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陶振玉 杨天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各定位方法难以达到精确定位,加之靶点最理想的毁损灶位置和大小尚不完全清楚等原因,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作者就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的应用解剖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各定位方法难以达到精确定位,加之靶点最理想的毁损灶位置和大小尚不完全清楚等原因,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作者就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的应用解剖基础、靶点的定位、手术并发症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核团毁损 帕金森病 综述
下载PDF
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邢丽冬 钱志余 +1 位作者 陶振玉 杨天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10,共8页
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达90%以上,但手术过程中毁损体积的量化问题研究得不多,通过控制毁损温度和时间来确定毁损灶的范围是有效的,但其量化关系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体外蛋清射频毁损灶和活体内大鼠脑射频毁损灶模型,... 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达90%以上,但手术过程中毁损体积的量化问题研究得不多,通过控制毁损温度和时间来确定毁损灶的范围是有效的,但其量化关系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体外蛋清射频毁损灶和活体内大鼠脑射频毁损灶模型,探讨毁损体积随毁损温度及时间两个参数变化的规律,利用1stOpt数学拟合工具拟合了相关度较高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一关系就能够根据预毁损体积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时间,提高毁损术效果;使用特制的内置四光纤探头测量了大鼠脑靶点处的生物组织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μs’。实验数据表明,μs'的变化规律与相应毁损温度时间下的毁损体积变化规律相似,证明了其与射频毁损灶体积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毁损体积与优化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射频毁损手术实时监控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病理学检测证明了实验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帕金森病射频毁损手术实时监控中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毁损 帕金森病(PD) 近红外光谱 优化散射系数(μs')
下载PDF
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兴 徐义昌 +5 位作者 钱进 赵昌平 徐英纳 张勇 陶振玉 骆杨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手术方式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结果患... 目的探讨采用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手术方式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接受单孔、单引流管、免冲洗手术治疗方法后,效果均为有效,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病例随防1个月至半年,未出现复发及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结论采取钻单孔、置单根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免去冲洗步骤,简化了手术流程,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慢性 硬膜下 手术 引流
下载PDF
“速发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骆杨 徐义昌 +5 位作者 许兴 赵昌平 钱进 徐英纳 张勇 陶振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2-373,共2页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kull eosinophilic granuloma,SE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骨病,属于朗罕细胞组织增生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颅骨,以额骨、顶骨和枕骨多见,并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kull eosinophilic granuloma,SE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骨病,属于朗罕细胞组织增生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颅骨,以额骨、顶骨和枕骨多见,并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为特点。由于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发型 朗罕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OMA 组织细胞增生 skull 组织增生 骨病 LANGERHANS 组织细胞浸润
下载PDF
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陶振玉 徐义昌 +1 位作者 杨天明 钱志余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7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μ’s)的相关性,并建立毁损灶体积与μ’s的回归方程。方法利用正常大鼠建立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MRI确定毁损灶最大直径、高,经公式转换成体积,... 目的观察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μ’s)的相关性,并建立毁损灶体积与μ’s的回归方程。方法利用正常大鼠建立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MRI确定毁损灶最大直径、高,经公式转换成体积,毁损过程中记录μ’s的变化。结果不同毁损条件下,随着毁损灶体积的规律性变化,μ’s出现规律性变化。结论μ’s可以实时反映毁损灶体积的变化,可作为射频毁损手术的实时监控指标,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毁损 磁共振成像 优化散射系数 μ’s
下载PDF
烟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陶振玉 徐义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1]烟雾病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1]烟雾病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药物治疗至今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法,内科保守治疗给予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类固醇激素类、改善微循环药物及神经营养剂等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欠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治疗应用 间接血管重建术 改善微循环药 神经营养剂 抗血小板聚集药 颈外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 根治性治疗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CRE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钱进 徐英纳 +3 位作者 陶振玉 史岩 栾文康 颜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0,39,共5页
目的:探讨CRE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计划(CGGA)数据库中CREB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分析CREB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REB1小干... 目的:探讨CRE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计划(CGGA)数据库中CREB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分析CREB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REB1小干扰RNA(si-CREB1)转染胶质瘤U251及U87细胞,通过CCK8试验及Transwell试验观察下调CREB1表达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CREB1在人脑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组,胶质瘤患者中高表达CREB1提示预后不良。下调CREB1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论:CREB1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和临床预后相关,si-CREB1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临床预后 CREB1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钱进 施圣晖 +4 位作者 许兴 徐英纳 张勇 陶振玉 徐义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29-332,336,共5页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体会,分析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8年6月20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窗显露与神经血管保护、责任血管辨识与...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体会,分析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8年6月20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窗显露与神经血管保护、责任血管辨识与手术策略、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早期的总体治愈率为95%,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治愈8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即刻治愈10例,延迟痊愈1例,好转1例,严重并发症1例,轻度并发症3例。手术策略和技巧与疗效及并发症相关。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外科方法,个体化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手术策略 并发症
下载PDF
从市政工程施工角度看造价文件的编制
9
作者 陶振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3年第1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工程造价 造价文件 造价管理 造价编制
下载PDF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昌平 徐义昌 +4 位作者 许兴 钱进 徐英纳 张勇 陶振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基底节区脑内出血,脑组织及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经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2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h、24h、7d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21例、>80%8例,...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基底节区脑内出血,脑组织及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经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2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h、24h、7d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21例、>80%8例,再出血1例。ADL评分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2例。结论翼点经侧裂岛叶入路有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 岛叶
下载PDF
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个体化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 徐义昌 +4 位作者 许兴 赵昌平 徐英纳 陶振玉 骆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个体化策略选择、手术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我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血肿达到基本清除,出院时根据GOS评分,恢... 目的:探讨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的个体化策略选择、手术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我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血肿达到基本清除,出院时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GOS评分5分)9例,中度残疾(GOS评分4分)28例,重度残疾(GOS评分3分)19例,植物状态(GOS评分2分)5例,死亡(GOS评分1分)2例。结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及出血部位,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以达到脑组织的最大保护,减少手术损伤,同时能更好地清除血肿及止血,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显微手术 血肿
下载PDF
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义昌 许兴 +4 位作者 张勇 赵昌平 钱进 徐英纳 陶振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6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的手术方法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04-2012-04我科应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并对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目的探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的手术方法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04-2012-04我科应用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并对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术后恢复顺利,达到治愈,术后出现癫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最长随访3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单钻孔、不冲洗及闭式引流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化了手术流程,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 冲洗 引流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36例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义昌 许兴 +5 位作者 赵昌平 钱进 徐英纳 张勇 陶振玉 骆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手术策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7年7月对3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31例达到了镜下全切肿瘤(SimpsonⅠ级),5例SimpsonⅡ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最长随防10...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手术策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7年7月对3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31例达到了镜下全切肿瘤(SimpsonⅠ级),5例SimpsonⅡ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最长随防10年,1例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结合良好手术策略、手术技巧不仅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并能更好地保护回流静脉及脑重要功能区,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矢状窦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进 徐义昌 +2 位作者 许兴 张勇 陶振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患者术后CT示严重脑水肿伴瘤腔内少量出血,经加强脱水治疗后改善;其余17例患者术后头颅CT提示不同程度脑水肿,经脱水治疗改善。结论术中颅内静脉损伤可能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出血及严重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妥善保护好静脉,避免损伤,可减少术后血肿及严重脑水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静脉保护 颅内血肿 脑水肿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4例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圣晖 骆杨 +2 位作者 徐义昌 许兴 陶振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共34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90%者26例,清除80%~90%者8例,术后无明... 目的:探讨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共34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90%者26例,清除80%~90%者8例,术后无明显再出血,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0例,GOS 4分18例,GOS 3分4例,GOS 2分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英纳 陶振玉 +2 位作者 许兴 骆杨 钱进 《微创医学》 2022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钻孔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钻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神经导航...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钻孔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钻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记录钻孔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周、入院后3个月、入院后6个月的脑中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1)钻孔组患者入院后手术介入时间为(3.06±2.03)d,手术时长为(29.69±7.38)min,术中出血量为(13.66±4.27)mL,术后血肿清除率为(80.23±12.33)%,术后导管拔除时间为(3.11±1.49)d,术后GCS增长(3.17±1.25)分,术后1周肌力改善率为65.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3周、3个月、6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低、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且钻孔组患者入院后3周、3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入院后6个月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在短期内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中小量 神经导航 钻孔引流 神经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疗效
下载PDF
体内外射频热凝毁损灶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振玉 杨天明 +2 位作者 钱志余 肖笛 狄广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8-1061,F0002,共5页
目的用MRI及病理检测方法 ,观察体内外射频毁损灶体积的差异性,建立射频毁损灶体积与毁损时间、温度的回归方程和三维模型。方法利用正常大鼠和新鲜蛋清分别建立体内外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体外模型用游标卡尺测量毁... 目的用MRI及病理检测方法 ,观察体内外射频毁损灶体积的差异性,建立射频毁损灶体积与毁损时间、温度的回归方程和三维模型。方法利用正常大鼠和新鲜蛋清分别建立体内外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体外模型用游标卡尺测量毁损灶的最大直径、高,体内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MRI确定毁损灶最大直径、高,经公式转换成体积。结果相同毁损条件下,体内外获得的毁损灶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内外射频毁损灶体积均随时间温度变化出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体内外环境因素对毁损体积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利用回归方程可对预定毁损体积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毁损 MR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