智时代脉搏的积极手... 随着智慧教育生态的臻善、多样态数字技术的产生及新课程方案“教-学-评”一体化要求的提出,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借助贯穿教学过程的“双线混融”数据反馈进行诊断与评价,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指向下紧扣数智时代脉搏的积极手段,也是促进生本主体异质化认知深度发掘与思维广度拓延的有力参考。作者提出,在“移动端设备进课堂(BYOD教学模式,Bring Your Own Device)”举措的支持下,依托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在混合学习环境中执行“双线混融”数字化评价以实现技术赋能与数据反哺,能为树立学生科学成长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与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评价 技术赋能 数据反哺 BYOD教学模式 双线混融
下载PDF
流动生长与交叉融合:区域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与应用创新
3
作者 陈钡 李银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4期79-83,共5页
构建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智慧教育生态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目的是引领并创生各级各类契合大资源观理念的、满足内容流动生长与交叉融合的资... 构建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智慧教育生态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目的是引领并创生各级各类契合大资源观理念的、满足内容流动生长与交叉融合的资源集群平台。资源平台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而缩小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教育数字鸿沟,对教育数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因此本文提出,立足校情、县(区)情规划建设的区域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具备更为精准、适配的应用特质,以“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创新服务业态需求为导向,区域化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将对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与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与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数字资源平台 区域化 共建共享
下载PDF
创客课程开发之思:高阶思维立意的“活动内容课程化”建设
4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1期73-76,共4页
创客教育在课程开发设计上积极促进学生立场向创造者立场的角色转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关注学生群体指向高阶思维的探究性学习与生成型应用,以促成从“知识技能学习”到“解决问题能力... 创客教育在课程开发设计上积极促进学生立场向创造者立场的角色转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关注学生群体指向高阶思维的探究性学习与生成型应用,以促成从“知识技能学习”到“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转变。因此,本文提出“活动内容课程化”是符合高阶思维培养立意的课程开发思路,是一种立足新课标的全育素养创新课程建设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课程 高阶思维 逆向设计 工程思维 活动内容课程化
下载PDF
战略驱动:模块化数字资源创生与教学应用重构
5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1期93-97,共5页
本文提出,让不同立场的使用者能够形成良好的使用体验,是数字资源最大限度为教学赋能,进而逐步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立足数字资源的模块式开发并针对差异化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应用重构,将成为基于个性化... 本文提出,让不同立场的使用者能够形成良好的使用体验,是数字资源最大限度为教学赋能,进而逐步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立足数字资源的模块式开发并针对差异化需求进行合理的教学应用重构,将成为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资源服务和创新课堂教学,乃至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发展的有力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模块式开发 应用重构 教育数字化战略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模块重组与主题情境:“可循环使用性”数字源的开发与创新
6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7期62-64,共3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源自数字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数字资源的发展必然是基于个性化开发及实践应用创新。本文提出,可以提升工程2.0提出的混合学习环境及微能力点应用为基底架构,有针对性地开发具备适配性、再生性与传播性特点的数字资源,侧... 教育数字化转型源自数字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数字资源的发展必然是基于个性化开发及实践应用创新。本文提出,可以提升工程2.0提出的混合学习环境及微能力点应用为基底架构,有针对性地开发具备适配性、再生性与传播性特点的数字资源,侧重“颗粒化”模块的重组运用和多用途主题情境的架构,这样的创新交互课堂,将能更行之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重组 主题情境 可循环使用性 数字资源 提升工程2.0
下载PDF
高效融通:OMO教学生态下的移动端泛在应用举隅
7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5期81-83,共3页
作者提出,移动端能够将多端交互的数字资源、轻应用小程序及网络调研平台等信息化工具整合应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不仅意味着“教学评”一体化智慧教育图景的应用转型,也泛在了学习立场的具象呈现,更是顺应OMO教学模式的策略性变革... 作者提出,移动端能够将多端交互的数字资源、轻应用小程序及网络调研平台等信息化工具整合应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不仅意味着“教学评”一体化智慧教育图景的应用转型,也泛在了学习立场的具象呈现,更是顺应OMO教学模式的策略性变革以及当下亟待解决的关于“宽泛信息化应用如何高效融通赋能课堂”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端 泛在交互 OMO教学模式 “教学评”一体化 智慧教育
下载PDF
牵引、伴生与驱动:教师数字素养研修共同体建设—以K校建设实施路径为例
8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6期94-97,共4页
教师数字素养的锻铸是数字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步入智慧教育生态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挑战。作者提出,以促进教师数字技术优化、创新... 教师数字素养的锻铸是数字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步入智慧教育生态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挑战。作者提出,以促进教师数字技术优化、创新与变革为目标,基于研修愿景需求,依托课题研究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变现应用,因循此路径而实现的研修共同体构建,不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数字素养锻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研修共同体 数字资源建设 教育数字化战略
下载PDF
指向个性化学习的自本课堂数字资源开发模式建设与创新应用探索
9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7期90-94,共5页
本文提出,“可循环使用性”数字资源能满足对主体性学习场域的支撑,以探究性学习为中心、以生成型应用为驱动的自本课堂,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体验性,而依托智慧教育生态不断发展的数字资源创新课堂交互,则是促进逐步落... 本文提出,“可循环使用性”数字资源能满足对主体性学习场域的支撑,以探究性学习为中心、以生成型应用为驱动的自本课堂,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体验性,而依托智慧教育生态不断发展的数字资源创新课堂交互,则是促进逐步落实“双新”背景下全育理念、倡导真实性学习和智能技术驱动教学变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循环使用性 数字资源 个性化学习 自本课堂
下载PDF
P16/Ki67双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钡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患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107例,所有标本均行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LCT)细胞学检测+P16/Ki67双染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LCT细胞学检测以及P16/Ki67...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患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107例,所有标本均行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LCT)细胞学检测+P16/Ki67双染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LCT细胞学检测以及P16/Ki67双染检测的筛查效果。结果在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HPV检测和P16/Ki67双染的敏感性分别为84.8%和82.6%,特异性分别为52.4%和95.2%,LCT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7%和66.7%;P16/Ki67双染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88.4%,HPV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52.7%,阴性预测值为78.8%。结论对于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双染与HPV检测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前者特异性更高;对于检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双染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筛查 HPV检测 P16/Ki67双染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让信息技术为学生评价赋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钡 《福建教育》 2021年第36期60-60,共1页
暑假得闲,我认真研读了《福建教育》2021年5月刊(2021年第18期)《关注》栏目有关学生评价改革的专题文章。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如何推进新时代学生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既有理论的指引,又有实践的探索,让我对... 暑假得闲,我认真研读了《福建教育》2021年5月刊(2021年第18期)《关注》栏目有关学生评价改革的专题文章。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如何推进新时代学生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既有理论的指引,又有实践的探索,让我对新时代的学生评价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张善超老师谈及的“完善学生评价技术,提升评价效率与质量”,更是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引发了我对学生评价技术与手段变革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文章 信息技术 效率与质量 学生评价改革 不同的角度
下载PDF
“可循环使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模式初探
12
作者 陈钡 伍远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23期187-188,220,共3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结果,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赋能教学变革的关键着力点之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实践应用及其所形成的经验支撑,是构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扩容优质数字教...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结果,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赋能教学变革的关键着力点之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实践应用及其所形成的经验支撑,是构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扩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覆盖面、打造技术创新课堂、以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可循环使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模式研究》课题项目,阐述如何让契合适配性、再生性、工具性特质的“可循环使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帮助教师群体提高工作实效性与便利性,帮助学生群体在学校教育中获取更大裨益,并将“可循环使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发、应用与推广的过程转化为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进而形成开发理念与原则,用其导向并辐射影响该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循环使用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模式
下载PDF
聚焦交互式游戏情境的信息化创新课堂
13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17期66-67,共2页
现今,小学阶段学龄儿童所接触的互联网信息远超成年人想象,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及其近乎全域应用的特质也让他们的认知涉猎包罗万象,他们对新知的兴趣阈值被不断拔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情境构建已然不足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 现今,小学阶段学龄儿童所接触的互联网信息远超成年人想象,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及其近乎全域应用的特质也让他们的认知涉猎包罗万象,他们对新知的兴趣阈值被不断拔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情境构建已然不足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意识。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无可避免地被电子游戏所吸引,游戏中构思巧妙的操作交互、环环相扣的剧情推进、竞赛争先的积分排位、鲜活生趣的升级奖励,不正是教师孜孜以求并不断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的最好参照与借鉴吗?所以,笔者认为,对待游戏的态度不仅该化“堵”为“疏”,更该“借势而为”,将电子游戏的沉浸式体验依托信息化手段融通于课堂教学情境中。下面,笔者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交互式游戏情境应用实例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课堂 游戏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 互联网信息 移动终端设备 电子游戏 情境构建 沉浸式体验
下载PDF
驱动与赋能:数字资源支撑下的创新应用课堂
14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22期66-67,共2页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中明确指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生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教育信息化2.0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不仅是教育...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中明确指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生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教育信息化2.0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不仅是教育教学内容的载体,还是新型教育生态的数据资产之一,更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要支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教学内容 大数据技术 数据资产 互联网 全体学生 信息化推进 创新应用
下载PDF
浅析小学数学学科中的信息化聚合应用
15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第8期75-75,95,共2页
随着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日趋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实效性,成为摆在每位科任教师面前亟待解决与突破的问题。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过渡到PPT的展演播放,我们已然历经了教育信息化模式建构的初级阶段,... 随着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日趋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实效性,成为摆在每位科任教师面前亟待解决与突破的问题。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过渡到PPT的展演播放,我们已然历经了教育信息化模式建构的初级阶段,但不断暴露的交互性匮乏状态也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不只是满足于“单向传输”,“多维互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模式 数学学科 应用 聚合 小学 教育教学 教学过程 单向传输
下载PDF
论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调查与反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0期37-38,共2页
近年来,笔者通过不断地摸索尝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运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调查与反馈,借助其便利性与时效性,使采集堆垒的数据成为规划学科教学策略及验证学科教学成效的数值参照和理论支撑。在此,笔者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 近年来,笔者通过不断地摸索尝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运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调查与反馈,借助其便利性与时效性,使采集堆垒的数据成为规划学科教学策略及验证学科教学成效的数值参照和理论支撑。在此,笔者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调查和反馈的几点经验晒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学情分析方面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部分网络应用的通识性技能更是“无师自通”,因此如果仅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显然是低效而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信息技术 技术学科 移动终端 反馈 学科教学 教学策略 教材内容 行数据
下载PDF
习而生趣,乐而诱学——浅析“可循环使用性”教育教学软件、积件在小学各学科中的渗透与运用
17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9期67-69,共3页
2016年9月,我承担并主持了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可循环使用性’教育教学软件、积件的实践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闽电教馆KT16017),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课题研究主旨而研发制作的教育教学软件、积件的... 2016年9月,我承担并主持了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可循环使用性’教育教学软件、积件的实践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闽电教馆KT16017),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课题研究主旨而研发制作的教育教学软件、积件的不断累积及其在各学科中的渗透运用,我的以“习而生趣”之初衷成“乐而诱学”之目标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在此,我将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些许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做如下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 教学软件 循环使用 积件 渗透 小学 技术课题 电化教育
下载PDF
契合度决定实效性——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备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18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11期34-35,共2页
自课改开展以来,“分层教学”、“因势利导”的理念已逐步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所导致群体内部产生的“分层”现象,使得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层面的需求,制定不... 自课改开展以来,“分层教学”、“因势利导”的理念已逐步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所导致群体内部产生的“分层”现象,使得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层面的需求,制定不同层面的目标,执行不同层面的教学,给予不同层面的指导,确保各个“分层”的学生群体都能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技术学科 备课 实效性 信息 小学 契合 分层教学
下载PDF
关于课程软件“可循环使用性”之刍议
19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5期139-140,共2页
对于“课程软件(课件)”的定位理念,关键应着眼于“软件”二字,定位上的偏差将直接导致发展趋势的歧路。课件并不是仅针对特定的一个人,亦或是针对特定的一节课、一次活动而专属定制的电子产物,应该明确并强调的是课件的“可循环... 对于“课程软件(课件)”的定位理念,关键应着眼于“软件”二字,定位上的偏差将直接导致发展趋势的歧路。课件并不是仅针对特定的一个人,亦或是针对特定的一节课、一次活动而专属定制的电子产物,应该明确并强调的是课件的“可循环使用性”,这才是让课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件 可循环使用 适配性 再生性 工具性
下载PDF
借“移动互联”之力,促“赏识成长”之风——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交互在教学促进方面的运用
20
作者 陈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11期45-47,共3页
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应以"赏识成长"为导向,将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数据交互结果作用于学科教学的促进机制,用数据体现赏识,以交互带动成长,让采集堆垒的数据成为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数值参照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 移动终端 数据交互 赏识成长 教学促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