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监管场所监室系统集成探讨
1
作者 陶和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13-0018,共6页
新的公安智慧监管实战管控平台,通过制定各系统集成化方式,规范系统数据接入标准,同时根据监所实际应用管理需求,制定出符合监管应用的管理功能。针对智慧监室智能交互终端系统、智能巡控终端系统、智慧宣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 新的公安智慧监管实战管控平台,通过制定各系统集成化方式,规范系统数据接入标准,同时根据监所实际应用管理需求,制定出符合监管应用的管理功能。针对智慧监室智能交互终端系统、智能巡控终端系统、智慧宣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应急报警系统、对讲系统、防自缢系统等,探讨智慧监室系统集成各功能模块组成及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巡控终端系统 智能交互终端系统 智慧宣教系统
下载PDF
遥感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陶和平 刘斌涛 +3 位作者 刘淑珍 范建容 杨俐 兰立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个单位投入科技力量,为抗震救灾献言献策,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在这次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主要起到了灾情速报、救灾空间信息保障、次生灾害动态监测和灾区重建规划等...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个单位投入科技力量,为抗震救灾献言献策,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在这次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主要起到了灾情速报、救灾空间信息保障、次生灾害动态监测和灾区重建规划等作用。通过对这次全国性的地震灾害遥感监测工作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了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遥感监测 汶川
下载PDF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陶和平 高攀 钟祥浩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当前人类日益关心的问题之一。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探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逆向指标测度的评价模型;同时选取1990年和2004年两个时段的数据进行分形,通过比较两个年份...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当前人类日益关心的问题之一。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探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逆向指标测度的评价模型;同时选取1990年和2004年两个时段的数据进行分形,通过比较两个年份脆弱性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自1990年“一江两河”开发区建立以来,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不断加剧,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区域未来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从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因子看,1990年主要是自然因子,2004年人为因子占比重加大;从县域生态环境脆弱类型来看,自1990年以来“一江两河”地区高脆弱型县由4个增加到10个,县域经济发展越迅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越快,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影响因素 经济与环境作用机理 “一江两河”地区
下载PDF
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及途径——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4
作者 陶和平 刘淑珍 曹宗杰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B12期118-122,共5页
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资源、经济、环境管理的基础,但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巨型系统工程,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其建设和部署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安排。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西藏自治区目... 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资源、经济、环境管理的基础,但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巨型系统工程,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其建设和部署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安排。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西藏自治区目前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了西藏自治区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及意义,认为西藏省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是提出项目建设的框架及规划,其次根据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投资力度,制订近期、中长期目标及建设内容,然后根据规划分阶段实施。最后文章讨论了西藏实施省级空间信息的重要意义,为实现西藏电子政府、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电子政府 资源与环境 标准化 发展规划
下载PDF
基于重心模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斌涛 陶和平 +2 位作者 宋春风 郭兵 史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3-120,F0002,共9页
降雨-植被耦合特征是决定土壤侵蚀的关键性要素,研究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变化特征对于揭示不同区域降雨-植被的耦合特征、判定土壤侵蚀的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中国西南山区439个气象站、水文站的逐日降雨量资料,估算了每个台站逐... 降雨-植被耦合特征是决定土壤侵蚀的关键性要素,研究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变化特征对于揭示不同区域降雨-植被的耦合特征、判定土壤侵蚀的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中国西南山区439个气象站、水文站的逐日降雨量资料,估算了每个台站逐月降雨侵蚀力,并应用重心模型分析了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山区春、夏、秋、季四季降雨侵蚀力变化明显,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季节的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相似,都表现出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曲线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绝大多数地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曲线是"单峰型",峰值出现在6月、7月或8月份,青藏高原区域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曲线是"双峰型",有6月和9月2个峰值。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峰值出现的月份不断推后。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重心年内先向北迁移,然后向南迁移,形成一个循环,这展示了季风气候影响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模型 年内变化 西南山区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四川省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被引量:38
6
作者 范建容 柴宗新 +2 位作者 刘淑珍 陶和平 高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四川省李子溪流域 1986年和 1999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估测侵蚀量 ,并对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土地...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四川省李子溪流域 1986年和 1999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估测侵蚀量 ,并对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侵蚀强度动态变化与侵蚀量变化的关系 ,为李子溪流域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侵蚀 动态变化 四川 RS GIS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汶川地震后理县土壤侵蚀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郭兵 陶和平 +1 位作者 刘斌涛 姜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8-126,F0004,共10页
为了较准确地评估汶川地震后理县的土壤侵蚀状况,该研究结合GIS、RS、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定量地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理县的潜在土壤侵蚀和实际土壤侵蚀状况,并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量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且从坡度、坡向... 为了较准确地评估汶川地震后理县的土壤侵蚀状况,该研究结合GIS、RS、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定量地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理县的潜在土壤侵蚀和实际土壤侵蚀状况,并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量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且从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高程4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侵蚀强度区的面积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震后理县全年土壤侵蚀量达844.46万t/a,平均侵蚀量为1957.79t/(km2·a),属于轻度侵蚀,相比地震前轻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区域面积都有很大增长,有林地、坡度≥30°~50°、海拔≥2000~3000m、坡向为南坡、西坡的地带土壤侵蚀比较严重。该研究为理县震后土壤侵蚀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震后灾区 理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三江源区冻融侵蚀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史展 陶和平 +2 位作者 刘淑珍 刘斌涛 郭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4-221,F0004,共9页
三江源区由于其高海拔、高纬度和低气温的气候特点而成为冻融侵蚀较严重的区域,因此开展其冻融侵蚀强度的研究对区域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制定具有积极作用。该文采用归一化方法和冻融评价模型,利用影响冻融侵蚀的主要... 三江源区由于其高海拔、高纬度和低气温的气候特点而成为冻融侵蚀较严重的区域,因此开展其冻融侵蚀强度的研究对区域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制定具有积极作用。该文采用归一化方法和冻融评价模型,利用影响冻融侵蚀的主要因子气温年较差、降水量、坡度、植被盖度和太阳辐射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冻融侵蚀区分布面积较广,占源区总面积的75.7%,其中长江源区的冻融区面积比最大,其次是澜沧江源区和黄河源区。3个流域的冻融侵蚀均以中度侵蚀为主,但它们在侵蚀强度等级构成和不同强度等级所占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长江流域的冻融侵蚀相对最严重。相同强度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积聚,不同强度冻融侵蚀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由东向西的低-高-低-高侵蚀的带状分布特征。尽管该区域内存在多个高值和低值区交叉分布的现象,但它们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以植被覆盖和太阳辐射为主,而东部地区以降水、坡度和太阳辐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温度 模型 三江源区 冻融侵蚀强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斌涛 陶和平 +2 位作者 史展 宋春风 郭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土壤可蚀性反映了土壤对水力侵蚀作用的敏感性,是进行土壤侵蚀评价和预报的重要参数。收集了青藏高原1 255个典型土壤剖面资料,采用模型计算和面积加权分析方法确定了每一个土壤亚类的土壤可蚀性K值,结合青藏高原1∶100万土壤类型图,分... 土壤可蚀性反映了土壤对水力侵蚀作用的敏感性,是进行土壤侵蚀评价和预报的重要参数。收集了青藏高原1 255个典型土壤剖面资料,采用模型计算和面积加权分析方法确定了每一个土壤亚类的土壤可蚀性K值,结合青藏高原1∶100万土壤类型图,分析了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平均为0.230 8,低可蚀性、较低可蚀性、中等可蚀性、较高可蚀性和高可蚀性土壤面积分别占该区面积的5.60%,18.23%,24.35%,44.02%和7.80%。土壤可蚀性以中等可蚀性和较高可蚀性为主,二者分布面积之和达1.77×106 km2,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68.37%;较高可蚀性、高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西部的羌塘高原、柴达木盆地和横断山区的低海拔河谷中。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在横断山区最为显著,土壤可蚀性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不同海拔高度的水热分异影响了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而决定了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的垂直分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空间分布 海拔梯度 土地利用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山区人口分布模拟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曹伟超 陶和平 +2 位作者 谭理 张云 董学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7,共7页
人口资源是制约山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山区的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分析川滇黔接壤地区山区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方法,构建了适合山区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模型。以2007年... 人口资源是制约山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山区的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分析川滇黔接壤地区山区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方法,构建了适合山区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模型。以2007年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居民点作为人口分布指示因子,利用GIS软件工具,分析了居民点分布与地貌形态、土地利用、道路以及水系间的关系。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思想,引进了居民点缓冲区的概念,以较客观的赋权方式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实现山区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表明,通过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乡镇级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均在0.80以上,结果可靠,为进一步分析山区人口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统计数据 空间化 地理信息系统 山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提取 被引量:22
11
作者 范建容 田兵伟 +5 位作者 程根伟 陶和平 张建强 严冬 苏凤环 刘斌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体的分布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获取了形成堰塞体的滑坡体的部分信息。研究表明,主灾区堰塞体总数37个,其分布与地震断裂带一致;73%的堰塞体呈串珠状分布;80%的堰塞体发生在河流急拐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汶川地震 堰塞体 堰塞湖 调查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貌形态总体特征的GIS识别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伟超 陶和平 +2 位作者 孔博 刘斌涛 孙玉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3-167,247,共5页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都是国内外地质及地理学研究重点关注的地区。青藏高原范围不同于行政区划,基于不同标准和目的得到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基于地貌形态特征,利用SRTM数据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半自动地提取了青藏...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都是国内外地质及地理学研究重点关注的地区。青藏高原范围不同于行政区划,基于不同标准和目的得到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基于地貌形态特征,利用SRTM数据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半自动地提取了青藏高原的边界,并对青藏高原的地貌类型进行了自动识别划分,获得了高原16种地貌形态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以高海拔丘陵、小起伏高山、中起伏亚高山和中起伏高山为主,占到青藏高原总面积的60.58%,高原内部地势较平缓,边缘起伏较大,与其相邻区域在地貌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范围 地貌形态 地势起伏度 指标
下载PDF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5·12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斌涛 陶和平 +3 位作者 范建容 田兵伟 张建强 严冬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7-271,共5页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紧接而来的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的实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穿透云雾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抗震救灾遥感信息保障的重要数据源。利用COS-MO、TerraSAR、RADARSAT等高分辨率SA...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紧接而来的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的实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穿透云雾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抗震救灾遥感信息保障的重要数据源。利用COS-MO、TerraSAR、RADARSAT等高分辨率SAR数据对5·12汶川地震灾害的监测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在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多云多雨环境下合成孔径雷达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合成孔径雷达 灾害监测 汶川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多尺度人为干扰格局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博 邓伟 +2 位作者 陶和平 于欢 李爱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响,耕地干扰比例高达37.94%。2)人为干扰度类型c1、c2在水域、林地和沼泽分布较广,干扰值较小;而水田和旱地占干扰度c7、c8的74.38%和61.76%,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干扰源。3)多尺度干扰邻近度证明人为干扰是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pd<0.4或pd>0.7且pdd>pd时,人为干扰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必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多尺度 人为干扰格局 干扰邻近度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岷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展 陶和平 +2 位作者 刘斌涛 郭兵 宋春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利用岷江及周边流域124个气象水文站1981—2010年的日降雨资料计算了该区域的降雨侵蚀力。通过克吕格插值法生成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图,采用泰森多边形和K—Means聚类法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并得到各等级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离差系数、... 利用岷江及周边流域124个气象水文站1981—2010年的日降雨资料计算了该区域的降雨侵蚀力。通过克吕格插值法生成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图,采用泰森多边形和K—Means聚类法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并得到各等级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离差系数、趋势系数和倾向率指标分析了站点年际变化特征及不同等级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显示:(1)年均降雨侵蚀力表现出东南部高,向西迅速降低的特征,且呈现以雅安—乐山为中心向东北、西南递减缓慢,向西北递减迅速的环状空间分布格局;(2)岷江流域降雨侵蚀力聚类为侵蚀低、中、高值区,其聚类中心分别为1 054.73,4 594.50和7 153.75MJ.mm/(hm2.h.a),其中侵蚀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上游和大渡河支流流域,中值区主要分布在岷江中下游流域,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岷江中游的雅安、乐山、眉山和都江堰地区;(3)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呈南北分异特征,以都江堰—汶川—小金—丹巴为界,北部变化大于南部,变化趋势呈东西分异特征,以茂县—理县—汶川—宝兴—天全—汉源—峨边—沐川—宜宾一线以东呈下降趋势,以西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的显著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岷江流域 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孔博 陶和平 +1 位作者 李爱农 刘斌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选取资源成因、环境成因和社会经济3大体系的16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选取资源成因、环境成因和社会经济3大体系的16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心带及秦巴山地生态脆弱性最强,西部高原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较强,山前平原地区为中度,东部丘陵地区生态脆弱性次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地震次生灾害分布对生态环境影响,证明了评价结果符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生态脆弱性 DARE法 地震次生灾害
下载PDF
基于DEM数据分割的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曹伟超 陶和平 +2 位作者 孔博 刘斌涛 孙玉莲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1,共4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山区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地貌形态复杂。为了识别西南山区地貌形态,基于ASTERGDEM,以海拔和地势起伏度为地貌类型划分指标,采用数据分割的方法获得了整个西南地区19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图,结果表明地貌特征总体比较破碎,... 西南地区是我国山区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地貌形态复杂。为了识别西南山区地貌形态,基于ASTERGDEM,以海拔和地势起伏度为地貌类型划分指标,采用数据分割的方法获得了整个西南地区19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图,结果表明地貌特征总体比较破碎,其中平原、小起伏低山和小起伏中山3种类型面积较大,超过总面积的42%;同时得出了进行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度计算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为2.34 km2,为地貌形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高程 地貌形态 地势起伏度 指标 西南地区
下载PDF
成都市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斌涛 宋春风 陶和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7,共8页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集聚中心,加强成都市土壤侵蚀研究,建设"生态成都"、"美丽成都"对我国西南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标杆作用。利用四川省土壤流失方程(SCSLE)对成都市的土壤侵...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集聚中心,加强成都市土壤侵蚀研究,建设"生态成都"、"美丽成都"对我国西南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标杆作用。利用四川省土壤流失方程(SCSLE)对成都市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壤侵蚀状况总体上不严重,土壤侵蚀各项指标均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成都市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龙泉山脉和西部的龙门山脉、邛崃山脉,龙泉山脉土壤侵蚀比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严重;受"5·12"汶川地震强烈扰动的龙门山脉局部地区土壤侵蚀强度高,在遭遇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突发性水土流失灾害,应重点加强这些区域强震诱发土壤侵蚀的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定量评价 土壤流失方程 监测 成都市
下载PDF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评价体系及监测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淑珍 刘海军 +4 位作者 钟祥浩 肖长伟 王小丹 陶和平 辜世贤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1,共6页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营力多样,侵蚀类型复杂,其评价与动态监测方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多年对西藏高原土壤侵蚀的调查研究,从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区域分布特征出发,提出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应划分为自然侵蚀区和人为加速侵蚀区,分别采用土壤侵... 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营力多样,侵蚀类型复杂,其评价与动态监测方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多年对西藏高原土壤侵蚀的调查研究,从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区域分布特征出发,提出西藏高原土壤侵蚀应划分为自然侵蚀区和人为加速侵蚀区,分别采用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的评价体系。前者采用人机交互式遥感动态监测方法,后者采用土壤侵蚀因子数据库与土壤侵蚀模型法相结合进行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土壤侵蚀 评价与动态监测
下载PDF
关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几个问题的思索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淑珍 陶和平 +1 位作者 柴宗新 范建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21,40,共5页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在精度、速度、可比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受“土壤侵蚀”中一些理论和学术问题的制约 ,仍需要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参加本次工作撰写此文对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学术上的一些问题 ,如土壤侵蚀的概念、...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在精度、速度、可比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受“土壤侵蚀”中一些理论和学术问题的制约 ,仍需要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参加本次工作撰写此文对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学术上的一些问题 ,如土壤侵蚀的概念、坡耕地土壤侵蚀等级的判读和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程度以及重力侵蚀、人为侵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遥感调查 判读 坡耕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