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陶利娟 王平 +3 位作者 王曦琅 杨慧玲 郭燕 肖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86-2287,共2页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其中15~50△者85例,>50△者8例,第一眼位斜视角在-20~-110△,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8例。手术根据有无斜肌异常和V征的程度,在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选择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下斜肌部分切除并水平直肌垂直移位三种术式。结果:采用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和水平直肌附着点移位均取得满意效果,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适应于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型,垂直肌移位术适应因无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84例,V征消失者87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达49例。结论: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常合并水平斜视,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可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而且有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征外斜视 临床特点 手术
下载PDF
早期干预保护儿童视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利娟 蒋红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X期84-85,共2页
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特别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弱视、斜视、近视和先天性眼病,只有早 期干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依靠行政支持,医疗机构协作以及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确保 儿童视功能... 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特别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弱视、斜视、近视和先天性眼病,只有早 期干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依靠行政支持,医疗机构协作以及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确保 儿童视功能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保健 儿童 干预措施 早期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斜视儿童眼外肌及血清中的表达
3
作者 陶利娟 罗瑜琳 +3 位作者 王平 王曦琅 郭燕 谭艺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眼位及斜视儿童眼外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差异,以期进一步认识斜视发病机制与IGF-1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儿的眼位情况及斜视类型分组:共同性内斜视组67例86眼,共同... 目的: 探讨正常眼位及斜视儿童眼外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差异,以期进一步认识斜视发病机制与IGF-1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儿的眼位情况及斜视类型分组:共同性内斜视组67例86眼,共同性外斜视组129例183眼,正常眼位组23例23眼,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及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儿童眼外肌及血清中IGF-1的含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IGF-1在眼外肌细胞中主要表达在胞浆,细胞外基质中有少量的表达。正常眼位组眼外肌中IGF-1含量明显多于共同性内斜视组及共同性外斜视组(P<0.05)。(2)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眼位组与共同性内斜视组、共同性外斜视组相比较,眼外肌中IGF-1含量明显增多(P<0.05)。(3)正常眼位组、共同性内斜视组、共同性外斜视组儿童血清中IGF-1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同性内斜及共同性外斜等儿童常见单纯眼位异常的发生,可能与眼球血供中IGF-1含量的多少相关性不大,其影响在于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局部IGF-1含量的多少,提示应用IGF-1在眼外肌局部注射对于治疗斜视等眼外肌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眼外肌
下载PDF
Retcan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在小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陶利娟 王平 +3 位作者 熊师 王曦琅 杨慧玲 郭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21-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采用间接眼底镜及Retcan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的1594例小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男825例,女769例,年龄28d^3岁,平均4mo,早产儿1314例(82.43%),足月儿280例(17.57%)。... 目的:探讨小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采用间接眼底镜及Retcan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的1594例小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男825例,女769例,年龄28d^3岁,平均4mo,早产儿1314例(82.43%),足月儿280例(17.57%)。常规用美多丽扩瞳后采用Retcan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进行检查。结果:患儿1594例中筛查出339例眼底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1.27%,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00例(12.55%),视网膜出血88例,白内障3例,牵牛花综合征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5例,视网膜渗出性改变64例,视神经萎缩8例。结论:RetcanⅡ具有宽视野即时成像图像真实清晰易保存的特点,是小儿眼底病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儿童眼底病危害大,发病率高,应重视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成像系统 小儿眼底病 筛查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毒性角膜炎
5
作者 陶利娟 蒋红霞 《湖南医学》 1998年第1期13-13,共1页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毒性角膜炎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5)陶利娟蒋红霞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毒性角膜炎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5)陶利娟蒋红霞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病毒性 药物疗法 丙种球蛋白 抗病毒药
下载PDF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陶利娟 黄平 《湖南医学》 1996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湖南省儿童医院陶利娟黄平1991年1月至1994年8月,我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先天麻痹性斜视2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先天麻痹性斜视中,男15例,女10例,左眼1...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25例的手术治疗湖南省儿童医院陶利娟黄平1991年1月至1994年8月,我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先天麻痹性斜视2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先天麻痹性斜视中,男15例,女10例,左眼18例,右眼7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麻痹性斜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罗瑜琳 陶利娟 +5 位作者 杨俊芳 罗俊 杜芬 肖志刚 邓姿峰 唐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66-568,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及危害,为提高临床弱视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1例在我院门诊确诊为不同类型弱视的儿童,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行远立体视觉检查,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行近立体视觉检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及危害,为提高临床弱视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1例在我院门诊确诊为不同类型弱视的儿童,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行远立体视觉检查,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行近立体视觉检查,分别检测其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比较,患儿的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存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斜视性弱视组及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患儿的立体视觉存在率最低,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最高,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存在率较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低。结论:不同类型的弱视均可导致儿童立体视觉的发育障碍,其中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对立体视觉影响最大,屈光不正性弱视影响较小,重视立体视觉的重建是巩固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斜视 形觉剥夺 弱视 立体视觉
下载PDF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扩瞳验光结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俊芳 陶利娟 +3 位作者 漆争艳 郭燕 罗俊 肖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了解5g/L托吡卡胺滴眼液与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验光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12例疑屈光不正儿童先用5g/L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验光;待瞳孔恢复,再用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验光,比较两种扩瞳方法的结果。结果:远视组:球... 目的:了解5g/L托吡卡胺滴眼液与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验光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12例疑屈光不正儿童先用5g/L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验光;待瞳孔恢复,再用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验光,比较两种扩瞳方法的结果。结果:远视组:球镜:相同5.6%,差异≥0.25DS者94.4%,柱镜:相同32.2%,差异≥0.25DC者67.8%,球、柱镜均以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高于5g/L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验光结果;各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近视组:球镜:相同者为10.7%,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占89.3%;柱镜:相同者为26.7%,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占73.3%,球、柱镜均以5g/L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高于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验光结果;混合散光组:球镜:33眼中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占100.0%,以差异最大值为1.25DS,柱镜:33眼中两种扩瞳方法结果相同者40.0%,差异0.25~0.5DC者60.0%。结论:为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远视和混合散光12岁以内的儿童必须用10g/L阿托品眼膏扩瞳验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 验光 扩瞳 托吡卡胺 阿托品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平 陶利娟 +9 位作者 高喜容 谢利华 杨慧玲 王曦琅 熊师 肖志刚 郭艳 唐小容 杨俊芳 漆争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发展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模式。方法:对胎龄≤35wk,体质量≤2500g的1626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发现RO... 目的: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发展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模式。方法:对胎龄≤35wk,体质量≤2500g的1626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发现ROP173例(10.64%);出生体质量≤1000g组,1001~1500g组,1501~2000g组,2001~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9.64%,29.71%,7.82%,1.29%,P〈0.05);出生胎龄≤30wk组,30wk〈出生胎龄≤32wk组,32wk〈出生胎龄≤35wk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1.11%,12.24%,4.04%,P〈0.05);单生子与多生子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99%,34.12%,P〈0.05);少数全身病情严重者可在32wk前发生ROP;患儿行冷凝术36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体质量〈1500g,胎龄〈31wk,多生子中发病率高;及早行冷冻术病情榨制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危险因素 冷冻术
下载PDF
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正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燕 陶利娟 +3 位作者 杨俊芳 向剑波 何容 唐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在我科收治的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3例114眼,采用改良式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和上睑缘弧度、... 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在我科收治的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3例114眼,采用改良式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和上睑缘弧度、重睑形成及倒睫、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5a。结果:术后第5a,矫正满意和基本矫正者共有84眼(73.7%),部分矫正30眼(26.3%),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倒睫4眼(3.5%),其中3例3眼上睑内侧1/3灰线处缝牵引缝线牵引1wk后消失,1例1眼行二次手术;结膜脱垂2眼(1.8%),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加压包扎1wk后结膜脱垂均消失;术后无1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睑球分离、眼睑成角畸形、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上睑回退和外侧重睑皱襞消失是长期随访最常见的问题。结论: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长期疗效满意,效果持久稳定,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 长期随访
下载PDF
RetCamⅡ在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肖志刚 陶利娟 +2 位作者 何芝香 吴九菊 向剑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眼底病变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2-01-01/12-31采用RetCam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的2836例新生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早产儿1625例(57.30%),第一次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4wk,矫正胎龄32~40wk。足...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眼底病变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2-01-01/12-31采用RetCam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的2836例新生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早产儿1625例(57.30%),第一次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4wk,矫正胎龄32~40wk。足月儿1211例(42.70%)。第一次检查时间为生后4wk内。结果: 筛查出454例眼底异常,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07例(占早产儿比例12.74%),包括ROPⅠ期118例(57%),ROPⅡ期58例(28.02%),ROPⅢ期23例(11.11%),ROPⅣ期8例(3.86%),ROPV期0例;足月新生儿眼底病变247例(占足月儿比例20.40%),其中发育性、遗传性疾病68例,占27.53%;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占0.40%;视网膜出血102例,占41.30%;视网膜渗出68例,占27.53%;视神经萎缩5例,占2.02%;视盘水肿3例,占1.21%。结论: 新生儿眼底病变多样且危害严重,应重视早期筛查,早产儿及伴有高危因素的足月儿应该是眼底筛查的重点人群,使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进行新生儿眼底病变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病 筛查
下载PDF
早产儿眼球发育及屈光状态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平 陶利娟 +4 位作者 杨俊芳 唐晓荣 漆争艳 田密 张金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观察早产儿眼球生物学指标及屈光状态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早产儿218例、足月儿76例分别在出生后1,4,8和12mo进行A超检查,记录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并在8和12mo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记录球镜度;分... 目的:观察早产儿眼球生物学指标及屈光状态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早产儿218例、足月儿76例分别在出生后1,4,8和12mo进行A超检查,记录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并在8和12mo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记录球镜度;分析眼球生物学指标及屈光状态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随年龄增长,无论早产儿及足月儿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均逐渐增大;晶状体厚度逐渐减小。出生初期,早产儿较正常儿前房深度浅,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短。出生后随年龄增长,早产儿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生长较足月儿快;但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出生时早产儿较正常儿眼球各项生物学指数发育差,随年龄增长,早产儿正视化较足月儿快,与眼轴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眼轴 A超 睫状肌麻痹检影
下载PDF
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探讨 被引量:40
13
作者 王可为 王曦琅 陶利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99-700,共2页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11/2010-09我科门诊行泪道探通的患儿532例590眼,其中男321例358眼,女211例232眼,年龄3~48月龄,所有患儿均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结果:三组患儿比较,3~6月...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11/2010-09我科门诊行泪道探通的患儿532例590眼,其中男321例358眼,女211例232眼,年龄3~48月龄,所有患儿均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结果:三组患儿比较,3~6月龄患儿共456眼,442眼治愈(96.9%),7~12月龄组共95眼,83眼治愈(87.4%),13月龄以上组39眼,探通成功率为82.1%,组间比较1组和2组,1组和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5.986和19.578,均P<0.05),而7~12月龄组与13月龄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42,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3~6月龄是最佳探通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探通 新生儿泪囊炎 疗效
下载PDF
IGF-1介导的丰富环境对成年弱视小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瑜琳 罗诗诗 +4 位作者 刘政海 王曦琅 陶利娟 吴小影 涂艳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检测丰富环境干预对单眼剥夺成年弱视小鼠视皮质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对成年弱视小鼠初级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正常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单眼剥夺+标准环境组(MD+SE),单眼剥夺+... 目的:检测丰富环境干预对单眼剥夺成年弱视小鼠视皮质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对成年弱视小鼠初级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正常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单眼剥夺+标准环境组(MD+SE),单眼剥夺+丰富环境组(MD+EE),单眼剥夺+氟西汀组(MD+FLX)。在小鼠21日龄时构建单眼剥夺模型,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后,每组选取18只小鼠按照预先分组放置在标准环境或丰富环境中饲养4wk,单眼剥夺+氟西汀组小鼠饮水中加入氟西汀。通过前爪触地反射实验检测小鼠视敏度,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客观视功能;小鼠处死后取材,使用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区长度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结果:(1)视敏度检测结果:MD+S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低于Nor组(P<0.001);MD+EE组及MD+FLX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无差异(P=0.816)。(2)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Nor组比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均P<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无差异(P>0.05)。(3)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与N or组比较,M D+SE组小鼠剥夺眼对侧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间隙增宽(P <0.01),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 <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P <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小鼠较MD+SE组突触间隙变窄(P=0.0035),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P<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P<0.01),MD+EE组突触超微结构各项指标较MD+FLX组比较无差异(P>0.05)。(4)Western blot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MD+SE组小鼠IGF-1及IGF-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or组(均P<0.01);MD+EE组小鼠IGF-1及I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1),然而仍显著低于Nor组(均P<0.01)。各组间小鼠IGFBP5蛋白表达异常无差异(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重新激活成年单眼剥夺弱视小鼠视皮质可塑性,改善弱视小鼠视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GF-1及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丰富环境 弱视 视皮层 可塑性
下载PDF
新生儿眼底变化规律及疾病筛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平 陶利娟 +7 位作者 杨慧玲 王曦琅 熊师 肖志刚 郭艳 杨俊芳 唐晓容 漆争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43-1344,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眼底特点及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筛查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方法:对1069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结果:1新生儿眼底随年龄呈现规律性改变;2发现玻璃体动脉残留37例(3.46%);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8例(0.75%);视乳头水肿25例(2.34... 目的:了解新生儿眼底特点及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筛查眼底病变发生情况。方法:对1069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结果:1新生儿眼底随年龄呈现规律性改变;2发现玻璃体动脉残留37例(3.46%);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8例(0.75%);视乳头水肿25例(2.34%);视神经萎缩14例(1.3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3例(3.09%);视网膜出血97例(9.07%);结论:(1)生儿眼底改变具有一定特点,并随年龄发生规律性变化;(2)新生儿视乳头水肿多见于脑缺氧缺血,严重的视乳头水肿往往提示颅内压增高;(3)新生儿不能轻易诊断视神经萎缩,必须要随访其随年龄变化颜色改变情况;(4)新生儿周边视网膜出血往往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早期眼底筛查对于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及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 视网膜出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改良缝线法矫正儿童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师 陶利娟 +2 位作者 杨慧玲 王平 王曦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32-1833,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的效果。方法:应用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结果:本组72例中治愈43例,好转2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94%。结论:缝线法对于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 目的:评价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的效果。方法:应用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结果:本组72例中治愈43例,好转2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94%。结论:缝线法对于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法 儿童 下睑内翻 倒睫
下载PDF
脑瘫患儿伴发视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瑜琳 唐璟 +3 位作者 谭艺兰 邓姿峰 肖志刚 陶利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82-783,共2页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常见的视觉障碍情况,为临床早期行眼部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脑瘫患儿的视觉康复。方法:对223例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间接检眼镜或RetcamⅡ检查眼底,散瞳验光检查了解屈光...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常见的视觉障碍情况,为临床早期行眼部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脑瘫患儿的视觉康复。方法:对223例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间接检眼镜或RetcamⅡ检查眼底,散瞳验光检查了解屈光状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了解视觉通路传导,记录并分析常见的视觉障碍。结果:脑瘫患儿223例中,主要的视觉障碍表现为斜视、屈光不正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部分患儿还同时伴有不同类型的眼底病变。其中有174例伴有不同类型的斜视,内斜最常见为121例,外斜次之为36例,垂直性斜视者15例,眼球震颤者2例。129例247眼存在屈光不正,复性远视散光118眼,单纯远视51眼,混合散光33眼,复性近视散光19眼,单纯远视散光21眼,单纯近视散光4眼,单纯近视1眼。194例381眼存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主要表现为P2波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51例伴有不同类型的眼底改变,视神经萎缩及眼底出血最为常见。结论:脑瘫患儿常常伴发不同类型的视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视觉质量及全身康复,重视眼部常规检查及视觉训练,对患儿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及脑瘫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斜视 屈光不正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近视眼儿童AC/A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俊 陶利娟 +2 位作者 漆争艳 郭燕 董翠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儿童AC/A率的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正常眼组和近视眼组,近视眼组按近视程度分轻、中、高度近视眼三组,用同视机分别测量其AC/A率并进行比较。追踪观察记录平时戴镜情况,分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三组,每组选取30... 目的:探讨近视眼儿童AC/A率的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正常眼组和近视眼组,近视眼组按近视程度分轻、中、高度近视眼三组,用同视机分别测量其AC/A率并进行比较。追踪观察记录平时戴镜情况,分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三组,每组选取30例,测量其AC/A率。结果:各近视眼组AC/A率高于正常眼组,而高度近视眼组AC/A率高于轻、中度近视眼组;近视眼持续戴镜组AC/A率均值低于未戴镜组及间断戴镜组。结论:未矫正的近视眼儿童AC/A率的异常是对调节和集合不协调的一种适应,同时AC/A的增加又导致了近视眼的深度化。而近视眼通过戴镜矫正一段时间后,不协调的辐辏和调节间的关系得以重新调整,AC/A率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AC/A率 调节
下载PDF
近视儿童主导眼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俊芳 陶利娟 +3 位作者 漆争艳 肖志刚 周立军 谭艺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主导眼与屈光度、眼别、裸眼视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经散瞳检影验光后,待瞳孔恢复正常复诊配镜患儿99例,用卡洞法检查主导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99例近视患儿中,以右眼为主导眼,即右型(Rtype)者占66.7%(66/9...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主导眼与屈光度、眼别、裸眼视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经散瞳检影验光后,待瞳孔恢复正常复诊配镜患儿99例,用卡洞法检查主导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99例近视患儿中,以右眼为主导眼,即右型(Rtype)者占66.7%(66/9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当双眼屈光度不相等时,以屈光度相对较低眼为主导眼者42例(5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当双眼屈光度相等时,以右眼为主导眼,占68.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1);在双眼裸眼视力不等64例中,以裸眼视力低眼为主导眼者34例(5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5);在双眼裸眼视力相等35例中,右眼为主导眼29例(82.9%),两者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χ2=30.2286,P<0.01)。结论:近视儿童主导眼以右型多见,主导眼与屈光度、裸眼视力高低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视 主导眼 研究
下载PDF
近视眼戴镜对外隐斜与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俊 陶利娟 +2 位作者 张金梅 田密 何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004-20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戴镜情况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外隐斜度及AC/A率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持续戴镜组、未戴镜组和间断戴镜组三组,隐斜测定仪测定外隐斜度,同视机测量AC/A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近视眼持续戴镜组近外隐斜度均值低于未... 目的:探讨不同戴镜情况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外隐斜度及AC/A率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持续戴镜组、未戴镜组和间断戴镜组三组,隐斜测定仪测定外隐斜度,同视机测量AC/A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近视眼持续戴镜组近外隐斜度均值低于未戴镜组及间断戴镜组,而三组间远隐斜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持续戴镜组AC/A率均值低于未戴镜组及间断戴镜组。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易发生外隐斜,近视伴外隐斜者经常戴镜可使外隐斜度降低,AC/A率下降,视疲劳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减轻眼的近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AC/A率 调节 隐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