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8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成 丁明德 +5 位作者 陈鹏 李川 程鑫 郭洋 戴煜 李臻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建议的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羲和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发射一颗人造探测器至日地系统第5个拉格朗日点,通过精测矢量磁场、揭示三维爆发和精准预警预报,解答“活动区磁场的产... 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建议的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羲和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发射一颗人造探测器至日地系统第5个拉格朗日点,通过精测矢量磁场、揭示三维爆发和精准预警预报,解答“活动区磁场的产生演化及其与太阳爆发的物理联系”和“太阳爆发的传播规律及其与灾害性空间天气的关系”这2个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和应用问题。本文重点阐述“羲和二号”的科学与应用目标,简要介绍其科学载荷和初步方案。联合日地连线方向上的太阳探测,“羲和二号”的实施将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拓展人类对太阳爆发机制的理解,为空间天气预警预报带来革命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磁场 太阳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日地关系
下载PDF
MD—82与MD—90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差异分析
2
作者 陈鹏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是飞机在飞行时保证旅客和空勤人员正常生活及设备可靠工作的重要系统,主要由气源、空调、防冰和氧气等系统组成。现代飞机,尤其是旅客机,环境控制系统技术的先进与否是评价整个飞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旅客机 环境控制系统 设计差异分析 气源系统
下载PDF
太阳抵近探测计划——观测位置的新突破
3
作者 林隽 陆希 +14 位作者 陈雨豪 黄帆 张珅毅 张艺腾 周斌 葛振华 刘鎏 田晖 何建森 程鑫 陈鹏 白先勇 季海生 刘佳佳 张晓世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太阳抵近探测计划(SCOPE)旨在突破高温和强辐射防护、长距离运载、远距离轨道控制和先进载荷等一系列极限技术,将探测器投送至距太阳中心仅有5个太阳半径的位置上,深入太阳大气层进行探测,研究太阳附近极亮、极热的深空探测“无人区”,... 太阳抵近探测计划(SCOPE)旨在突破高温和强辐射防护、长距离运载、远距离轨道控制和先进载荷等一系列极限技术,将探测器投送至距太阳中心仅有5个太阳半径的位置上,深入太阳大气层进行探测,研究太阳附近极亮、极热的深空探测“无人区”,在全新的位置上对太阳进行超近距离原位探测和遥感观测,针对磁场和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空间分辨率优于0.1"的观测。探测器将穿越太阳爆发磁重联电流片,显微观测太阳爆发磁结构,原位探测磁重联电流片、日冕物质抛射与激波以及各类带电粒子,以推动揭示太阳爆发理论机理。探测器将在最靠近太阳的区域显微监测和探测日冕中尺度小于0.1"的纳耀斑、光球中尺度小于0.06"的磁场和速度场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确认日冕加热机制;探测太阳风重离子电荷态,确认太阳起源及加速机制。探测器还将在最接近太阳的区域内与原位探测日冕磁场,显微观测太阳极区磁场和等离子体结构和演化特征;揭示太阳附近尘埃分布特征,进入无尘埃区,确定太阳系尘埃盘内边界。困扰太阳物理界近百年的两个科学难题,即太阳爆发机理难题和日冕加热与太阳风加速机理难题,随着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将被破解;在最接近日心的位置处实现日冕磁场,包括太阳极区磁场原位探测“0到1”的突破也将实现。本文将介绍SCOPE的背景、科学目标和预期产出、有效载荷以及卫星平台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爆发 磁场 磁重联 中高能粒子 原位探测 热防护 深空通信
下载PDF
航海技术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与模式
4
作者 刘克中 周阳 +4 位作者 刘成勇 张进峰 贺益雄 陈立家 陈鹏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当前航海教育存在的学生专业认知度与职业认同感不足、以生为本理念贯彻有差距、培养成效与行业需求不甚匹配等问题,提出基于校企深度协同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新思路,包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弹性学制、深化课程考评改革和建设... 针对当前航海教育存在的学生专业认知度与职业认同感不足、以生为本理念贯彻有差距、培养成效与行业需求不甚匹配等问题,提出基于校企深度协同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新思路,包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弹性学制、深化课程考评改革和建设数字化课程等举措。通过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调整并落实培养计划,支持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技术专业 校企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5
作者 陈鹏 王金颖 诸云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共10页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000—2015)土地利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气象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黄土高原各生态地理区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相关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导致各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气候变化、生态工程建设有别,从而导致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不同;大多生态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少量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受气候与生态工程建设耦合作用的影响;在生态恢复工程为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主导因子的地理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2010年之前,且生态工程建设适宜采用的植被恢复类型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恢复工程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神经外科精准手术治疗研究
6
作者 陈鹏 王亚楠 +2 位作者 王世雄 邢翼翔 孙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AR)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浅表病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术前定位;观察组患者采用AR技术进行术前定位。比较2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AR)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浅表病变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术前定位;观察组患者采用AR技术进行术前定位。比较2组患者术前定位的准确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神经损伤感觉功能分级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准确度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更短(P<0.05),2组患者间神经损伤感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6,P>0.05)。结论基于AR技术的术前病灶定位方式,其准确度高于传统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神经外科 病灶 术前定位 精准治疗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力学性能
7
作者 高永昌 陈鹏 +4 位作者 陈瑱贤 魏晶 董哲 李辉 张志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39-4444,共6页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髋臼、股骨头存在结构、大小及方向等方面的畸形,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会引起腹股沟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正常活动将严重受限。目的:基于FEBio建立具有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球-窝髋关节有...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髋臼、股骨头存在结构、大小及方向等方面的畸形,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会引起腹股沟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正常活动将严重受限。目的:基于FEBio建立具有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球-窝髋关节有限元模型,探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和正常人髋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对1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和1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髋关节建模,模型包含左盆骨、左股骨及附着其上的软骨。验证正常髋关节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模型有效性后,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有限元模型,对比两者在单腿站立时(2 130 N静态载荷)软骨的接触应力、流体压力、固相等效应力和流体支撑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髋关节相比,载荷加载完成后1 s(承载初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软骨出现明显的边缘接触,且峰值接触应力(3.86 MPa)和峰值流体压力(3.76 MPa)均大于正常髋关节软骨;(2)1 500 s(承载稳定)后,2个模型软骨峰值接触应力和峰值流体压力均减小,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软骨接触位置由软骨边缘向中心移动,流体支撑率由97.41%下降到91.08%,正常髋关节软骨流体支撑率下降了0.58%,由95.24%下降到94.66%;(3)提示单腿站立生理载荷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软骨出现明显的边缘载荷,其峰值接触应力、流体压力和流体支撑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正常软骨,考虑软骨的固液双相纤维增强特性对于评估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理解髋关节发育不良病理生理机制和制定术前计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软骨 固液双相纤维增强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载药栓塞微球TACE联合阿帕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威 任建庄 +2 位作者 段旭华 陈鹏 朱兴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结果 35例联合治疗均成功。截止至末次随访,35例中位PFS为8.09个月,中位OS为20.00个月。联合治疗后1、3、6及12个月,ORR分别为65.71%(23/35)、71.43%(25/35)、65.71%(23/35)及60.71%(17/28),DCR分别为94.29%(33/35)、88.57%(31/35)、80.00%(28/35)及67.86%(19/28)。联合治疗TRAE主要为1~2级,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HCC效果较佳且安全,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在路桥过渡段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055-0058,共4页
混凝土泡沫的主要结构是由化学和物理的方法进行合成得来的,将气体进行混合并且与混凝土进行合成,就能够得到一种成本低,对社会环境无污染,并且能够减少火灾发生的一款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众多,主要可以起到防火和隔音的作用,当... 混凝土泡沫的主要结构是由化学和物理的方法进行合成得来的,将气体进行混合并且与混凝土进行合成,就能够得到一种成本低,对社会环境无污染,并且能够减少火灾发生的一款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众多,主要可以起到防火和隔音的作用,当然,其保温性较好,能够隔绝大部分的热量。随着现代化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条件和质量的提高,这种泡沫混凝土材料不仅仅能够满足当前的施工项目需要,还能与目前建筑行业的环保理念相符合,在工程项目建设上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施工当中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路桥 过渡段 应用
下载PDF
过一硫酸盐/高铁酸盐体系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雪梅 熊颖 +3 位作者 陈鹏 袁波 刘文士 胡万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0,共6页
针对高盐难降解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探究过一硫酸盐(PMS)/高铁酸盐(Fe(VI))体系氧化其中有机物的可行性。对比了活化PMS的不同方式及不同氧化工艺;设计了L_(16)(4~4)正交实验优化氧化反应参数;考察了该体系在氧化的同时达到的混凝和软... 针对高盐难降解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探究过一硫酸盐(PMS)/高铁酸盐(Fe(VI))体系氧化其中有机物的可行性。对比了活化PMS的不同方式及不同氧化工艺;设计了L_(16)(4~4)正交实验优化氧化反应参数;考察了该体系在氧化的同时达到的混凝和软化效果。结果表明,PMS/Fe(VI)体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即PMS的浓度为1 800 mg/L,Fe(VI)浓度为1 200 mg/L,pH为5,反应温度为35℃时)TOC的去除率为46.4%,其中各因素的贡献值分别是19.34%、51.31%、15.38%、13.68%。在高效矿化有机物的同时能去除返排液中99.5%的总悬浮固体(TSS)和95.2%的Ba^(2+)。研究结果可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预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盐 高铁酸盐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 正交实验 混凝软化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星载被动型氢钟数字温控技术研究
11
作者 胡旺旺 王瑞 +4 位作者 帅涛 陈鹏 赵阳 潘晓燕 徐昊天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原子钟作为一种量子时间计量仪器,温度变化对其长期性能有较大影响。微波谐振腔是被动型氢原子钟的核心,分析了温度变化对谐振腔物理特性的影响,为使被动型氢钟频率稳定度达到10^(-15)/d量级的要求,微波谐振腔部分的温度变化不能超过0.0... 原子钟作为一种量子时间计量仪器,温度变化对其长期性能有较大影响。微波谐振腔是被动型氢原子钟的核心,分析了温度变化对谐振腔物理特性的影响,为使被动型氢钟频率稳定度达到10^(-15)/d量级的要求,微波谐振腔部分的温度变化不能超过0.02℃/d。本文设计了一种低噪声的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并对被动型氢原子钟进行温度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时,44 h内谐振腔腔中温度波动小于0.005℃,性能优异。该方案为被动型氢原子钟数字电路的后续改进提供了依据,可应用于小型化星载氢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型氢原子钟 频率稳定度 微波谐振腔 温度控制
下载PDF
高盐条件下羟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评价
12
作者 李隆杰 葛际江 +3 位作者 潘妍 陈鹏 储鹏举 张天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8,共9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注气开发过程中易发生气窜,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将长碳链羟磺基甜菜碱和短碳链羟磺基甜菜碱按照2∶1的质量比复合构建耐温耐盐起泡剂MHSB12,利用该起泡剂产生的泡沫调控气体流度。通过临界胶束质量分数测定、界面...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注气开发过程中易发生气窜,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将长碳链羟磺基甜菜碱和短碳链羟磺基甜菜碱按照2∶1的质量比复合构建耐温耐盐起泡剂MHSB12,利用该起泡剂产生的泡沫调控气体流度。通过临界胶束质量分数测定、界面流变性测定、静态吸附量测定、体相泡沫性能评价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泡能力评价等实验,全面对比了MHSB12在盐含量为11.19×10^(4)、22.38×10^(4) mg/L的2种模拟地层水中的性能。研究表明:在高盐条件下,MHSB12临界胶束质量分数更低,表面扩张模量更高,起泡性能及稳定泡沫能力更强;当MHSB12质量分数为1%时,起泡剂溶液满足提高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吸附标准,适用于塔里木油田深层碎屑岩及同类油藏;在MHSB12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含盐量较高的起泡剂溶液吸附能力略低;与低盐条件相比,高盐条件下MHSB12在岩心中的流度调控能力明显弱。该研究对起泡剂的筛选与评价以及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磺基甜菜碱 起泡剂 耐温耐盐 流动实验 泡沫
下载PDF
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依帆 郑紫迎 +2 位作者 刘志发 陈鹏 黄和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讨论一种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26例中度乳房下垂就医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切口缝合关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n=13)和改良组(n=13)。传... 目的:讨论一种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26例中度乳房下垂就医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切口缝合关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n=13)和改良组(n=13)。传统组就医者采用传统交锁荷包缝合法,改良组就医者采用浅筋膜折叠减张技术联合交锁荷包缝合法。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切口满意度、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术后12个月与术后即刻乳晕直径差值。结果:术后即刻,就医者对改良组切口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组VS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乳晕增大程度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应用,可获得更加平整、美观的切口对合的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瘢痕及乳晕扩大的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下垂 环乳晕切口 乳房固定术 减张缝合 荷包缝合法
下载PDF
术前进行定向磁化率成像对胶质瘤恶性程度与预后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王世雄 田继辉 陈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37-940,F0002,共5页
目的 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QSM)对颅内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因脑胶质瘤行首次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定量磁化率成像检查的患者影像学数据。测量术前目标区域磁化率高低差异,与术后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 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QSM)对颅内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因脑胶质瘤行首次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定量磁化率成像检查的患者影像学数据。测量术前目标区域磁化率高低差异,与术后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OI区域和正常Control区域的磁化率值不同,即肿瘤改变了局部的磁化率值;高级别、低级别胶质瘤之间ROI和Control区域之间磁化率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化率差值对高级别胶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有助于在术前提高高级别胶质瘤的检出率,为胶质瘤术前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定量磁化率成像 恶性程度 铁代谢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工作频率可重构的多层超表面设计
15
作者 王哲 张晋滔 +2 位作者 陈鹏 王佳锋 周加烨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应对现代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需求以及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出了一种采用超表面结构与有源器件PIN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结合的设计,以实现双极化功能频率独立可重构的多模式特性。与传统多模式结构不同,该设计利用PIN二极... 为应对现代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需求以及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出了一种采用超表面结构与有源器件PIN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结合的设计,以实现双极化功能频率独立可重构的多模式特性。与传统多模式结构不同,该设计利用PIN二极管独立调控双极化波的透射和反射状态,并利用变容二极管实现对双极化波透射窗口的动态调频,可实现9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本设计在静态状态下,能够独立调控TE和TM极化波的透射和反射;在切换到动态状态时,除了调控极化波外,还增加了独立调谐TE或TM极化波透射窗口偏移的功能。各个模式之间相互独立,模式兼容性良好。此外,在0°~45°入射角度范围,本设计表现出良好的角度稳定性。通过使用电磁仿真软件CST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本设计的可靠性,显示其在天线罩和信号多频传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多模式 可重构 可调频 天线罩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丽敏 王璐 +2 位作者 曹阳博 刘栋利 陈鹏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发生栓塞综合征将12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未发生组(n=63)和发生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患者TACE治...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发生栓塞综合征将12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未发生组(n=63)和发生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性别、心脏病病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术前疼痛情况、甲胎蛋白水平、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有心脏病病史、ECOG PS评分为1分均是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心脏病病史、ECOG PS均是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发生栓塞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临床应考虑上述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 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储粮工况下柱承式立筒仓结构动力特性
17
作者 刘强 陈鹏 +3 位作者 许启铿 丁永刚 郭呈周 宋红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2-239,共8页
柱承式立筒仓广泛应用于国家粮食储备,不同储粮工况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为揭示粮食散体对柱承式立筒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实际柱承式立筒仓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有机玻璃筒仓模型,在空仓、半仓、3/4仓和满仓4种储... 柱承式立筒仓广泛应用于国家粮食储备,不同储粮工况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为揭示粮食散体对柱承式立筒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实际柱承式立筒仓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有机玻璃筒仓模型,在空仓、半仓、3/4仓和满仓4种储粮状态下,进行了振动台模态试验、有限元数值分析和自振频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储粮工况对柱承式立筒仓试验模型的固有频率影响显著,随储粮状态变化,固有频率减小幅度较大,应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空仓状态下阻尼比最小,满仓状态比空仓增大42.65%,仓内原有储粮越多,阻尼比增值越大,减震耗能效果越明显;有限元模型一阶固有频率与试验值平均误差为5.1%,所建有限元模型较为合理,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简化的三质点串联多自由度的弹性动力模型较为准确计算柱承式立筒仓在4种储粮工况下的固有频率,试验值与理论值平均误差为5.6%。研究结果可为柱承式立筒仓结构动力特性计算提供参考,为其抗震性能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贮藏 柱承式立筒仓 动力特性 模态试验 有限元分析 理论计算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8
作者 陈豪 许彬东 +1 位作者 陈鹏 刘信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术前及术后第1、14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体检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食管癌组术前...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术前及术后第1、14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体检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食管癌组术前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及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食管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食管癌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及D-二聚体阳性率。结果 食管癌组术前D-二聚体水平为(0.65±0.25)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2±0.16)mg/L(P<0.05);食管癌组术前D-二聚体阳性率35.00%(2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0%(9/60)(P<0.05)。食管癌组术后第1天D-二聚体水平为(1.21±0.49)mg/L,显著高于术前的(0.65±0.25)mg/L(P<0.05);食管癌组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为(0.35±0.15)mg/L,显著低于术前的(0.65±0.25)mg/L(P<0.05)。食管癌组不同性别(男性、女性)、年龄(<70岁、≥70岁)、肿瘤部位(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及食管胃交界部)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食管癌组不同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分期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不同性别(男性、女性)、年龄(<70岁、≥70岁)、肿瘤部位(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及食管胃交界部)患者术前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食管癌组不同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分期患者术前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食管癌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测定土壤中总氮及磷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陈鹏 刘良云 +3 位作者 王纪华 沈涛 陆安祥 赵春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5-298,共4页
及时、准确探测土壤中的氮、磷含量,有利于精准施肥决策,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近红外技术能够探测土壤的物理和养分状况。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大兴地区采集85份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氮、磷养分及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利用傅... 及时、准确探测土壤中的氮、磷含量,有利于精准施肥决策,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近红外技术能够探测土壤的物理和养分状况。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大兴地区采集85份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氮、磷养分及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土壤总氮(N)和总磷(P)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所建模型的交叉检验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8626(N),0.6685(P)。用未参与建模的10个样品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总N、总P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98,0.8307,预测标准误差(RMSEP)分别为0.0095%(N),0.0086%(P),RPD值(检验集样品化学测定值标准差/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3.78(N),1.69(P)。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用近红外技术对土壤总N的精确探测及对土壤总P的粗略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土壤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覆黑地膜对旱作玉米根区土壤温湿度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2 位作者 郭东伟 郝引川 陈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35,共7页
明确雨养旱地地膜覆盖春玉米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土壤环境条件,及其对玉米光合特性的作用,对延缓玉米衰老、提高玉米光合能力和促进玉米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单609为材料,2012和2013年开展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试验... 明确雨养旱地地膜覆盖春玉米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土壤环境条件,及其对玉米光合特性的作用,对延缓玉米衰老、提高玉米光合能力和促进玉米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单609为材料,2012和2013年开展黑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试验,研究黑色地膜对玉米根区土壤水温环境、玉米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较普通白色地膜和裸地栽培,能显著改善玉米根区土壤温湿条件,提高玉米叶片光合能力。黑色地膜覆盖下,玉米叶片衰老时间明显推迟,衰老速度显著下降,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普通白色地膜提高11.7%(P<0.05),较裸地提高45.5%(P<0.05)。与普通白色地膜和裸地栽培相比,黑色地膜覆盖提高了吐丝后玉米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PSII电子传递速率、量子产量(灌浆期除外)和光化学猝灭系数。黑色地膜覆盖下玉米千粒质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千粒质量较普通白色地膜和裸地栽培分别增加5.0%和14.9%(P<0.05);产量分别提高10.4%和22.1%(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4%和25.3%(P<0.05)。在雨养旱作地区,玉米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具有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和促进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合作用 土壤水分 玉米 黑色地膜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