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野生蘑菇中鹅膏肽类与色胺类毒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磊琦 陈镜泽 +1 位作者 傅武胜 唐翠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6-985,共10页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差异大,为了实现蘑菇中毒素的准确、高通量分析,本文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为分析手段,建立了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2种色胺类蘑菇毒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质谱...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差异大,为了实现蘑菇中毒素的准确、高通量分析,本文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为分析手段,建立了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2种色胺类蘑菇毒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质谱参数和样品提取净化方法,蘑菇干粉以含0.3%甲酸的甲醇提取,强阳离子交换柱(SCX)净化后,待测样液用T3色谱柱分离,以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对鹅膏肽毒素定量,以同位素内标法对色胺类毒素定量。结果显示,7种毒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或峰面积比)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蟾蜍色胺、脱磷裸盖菇素、鹅膏肽类毒素的检出限(LOD)分别为2.0、5.0、10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5.0、10、20μg/kg;以香菇干粉为基质,在3个水平下加标,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回收率为71.8%~1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9.92%;2种色胺类毒素的回收率为80.6%~117%,RSD为1.73%~5.98%;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BJS 202008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鹅膏毒素含量具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符合要求,适用于野生蘑菇中7种蘑菇毒素的检测。采用该法开展了福建省野生蘑菇中蘑菇毒素分布情况的调查,在全省9个设区市采集了59份野生蘑菇样品,采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分子条形码技术进行了种属鉴定,在2份样品中检测出了蘑菇毒素,在1份拟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oides)干粉提取物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含量分别为607、377、69.0 mg/kg;在1份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蘑菇中检出脱磷裸盖菇素,含量为12.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鹅膏毒肽 鬼笔毒肽 脱磷裸盖菇素 蟾蜍色胺 蘑菇
下载PDF
供应链管理下的汽车物流研究
2
作者 陈镜泽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年第7期180-181,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初步满足,对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工具,已经深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汽车市场规模一直都在扩大,也形成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汽车要想实...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初步满足,对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工具,已经深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汽车市场规模一直都在扩大,也形成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汽车要想实现跨区域出售,需要专门的物流通道。如何才能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物流服务,这已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核心任务。本文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汽车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有效作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汽车物流创新,然后对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模式发展创新路径展开讨论,提出了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汽车物流 研究
下载PDF
福建省2016—2018年毒蘑菇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傅武胜 赖善榕 +3 位作者 黄峥 林锋 陈镜泽 林仲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掌握福建省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做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6-2018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福建省毒蘑菇中毒调查报告,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福建省2016-2018年共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282起... 目的掌握福建省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做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6-2018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福建省毒蘑菇中毒调查报告,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福建省2016-2018年共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282起、中毒人数562例,其中死亡10例,病死率为1.8%;2018年报告事件起数最多,占3年总数的63.1%;6~9月是中毒高峰期;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发生在家庭的中毒例数占91.8%,中毒起数占93.3%;位于闽西北地区的南平、龙岩和三明是中毒高发区,中毒起数、例数分别占全省的65.2%、71.5%;中毒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率达96.6%;中毒潜伏期为15 min至41 h, 90%的中毒患者的潜伏期在6 h以内,平均值为2.8 h。结论应在福建全省范围内加强毒蘑菇中毒防控的研究与科普宣传,以减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毒蘑菇 福建省
原文传递
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技术用于亚稀褶黑菇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傅武胜 唐昌东 +3 位作者 林锋 陈镜泽 宋涛 方勤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4,3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条形码标记技术,作为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中毒鉴定的有效方法。方法子实体中DNA被提取后,经过PCR扩增、克隆后再测序,得到ITS全序列;将DNA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较,获得...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条形码标记技术,作为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中毒鉴定的有效方法。方法子实体中DNA被提取后,经过PCR扩增、克隆后再测序,得到ITS全序列;将DNA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较,获得二者间的同源性,建立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对模板DNA浓度、取样部位、烹调的影响等条件进行评价。结果在3个野生蘑菇样品中,引起中毒的蘑菇样品(R02)与GenBank中7个亚稀褶黑菇亚种的ITS序列同源性达99%,且系统发育树显示与这些亚种处在同一支,鉴定为亚稀褶黑菇,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另外两个样品不属于亚稀褶黑菇。结论建立了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方法,可用于亚稀褶黑菇的准确鉴定,将为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分子条形码 RDNA-ITS 毒蘑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