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
1
作者 陈颐潇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5期75-77,共3页
立德树人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 数学教学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老课新说
2
作者 陈颐潇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10X期46-46,共1页
在讲授"乘方"(第1课时)时,笔者依然用了一个故事引入:一天,巴依老爷对长工说:"帮我打一口16米深的水井,我给你600枚金币。"长工说:"老爷,这么个大热天,您就给650枚金币吧。"巴依老爷不肯,正在双方僵持不... 在讲授"乘方"(第1课时)时,笔者依然用了一个故事引入:一天,巴依老爷对长工说:"帮我打一口16米深的水井,我给你600枚金币。"长工说:"老爷,这么个大热天,您就给650枚金币吧。"巴依老爷不肯,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路过的阿凡提出了一个主意:"老爷,要不这样吧,长工们挖一米,您给一枚银币;挖两米,您给两枚银币;挖三米,您给四枚银币;以此类推(一枚金币=10枚银币)。"巴依老爷想了想,觉得占了大便宜,便欣然同意了。这时候,管家跑来大呼:"老爷,我们上当了!"问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并合理解释。学生由于刚从小学进入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提 给你 上当了 仰望星空 知识分析 大胆质疑 发现美 学习活动 耳中 著名雕塑家
原文传递
以《选择方案》为例,探微数学课题教学之道
3
作者 陈颐潇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第22期70-70,共1页
在数学课本的每章最后都有数学活动或课题学习环节。课题学习由于费力耗时,且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甚至将其视若无物或束之高阁。在2016年的公开课教学时,笔者正好上到了新人教版八... 在数学课本的每章最后都有数学活动或课题学习环节。课题学习由于费力耗时,且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甚至将其视若无物或束之高阁。在2016年的公开课教学时,笔者正好上到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的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于是,笔者决定发起挑战——以课题学习作为公开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教学 数学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 课题学习 八年级下册 数学课本 考试成绩 公开课
原文传递
以“配方法的应用”为例,探微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4
作者 陈颐潇 《知识窗(教师版)》 2014年第24期42-42,共1页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决中学数学问题之中。但是,配方法在初中阶段的使用率并不高,原因之一是教材涉及配方法的内容不多。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虽然学生在八年级《因式分解》章节中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但学生...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决中学数学问题之中。但是,配方法在初中阶段的使用率并不高,原因之一是教材涉及配方法的内容不多。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虽然学生在八年级《因式分解》章节中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配方法是在九年级《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原因之二是由于在运用配方法的过程中常伴随大量的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法 高中数学 应用 人教版教材 衔接 数学思想方法 完全平方公式 《因式分解》
原文传递
几何复习课中的三角板
5
作者 陈颐潇 《高考》 2018年第25期166-166,共1页
初三的复习课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做题、讲题、再做题、再讲题.作为老师,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复习课上好学生不愿意听,差学生又听不懂,课堂效率不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复习课没有新知识的'新鲜感',又没有练习... 初三的复习课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做题、讲题、再做题、再讲题.作为老师,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复习课上好学生不愿意听,差学生又听不懂,课堂效率不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复习课没有新知识的'新鲜感',又没有练习课的'成就感',可是复习课又是初三的常态课,因此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成为每个老师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几轮初三的磨练,对初三的复习课有些许感悟:上好复习课,对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课 三角板 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原文传递
两道课本例题在教学中的拓展体会
6
作者 陈颐潇 《知识窗(教师版)》 2012年第9X期27-28,共2页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例题时,也趋向于生活化和实用化。对例题的拓展,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关键词 学生主体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