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大可能熵原理(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陶必修 葛一凡 潘希忠 《贵州科学》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定义了最大可能熵(PME)的新概念,并提出最大可能熵原理.仅对孤立的平衡系统而言PME才等于系统的熵(Sm=S),一般情况下PME总是大于系统的真实熵(Sm>S).当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的PME不管因为甚么原因增大时,它的信息和熵就能同时增加.例如... 定义了最大可能熵(PME)的新概念,并提出最大可能熵原理.仅对孤立的平衡系统而言PME才等于系统的熵(Sm=S),一般情况下PME总是大于系统的真实熵(Sm>S).当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的PME不管因为甚么原因增大时,它的信息和熵就能同时增加.例如,当一个系统的体积和能量增加时,其PME就增大,从而导致它的信息和熵可同时增加.最大可能熵原理建立在理论和近年提出的“熵界”上.由这个原理不但能推导出科学上已有结论,如黑洞无毛定理,还可用来解释宇宙中某些谜一样的问题,如整个宇宙的熵增大,同时地球上的生物却可以不断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开放系统 最大可能熵 信息 宇宙物质结构
下载PDF
中医经络和人体谐振腔 被引量:5
2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从波动理论、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建立简化人体声波谐振腔模型和电磁谐振腔模型,求出体内简正波离散谱及其波长范围。还得到有意义的结论:1)组成人体各种微粒的声振动,在体内能量传递... 从波动理论、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建立简化人体声波谐振腔模型和电磁谐振腔模型,求出体内简正波离散谱及其波长范围。还得到有意义的结论:1)组成人体各种微粒的声振动,在体内能量传递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2)证明了体外电磁波的大部份能量分布于体表,这正是经络、腧穴分布于体表并能治病的原因;3)经气运行系统不同于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经气主要由光子(电磁场量子)、声子(振动能量子)、少量电子和其它微观粒子组成,它的运行遵循量子规律,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能单纯用轨道描述,也不会完全被限制于特定管道内,故其运动不需要特定管道,这正是数十年来实验上未找到与经络对应之管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谐振腔 表面能 波粒二象性 中医经气
下载PDF
中医经络的现代理论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必修 《应用物理》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从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建立简化人体谐振腔模型,求出体内简正波离散谱,及其波长范围:10-6m≤λ≤1m。还得到有意义的结论:1) 证明了体外波的大部份能量分布于体表,这正是经络、腧穴分... 从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建立简化人体谐振腔模型,求出体内简正波离散谱,及其波长范围:10-6m≤λ≤1m。还得到有意义的结论:1) 证明了体外波的大部份能量分布于体表,这正是经络、腧穴分布于体表并能治病的原因;2) 经气运行系统不同于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经气主要由光子(电磁场量子)、声子(振动能量子)、少量电子、质子和其它微观粒子组成,它的运行遵循量子规律,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能单纯用轨道描述,也不会完全被限制于特定管道内,故其运动不需要特定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磁场 人体谐振腔 表面能 波粒二象性 中医经络
下载PDF
中医主要概念的现代描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中医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仍沿用古老和不精确的理论。本文应用现代方法对其进行描述,试图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可预测生化反应能否自动发生,证实自由能可推动生化... 中医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仍沿用古老和不精确的理论。本文应用现代方法对其进行描述,试图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可预测生化反应能否自动发生,证实自由能可推动生化反应。"气"被定义为体内的自由能,可用物理方法来描述。"血"是体内有益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引入熵产生率函数来描述人体内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论述它与健康状况之关系。"阴和阳"对应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体内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总称,其中合成过程把食物变成组织内的生命物质,即中医所说"阴成形";分解过程把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出人体所需的自由能,即中医所说"阳化气"。人体"气血"状况和治病的效果可通过米氏方程来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能 熵产生率 米氏方程 “气血”
下载PDF
人体经络的电磁学性质 被引量:3
5
作者 陶必修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前使用现代科学方法已经证明在人体内散布着各种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这些电荷的产生和它们的运动包含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之中。可以预见,用电子学方法能揭示医学上不少秘密。 本文试图从电磁学角度来揭示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与输穴... 目前使用现代科学方法已经证明在人体内散布着各种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这些电荷的产生和它们的运动包含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之中。可以预见,用电子学方法能揭示医学上不少秘密。 本文试图从电磁学角度来揭示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与输穴的本质。我们发现,输穴一般位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组织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经络 电磁学 经络 输穴
下载PDF
微观数字态
6
作者 陶必修 童红 杨吟野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当组成电子系统的元件或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尺度(或其间隙)缩至纳米量级以下时,量子规律必然要起作用.在这种超微结构中表达的一个二进制数,就相当于系统的一个微观态,这些微观态的复杂性由二进制数的位数确定.从不同形式的不对易代数,可... 当组成电子系统的元件或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尺度(或其间隙)缩至纳米量级以下时,量子规律必然要起作用.在这种超微结构中表达的一个二进制数,就相当于系统的一个微观态,这些微观态的复杂性由二进制数的位数确定.从不同形式的不对易代数,可得到微观数字态的不同表示,反映了理论上量子规律的多样性.要选择合适的不对易代数,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获得.另外,把“拟荷”这个抽象概念与微观体系的能级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可观测的物理量,从而可应用物理方法对微观数字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系统 不对易代数 拟荷
下载PDF
线粒体质子泵的共振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8年第1期86-91,共6页
用Dirac方程证明:一维运动电子速度比一般三维电子速度快。嵌入内膜的蛋白质分子和内膜中的辅酶Q10等诸多长链分子构成了二维晶格和一维电子传递链,使电子传递过程蛋白质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高效和快捷。释放的能量转变为晶格振动能和红... 用Dirac方程证明:一维运动电子速度比一般三维电子速度快。嵌入内膜的蛋白质分子和内膜中的辅酶Q10等诸多长链分子构成了二维晶格和一维电子传递链,使电子传递过程蛋白质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高效和快捷。释放的能量转变为晶格振动能和红外光能,基质中近距离的质子热振动频率正好合于这些声子和红外光子的频率,三者共振,质子吸能而泵出内膜,此为质子泵形成原理。由于内膜中存在晶格结构,又有快速传递电子,故细胞内大多数重要反应集中于生物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膜 二维蛋白晶格结构 红外光子和声子 三者共振 质子泵
下载PDF
主导人体健康的序参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5年第4期26-29,共4页
生物系统最惊人的特点之一是各部分之间的高度协调,要实现这种高效协调,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即时交换信息和能量才可能实现。信息和能量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人体能量包含固化的能量和气化的能量,固化者即中医所谓"血",... 生物系统最惊人的特点之一是各部分之间的高度协调,要实现这种高效协调,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即时交换信息和能量才可能实现。信息和能量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人体能量包含固化的能量和气化的能量,固化者即中医所谓"血",它包含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物质和储存的有用物质;气化能为体内自由能,即中医的"气"。故信息和"气血"就是主导人体健康的序参量,当人体健康状况处于某临界点附近时,此三个序参量可决定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方向。本文还讨论了人类大脑功能的部分奥秘,如记忆、精神病的原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气血” 自由能 基因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医经络理论的现代方法描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2年第6期87-89,共3页
从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论证在腧穴处存在接触电位差,在体表与内脏之间存在温差电动势,这2种电动势会推动带电粒子在人体内运动,由此产生非稳衡电磁场;其它如脑电、心电、肌电及各种细... 从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对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进行研究。论证在腧穴处存在接触电位差,在体表与内脏之间存在温差电动势,这2种电动势会推动带电粒子在人体内运动,由此产生非稳衡电磁场;其它如脑电、心电、肌电及各种细胞电位都对人体电磁场有贡献。按量子力学,人体内的电子和各种离子特别是光子的运动不能用轨道描述,要用波函数来描述,由波函数可求出这些微粒的空间几率分布和变化规律,人体经气由这些微粒波构成,故其运动不需要特定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磁场 人体整体谐振腔 波函数 光子数密度
下载PDF
准粒子和真实粒子
10
作者 陶必修 孙向荣 倪少勇 《贵州科学》 2004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文从现代观念出发对准粒子和真实粒子的关系等作了综述。
关键词 准粒子 真实粒子 超弦 弦网络
下载PDF
生物基因突变的熵增加与癌症关系的探讨
11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研究了熵增加原理与生物基因突变及癌症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生命是起源于太阳光子第一推动的想法及其相应的癌症新防治思路,这也是基于科学的食物分级,且符合中医大医治未病的思想,有利于有关慢性病和癌症防治知识普及。熵增加原理导致了... 研究了熵增加原理与生物基因突变及癌症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生命是起源于太阳光子第一推动的想法及其相应的癌症新防治思路,这也是基于科学的食物分级,且符合中医大医治未病的思想,有利于有关慢性病和癌症防治知识普及。熵增加原理导致了基因突变,促使生物体发生变异或导致癌症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多聚体熵函数具有的特性,多聚体的熵力在确定的小范围内成为稳定生物结构的因数,引入最大可能熵、有序因子和有序区间等特征量来描述生命体及其环境的系统稳定性,使得我们对生命起源、变化及其可能癌变的防治有新的认识,丰富了人们在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方面的物理学知识,可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增加原理 基因突变 食物分级 熵力 生命有序因子
下载PDF
具有可变整体粘滞系数的宇宙模型(英文)
12
作者 陶必修 朱家强 《贵州科学》 1997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研究具有开放热力学系统内涵和可变整体粘滞系数的Friedmann宇宙模型的演化过程.获得了一类非奇异性膨胀宇宙模型,展示了不变的粒子数密度和变化的膨胀速率.
关键词 开放热力学系统 粘滞系数 宇宙模型 膨胀宇宙
下载PDF
宇宙的时间之箭(英文)
13
作者 陶必修 《贵州科学》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提出宇宙广文摘原理,应用此原理解决了前半个宇宙生命期内宇宙总广义熵增加的同时信息量亦增加的难题.宇宙时间之箭的方向问题也得到澄清,其结果与因果律相吻合.
关键词 宇宙广义熵原理 信息量 宇宙学
下载PDF
数字式光栅测长仪温度测量定标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向荣 聂思敏 陶必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为满足数字式光栅测长仪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的需要,为数字式光栅测长仪测温系统设计制作了一种高精度多路温度定标系统。根据热传导理论,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实验检测证实了该系统的实用性。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操... 为满足数字式光栅测长仪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的需要,为数字式光栅测长仪测温系统设计制作了一种高精度多路温度定标系统。根据热传导理论,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实验检测证实了该系统的实用性。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操作方便、易于在现场推广应用等优点。用该系统定标的多路温度测量仪送法定计量部门检定,检定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预定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光栅测长仪 多路温度测量 定标系统 热传导理论
下载PDF
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性状研究
15
作者 黄伟其 陶必修 蔡绍虹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本文对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形成该光电响应时滞后曳的主要根源在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多声子慢态复合.我们给出了削减后沿拖曳、提高光电响应速度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解决宽带光... 本文对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形成该光电响应时滞后曳的主要根源在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多声子慢态复合.我们给出了削减后沿拖曳、提高光电响应速度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解决宽带光通讯的速度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响应 时滞后曳效应 异质结并接 矩形光脉冲 半导体 光电管
下载PDF
暗物质和6维宇宙模型(英文)
16
作者 孙向荣 倪绍勇 陶必修 《贵州科学》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近年来,一种特殊的具有额外维空间的宇宙模型被提出,它允许所有标准模型的场在其中传播,此模型可自然地解释宇宙暗物质的存在。目前,已提出了各向同性的这类模型,难度较大的各向异性模型还未建立。本文的目的是在这方面来做一些探索性... 近年来,一种特殊的具有额外维空间的宇宙模型被提出,它允许所有标准模型的场在其中传播,此模型可自然地解释宇宙暗物质的存在。目前,已提出了各向同性的这类模型,难度较大的各向异性模型还未建立。本文的目的是在这方面来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经过努力,我们得到符合要求的2个严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外维空间 各向异性 暗物质
下载PDF
阴阳学说与广义的互补原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必贤 陶必修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本文将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的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德国波尔创立的对应原理进行类比分析,认为阴阳学说就是广义的互补原理,并认为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实质上也是符合阴阳学说的阴阳互相消长、发展、变化和制约的规律的。
关键词 阴阳学说 互补原理 对应原理 量子力学 阴阳
下载PDF
Bosonic Membranes and the Cosmic Matter-Structure Formation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必修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01-702,共2页
The structures in the universe usually group as they are observed today, in forms such as “walls of galaxies”, hollow spheres and cosmic foa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s is given... The structures in the universe usually group as they are observed today, in forms such as “walls of galaxies”, hollow spheres and cosmic foa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s is given by a solution of bosonic membranes,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astronomical surve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AXIES UNIVERSE ORIGIN
下载PDF
The formation of matter structures in the Universe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必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We 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matter structures in the Universe,and show that spherical Higgs bosonic membranes were possibly produced homogeneously in the early Universe and expanded rapidly.After a period of evolution... We 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matter structures in the Universe,and show that spherical Higgs bosonic membranes were possibly produced homogeneously in the early Universe and expanded rapidly.After a period of evolution,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mbranes began to change,the massive particles replaced the imaginary Higgs bosons through the Higgs mechanism,while the energy came from the Universe expansion.After that,the membranes reduced their speed and broke into pieces,which became the seeds of matter structures.It is proven that microscopic principles may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and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es such as cosmic foam is also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物质结构 HIGGS场
下载PDF
A new energy source originating from extra dimensions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必修 吉世印 李芳琼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830-1834,共5页
In this work the Einstein gravitational field equations and the Lichnerowicz boundary formalism in the extra dimensions are used to build up our black hole model from 6-dimensional space-time. From the internal stress... In this work the Einstein gravitational field equations and the Lichnerowicz boundary formalism in the extra dimensions are used to build up our black hole model from 6-dimensional space-time. From the internal stress-energy tensor the solutions with energy levels and semiclassical space-quantization are obtained, which combines with only one metric condition outside the defect. We show a new type of energy source, which originates from extra dimensions. A part of the energy source of quasi-stellar object (QSO) maybe come from extra dimensions in that way. The theoretical arithmetic upper limit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output energy of Q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量子化 6-度空间 能量级 能源动力 球对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