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巧设物理实验
- 1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08年第8期17-17,共1页
-
文摘
实验设计题,重在实验步骤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结论的正确性。它们大多取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或是教材中典型实验的变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设计方案:一、测量性方案设计:一个物理量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得出,但可以测出相关的物理量,然后根据一定的物理规律(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要求测量的物理量。这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方法。
-
关键词
物理量
典型实验
方案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题
测量方法
设计方案
物理规律
直接测量
乙醇汽油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两个浮力问题的讨论
- 2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7年第3期29-29,共1页
-
文摘
问题1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如图1,容器底部和侧壁各有一个孔,孔被圆柱形软木塞子塞住,容器内盛水.有同学认为软木塞 A、B 都受到浮力作用,理由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软木塞排开了一部分液体,所以受到浮力作用.
-
关键词
浮力作用
软木塞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
液体压强
压力差
下表面
浸没
容器
圆柱形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排疑解难的妙法—假设法
- 3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7年第11期33-33,共1页
-
文摘
根据题意合理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
-
关键词
假设法
管道煤气
浮力
物理知识
条件假设
能源
内能
容器
玻璃球
盐水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道研究性电学实验设计题的思考
- 4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9年第11期16-16,共1页
-
文摘
实验室中要测量一只阻值约1kn的电阻。能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v、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
-
关键词
实验设计题
研究性
电学
电源电压
实验室
电压表
电流表
量程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灯泡不亮的判断方法
- 5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9年第6期15-15,共1页
-
文摘
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分组实验中,有一些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当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针对这个问题,我带领学生展开了讨论。不少同学认为:灯泡发亮是由于灯泡所在的电路是通路,有电流通过灯泡;而灯泡不亮则是因为灯泡所在的电路是断路或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灯泡。那么灯泡不亮是不是就一定是没有电流通过?针对学生的模糊认识,我做了两个实验:
-
关键词
小灯泡
判断方法
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
模糊认识
电路
流通
学生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电学习题常用解题方法
- 6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10期20-21,共2页
-
文摘
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就是以一种清楚直观的模型或简单明了的方法替代一种复杂的现象或过程,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给出复杂问题的答案.……
-
关键词
电流表
物理问题
等效替代法
图像法
解题方法
滑动变阻器
物理规律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电功率问题的错解分析
- 7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11期23-23,共1页
-
文摘
例一:某同学设计的调光台灯的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电灯的规格为"220V40W",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210Ω2 A",试通过计算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
-
关键词
滑动变阻器
变化范围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用T型玻璃管演示液体压强
- 8
-
-
作者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兴化市合塔中学
-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
1995年第2期4-4,共1页
-
-
关键词
T型玻璃管
演示
液体压强
中学物理实验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巧假设,解疑难
- 9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12期24-24,共1页
-
文摘
假设法是根据题意做出合理的假设,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判断、推理、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它包括参量假设、对象假设和条件假设三种形式.适用难度较大的习题.……
-
关键词
假设法
管道煤气
半球形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利用非负数R0巧解电不定题
- 10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8年第1期26-26,共1页
-
文摘
如图所示,电阻R1=10Ω,R2=20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可能是:……
-
关键词
电压表
R0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四法
- 11
-
-
作者
陈银潭
沈森林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8年第2期27-27,共1页
-
文摘
一.应用记忆法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幻灯片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弄清了这些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规律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巧用玻璃杯做物理实验
- 12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出处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
2006年第Z1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玻璃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小实验.现举例如下.一、演示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器材:玻璃杯,水.方法: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玻璃杯看对面靠近杯壁的手指,发现手指变大了.
-
关键词
实验探索
放大作用
平板玻璃
大气压强
受力面积
汤斌
盛水
发声体
振动频率
水泥地面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电阻教学反思及难点突破
- 13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0年第4期22-22,共1页
-
文摘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巧妙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关键词
教学反思
电阻
“问题解决”
学习情境
物理课堂
设置悬念
主动性
学生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电路变化的原因及辨别方法
- 14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兴化市合陈初中
-
出处
《科学课(初中版)》
2003年第11X期11-11,共1页
-
-
关键词
电路变化
辨别方法
初中
物理教学
变阻器滑片
开关
电表
电表
电学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拆除,使电路简单(初三)
- 15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4年第3期33-33,共1页
-
文摘
以下两种电路用“拆除法”,能使电路简化,便于识别.
-
关键词
拆除法
电路分析
初三
物理
电学题
解法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凸透镜聚光能力与有关因素
- 16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1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凸透镜
太阳光
聚光能力
透镜光心
有关因素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表格数据型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 17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出处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6年第12期21-22,共2页
-
-
关键词
探究题
倾斜程度
解题策略
凸透镜
表格数据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改“斜”为正,妙求压强(初二)
- 18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中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3年第7期30-30,29,共2页
-
文摘
引例如图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设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A)P1>P2.(B)P1<P2.(C)P1=P2.(D)P1与P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
关键词
压强问题
初二
割补法
物理
解法
-
分类号
G633.7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 19
-
-
作者
沈森林
陈银潭
-
出处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0年第5期18-18,共1页
-
文摘
民谚俗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富含哲理,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现选取部分供大家欣赏。
-
关键词
物理知识
俗语
劳动人民
结晶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研究凸透镜成象实验”问题设计
- 20
-
-
作者
陈银潭
-
机构
江苏兴化市合塔中学
-
出处
《物理教师》
1993年第12期23-23,共1页
-
-
关键词
透镜光心
物距
烛焰
光具座
聚点
测量方法
物理规律
大实
前后移动
左向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