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琨
陈银付
-
机构
不详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
盐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
-
出处
《华人时刊》
2020年第7期84-85,共2页
-
文摘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瓷刻这门技艺。瓷刻以刀代笔,在烧制好的瓷器上直接镂刻文字或图案,被形象地称之为"瓷器上的刺绣"。瓷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相传清乾隆皇帝喜在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瓷刻。在清代道光年间,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其为"瓷上刺绣",由于工艺复杂、成本高、成品率低。
-
关键词
瓷刻
艺术瑰宝
代笔
金刚钻
内务府
刺绣
瓷器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PDCA循环法在非遗瓷刻传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 2
-
-
作者
张云
陈银付
-
机构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
基金
2023年江苏省学校美育科研规划课题“交融与共生视域下‘非遗’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30076。
-
文摘
目的,即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瓷刻为例,运用戴明博士的PDCA循环法,探索瓷刻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即构建四刻四循环的PDCA非遗瓷刻课程教学体系,选取2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即PDCA教学组教学效果(理论理解度、实践运用度、创新思维度)均比传统教学组高;PDCA教学组自我评价(时间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比传统教学组高;PDCA教学组教学满意度(成就满足感、方法获得感、状态饱满感)均比传统教学组高。结论,即PDCA循环法在非遗瓷刻传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传承策略,保障非遗文化延续。
-
关键词
非遗瓷刻
PDCA循环法
实践教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非遗瓷刻图案的艺术风格演变与文化内涵研究
- 3
-
-
作者
胡珞珞
陈银付
罗雯倩
-
机构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
文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非遗瓷刻图案的艺术风格演变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非遗瓷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发展,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非遗瓷刻图案的详细分析,本文揭示了其从古代到当代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对瓷刻图案风格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解析了非遗瓷刻图案的文化象征意义、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俗信仰与审美价值,从而全面展现了非遗瓷刻图案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
关键词
非遗瓷刻
艺术风格演变
文化内涵
吉祥寓意
地域文化特色
民俗信仰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瓷刻艺术的传统技法与创新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银付
-
出处
《上海工艺美术》
2011年第2期78-79,共2页
-
文摘
瓷刻,就是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制成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瓷刻所用的特制刀具用高碳钢和金刚钻石制成,顶端呈锥形,便于在坚硬的瓷器表面刻、凿。瓷刻是在破坏中达到艺术造诣的,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笔墨和情趣神韵,首先,需在白瓷上用墨书写或绘画,再依据瓷器上的墨稿用钻刀刻划凿镌,最后再填色。刻瓷风格素雅,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早期的瓷刻手法,以单线勾勒为主,虽清秀高雅,但过于简朴,难以表现画面的虚实层次。
-
关键词
传统技法
艺术造诣
创新
艺术风格
艺术效果
瓷器
刀具
雕刻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精雕细刻 另有奇趣
- 5
-
-
作者
陈银付
-
出处
《上海工艺美术》
2010年第4期96-97,共2页
-
文摘
从古至今,创作刻字刻画的作品很多,有石刻、木刻、铜刻等等。其实,难度都赶不上瓷刻。因为瓷器表面硬度高达7.0以上,不但硬且脆,稍有疏忽就会崩裂,成为废品。瓷刻起源于18世纪,只有200多年历史,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属年轻一族,但是它的萌生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
-
关键词
奇趣
18世纪
艺术门类
刻字
青铜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