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玉皇庙文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7
1
作者
陶宗冶
《文物春秋》
2013年第1期6-11,33,共7页
玉皇庙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布于冀北地区的一种具有农牧文化特色的考古学文化。依据玉皇庙文化的分布与消亡时间,有学者提出玉皇庙文化即历史上的代国。本文从分析玉皇庙文化的分布入手,进而对代国的疆域范围、无终西迁对代文化影响等...
玉皇庙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布于冀北地区的一种具有农牧文化特色的考古学文化。依据玉皇庙文化的分布与消亡时间,有学者提出玉皇庙文化即历史上的代国。本文从分析玉皇庙文化的分布入手,进而对代国的疆域范围、无终西迁对代文化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玉皇庙文化
代文化
无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宣化辽墓到草原茶叶之路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5-248,共4页
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一座在地下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墓门被打开了。这座葬于辽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的墓,墓主人叫张匡正。沿着幽深的墓道进入前室后,考古人员发现一幅绘制在墓墙东壁的‘备茶图’...
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一座在地下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墓门被打开了。这座葬于辽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的墓,墓主人叫张匡正。沿着幽深的墓道进入前室后,考古人员发现一幅绘制在墓墙东壁的‘备茶图’。图上,一名小童坐在地上低头用茶碾在碾茶,茶碾旁边放着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草原
张家口市
河北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宣化关子口、白庙遗址复查
被引量:
2
3
作者
陶宗冶
孙鹏
李建军
《文物春秋》
1991年第3期14-19,97,共7页
关子口、白庙遗址,是宣化县龙洋河流域两处内涵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址,1984年春季曾做过调查。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使人们注意到,上述两处遗址的遗存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进一步了解两处遗址...
关子口、白庙遗址,是宣化县龙洋河流域两处内涵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址,1984年春季曾做过调查。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使人们注意到,上述两处遗址的遗存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进一步了解两处遗址的内涵,探讨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文化的序列与编年,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与宣化县文物管理所,先后于1989年秋和1990年冬对上述遗址进行了复查。现将复查收获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管理所
文化面貌
考古工作
宣化关
白庙
新石器时期
考古文化
夹砂陶
宣化县
张家口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考古学依据——从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角度切入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宗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涿鹿之战
冀西北
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一座五代墓葬
被引量:
1
5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文物春秋》
1989年第3期85-87,共3页
1985年8月,张家口市宣化区自来水公司在该区冷冻厂附近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m<sub>1</sub>),宣化区文保所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清理。现将这次清理收获简介如下: 墓呈南北方向,地表无封土,底部...
1985年8月,张家口市宣化区自来水公司在该区冷冻厂附近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m<sub>1</sub>),宣化区文保所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清理。现将这次清理收获简介如下: 墓呈南北方向,地表无封土,底部距现地表深1.2米,结构为砖砌仿木穹窿顶单室墓。墓室平面为园六角形,直径3.58米。顶部自起券处塌毁,壁残高2.53米。墓门为拱形,位于墓室南端,高1.2、宽0.84米。正对墓门的北壁有砖砌窗户,窗高、宽皆1米。墓室周壁有斗拱六朵,斗拱下承六角形立柱,立柱高1.6米。斗拱、立柱均仿木砖砌。墓室靠北壁处有砖砌棺台,棺台长3.58、进深1.5、高0.4米。死者尸骨两具置于棺台上,头向西,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大都放在棺台上,只有塔形器置于墓门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室墓
北壁
宣化区
葬式
六角形
冷冻厂
六朵
基建工程
周壁
鼓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战国时期上谷郡郡治所在地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陶彦辰
《文物春秋》
2017年第6期18-20,26,共4页
对战国时期燕国上谷郡郡治,学界一般认为是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但近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的考古发现,逐渐揭示出宣化区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较大古城更为重要。作者因此对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地有了新的思考,认为宣化区有可能才是真...
对战国时期燕国上谷郡郡治,学界一般认为是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但近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的考古发现,逐渐揭示出宣化区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较大古城更为重要。作者因此对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地有了新的思考,认为宣化区有可能才是真正的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起码目前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燕国
上谷郡
张家口市宣化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家口史前考古揭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陶宗冶
姚玉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S1期65-67,共3页
张家口史前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华史前几大文明交汇的枢纽位置,决定了张家口史前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碰撞与交融性,并由此奠定了张家口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张家口独特的...
张家口史前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华史前几大文明交汇的枢纽位置,决定了张家口史前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碰撞与交融性,并由此奠定了张家口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张家口独特的史前文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
史前文化
红山文化
黄帝涿鹿之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代国与燕、赵两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陶宗冶
王培生
《文物春秋》
2013年第6期3-6,30,共5页
代国是春秋时期居于燕、赵两国之间的一个由狄人建立的国家。本文通过对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代国文化的玉皇庙文化,以及冀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考古发现的分析,认为历史上赵国灭了代国,但代国的领土是被燕、赵两国分别占有的,其分界...
代国是春秋时期居于燕、赵两国之间的一个由狄人建立的国家。本文通过对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代国文化的玉皇庙文化,以及冀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考古发现的分析,认为历史上赵国灭了代国,但代国的领土是被燕、赵两国分别占有的,其分界就在张家口,所以燕、赵长城在这里衔接,战国时期的燕、赵文化也在这里相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皇庙文化
代国
燕国
赵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张家口及邻近地区龙山时期遗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陶宗冶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6-73,共8页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龙山时期遗存
遗存分期
年代估计
文物考古
陶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库商道历史分期之管见
10
作者
周云
陶宗冶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张库商道是明末至民国时期中、蒙、俄茶叶贸易的一条重要商道。张库商道从兴到衰的200多年历史,既是这条商道的历史,也是清代末年中国逐渐被列强欺凌,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依据张库商道200多年的历史进程,将这条商道的历...
张库商道是明末至民国时期中、蒙、俄茶叶贸易的一条重要商道。张库商道从兴到衰的200多年历史,既是这条商道的历史,也是清代末年中国逐渐被列强欺凌,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依据张库商道200多年的历史进程,将这条商道的历史分成几个阶段,以使对商道的历史变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库商道
中俄贸易
恰克图条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赤城刘长沟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鹏
王培生
+5 位作者
魏惠平
刘文清
李鼎元
陶宗冶
陶彦辰
王小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9,35,共14页
2017年6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省赤城县样田乡刘长沟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获得了一批以陶范为主的重要遗物。根据所获遗物判断,刘长沟遗址是一处专门烧造陶刀范的作坊遗址,其年代在春秋中期,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玉皇庙文...
2017年6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省赤城县样田乡刘长沟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获得了一批以陶范为主的重要遗物。根据所获遗物判断,刘长沟遗址是一处专门烧造陶刀范的作坊遗址,其年代在春秋中期,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玉皇庙文化、燕文化关系密切。刘长沟遗址的调查收获为解决刀币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并为探索春秋中期冀北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长沟遗址
陶刀范
燕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玉皇庙文化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
被引量:
32
12
作者
陶宗冶
刘仲羽
赵欣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19,97-102,共25页
下八里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约1.5公里。这里背山面川,地势平坦。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省博物馆在村北清理了一座辽天庆六年(1116年)张世卿壁画墓。墓中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壁画和一幅彩绘星图,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9年3月,村...
下八里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约1.5公里。这里背山面川,地势平坦。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省博物馆在村北清理了一座辽天庆六年(1116年)张世卿壁画墓。墓中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壁画和一幅彩绘星图,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9年3月,村民灌地时,在张世卿墓北、东两侧又相继发现两座辽、金时期墓葬(图一)。三墓同在一地,各墓年代也相近,故这里当是辽、金时期的一处墓地。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宣化区文物保管所于当月组织力量对新发现的两座墓进行了抢救清理。为叙述方便,将张世卿墓编为 M1号,另两墓分别编为 M2、3号。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径
平底
壁画墓
宣化
河北
辽金
张家口市
花瓣形
清理
二十八宿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
被引量:
31
13
作者
陶宗冶
《文物》
1987年第5期41-51,共11页
小白阳墓地是1984年春季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根据征集和墓地地表暴露的遗物,得知该墓地含有相当于夏家店上层和春秋晚期一战国早期两类遗存。由于常年水土流失墓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近年来,当地农民在此耕作时,经常发现墓...
小白阳墓地是1984年春季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根据征集和墓地地表暴露的遗物,得知该墓地含有相当于夏家店上层和春秋晚期一战国早期两类遗存。由于常年水土流失墓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近年来,当地农民在此耕作时,经常发现墓内随葬的铜器和陶器。为了进一步摸清墓地内涵,1985年4月至5月,我们对小白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这次发掘收获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器
墓葬
口部
遗存
青铜短剑
夏家店上层文化
耳环
陶罐
齿形饰
灰坑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李大人庄遗址试掘报告
被引量:
14
14
作者
陶宗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8-402,483,共6页
李大人庄遗址西距张家口市约50公里,现属宣化县小村乡。遗址位于李大人庄村西南一高台地上,地处龙洋河河川盆地南缘,背山面水,面积约5000平方米(图一)。1984年春,市、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曾在这里采集到鬲、三足瓮、盆等陶器残片...
李大人庄遗址西距张家口市约50公里,现属宣化县小村乡。遗址位于李大人庄村西南一高台地上,地处龙洋河河川盆地南缘,背山面水,面积约5000平方米(图一)。1984年春,市、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曾在这里采集到鬲、三足瓮、盆等陶器残片,并于断崖剖面发现了文化堆积层和灰坑。因长期水土流失,文化堆积破坏严重,分布时断时续,有的地方仅存有灰坑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文化堆积
灰坑
宣化
盆地南缘
墓葬
张家口市
河北
绳纹
口部
原文传递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现的战国墓
被引量:
7
15
作者
陶宗冶
贾瑞芳
《考古》
1988年第12期1138-1140,共3页
1986年10月下旬,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城建部门,在该区菜园东路修筑地下管道时,先后发现了三批陶器。经区文教局郗德山、屈建基等同志现场调查与收集,确认这些陶器分别出自三座墓葬。墓皆土坑竖穴式,间距不足20米,墓底距现地表深2.5—...
1986年10月下旬,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城建部门,在该区菜园东路修筑地下管道时,先后发现了三批陶器。经区文教局郗德山、屈建基等同志现场调查与收集,确认这些陶器分别出自三座墓葬。墓皆土坑竖穴式,间距不足20米,墓底距现地表深2.5—2.7米。调查中,在出土陶器的附近发现有木质葬具的朽痕和人骨,因墓破坏严重,其平面及结构已无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市
陶器
地下管道
现场调查
发现
半球形
河北省
随葬器物
墓葬
口径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邓家台辽墓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陶宗冶
李维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67-,726,共2页
1991年春天,河北省宣化县邓家台村民工取土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 M1)。市、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前往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墓葬位于邓家台村南约0.5公里处洋河南岸第一阶地上,调查时墓室已毁。据发现人介绍,墓为砖砌仿木穹窿...
1991年春天,河北省宣化县邓家台村民工取土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 M1)。市、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前往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墓葬位于邓家台村南约0.5公里处洋河南岸第一阶地上,调查时墓室已毁。据发现人介绍,墓为砖砌仿木穹窿顶单室墓,平面呈六角形,壁角有砖砌仿木立柱6根,柱头以上至墓顶已塌毁。墓底方砖铺砌,无棺床,也未发见尸骸。墓门位于东壁,拱形,内有封门砖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化
出土器物
河北省
砖室墓
据发现
六角形
调查
砖砌
随葬器物
民工
原文传递
河北宣化发现金代窖藏文物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陶宗冶
《考古》
1987年第12期1142-1143,共2页
1984年9月,河北宣化县深井乡北大寺村中学教师毛凤鸣等,在修建自家小院时,于地表下1.5米处发现一件六耳铁锅,锅下扣有陶双系罐、铜方壶、铁斧等物。市、县文物工作人员得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从现场看,...
1984年9月,河北宣化县深井乡北大寺村中学教师毛凤鸣等,在修建自家小院时,于地表下1.5米处发现一件六耳铁锅,锅下扣有陶双系罐、铜方壶、铁斧等物。市、县文物工作人员得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从现场看,出土地点四周没有发现文化堆积或其它遗迹,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窖藏
工作人员
出土器物
中学教师
文物
河北
宣化
文化堆积
发现
深井
原文传递
试论张家口地区战国以前的考古文化遗存
被引量:
3
18
作者
陶宗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22,共9页
张家口地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这里北依蒙古高原,南临华北平原,东为燕山,西有阴山。源于山西、内蒙两省区的洋河、桑干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后经永定河汇入海河。由于张家口处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形势,所以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与北方...
张家口地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这里北依蒙古高原,南临华北平原,东为燕山,西有阴山。源于山西、内蒙两省区的洋河、桑干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后经永定河汇入海河。由于张家口处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形势,所以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与北方草原诸民族相互交往的门户,也是联接山西和内蒙的一条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考古文化
夏商时期
张家口市
陶器
遗存
夏家店
文化面貌
生产工具
青铜短剑
原文传递
略论张家口地区辽墓分期问题
19
作者
陶宗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39,共5页
自1971年宣化下八里村发现辽代张世卿壁画墓以来,张家口地区的辽墓在史学、美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近年来,随着该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辽墓又相继出土,使人们...
自1971年宣化下八里村发现辽代张世卿壁画墓以来,张家口地区的辽墓在史学、美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近年来,随着该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辽墓又相继出土,使人们对这里的辽墓有了新的了解。对张家口地区的辽墓进行分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辽代
辽墓
分期问题
随葬器物
金代
分期研究
壁画墓
宣化
文物考古工作
原文传递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陶宗冶
《华夏考古》
1994年第1期78-84,共7页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陶宗冶Basedonthe1argequantityoftheexcavatedmaterialsandtheco—existencesofgravegoods,theautho...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陶宗冶Basedonthe1argequantityoftheexcavatedmaterialsandtheco—existencesofgravegoods,theauthormadetheperiodi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短剑
夏家店
上层文化
初步分析
直刃
文化遗存
文化面貌
内蒙古
春秋晚期
翁牛特旗
原文传递
题名
谈玉皇庙文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7
1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河北张家口
出处
《文物春秋》
2013年第1期6-11,33,共7页
文摘
玉皇庙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布于冀北地区的一种具有农牧文化特色的考古学文化。依据玉皇庙文化的分布与消亡时间,有学者提出玉皇庙文化即历史上的代国。本文从分析玉皇庙文化的分布入手,进而对代国的疆域范围、无终西迁对代文化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冀北地区
玉皇庙文化
代文化
无终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宣化辽墓到草原茶叶之路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文物管理所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5-248,共4页
文摘
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一座在地下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墓门被打开了。这座葬于辽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的墓,墓主人叫张匡正。沿着幽深的墓道进入前室后,考古人员发现一幅绘制在墓墙东壁的‘备茶图’。图上,一名小童坐在地上低头用茶碾在碾茶,茶碾旁边放着盘子,
关键词
茶叶
草原
张家口市
河北省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宣化关子口、白庙遗址复查
被引量:
2
3
作者
陶宗冶
孙鹏
李建军
机构
张家口市文管所
宣化县文管所
出处
《文物春秋》
1991年第3期14-19,97,共7页
文摘
关子口、白庙遗址,是宣化县龙洋河流域两处内涵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址,1984年春季曾做过调查。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使人们注意到,上述两处遗址的遗存在文化面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进一步了解两处遗址的内涵,探讨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文化的序列与编年,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与宣化县文物管理所,先后于1989年秋和1990年冬对上述遗址进行了复查。现将复查收获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文物管理所
文化面貌
考古工作
宣化关
白庙
新石器时期
考古文化
夹砂陶
宣化县
张家口地区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考古学依据——从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角度切入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原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关键词
黄帝
涿鹿之战
冀西北
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融合
Keywords
Huangdi
Zhuolu Battle
northwestern Hebei
Hongshan culture
Xiaoheyan culture
NeoAge
cultural fusion
分类号
K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一座五代墓葬
被引量:
1
5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机构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
出处
《文物春秋》
1989年第3期85-87,共3页
文摘
1985年8月,张家口市宣化区自来水公司在该区冷冻厂附近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m<sub>1</sub>),宣化区文保所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清理。现将这次清理收获简介如下: 墓呈南北方向,地表无封土,底部距现地表深1.2米,结构为砖砌仿木穹窿顶单室墓。墓室平面为园六角形,直径3.58米。顶部自起券处塌毁,壁残高2.53米。墓门为拱形,位于墓室南端,高1.2、宽0.84米。正对墓门的北壁有砖砌窗户,窗高、宽皆1米。墓室周壁有斗拱六朵,斗拱下承六角形立柱,立柱高1.6米。斗拱、立柱均仿木砖砌。墓室靠北壁处有砖砌棺台,棺台长3.58、进深1.5、高0.4米。死者尸骨两具置于棺台上,头向西,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大都放在棺台上,只有塔形器置于墓门两侧。
关键词
砖室墓
北壁
宣化区
葬式
六角形
冷冻厂
六朵
基建工程
周壁
鼓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战国时期上谷郡郡治所在地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陶宗冶
刘海文
陶彦辰
机构
张家口市博物馆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春秋》
2017年第6期18-20,26,共4页
文摘
对战国时期燕国上谷郡郡治,学界一般认为是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但近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的考古发现,逐渐揭示出宣化区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较大古城更为重要。作者因此对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地有了新的思考,认为宣化区有可能才是真正的燕国上谷郡郡治所在,起码目前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关键词
战国
燕国
上谷郡
张家口市宣化区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家口史前考古揭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陶宗冶
姚玉柱
机构
张家口市博物馆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S1期65-67,共3页
文摘
张家口史前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华史前几大文明交汇的枢纽位置,决定了张家口史前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碰撞与交融性,并由此奠定了张家口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张家口独特的史前文明特征。
关键词
张家口
史前文化
红山文化
黄帝涿鹿之战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代国与燕、赵两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陶宗冶
王培生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春秋》
2013年第6期3-6,30,共5页
文摘
代国是春秋时期居于燕、赵两国之间的一个由狄人建立的国家。本文通过对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代国文化的玉皇庙文化,以及冀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考古发现的分析,认为历史上赵国灭了代国,但代国的领土是被燕、赵两国分别占有的,其分界就在张家口,所以燕、赵长城在这里衔接,战国时期的燕、赵文化也在这里相会。
关键词
玉皇庙文化
代国
燕国
赵国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张家口及邻近地区龙山时期遗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陶宗冶
出处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6-73,共8页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龙山时期遗存
遗存分期
年代估计
文物考古
陶器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库商道历史分期之管见
10
作者
周云
陶宗冶
机构
河北张家口市博物馆
出处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文摘
张库商道是明末至民国时期中、蒙、俄茶叶贸易的一条重要商道。张库商道从兴到衰的200多年历史,既是这条商道的历史,也是清代末年中国逐渐被列强欺凌,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依据张库商道200多年的历史进程,将这条商道的历史分成几个阶段,以使对商道的历史变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张库商道
中俄贸易
恰克图条约
Keywords
Zhangjiakou-Kulun Business Road
Sino-Russia trade
the Kiakhta Treaty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赤城刘长沟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鹏
王培生
魏惠平
刘文清
李鼎元
陶宗冶
陶彦辰
王小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赤城县博物馆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9,35,共14页
文摘
2017年6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省赤城县样田乡刘长沟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获得了一批以陶范为主的重要遗物。根据所获遗物判断,刘长沟遗址是一处专门烧造陶刀范的作坊遗址,其年代在春秋中期,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玉皇庙文化、燕文化关系密切。刘长沟遗址的调查收获为解决刀币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并为探索春秋中期冀北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
刘长沟遗址
陶刀范
燕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玉皇庙文化
Keywords
Liuchanggou site
Pottery knife molds
upper layer of Xiajiadian culture Yuhuangmiao angmiao culture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
被引量:
32
12
作者
陶宗冶
刘仲羽
赵欣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19,97-102,共25页
文摘
下八里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约1.5公里。这里背山面川,地势平坦。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省博物馆在村北清理了一座辽天庆六年(1116年)张世卿壁画墓。墓中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壁画和一幅彩绘星图,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9年3月,村民灌地时,在张世卿墓北、东两侧又相继发现两座辽、金时期墓葬(图一)。三墓同在一地,各墓年代也相近,故这里当是辽、金时期的一处墓地。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宣化区文物保管所于当月组织力量对新发现的两座墓进行了抢救清理。为叙述方便,将张世卿墓编为 M1号,另两墓分别编为 M2、3号。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口径
平底
壁画墓
宣化
河北
辽金
张家口市
花瓣形
清理
二十八宿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
被引量:
31
13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宣化县文化馆
出处
《文物》
1987年第5期41-51,共11页
文摘
小白阳墓地是1984年春季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根据征集和墓地地表暴露的遗物,得知该墓地含有相当于夏家店上层和春秋晚期一战国早期两类遗存。由于常年水土流失墓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近年来,当地农民在此耕作时,经常发现墓内随葬的铜器和陶器。为了进一步摸清墓地内涵,1985年4月至5月,我们对小白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这次发掘收获报告如下。
关键词
陶器
墓葬
口部
遗存
青铜短剑
夏家店上层文化
耳环
陶罐
齿形饰
灰坑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宣化李大人庄遗址试掘报告
被引量:
14
14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宣化县文化馆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8-402,483,共6页
文摘
李大人庄遗址西距张家口市约50公里,现属宣化县小村乡。遗址位于李大人庄村西南一高台地上,地处龙洋河河川盆地南缘,背山面水,面积约5000平方米(图一)。1984年春,市、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曾在这里采集到鬲、三足瓮、盆等陶器残片,并于断崖剖面发现了文化堆积层和灰坑。因长期水土流失,文化堆积破坏严重,分布时断时续,有的地方仅存有灰坑遗迹。
关键词
遗址
文化堆积
灰坑
宣化
盆地南缘
墓葬
张家口市
河北
绳纹
口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现的战国墓
被引量:
7
15
作者
陶宗冶
贾瑞芳
机构
张家口市文管所
下花园区文教局
出处
《考古》
1988年第12期1138-1140,共3页
文摘
1986年10月下旬,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城建部门,在该区菜园东路修筑地下管道时,先后发现了三批陶器。经区文教局郗德山、屈建基等同志现场调查与收集,确认这些陶器分别出自三座墓葬。墓皆土坑竖穴式,间距不足20米,墓底距现地表深2.5—2.7米。调查中,在出土陶器的附近发现有木质葬具的朽痕和人骨,因墓破坏严重,其平面及结构已无存。
关键词
张家口市
陶器
地下管道
现场调查
发现
半球形
河北省
随葬器物
墓葬
口径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宣化邓家台辽墓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陶宗冶
李维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67-,726,共2页
文摘
1991年春天,河北省宣化县邓家台村民工取土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编号 M1)。市、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前往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墓葬位于邓家台村南约0.5公里处洋河南岸第一阶地上,调查时墓室已毁。据发现人介绍,墓为砖砌仿木穹窿顶单室墓,平面呈六角形,壁角有砖砌仿木立柱6根,柱头以上至墓顶已塌毁。墓底方砖铺砌,无棺床,也未发见尸骸。墓门位于东壁,拱形,内有封门砖数层。
关键词
宣化
出土器物
河北省
砖室墓
据发现
六角形
调查
砖砌
随葬器物
民工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宣化发现金代窖藏文物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张家口市文管所
出处
《考古》
1987年第12期1142-1143,共2页
文摘
1984年9月,河北宣化县深井乡北大寺村中学教师毛凤鸣等,在修建自家小院时,于地表下1.5米处发现一件六耳铁锅,锅下扣有陶双系罐、铜方壶、铁斧等物。市、县文物工作人员得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全部出土器物。从现场看,出土地点四周没有发现文化堆积或其它遗迹,因而。
关键词
金代窖藏
工作人员
出土器物
中学教师
文物
河北
宣化
文化堆积
发现
深井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张家口地区战国以前的考古文化遗存
被引量:
3
18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22,共9页
文摘
张家口地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这里北依蒙古高原,南临华北平原,东为燕山,西有阴山。源于山西、内蒙两省区的洋河、桑干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后经永定河汇入海河。由于张家口处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形势,所以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与北方草原诸民族相互交往的门户,也是联接山西和内蒙的一条走廊。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考古文化
夏商时期
张家口市
陶器
遗存
夏家店
文化面貌
生产工具
青铜短剑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张家口地区辽墓分期问题
19
作者
陶宗冶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39,共5页
文摘
自1971年宣化下八里村发现辽代张世卿壁画墓以来,张家口地区的辽墓在史学、美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近年来,随着该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辽墓又相继出土,使人们对这里的辽墓有了新的了解。对张家口地区的辽墓进行分期研究。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辽代
辽墓
分期问题
随葬器物
金代
分期研究
壁画墓
宣化
文物考古工作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陶宗冶
出处
《华夏考古》
1994年第1期78-84,共7页
文摘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陶宗冶Basedonthe1argequantityoftheexcavatedmaterialsandtheco—existencesofgravegoods,theauthormadetheperiodiza...
关键词
青铜短剑
夏家店
上层文化
初步分析
直刃
文化遗存
文化面貌
内蒙古
春秋晚期
翁牛特旗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玉皇庙文化的几个问题
陶宗冶
《文物春秋》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宣化辽墓到草原茶叶之路
陶宗冶
刘海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北宣化关子口、白庙遗址复查
陶宗冶
孙鹏
李建军
《文物春秋》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考古学依据——从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角度切入
陶宗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一座五代墓葬
陶宗冶
刘海文
《文物春秋》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战国时期上谷郡郡治所在地的一点看法
陶宗冶
刘海文
陶彦辰
《文物春秋》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张家口史前考古揭示的几个问题
陶宗冶
姚玉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代国与燕、赵两国关系的探讨
陶宗冶
王培生
《文物春秋》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张家口及邻近地区龙山时期遗存的几个问题
陶宗冶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张库商道历史分期之管见
周云
陶宗冶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河北赤城刘长沟遗址调查简报
王鹏
王培生
魏惠平
刘文清
李鼎元
陶宗冶
陶彦辰
王小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12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
陶宗冶
刘仲羽
赵欣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32
原文传递
13
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
陶宗冶
《文物》
1987
31
原文传递
14
河北宣化李大人庄遗址试掘报告
陶宗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4
原文传递
15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现的战国墓
陶宗冶
贾瑞芳
《考古》
1988
7
原文传递
16
河北宣化邓家台辽墓
陶宗冶
李维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原文传递
17
河北宣化发现金代窖藏文物
陶宗冶
《考古》
1987
2
原文传递
18
试论张家口地区战国以前的考古文化遗存
陶宗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
3
原文传递
19
略论张家口地区辽墓分期问题
陶宗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20
銎柄直刃式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的初步分析
陶宗冶
《华夏考古》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