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技术时代精神隐私的保护层次及路径
1
作者 陈鲁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32,共14页
精神隐私是神经技术时代隐私保护的新维度。本文旨在厘清精神隐私的不同保护层次,构建有针对性的法律保护路径。精神隐私的保护层次涉及数据层、信息层及内容层。在数据层,其所涉大脑数据是人脑结构、活动和功能相关的定量数据,其相关... 精神隐私是神经技术时代隐私保护的新维度。本文旨在厘清精神隐私的不同保护层次,构建有针对性的法律保护路径。精神隐私的保护层次涉及数据层、信息层及内容层。在数据层,其所涉大脑数据是人脑结构、活动和功能相关的定量数据,其相关精神隐私风险在于大数据分析的不确定逻辑和数据安全事件可能引发的隐私问题。在信息层,精神隐私保护的对象是与个人生理、健康相关的大脑信息及精神状态信息,其相关精神隐私风险包括生物识别、个人特征预测和精神状态解码等。在内容层,精神隐私的保护对象包括命题性的精神内容和经验性的精神内容,与其相关的“读心”风险目前虽不具有技术现实性,但真实地挑战着人们的隐私感受。就保护路径而言,内容层精神隐私应纳入传统隐私权的保护范畴,信息层精神隐私可适用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数据层精神隐私存在双重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隐私 神经权利 大脑数据 敏感个人信息 “读心术”
下载PDF
实践哲学与实践理论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永流 陈鲁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3,178,共13页
虽然实践哲学和实践理论都共享着“实践”一词,但是学界鲜有系统探究两者关系之作。西方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分。在对于实践要素的理解上,现代实践哲学表现出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亲缘... 虽然实践哲学和实践理论都共享着“实践”一词,但是学界鲜有系统探究两者关系之作。西方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分。在对于实践要素的理解上,现代实践哲学表现出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亲缘性。实践理论直接继承并发展着现代实践哲学,而其与传统实践哲学的关系则是间接的、以现代实践哲学为中介发生的。实践理论在基本哲学立场、二元论问题、实践规范性以及实践之未来维度等方面将现代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拓展到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理论、语言学、科学哲学,甚至女性主义、组织研究、消费研究等领域中,从而为理解各种鲜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具体学科式的说明。现代实践哲学与实践理论在未来也许会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实践理论 形而上学 交叉学科
下载PDF
线粒体置换技术的挑战及其规制
3
作者 陈鲁夏 谢鑫炜 +1 位作者 肖振宇 彭耀进 《生物医学转化》 2022年第4期94-102,共9页
线粒体置换技术(Mitochondrial Replacement Techniques,MRT)旨在帮助因携带缺陷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而患严重线粒体疾病的女性生育具有自身遗传物质和血缘关系的健康子代。然而,该技术尚处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初期,... 线粒体置换技术(Mitochondrial Replacement Techniques,MRT)旨在帮助因携带缺陷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而患严重线粒体疾病的女性生育具有自身遗传物质和血缘关系的健康子代。然而,该技术尚处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初期,不仅存在科学、安全争议,而且伴随一系列伦理及社会担忧。各国正积极推进该领域的立法、修法及政策制定工作。基于科技发展、伦理文化、政治立场等要素,各国政策对MRT相关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与规制举措,这同样给MRT健康发展带来重大挑战。MRT规制制度的构建,需基于科技进展并依据我国国情、患者需求、风险考量和既有辅助生殖技术规制框架综合设计,以推进MRT负责任的应用,进而增进人民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置换 基因编辑 伦理问题 法律规制
下载PDF
精神隐私可以成为新兴权利吗?
4
作者 陈鲁夏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4,共16页
新兴权利识别框架包含实质正当性、承载可能性、法体系协调性三方面要素。以马塞洛·伊恩卡和罗伯特·安多诺为代表的精神隐私权新兴权利论无法得到有效辩护。传统隐私权和精神隐私权都旨在保护个人与尊严和自由相关的隐私感受... 新兴权利识别框架包含实质正当性、承载可能性、法体系协调性三方面要素。以马塞洛·伊恩卡和罗伯特·安多诺为代表的精神隐私权新兴权利论无法得到有效辩护。传统隐私权和精神隐私权都旨在保护个人与尊严和自由相关的隐私感受。引入新的精神隐私权会造成隐私保护上的身心二元论,并对传统隐私权造成不合理限制。既有个人数据保护权已有关于敏感数据的规定,大脑数据并不比这些数据更具隐私敏感性。引入新的精神隐私权无助于在无意识大脑信息解码的情况下恢复个人对自身信息的自主和控制。神经活动并不是精神隐私利益的合理载体,无需为了保护作为大脑数据来源的神经活动引入更宽泛的隐私权。总体上,神经技术情境并没有带来新的值得保护的利益类型,精神隐私的相关权利主张与既有权利分享着相同的权利根据。将精神隐私主张纳入既有权利的保护范围不会造成保护不足或不合理,故而证立精神隐私为新兴权利是不必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隐私权 新兴权利 大脑数据 精神状态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