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小组活动方案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庆兰 邓红 +10 位作者 张树森 沈峰 胡咏梅 张倬秋 申文武 邱昌建 耿婷 朱燕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5958-5961,共4页
目的: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明确正确的沟通方式,锻炼自己的交谈能力,学会社会交往技巧,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解决社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防止或延缓发生严重的社会功能衰退。方法:选择早期... 目的: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明确正确的沟通方式,锻炼自己的交谈能力,学会社会交往技巧,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解决社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防止或延缓发生严重的社会功能衰退。方法:选择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在住院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出院后立即开始训练。活动以小组为单位(10人1组)进行,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前3个月每个月1次,以后每3个月1次,持续1年。活动过程中以游戏为主导,让组员在游戏中领会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要领。具体训练方案包括6个方面:①训练一:语言表达能力,正确的沟通方式。②训练二:如何寻找帮助。③训练三:指导患者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④训练四:如何与人打交道。⑤训练五:合作。⑥训练六:社交问题的解决。结果:通过增加对社交时恐惧的暴露及社交技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社交恐惧症有效;但对精神分裂症意志活动减退所致社交时主动性不足效果较差。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训练应尽早进行,同时在设计精神分裂症社交训练时应加强对患者主动性不足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交技能训练 活动方案 语言表达能力 社交恐惧症 人际交往 交往技巧 社会交往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陶庆兰 邓红 +10 位作者 张树森 沈峰 胡咏梅 张倬秋 申文武 邱昌建 耿婷 朱燕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情绪表达
下载PDF
精神专科保护性约束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8
3
作者 陶庆兰 黄霞君 寇小敏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 心理体验 护理干预 精神专科 拒绝治疗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症状 医疗措施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陶庆兰 邓红 +10 位作者 张树森 沈峰 胡咏梅 张倬秋 申文武 邱昌建 耿婷 朱燕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给予小组社交技能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家庭负担量表(FBS)进行评定。结果...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给予小组社交技能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家庭负担量表(FB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训练前后的SDSS评分及FBS中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关系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日常活动的能力并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大学生抑郁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陶庆兰 刘阳 耿婷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5期267-269,276,共4页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障碍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0名患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父...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障碍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0名患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母亲还表现出较强的过分干涉(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和对生活事件的态度,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大学生发生抑郁障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生活事件 大学生 抑郁障碍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与正常人群的家庭环境对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陶庆兰 张波 张树森 《华西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以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各80例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经对照研究,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之间除独立性、道德宗教观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 本文以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各80例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经对照研究,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之间除独立性、道德宗教观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方面,海洛因依赖者明显劣于正常组。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家庭环境在许多方面有重要缺陷。提示家庭环境与海洛因依赖之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 家庭环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及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陶庆兰 李小麟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00-601,共2页
目的 :发现在成都地区开展精神科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及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以自拟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结果经百分比统计 ,发现病人在服务方式、心理干预、社会功能康复等方面有不... 目的 :发现在成都地区开展精神科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及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以自拟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结果经百分比统计 ,发现病人在服务方式、心理干预、社会功能康复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家属在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技术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结论 :根据成都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医院的条件有选择地开展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服务需求 调查 精神疾病 疾病知识 护理知识 病人 根据 条件 程度
下载PDF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8
作者 陶庆兰 吴秋华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8,共3页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陶庆兰,吴秋华华西医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所精神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后进入恢复期,此期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陶庆兰,吴秋华华西医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所精神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后进入恢复期,此期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此时病人的心理极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心理护理 恢复期 护理
下载PDF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9
作者 赵高锋 杨彦春 +16 位作者 张强 张树森 邓红 朱燕 任正伽 兰科 刘传新 陶庆兰 王梅 刘善明 张倬秋 陈颖 李海民 耿婷 刘宇 张伟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8-483,共6页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县京安小区、什邡红白镇两个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2685人中,随机抽取820名社区居...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县京安小区、什邡红白镇两个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2685人中,随机抽取820名社区居民登记人口学背景、受灾状况,并使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进行评估,依据DSM-Ⅳ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结果:在完成的820份调查评估资料中,785份PCL—C和PSSS问卷有效。男女比例为1:1.41;平均年龄(43±18)岁;26.0%患有躯体疾病,28.4%有地震前饮酒习惯,23.6%有震后饮酒行为。不同年龄居民PSSS总分及2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的临床检出率为12.4%(97/785),女性PTSD发生率高于男性(15.3%vs.8.3%,P=0.003),地震中有曾被掩埋经历者PTSD发生率高于无被掩埋经历者(26.3%vs.11.6%,P=0.018),有丧亲者的FFSD发生率高于无丧亲者(18.7%vs.11.1%,P=0.015)。以PTSD诊断是否成立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070,95%CI:1.274—3.365)、有曾被掩埋经历者(OR=2.806,95%CI:1.249~6.306)、亲人丧失(OR=1.537,95%CI:1.087—2.173)及PSSS评分偏低(OR=0.960,95%CI:0.941~0.979)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灾后社区重建过程中,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存在较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女性、有曾被掩埋经历、亲人丧失及个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偏低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780名受灾群众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34
10
作者 赵高锋 杨彦春 +16 位作者 张树森 邓红 朱燕 任正伽 张伟 孙学礼 李海民 刘传新 王梅 岳莉莉 刘善明 张倬秋 陶庆兰 陈颖 徐加军 毕建强 何莹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15-819,共5页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受灾群众的受灾情况及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成都市2个临时居住点极重灾区受灾群众登记人口学背景、受灾情况及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受灾群众的受灾情况及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成都市2个临时居住点极重灾区受灾群众登记人口学背景、受灾情况及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依据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急性应激障碍(ASD)临床检查。结果780名受灾群众完成登记评估。在完成登记的资料中729份有效,其中450份PCL-C有效;男女比例为1:1.31。平均年龄36.73±20.82岁;9.5%患有躯体疾病,9.7%生活需人协助,70.7%被动和没有参加社区活动,9.1%严重心理问题。ASD的发生率为30.9%(139/450),PCL-C≥38分有186(41.3%)例,PCL-C≥45分有100(22.2%)例,PCL-C≥50分者有83(18.4%)例,PCL-C≥45分筛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0.780,P=0.033)。ASD组和非ASD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与非ASD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自地震极重灾区的受灾群众较早出现了心理问题。在生命救助的同时,应该尽早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心理状况 急性应激障碍 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
下载PDF
生活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倬秋 邓红 +9 位作者 张树森 胡咏梅 陶庆兰 沈峰 申文武 邱昌建 朱燕 耿婷 吴嘉 孙学礼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2-513,516,共3页
[目的]了解病程在5年内的患者的情绪状况,探索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方法]对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生活技能训练,内容包括:"生存"能力训练、问题解... [目的]了解病程在5年内的患者的情绪状况,探索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方法]对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生活技能训练,内容包括:"生存"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认识自我的训练、同理能力的训练、自信心训练、职业训练、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技能、求助医生的技能、松弛训练。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了解患者情绪、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前后,两组患者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均无情绪障碍。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社会功能缺陷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2个月比较,总分、职业和工作评分、家庭外的社会活动评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在5年内的患者情绪障碍不突出,社会功能缺陷尚不严重,及早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不仅能预防社会功能缺陷的发生,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技能训练 社会功能 情绪
下载PDF
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情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沈峰 杨彦春 +11 位作者 邓红 张树森 张倬秋 陶庆兰 胡咏梅 申文武 邱昌建 耿婷 朱燕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精神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例配对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试验组60人,服用抗精神病药配合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例配对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试验组60人,服用抗精神病药配合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时、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时进行大体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中的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P=0.039)及思维障碍因子(P=0.043)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试验组在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P=0.03)及反应缺乏因子(P=0.018)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时,试验组除了阳性量表和思维障碍因子外,其余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试验组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更好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各方面的精神病症状、改善抑郁情绪、提高自知力同时改善大体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社会干预 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峰 杨彦春 +11 位作者 邓红 张树森 张倬秋 陶庆兰 胡咏梅 申文武 邱昌建 朱燕 耿婷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试验组进行5次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6个月及9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的评估。结果试验组在6月的评定中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得分(P<0.01)、一般精神病理得分(P<0.01)、MADRS得分(P<0.01)的减少量及大体评定得分(P<0.01)得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9月的评定中阴性症状量表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的试验组,在精神病症状,抑郁情绪及大体评定上的改善要优于单纯药物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病
下载PDF
结合藏文化的心理干预对玉树地震伤员急性应激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麟 李涛 +3 位作者 吴学华 陶庆兰 黄雪花 朱仕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2-493,共2页
灾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给受灾者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变化,其中灾后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以分离症状、
关键词 地震 急性应激反应 心理干预 藏文化
下载PDF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倬秋 邓红 +9 位作者 张树森 胡咏梅 陶庆兰 沈峰 申文武 邱昌建 朱燕 耿婷 吴嘉 孙学礼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分析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康复... 目的:分析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分析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生存”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认识自我的训练、同理能力的训练。采用小组训练的方法,患者和监护人均自愿参加,前3个月每月训练1次,以后每3个月训练1次。训练总时间2~9个月,完成小组集中训练2~5次,平时个别训练由家属监督进行。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每次训练前由监护人和患者共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共有14项,采用4级评分。总分最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最高64分。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结果:因入组时间前后不同,第一次参与训练38例,第二次参与训练33例,第三次参与训练27例,第四次参与训练12例,第五次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下降明显;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分量表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分无明显改变。②第一次训练后38例患者中有5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二次训练后33例患者中有4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三次训练后26例患者中有1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四、五次训练后患者中没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者。5次测定结果经分布检验:χ2=3.907,P>0.05。即5次测定每次总分≥22分的人数分布没有差别。③5次测定量表项目评分≥3分的项目全部集中在做饭菜、做家务、洗衣、处理钱财4个方面。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缺陷主要集中在工具性生活能力方面。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在短期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应该强调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及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
下载PDF
系统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申文武 邓红 +8 位作者 邱昌建 张树森 张倬秋 陶庆兰 沈峰 耿婷 朱燕 吴嘉 孙学礼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型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15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自愿参加,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进行以健康教育理论和小组...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型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15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自愿参加,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进行以健康教育理论和小组治疗理论相结合的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后,第15个月时症状减轻,社会功能改善,复发率下降,家属的精神分裂症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康复
下载PDF
168名芦山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瑞安 黄垒 +6 位作者 李小麟 李静 黄雪花 陶庆兰 罗稀 尹敏 次拉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9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因芦山地震就诊于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员168名,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因芦山地震就诊于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员168名,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芦山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168名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总分为(29.51±10.85)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38名(22.6%),未发生急性应激障碍130名(77.4%)。再体验症状阳性75名(44.6%),回避麻木症状阳性16名(9.5%),高警觉症状阳性62名(3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伤残持愤愤不平和对未来生活持听天由命态度是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芦山地震伤员存在一定的急性应激反应,影响因素以再体验症状较突出,重点关注对伤残持愤愤不平和对未来生活持听天由命态度的地震伤员,给予医疗救援与治疗同时需积极、早期、及时针对伤员给予心理干预,降低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伤员 急性应激障碍 调查
下载PDF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训练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倬秋 邓红 +9 位作者 张树森 胡咏梅 陶庆兰 沈峰 申文武 邱昌建 朱燕 耿婷 吴嘉 孙学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97-1098,共2页
康复训练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总病程在5年以内的门诊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模式和具体训练方案。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技能训练 训练方案
下载PDF
玉树地震伤员本土化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学华 李小麟 +3 位作者 段艮芳 陶庆兰 黄雪花 朱仕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赴外地治疗的藏族伤员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发生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地震后的伤员在来院的第1天(心理干预前...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赴外地治疗的藏族伤员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发生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地震后的伤员在来院的第1天(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评估得分情况提供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比较在不同阶段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为玉树伤员提供心理辅导,实施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能减轻A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心理干预 西藏文化
下载PDF
后方救治医院对玉树地震藏族伤员的人文关怀
20
作者 朱仕超 李小麟 +2 位作者 黄雪花 陶庆兰 吴学华 《护理学报》 2011年第21期76-78,共3页
总结对2010年4月16日71例转移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玉树地震藏族伤员进行人文关怀的措施。包括:关注藏族伤员的需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关心与尊重,所括尊重伤员饮食习惯,提供合适的饮食;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尊重藏族同胞的习俗,避免... 总结对2010年4月16日71例转移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玉树地震藏族伤员进行人文关怀的措施。包括:关注藏族伤员的需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关心与尊重,所括尊重伤员饮食习惯,提供合适的饮食;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尊重藏族同胞的习俗,避免无意触及藏族同胞的忌讳。充分利用藏族佛教积极因素进行心理护理。利用多种形式的沟通,传递真情,加强与伤员的情感连接。藏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结合这一特性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更有效地促进了康复,本组71例伤员均痊愈,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在入院后3~7周陆续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藏族伤员 后方救治医院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