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三叶因子在大鼠肠道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曦 谭银玲 +5 位作者 陶凌辉 王凤君 赵云 王裴 尤忠义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在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 ,主...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在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 ,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 ,其中ITFmRNA仅在杯状细胞的基底和边缘表达 ,其它区域的杯状细胞则呈ITFmRNA阴性反应 ,同时发现部分其它部位的肠上皮细胞中亦有少量ITF及ITFmRNA表达。ITF定量分析显示 ,整个肠道中以十二指肠含量最高 ,空回肠次之 ,结肠含量较低 ,各段小肠中ITF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都明显高于结肠 (P <0 .0 1)。结论 杯状细胞是合成ITF的主要场所 ,ITF在肠道分布的差异可能同各肠段分泌的粘液性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肠道 大鼠 ITF MRNA
下载PDF
肠道营养支持对烧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王斐 陶凌辉 赵云 尤忠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6,共5页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trol)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trol)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 ,烧伤后肠粘膜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肠三叶因子 (ITF)含量、肠粘液层厚度及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则明显降低 (P <0 0 5 )。同PN相比 ,EN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提示EN较PN更有利于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粘膜屏障 大鼠 烧伤
下载PDF
谷氨酰胺保护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5 位作者 汪仕良 王风君 解伟光 贺光照 陶凌辉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对它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 0 %、三度烧伤面积在 10 %~ 30 %的 39例病人 ,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对它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 0 %、三度烧伤面积在 10 %~ 30 %的 39例病人 ,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9例 )。Gln组每天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 0 .5 g/kg。C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 7天。检测用药前后两组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浓度、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 ,并记录一般情况和住院日。 结果 :Gln组病人用药 7天后 ,血中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而血浆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均显著低于C组 (P <0 .0 1) ,住院日显著短于C组。 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水平 ,减轻伤后肠道受损程度 ,保护肠粘膜屏障 ,并有助于缩短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粘膜屏障 烧伤 并发症
下载PDF
肠道营养减轻严重烧伤所致肠道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1 位作者 尤忠义 陶凌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 目的 观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察了肠粘液层厚度、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血浆内毒素含量及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结果 烧伤后肠粘膜组织结构受损 ,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高于伤前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液层厚度则明显低于伤前。同PN组相比 ,EN组大鼠肠道受损程度、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降低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液层厚度则明显增高。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肠粘膜屏障 大鼠 烧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谷氨酰胺治疗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曦 王风君 +5 位作者 尤忠义 解伟光 贺光照 陶凌辉 赵云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0 % ,Ⅲ度烧伤面积在 2 0 %~ 50 %的 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0 % ,Ⅲ度烧伤面积在 2 0 %~ 50 %的 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 9例 )。GLN组每日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 0 5g/kg。C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 7d。检测用药前后两组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浓度、血浆蛋白含量、尿氮排量 ,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 30d创面愈合率和住院天数。结果GLN组病人用药 7d后 ,血浆谷氨酰胺、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C组 (P <0 0 1 )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明显高于用药前 ,但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而GLN组的尿氮排量明显低于C组 ,且 30d创面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C组。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中谷氨酰胺水平 ,促进机体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分解 ,提高 30d创面愈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蛋白代谢 烧伤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2 位作者 王凤君 陶凌辉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三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三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测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 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烧伤前。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粘液分泌量下降 ,酸性粘液明显减少 ,而中性粘液明显增多。两组相比 EN组大鼠杯状细胞结构较完整 ,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 PN组 ,且酸性粘液也明显增多。 结论 :严重烧伤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 ,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 ,促进肠粘液合成 ,维护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粘液 杯状细胞 大鼠 烧伤
下载PDF
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4 位作者 王风君 贺光照 果磊 陶凌辉 赵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后肠道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 (20例 )和对照组 (19例 ) ,治疗组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30g/天 ,每天3次 ,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血...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后肠道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 (20例 )和对照组 (19例 ) ,治疗组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30g/天 ,每天3次 ,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肠粘膜受损程度、肝肾功能及并发症等 ,并比较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7天后 ,血中谷氨酰胺含量分别较用药前和对照组升高了37 87 %和37 86 % (P<0 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一般情况较好 ,肠道损害程度明显减轻 ,肠粘膜通透性降低 ,创面愈合较快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有受试者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无1例死亡。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减轻烧伤后患者肠道受损程度 ,保护肠粘膜屏障 ,促进创面愈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粘膜屏障 创面愈合 烧伤 治疗 疗效观察 安全性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肠道损伤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曦 陶凌辉 +2 位作者 尤忠义 王裴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道损害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了伤后 0~ 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 ,同时...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道损害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了伤后 0~ 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 ,同时检测了伤后 0、1、3、5、7、10d血中内毒素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二胺氧化酶 (DAO)的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DAO均明显高于伤前 ,两组相比 ,SDD组的REE、TNF和LPS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DAO则明显高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LPS和TNF呈显著正相关 (r1 =0 .77,P <0 .0 5 ,r2 =0 .81,P <0 .0 5 ) ,与DAO相关不显著 (r >0 .0 5 )。结论 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与血中炎症介质含量呈正比 ,但肠道损伤程度加重并不引起代谢率相应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高代谢 肠道 烧伤 大鼠
下载PDF
清洁肠道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2 位作者 陶凌辉 尤忠义 王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67-768,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及清洁肠道对其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C)组。观察了伤后 0~ 1 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REE)...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及清洁肠道对其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C)组。观察了伤后 0~ 1 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REE)的变化 ,同时检测了伤后 1、3、5、7、1 0d血中内毒素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细胞介素 1 (IL 1 )的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IL 1均明显高于伤前 ,两组相比 ,C组的REE、TNF、LPS和IL 1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LPS、TNF和IL 1呈显著正相关 (r1 =0 77,P <0 0 5;r2 =0 81 ,P <0 0 5 ;r3=0 90 ,P <0 0 1 )。结论 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清洁肠道可降低血中炎症介质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肠道 肠源性高代谢 烧伤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选择性清洁肠道对烧伤大鼠高代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曦 陶凌辉 +2 位作者 尤忠义 王裴 汪仕良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2期80-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清洁肠道对烧伤后机体高代谢反应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三度烧伤大鼠模型 ,将 88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烧伤前及烧伤后 (PBD) 1、3、5、7、1 0天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 目的 :观察选择性清洁肠道对烧伤后机体高代谢反应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三度烧伤大鼠模型 ,将 88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烧伤前及烧伤后 (PBD) 1、3、5、7、1 0天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 (REE)的变化 ,检测烧伤后血清胰岛素、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血清胰岛素、高血糖素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高于烧伤前。两组相比 ,SDD组的REE明显低于B组 ,血清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略低于B组 ,胰岛素含量略高于B组 ,在PBD 3~ 5天有显著差异。而胰岛素及胰岛素 /高血糖素比值则明显高于B组 ,在PBD 1~ 1 0天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胰岛素 /高血糖素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 0 .78,P <0 .0 5 )。 结论 :烧伤大鼠代谢率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清洁肠道 烧伤 大鼠 高代谢反应 胰岛素 高血糖素 皮质醇
下载PDF
药物化学课程实施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海波 周向东 +3 位作者 陶凌辉 侯华 徐长荣 朱琳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6期1208-1210,共3页
基于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对药物化学课程实施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从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两方面探讨了提高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程 研究创新型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视角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生霞 王章程 +6 位作者 朱颖 贾玲娟 朱梦 陶凌辉 王一科 朱飞叶 张永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889-895,共7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阶段,其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化学药物,然而中药在该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肠道菌群调节方面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有...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阶段,其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化学药物,然而中药在该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肠道菌群调节方面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有效成分的首要作用靶点可能是肠道菌群,或者通过肠道菌群媒介、菌群特征性重构发挥生物学效应.“肠肝轴”视角下,中医药通过“肝脾同治”调节肠道菌群,与抗肝纤维化紧密相连.本文立足“肠肝轴”,以调和肝脾为落脚点,讨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肠肝轴 调和肝脾
下载PDF
大承气汤的源流及历代应用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凌辉 陈明显 +1 位作者 傅睿 陆拯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第6期39-42,共4页
大承气汤首见于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中,因其药简力专、组方精炼、疗效显著,成为峻下剂的代表方。通过探究源流,可知其创立深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的影响。后世医家在运用大承气汤时,遵从下法理论,并结合自身经验... 大承气汤首见于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中,因其药简力专、组方精炼、疗效显著,成为峻下剂的代表方。通过探究源流,可知其创立深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的影响。后世医家在运用大承气汤时,遵从下法理论,并结合自身经验,在剂量、服法、辨证等方面有所发挥,极大地丰富了其临床应用,对于推动中医经方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源流 历代变化 临床应用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黏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陶凌辉 王凤君 王裴 尤忠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大鼠烧伤后肠黏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 3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 (C) ,静脉营养组 (PN)及肠道营养组 (EN)。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 ,...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大鼠烧伤后肠黏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 3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 (C) ,静脉营养组 (PN)及肠道营养组 (EN)。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 ,观察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 (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含量、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肠黏膜跨膜电位差 (P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的变化 ,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 ,血浆DAO活性明显高于伤前 ,而PD、PCNA值及ITF含量均明显低于伤前。两组相比 ,EN组大鼠肠道受损程度明显低于PN组 ,同时其ITF含量、PD、PCNA值均高于PN组 ,而DAO活性显著低于PN组。相关分析显示 ,ITF含量同血浆DA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PCNA及PD值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结构受损与肠道合成和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有关 ,肠道营养减轻伤后ITF的程度可能是在减轻肠黏膜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烧伤 大鼠 肠黏膜损伤 修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原文传递
烧伤后清洁肠道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陶凌辉 王凤君 王裴 尤忠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基础上,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D)组。观察了大鼠伤后0-10 d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 目的 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基础上,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D)组。观察了大鼠伤后0-10 d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伤后 1、3、5、7、10 d血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内毒素和IL-1均明显高于伤前。两组相比,D组的REE、TNF内毒素和IL-1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分析显示,REE同内毒素、TNF和 IL-1呈显著正相关(r1=077,P<0.05: r2=081,P<0.05;r3=0.09,P<0.01)。结论 清洁肠道可降低烧伤大鼠高代谢反应,大鼠血中炎症介质的含量也下降,提示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源性高代谢 肠道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曦 谭银玲 +3 位作者 陶凌辉 王凤君 赵云 汪仕良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组 ,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 (EN)组。EN和PN组除营养支持途径不同外 ,其它...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组 ,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 (EN)组。EN和PN组除营养支持途径不同外 ,其它条件均相同。在此基础上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观察了烧伤后两组大鼠ITF及ITFmRNA的变化。 结果 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mRNA均有一定表达 ,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PN组大鼠肠道组织结构严重受损 ,ITFmRNA表达明显降低 ,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 ,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 (P <0 0 1)。两组比较 ,EN组大鼠肠组织中ITF及ITFmRNA水平明显高于PN组 ,同时E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PN组。 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是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 ,肠道营养与静脉营养相比可降低伤后ITF特别是ITF二聚体下降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营养 胃肠外营养 烧伤 肠三叶因子 MRNA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液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王凤君 赵云 陶凌辉 尤忠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液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 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 (C组 )、静脉营养组 (PN组 )及肠道营养组 (EN组 ) ,EN组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液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 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 (C组 )、静脉营养组 (PN组 )及肠道营养组 (EN组 ) ,EN组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察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蛋白质、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蛋白质、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伤前。两组相比EN组大鼠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PN组 ,而粘液中蛋白质含量两组相差不显著。 结论 严重烧伤后杯状细胞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 ,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 ,促进肠粘液合成 ,维持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烧伤 大鼠 肠粘液屏障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