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L内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问题研究
1
作者 王必琳 王立峰 +1 位作者 李超 陈锡强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切片,发现玻纤与树脂间存在微裂纹现象。在传统的认知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由于玻纤与树脂间浸润不良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即黏结间隙问题。在SEM下观察切片,发现扫描对焦过程中原本结合良好的玻纤与树脂位置出现裂缝和变形现象。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设计了试验方案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对玻纤与树脂界面黏结间隙现象进行模拟,筛选出其影响因素,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间隙 覆铜板(CCL)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下载PDF
肺热普清散对低氧诱导斑马鱼运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Hif1α的影响
2
作者 吴永昊 谢和兵 +2 位作者 侯海荣 王荣春 陈锡强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探讨藏药复方肺热普清散对低氧环境下斑马鱼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建立斑马鱼低氧运动损伤模型,分别检测低氧条件下斑马鱼行为学和整体乳酸水平,以受精后72 h AB型斑马鱼幼鱼为实验对象,空白对照组采用... 探讨藏药复方肺热普清散对低氧环境下斑马鱼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建立斑马鱼低氧运动损伤模型,分别检测低氧条件下斑马鱼行为学和整体乳酸水平,以受精后72 h AB型斑马鱼幼鱼为实验对象,空白对照组采用正常溶氧100%(8.4 mg/L),低氧组采用纯氮气置换获得溶氧50%(4.2 mg/L)培养水,50%低氧水加不同浓度肺热普清散处理胚胎24 h。采用斑马鱼行为学分析仪记录30 min游泳轨迹,使用Zeblab软件导出30 min内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分别对实验后各组斑马鱼进行整体匀浆并测定组织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各组斑马鱼Hif1α的表达水平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组鱼尾鳍部Hif1α表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低氧对照组比较,肺热普清散10~30 mg/L剂量组可显著增加低氧诱导引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p<0.05),并且相对于低氧引起的乳酸升高(p<0.001),10~30 mg/L组的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同时LDH与低氧组活力比较,肺热普清散30 mg/L组可显著降低LDH活力(p<0.05);WB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氧组比较,肺热普清散可抑制Hif1α表达(p<0.05);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 mg/L肺热普清散可减少Hif1α表达。由此肺热普清散对急性斑马鱼低氧损伤模型引起的运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耐低氧机制与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热普清散 斑马鱼 低氧 运动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熊果酸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及斑马鱼移植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锡强 程丽芳 +9 位作者 徐新刚 刘可春 闫雪生 王希敏 刘瑾 李莹 侯海荣 孙丹丹 韩利文 彭维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以及对斑马鱼移植癌的影响。方法采用AB系和转基因(trangenosis,TG)血管荧光斑马鱼(VEGFR2:GFP)作为实验模型动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剂量UA对斑马鱼胚胎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以及对斑马鱼移植癌的影响。方法采用AB系和转基因(trangenosis,TG)血管荧光斑马鱼(VEGFR2:GFP)作为实验模型动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剂量UA对斑马鱼胚胎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ment vessels,ISV)生成情况的影响;利用微量注射的方法分别建立斑马鱼的人肝癌细胞及肠腺癌斑马鱼的移植癌模型,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UA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人肠腺癌诱导的肠下静脉丛(subintestinal veins,SIVs)的变化,计算抑制率和SIVs生长情况,结果显微镜示UA 5与10 mg·L-1组引起TG斑马鱼节间荧光血管残缺或者缺失,抑制率分别为20.25%、26.65%;在斑马鱼肝癌SMMC-7721模型实验中,3个UA剂量组可减少移植肝癌细胞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抑制率分别为38.01%、54.69%(P<0.01)、61.88%(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斑马鱼移植瘤SIVs的实验中,UA 10 mg·L-1与15 mg·L-1组对移植癌诱导的SIVs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UA对斑马鱼生理性及移植瘤引起的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与阻滞VEGFR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斑马鱼 抗癌 血管生成 SMMC-7721 HT-29
下载PDF
人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锡强 韩利文 +6 位作者 王希敏 王荣春 侯海荣 刘可春 彭维兵 孙晨 韩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相关的蛋白表达。方法分别选用MCF-7、T-47D、MDA-MB-231细胞系显微注射至斑马鱼幼鱼体内,考察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在斑马鱼体内的定植迁移、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分布以及对斑马鱼肠下静脉丛...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相关的蛋白表达。方法分别选用MCF-7、T-47D、MDA-MB-231细胞系显微注射至斑马鱼幼鱼体内,考察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在斑马鱼体内的定植迁移、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分布以及对斑马鱼肠下静脉丛(subintestinal veins,SIVs)的影响,建立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并考察JAK抑制剂对斑马鱼移植肿瘤的影响,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进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在接种细胞数大于每只200时,斑马鱼的肿瘤模型成功率大于比例0.90;MB-231移植瘤在斑马鱼体内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这种特征可被JAK抑制剂tofacitinib抑制(P<0.01);同时tofacitinib可明显减少移植瘤模型体内MB-231的数量(P<0.01);移植瘤可促进SIVs增生,酪氨酸抑制剂PTK787可明显地抑制移植瘤引起的SIVs的生长(P<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4 d斑马鱼胚胎自身HER2有表达,T-47D斑马鱼模型组组织中HER2表达增加;MB-231斑马鱼模型组组织中VEGFa高表达;tofacitinib处理后的移植瘤其p53表达增强。结论人源肿瘤通过微量显微注射方法可成功建立斑马鱼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初步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移植瘤模型 乳腺癌 血管生成 抑制剂 to-facitinib
下载PDF
苍耳子提取物对斑马鱼的发育及运动行为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锡强 侯海荣 +5 位作者 刘可春 王希敏 彭维兵 韩利文 王雪 陈维云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为研究苍耳子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运动行为的影响,取受精后12/24 h斑马鱼胚胎,将胚胎分别置于不同浓度苍耳子提取物溶液中,在作用不同时间后,显微镜下统计孵化率、死亡率和心率;取受精后120 h斑马鱼胚胎,用不同浓度苍耳子提取物处... 为研究苍耳子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运动行为的影响,取受精后12/24 h斑马鱼胚胎,将胚胎分别置于不同浓度苍耳子提取物溶液中,在作用不同时间后,显微镜下统计孵化率、死亡率和心率;取受精后120 h斑马鱼胚胎,用不同浓度苍耳子提取物处理60 min后,利用行为学分析系统统计各组斑马鱼在0~ 10、10~ 20、20~ 30m in内行为轨迹,基于游行距离与游行时间得到游行速度,并统计转圈值.结果表明,苍耳子提取物对受精后12 h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有毒性,使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降低,在提取物浓度大于15 μg/mL时,孵化率低于40%;0.93 μg/mL苍耳子提取物可提高24h斑马鱼胚胎的心率(P≤0.01),当提取物浓度大于7.5 μg/mL时,心率显著性降低(P≤0.01);在行为学分析中发现,当苍耳子提取物浓度大于3 μg/mL时,游行速度与转圈均值明显增加.研究认为,苍耳子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能够兴奋斑马鱼胚胎心率并增加其游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斑马鱼 发育 运动行为 毒性研究
下载PDF
鬼箭羽提取物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锡强 何秋霞 +5 位作者 严守生 刘可春 侯海荣 韩利文 王思锋 袁延强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研究鬼箭羽氯仿提取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HUVEC)、大鼠动脉环模型(rat aortic rings)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研究鬼箭羽提取物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8μg.mL-1鬼箭羽提取物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 目的研究鬼箭羽氯仿提取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HUVEC)、大鼠动脉环模型(rat aortic rings)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研究鬼箭羽提取物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8μg.mL-1鬼箭羽提取物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6.2%;2μg.mL-1和4μg.mL-1鬼箭羽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大鼠动脉环新血管结构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56.41%和65.25%;鬼箭羽提取物20μg.个-1与40μg.个-1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2.6%与31.2%。结论鬼箭羽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箭羽 抗血管生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大鼠动脉环 鸡胚绒毛尿囊膜
下载PDF
27种中药提取物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锡强 彭维兵 +4 位作者 侯海荣 王希敏 刘可春 韩利文 袁延强 《山东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对27种中药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进行系统提取,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4 h后,统计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抑制率;部分有活性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鸡胚尿囊膜(CAM... 对27种中药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进行系统提取,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4 h后,统计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抑制率;部分有活性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鸡胚尿囊膜(CAM)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川芎水提物、白芍乙酸乙酯提取物、竹黄水提物、鬼箭羽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抑制血管活性现象;其中川芎水提取物、鬼箭羽乙酸乙酯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27种中药中发现了7种提取物具有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血管内建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斑马鱼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枳实槟榔散对大鼠肠道高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锡强 侯海荣 +5 位作者 王希敏 刘可春 何秋霞 袁延强 王雪 王思锋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枳实槟榔散对大鼠肠道高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慢性刺激乳鼠建立肠道高敏感性大鼠模型,观察枳实槟榔散对大鼠肠道敏感性以及结肠黏膜P物质、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影响。结果枳实槟榔散组的... 目的观察枳实槟榔散对大鼠肠道高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慢性刺激乳鼠建立肠道高敏感性大鼠模型,观察枳实槟榔散对大鼠肠道敏感性以及结肠黏膜P物质、5-羟色胺(5-HT)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影响。结果枳实槟榔散组的低与高剂量组的痛阈值和最大耐受疼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肠道内P物质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肠道黏膜下的5-HT免疫阳性神经元/神经纤维阳性指数(IOD)显著性减少(P<0.01)。结论枳实槟榔散可降低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引起5-HT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减少、改善P物质分泌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槟榔散 肠道高敏感性 5-羟色胺 P物质
下载PDF
天然产物抗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锡强 侯海荣 +3 位作者 刘可春 王希敏 王思锋 何秋霞 《山东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34-38,共5页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研究进行了归类,已有研究发现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蒽醌类等天然产物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通过细胞与分子学实验揭示了其抑制血管生...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研究进行了归类,已有研究发现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蒽醌类等天然产物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通过细胞与分子学实验揭示了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天然产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中药材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菊葛天麻颗粒与丁螺环酮合并应用对斑马鱼焦虑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锡强 王爱洁 +9 位作者 程丽芳 刘可春 朱秀辉 许晓艳 刘瑾 闫雪生 丁元庆 于蓓蓓 隋在云 王希敏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焦虑行为学模式,研究菊葛天麻颗粒(JGTM)单用、与丁螺环酮(Bus)合并应用抗焦虑作用。方法 AB系野生斑马鱼12月龄,实验分为两个系列:单独用药与两药合并应用。单独用药:斑马鱼30条,随机分为5组(n=6),模型对照组(鱼在100 m ... 目的采用斑马鱼焦虑行为学模式,研究菊葛天麻颗粒(JGTM)单用、与丁螺环酮(Bus)合并应用抗焦虑作用。方法 AB系野生斑马鱼12月龄,实验分为两个系列:单独用药与两药合并应用。单独用药:斑马鱼30条,随机分为5组(n=6),模型对照组(鱼在100 m L水体中暴露3 min),Bus组(鱼在同体积6.25mg/L Bus的水体中暴露3 min),JGTM低、中、高剂量组(鱼分别在同体积0.5,1.0,2.0 g/L JGTM的水体中暴露3 min);合并用药:斑马鱼30条,随机分为5组(n=6),模型对照组和Bus组(同单独用药系列),JGTM与Bus合并用药组(鱼在同体积6.25mg/L Bus及0.5,1.0,2.0 g/L JGTM的水体中暴露3 min);以上试验组别均给药一次。用斑马鱼行为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斑马鱼行为参数,比较大运动次数、时间、距离等变化。结果 JGTM 1.0 g/L为抗焦虑作用的有效剂量,该剂量与Bus 6.25 mg/L合并应用,斑马鱼大运动次数、时间、距离等行为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与Bus 6.25 mg/L组比较,大运动的时间、距离显著增加(P<0.05)。结论 JGTM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与Bus合并应用具有抗焦虑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葛天麻颗粒 斑马鱼 抗焦虑作用 丁螺环酮 行为学
下载PDF
水溶性氮酮对斑马鱼胚胎药物渗透及致畸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锡强 韩利文 +3 位作者 刘可春 侯海荣 王希敏 何秋霞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 研究水溶性氮酮对白藜芦醇透过斑马鱼胚胎性能与斑马鱼致畸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致畸作用,考察氮酮在斑马鱼筛选模型上的适用性,确定氮酮的使用剂量;利用氮酮的透皮促进作用,观察对白藜芦醇抑制斑马鱼节间血流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水溶性氮酮对白藜芦醇透过斑马鱼胚胎性能与斑马鱼致畸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致畸作用,考察氮酮在斑马鱼筛选模型上的适用性,确定氮酮的使用剂量;利用氮酮的透皮促进作用,观察对白藜芦醇抑制斑马鱼节间血流的影响.结果 在0.01~0.5μg/ml范围内氮酮对斑马鱼较安全,0.5μg/ml溶性氮酮可显著促进斑马鱼对白藜芦醇的透过,斑马鱼节间血管的抑制率达到了22.9%.结论 浓度高于0.5 μg/ml的水溶性氮酮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有明显致畸作用;0.5μg/ml的氮酮对白藜芦醇的斑马鱼胚胎透过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酮 白藜芦醇 透皮吸收 斑马鱼
下载PDF
具有减肥作用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锡强 毕宏征 李祖伦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减肥中药 研究进展 作用机理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直肠注射醋酸致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锡强 毕宏征 李祖伦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醋酸不同注射剂量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出生8d~21d的大鼠,分组后各组每天给予不同剂量直肠内醋酸刺激,分别在出生后6w、8w,对这些成年后的大鼠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结果:与新生期生理盐... 目的:探讨醋酸不同注射剂量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出生8d~21d的大鼠,分组后各组每天给予不同剂量直肠内醋酸刺激,分别在出生后6w、8w,对这些成年后的大鼠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结果: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直肠扩张时,新生期醋酸刺激组大鼠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乳大鼠新生期肠道内醋酸刺激,选用低剂量醋酸可以在成年后引起内脏敏感性增高,而肠黏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直肠内刺激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异绿原酸A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侯彩平 韩利文 +8 位作者 张凤 楚杰 张轩铭 王荣春 陈锡强 王岱杰 刘可春 田青平 何秋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2-76,共5页
从忍冬根药材中提取异绿原酸A,采用DPPH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还原力测定法来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利用皮肤荧光斑马鱼模型研究异绿原酸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5~10μg/m L范围内,异绿原酸A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 从忍冬根药材中提取异绿原酸A,采用DPPH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还原力测定法来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利用皮肤荧光斑马鱼模型研究异绿原酸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5~10μg/m L范围内,异绿原酸A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率最高分别达97.04%和60.01%;而异绿原酸A在5~200μg/m L范围内超氧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仅达到28.04%;还原力测定OD值在0.5~100μg/m L范围内最高达0.98,说明异绿原酸A的还原能力强;异绿原酸A在皮肤荧光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效果良好,在浓度为25μg/m L时,相对抗氧化能力可达到60.4%。异绿原酸A对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有良好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绿原酸A 皮肤荧光斑马鱼 抗氧化能力 自由基
下载PDF
新型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兰善红 陈锡强 +1 位作者 梁谋会 张炽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80,共4页
采用以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颗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及进水有机物浓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1~1.5 m3/(m2.h)、气水比为4∶1、进水COD<453.26 mg/L的最佳条件下,... 采用以粉煤灰固定化絮凝剂颗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气水比及进水有机物浓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1~1.5 m3/(m2.h)、气水比为4∶1、进水COD<453.26 mg/L的最佳条件下,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3%和90%。曝气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厚度<40 cm的下层填料中,厚度为40~80 cm的填料主要承担对氨氮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固定化絮凝剂颗粒 曝气生物滤池
下载PDF
四氯化碳致斑马鱼肝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秋霞 彭维兵 +3 位作者 韩利文 袁延强 陈锡强 刘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2-1183,共2页
肝脏作为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是许多化学性物质的重要靶点。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肝脏毒性是很多新药无法最后获批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四氯化碳(CCI。)是经典的肝损伤诱导剂。斑马鱼(Daniorerio)已成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 肝脏作为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是许多化学性物质的重要靶点。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肝脏毒性是很多新药无法最后获批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四氯化碳(CCI。)是经典的肝损伤诱导剂。斑马鱼(Daniorerio)已成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四氯化碳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处理斑马鱼仔鱼,通过对斑马鱼肝脏形态学和生物指标观察,确定了四氯化碳对斑马鱼仔鱼的肝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斑马鱼 肝脏毒性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大黄酸对马兜铃酸A引起的斑马鱼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雪 刘可春 +6 位作者 王希敏 韩利文 张姗姗 何秋霞 陈锡强 韩建 王荣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酸在马兜铃酸A引起的斑马鱼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肾脏发育完成的斑马鱼仔鱼(4dpf)用马兜铃酸A处理24 h,造成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同时加入大黄酸处理,然后观察仔鱼的表型变化情况,并用肌酐检测试剂盒测定仔鱼组织中的肌酐... 目的观察大黄酸在马兜铃酸A引起的斑马鱼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肾脏发育完成的斑马鱼仔鱼(4dpf)用马兜铃酸A处理24 h,造成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同时加入大黄酸处理,然后观察仔鱼的表型变化情况,并用肌酐检测试剂盒测定仔鱼组织中的肌酐含量,利用q PCR对仔鱼组织中的炎性相关因子(cox2a)和致纤维化因子(TGFβ-1)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马兜铃酸A处理24h后,部分仔鱼出现眼周水肿及血循环系统异常,表现为心跳微弱,心腔缩小,血流缓慢甚至停滞,发生率具有剂量相关性,马兜铃酸处理组仔鱼组织中的肌酐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cox2a和TGFβ-1表达量也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同时加入大黄酸能降低异常仔鱼所占比例,降低组织肌酐含量,并下调cox2a的表达,但对马兜铃酸引起的TGFβ-1的上升无影响。结论大黄酸对马兜铃酸引起的斑马鱼肾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斑马鱼 仔鱼 肾脏 大黄酸 肌酐
下载PDF
枣叶黄酮体外及皮肤荧光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全国 楚杰 +3 位作者 陈锡强 王君高 吴晓敏 刘可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1,65,共5页
目的:研究乐陵枣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枣叶总黄酮对DPPH·、·OH和O2-·的清除能力和总黄酮的还原力;同时利用皮肤荧光斑马鱼进行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枣叶总黄酮在0.2~1.0mg/mL... 目的:研究乐陵枣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枣叶总黄酮对DPPH·、·OH和O2-·的清除能力和总黄酮的还原力;同时利用皮肤荧光斑马鱼进行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枣叶总黄酮在0.2~1.0mg/mL范围内对DPPH·,·OH和O2-·有着良好的清除作用,当试样浓度为1.0mg/mL时,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5.4%,55.0%,75.5%。在对皮肤荧光斑马鱼进行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体内实验中,设置了三个实验组(20,50,100μg/mL),其相对抗氧化能力分别达到了49.6%,58.6%和77.8%。结论:乐陵枣叶总黄酮对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叶 总黄酮 自由基 斑马鱼
下载PDF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SSD-1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及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利文 王思锋 +5 位作者 王加宁 何秋霞 陈贯虹 袁延强 陈锡强 刘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34-1438,共5页
目的探讨化合物BSSD-1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影响以及对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BSSD-1与胚胎共同孵育24 h,在荧... 目的探讨化合物BSSD-1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影响以及对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4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BSSD-1与胚胎共同孵育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s,ISV)生成情况,并计数评价抑制程度;进而建立人大肠癌HT29细胞裸小鼠模型,观察BSSD-1不同剂量作用下对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根据瘤体积及瘤重,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化合物BSSD-1在0.25~25.0 mg·L-1范围抑制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生成具有剂量相关性,12.5 mg·L-1抑制率可达98.8%;裸鼠肿瘤抑制试验中,大、中、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试验结果分别为31.1%、40.0%和40.0%,统计学处理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BSSD-1可以抑制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SD-1 斑马鱼 抗肿瘤作用 节间血管 血管生成 HT29 大肠癌
下载PDF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Vc和异Vc-Na抑制黑色素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维云 何秋霞 +5 位作者 彭维兵 陈锡强 刘可春 楚杰 韩利文 王希敏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31-37,共7页
利用斑马鱼模型,通过表型观察、色素面积计算、酪氨酸酶活性测定三方面参数来评价Vc和异Vc-Na的抑制j黑色素活性.首先利用已知的具有抑制黑色素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熊果苷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得预期结果后,再开展Vc和异Vc-Na的实验.实... 利用斑马鱼模型,通过表型观察、色素面积计算、酪氨酸酶活性测定三方面参数来评价Vc和异Vc-Na的抑制j黑色素活性.首先利用已知的具有抑制黑色素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熊果苷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得预期结果后,再开展Vc和异Vc-Na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Vc水溶液在非致死的浓度范围内(0.01 ~5 mmol/L),对斑马鱼黑色素的形成未见明显影响,较高浓度的异Vc-Na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黑色素的形成(p≤0.05),而高浓度的异Vc-Na水溶液(≥0.3 mol/L)容易导致斑马鱼的形态学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黑色素 熊果苷 VC 异Vc-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