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明波 祁永发 +5 位作者 唐平章 徐震纲 陈默启 刘绍严 殷玉林 刘文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测在N0头颈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中的可行性以及SLN对微小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10例头颈鳞癌患...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测在N0头颈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中的可行性以及SLN对微小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10例头颈鳞癌患者 ,为未经治疗临床诊断为N0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在肿瘤周围的黏膜下注射锝标记的右旋糖酐胶体 (technetium 99m preparedwithdextrancolloid ,99mTc DX) ,约 30min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扫描 ,在相应的颈部皮肤上标记显像“热点” ;术中翻开皮瓣后用手提探测仪探测术野 ,以高于背景计数 4倍以上确定为SLN。将确定的SLN送病理学检查 ,并借助淋巴结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微小转移灶。结果 术前淋巴结显像及术中探测仪探测所识别的SLN行病理学检查 ,10例N0患者有 3例发现隐性转移 ,其隐性转移率为 30 % (3/ 10 ) ,SLN的阳性率为 2 2 .7% (5 / 2 2 ) ,非SLN的阳性率为 0 .4 % (1/ 2 4 7)。经病理证实为SLN阴性的患者的非SLN无阳性发现。结论 头颈鳞癌颈部N0的SLN检测对发现临床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SLN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 ,减少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 ,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还需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检测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诊断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Ⅰ期重建颅底缺损
2
作者 刘文胜 祁永发 +3 位作者 唐平章 王晓雷 陈默启 李德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索颅底手术缺损后重建,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颅底缺损重建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使用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对19例颅底缺损的患者进行Ⅰ期缺损修复,通过临床观察和MRI检查判断重建效果。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脂肪片修复成功,... 目的探索颅底手术缺损后重建,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颅底缺损重建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使用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对19例颅底缺损的患者进行Ⅰ期缺损修复,通过临床观察和MRI检查判断重建效果。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脂肪片修复成功,3例出现轻度脑脊液漏,1例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并脂肪片脱落。远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Ⅰ期重建颅底缺损,显著简化了前中颅底缺损的重建过程,减少手术创伤,降低颅底手术的并发症,对颅底手术的发展特别是经颌面部的颅底手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外科手术 重建
下载PDF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隐匿性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安常明 王岩 +5 位作者 王世旭 殷玉林 陈默启 徐震纲 唐平章 李正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侧颈部高危转移的患者采用超择区性(Ⅲ、...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侧颈部高危转移的患者采用超择区性(Ⅲ、Ⅳ区)颈清扫术并检测JOHLN,分析JOHLN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136例患者中,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6例(55.9%),一侧腺叶+峡部切除60例(44.1%);行超择区性颈清扫术72例(52.9%),Ⅱ-Ⅳ区清扫术15例(11.0%),Ⅱ-Ⅴ区颈清扫术49例(36.0%)。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pN0期38例(27.9%), pN1a期18例(13.2%), pN1b期80例(58.8%)。全组患者的Ⅱ、Ⅲ、Ⅳ、Ⅴ、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9.9%、43.4%、42.6%、2.9%和59.6%。JOHLN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58.8%、62.9%、100.0%、62.9%和76.7%,诊断Ⅱ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5%、43.2%、51.2%、76.2%和59.4%。随访过程中,全组无患者死亡,1例患者出现Ⅱ区淋巴结转移,再次清扫Ⅱ、Ⅴ区淋巴结后获得区域控制。结论利用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对Ⅱ区转移也有较高的敏感度;侧颈高危转移的患者如术中JOHLN明确为转移,建议行Ⅱ、Ⅲ、Ⅳ区清扫术,超择区性颈清扫术能明确分期,减少再次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择区性颈清扫术
原文传递
非开胸胃肠组织重建食管手术的麻醉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文芳 杨萍 +4 位作者 刘雄华 唐平章 陈默启 李进让 杨海良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63-465,共3页
对1983~1994年139例因下咽癌或颈段食管癌行全喉全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食管重建手术病例的麻醉特点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1)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存在着潜在的呼吸困难,正确选择麻醉插管方式,可提高麻醉插管的成... 对1983~1994年139例因下咽癌或颈段食管癌行全喉全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食管重建手术病例的麻醉特点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1)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存在着潜在的呼吸困难,正确选择麻醉插管方式,可提高麻醉插管的成功率。(2)本组非开胸纵隔操作时,66例(47.5%)患者血压下降>3kPa,27例(19.4%)发生心律失常。术前、术中的妥善处理,可控制其变化程度。(3)分离食管时,本组2例发生气管膜样部撕裂,对此应予以重视。(4)保证有效的呼吸,维持稳定的循环是手术麻醉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食管肿瘤 食管重建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何雨沁 陈雨涛 +4 位作者 王健 陈默启 朱一鸣 倪松 刘绍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sMLN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因影像学怀疑sMLNM而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sMLN...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sMLN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因影像学怀疑sMLNM而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sMLNM组和无sMLNM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前术后降钙素(Ctn)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Ctn和术前CEA预测sMLNM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94例患者中,sMLNM组69例,无sMLNM组25例。术前Ctn水平(P=0.003)、术前CEA水平(P=0.010)、远处转移(P=0.022)、淋巴结被膜外侵犯(P=0.013)、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P=0.002)与sMLNM有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sMLNM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n预测sMLNM最佳临界值为1 500 pg/ml,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46~0.872),术前Ctn诊断sMLN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2%、77.3%、89.1%和39.5%。胸骨劈开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2R区(82.4%,28/34)、2L区(58.8%,20/34)、4R区(58.8%,20/34)、3区(23.5%,8/34)、4L区(11.8%,4/34)。41例(43.6%,41/94)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4.8%(12/81)的患者术后1个月Ctn≤12 pg/ml,其中sMLNM患者5例。结论对于影像学高度可疑的sMLNM,联合术前Ctn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术前Ctn>1 500 pg/ml的患者;首次胸骨劈开术式清扫上纵隔淋巴结至少应包括上纵隔2~4区,以免残留病灶;手术的抉择和执行均需谨慎对待,虽然sMLNM患者术后达到生化治愈的概率低,但依然近41.7%的患者能在生化水平上从手术方案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及青少年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伴远处转移临床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何雨沁 王凯 +4 位作者 朱一鸣 王健 陈默启 倪松 刘绍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初治乳头状癌合并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远处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27例初治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30例患儿初诊时合并远处...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初治乳头状癌合并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远处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27例初治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30例患儿初诊时合并远处转移,均为肺转移。根据术前影像学证据分为远处转移组(30例)和未远处转移组(197例),对比两组之间各项临床和病理指标差异。使用R studio软件构建远处转移预测列线图,使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远处转移与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多灶、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数>5枚、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多区转移、Ⅶ区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年龄(P=0.023)、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32)、T分期(P=0.002)是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建模中远处转移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T分期、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874。预测远处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77.2%、37.5%、98.1%。内部验证所得c-Index为0.926,外部验证所得c-Index=0.961。结论青春期前(≤14岁)、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高T分期是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这部分病人也许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案。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具有稳定性,经过外部验证提示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甲状腺癌 远处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