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纤毛虫实验生态学研究I: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梅 许恒龙 +3 位作者 陶振铖 马洪钢 朱明壮 宋微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为揭示不同碳氮比对纤毛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纤毛虫对碳源和能量来源的选择性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对海水养殖水体中 3种常见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扇形游仆虫 (Euplotesvannus)、海洋尾丝虫 (Uronemamarinum)和巨大拟阿脑虫 (Paranophr... 为揭示不同碳氮比对纤毛虫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纤毛虫对碳源和能量来源的选择性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对海水养殖水体中 3种常见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扇形游仆虫 (Euplotesvannus)、海洋尾丝虫 (Uronemamarinum)和巨大拟阿脑虫 (Paranophrysmagna)在牛肉浸膏及梯度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种群增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数据分析表明 ,在牛肉浸膏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于纤毛虫种群增长影响显著 ,其中在 0 .0 5 gL-1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中 3种纤毛虫种群增长最佳 (P <0 .0 5 ) ,而在 0 .4 gL-1浓度时纤毛虫的生长繁殖均受到高度抑制 (P <0 .0 5 ) .这一结果显示 ,不同C N比对纤毛虫的种群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增长 扇形游仆虫 海洋尾丝虫 巨大拟阿脑虫 葡萄糖
下载PDF
南海北部冬季和夏季浮游哲水蚤类群落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武昌 高尚武 +3 位作者 孙军 陶振铖 杨波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8-458,共11页
根据2004年2月10日-3月6日(冬季)和8月26日-9月6日(夏季)在南海北部的两个航次中用浮游动物大网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哲水蚤类70种,冬季航次62种,夏季航次62种,种类的季节变... 根据2004年2月10日-3月6日(冬季)和8月26日-9月6日(夏季)在南海北部的两个航次中用浮游动物大网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哲水蚤类70种,冬季航次62种,夏季航次62种,种类的季节变化不大。在海洋站位,每个站位出现的哲水蚤类为4-41种,近岸的站位出现的种数少,向远海逐渐增多。哲水蚤总丰度冬季为10-353个/m3,夏季为13-205个/m3,从近岸到远海减少。哲水蚤生物量干重冬季为0.80-33.39mg/m3,夏季为0.64-5.81mg/m3,从近岸到远海减少。种类多样性指数采用香农-威弗指数,冬季为0.80-4.39,夏季为2.12-4.66,在近岸较低,远海较大。优势度大于2%的种被认为是优势种。冬季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狭额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tenuis)、弓角基齿水蚤(Clausocalanus arcuicornis)、长尾基齿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达氏波水蚤(Cosmocalanus darwini)。夏季的优势种(类)为: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小哲水蚤(Nannocalanus minor)、狭额真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小拟哲水蚤、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柱形宽水蚤(T.stylifera)、异尾宽水蚤(T.discaudata)。这些种在各个站位占总丰度的15%-92%(平均为48%)。优势度大于5%的种有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狭额真哲水蚤、锥形宽水蚤、异尾宽水蚤,各种的丰度(除狭额真哲水蚤外)从近岸向远海降低。在远海深水的站位,出现了热带暖水种乳点水蚤属的腹突乳点水蚤(Pleuromamma abdominalis)、瘦乳点水蚤(P.gracilis)和粗乳点水蚤(P.robusta)。哲水蚤目种丰富度、桡足类丰度、多样性指数、优势种丰度从近岸到远海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桡足类群落从近岸到远海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水蚤目 桡足类 多样性 南海
下载PDF
桡足类与硅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捷 李超伦 +1 位作者 张展 陶振铖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
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的影响是近年来海洋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降低了桡足类的产卵和孵化成功率。其可能原因在于硅藻大量繁殖后由于缺乏某种关键营养物质或自身产生某种抑制物阻碍了桡足类繁殖过程。但目前现场、室内实验结果不一:... 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的影响是近年来海洋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降低了桡足类的产卵和孵化成功率。其可能原因在于硅藻大量繁殖后由于缺乏某种关键营养物质或自身产生某种抑制物阻碍了桡足类繁殖过程。但目前现场、室内实验结果不一:室内实验结果显示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多不饱和酸(PUFAs)。而现场实验结果则表明硅藻可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小分子量的醛类)阻碍桡足类卵的孵化。由于目前对这种硅藻-桡足类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尚不清楚,如果这一现象在自然海区中普遍存在,传统上关于“硅藻-桡足类-鱼类”的海洋经典食物链观点势必存在极大的缺陷。文章介绍了这一问题的目前研究进展和将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桡足类相互作用 产卵率 孵化成功率
下载PDF
可见光和紫外线对浮游动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振铖 张武昌 孙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61,共6页
关键词 可见光 紫外线 浮游动物 海洋食物链 传播 趋光性
下载PDF
几种单胞藻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展 孙松 +1 位作者 李捷 陶振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2-618,共7页
研究6种饵料微藻: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研究6种饵料微藻: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对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bifilosa)雌体繁殖的影响,以探索适合培养双刺纺锤水蚤的藻类。应用解剖镜下计数方法对雌体存活率、产卵率、孵化率、排粪率几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微绿球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明显不适于用作雌体饵料;中肋骨条藻组产卵率最高,亚心形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组的产卵率没有显著差异;亚心形扁藻组的排粪率明显低于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组;摄食三角褐指藻的雌体所产的卵其平均孵化率要显著低于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亚心形扁藻组雌体的产卵率尽管较中肋骨条藻组低,但却保持最高的雌体存活率,而且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综合比较得出结论:6种饵料微藻中,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是两种最适宜培养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优良饵料,二者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刺纺锤水蚤 单胞藻 繁殖 生长表现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浮游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武昌 陶振铖 +1 位作者 孙军 孙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342-4348,共7页
于2004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南海北部使用肠道色素法研究了浮游桡足类群落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将底到表垂直拖网(网孔径200μm)获得的桡足类分为中型(〉500μm)和小型(200—500μm)两个体长组。冬季:中型桡足... 于2004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南海北部使用肠道色素法研究了浮游桡足类群落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将底到表垂直拖网(网孔径200μm)获得的桡足类分为中型(〉500μm)和小型(200—500μm)两个体长组。冬季:中型桡足类的丰度为103—2343(平均633)ind/m^3,肠道色素为0.15~2.71(平均1.31)ng/ind,肠道排空率为0.011(A4)~0.019(c1)min^-1,个体摄食率为3.13—58.48(平均28.36)ng/(ind·d),群落摄食率为1902—62369(平均18679)ng/(d·m^3),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每天0.25%-6.39%(平均3.04%)。小型桡足类的丰度为418—6250(平均1691)ind/m^3,肠道色素为0.18—3.44(平均1.19)ng/ind,肠道排空率为0.012(A4)-0.016(C1)min^-1,个体摄食率为3.67—70.04(平均24.34)ng/(ind·d),群落摄食率为1540—158561(平均44227)ng/(d·m^3),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每天0.44%-15.70%(平均6.59%)。浮游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每天1.02%-20.10%(平均9.63%)。夏季:中型桡足类的丰度为111—1298(平均621)ind/m^3,肠道色素分别为0.22—1.58(平均1.03)ng/ind,肠道排空率为0.017min^-1,个体摄食率为5.52—39.92(平均25.95)ng/(ind·d),群落摄食率为4411-26667(平均12878)ng/(d·m^3),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每天0.23%-6.52%(平均2.52%)。小型桡足类的丰度为756—8804(平均2990)ind/m^3,肠道色素含量为0.09—2.92(平均0.87)ng/ind,肠道排空率为0.020min^-1,个体摄食率为2.73—87.77(平均26.26)ng/(ind·d),群落摄食率为9309—139817(平均47191)ng/(d·m^3),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0.86%-37.79%(平均10.99%)。浮游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为1.09%-39.95%(平均13.51%)。数据表明,2月份和8月份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较低,桡足类摄食不是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桡足类 摄食压力 肠道色素法 南海
下载PDF
夏季南大洋南极大磷虾种群分布、结构及生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时永强 孙松 +1 位作者 李超伦 陶振铖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利用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南极夏季高速采集器和IKMT网走航采样样品,结合同步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的水平分布、生长状况及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在威德尔海域丰度高于普里兹湾海域,两个海域... 利用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南极夏季高速采集器和IKMT网走航采样样品,结合同步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的水平分布、生长状况及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在威德尔海域丰度高于普里兹湾海域,两个海域的磷虾丰度都低于历史同期。从两个年度南极考察的整个调查海区来看,南极大磷虾处于正常生长状态,但也存在个别生长状况较差站位,推测与海冰回退时间较晚或叶绿素浓度较低有关。利用高速采集器采集的大磷虾样品,在海冰边缘区域站位,未成体磷虾占有很大比例;而在海冰已经消退较长时间的海域,成体磷虾占比例较大,这反映了大磷虾未成体与成体不同的分布特征。南极大磷虾在不同海域种群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种群补充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 种群分布 生长状况 海冰 威德尔海 普里兹湾
下载PDF
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分布及发育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振铖 李超伦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2-1161,共10页
通过镜检分析网采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6年4月份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分布、早期幼体发育和幼体发育途径。结果表明,4月份是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繁殖发育的高峰期,幼体在种群组成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占种群总数量的90.8... 通过镜检分析网采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6年4月份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分布、早期幼体发育和幼体发育途径。结果表明,4月份是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繁殖发育的高峰期,幼体在种群组成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占种群总数量的90.85%,其中原状幼体和状幼体占种群比例分别是51.9%和26.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不同幼体发育期丰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卵丰度分布跟叶绿素a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状幼体和状幼体丰度分布跟叶绿素a浓度、海水温度等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发育主要遵循以下途径:卵→无节幼体→后期无节幼体→原状幼体→状幼体F1(0′7,1′7)→状幼体F2(1′4″7,3′1″7)→状幼体F3(5″7)→状幼体F4(5″5)→状幼体F5(5″3)→状幼体F6(5″1)。太平洋磷虾在15℃下的幼体发育速度明显快于4℃。15℃下幼体发育到C1期只需5.6天,而4℃下则需要16.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磷虾 幼体 分布 发育 黄海
下载PDF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雅浦海山与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9
作者 陶振铖 王延清 +1 位作者 金鑫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930,共12页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Y3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二者的群落相似度系数为68.4%,两个海域的优势种/类群也不尽相同,海山区的优势种/类群是磷虾各期幼体、尖额磷虾和蛮?,而大洋海域的优势种/类群分别是磷虾后期幼体、手磷虾、蛮?、尖额磷虾和莹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在海山区的平均丰度和最大丰度都要高于大洋海域,但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占比都低于大洋海域,因而Y3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海山效应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山区的首要影响环境因子是盐度,而大洋海域则是温度;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与200m层盐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两个调查海域均未发现大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环境因子 雅浦海山 西太平洋
下载PDF
南大洋及相邻温带海域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
10
作者 张晔 李超伦 +2 位作者 杨光 王延清 陶振铖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
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2年12月—2013年3月,利用稀释培养方法开展了南大洋及温带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04—0.89 d^(–1),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 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2年12月—2013年3月,利用稀释培养方法开展了南大洋及温带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04—0.89 d^(–1),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为0.07—1.29 d^(–1)。浮游动物日摄食量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6.4%—72.5%,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为14%—776.9%。尽管本实验中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可能被高估,但在南大洋及温带海域生态系统中,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温带海域 小型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摄食压力
下载PDF
北冰洋马克洛夫海盆现代浮游有孔虫深度分布及其生态与氧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旋 王汝建 +1 位作者 张海峰 陶振铖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230-1241,共12页
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并通过海冰覆盖程度体现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过去几十年的观察证明,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后退和变薄,对全球气候的反馈和影响已成为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浮游有孔虫钙质壳作为远洋沉积物的主要组... 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并通过海冰覆盖程度体现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过去几十年的观察证明,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后退和变薄,对全球气候的反馈和影响已成为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浮游有孔虫钙质壳作为远洋沉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古海洋重建的重要工具,但北冰洋海区因材料所限研究程度很低.本次工作通过对中国第4次北极考察在北冰洋马克洛夫海盆(MakarovBasin)浮游拖网取得的现代有孔虫样品的分析,解释现代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所传达的生态信息,并建立主要属种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获得如下认识:(1)马克洛夫海盆〉150μm的浮游有孔虫组合以极地种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istral coiling)占绝对优势;(2)浮游有孔虫主要生活在水深50~100m的上部盐跃层中,其次是100—200m水层;(3)盐跃层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浮游有孔虫的绝对丰度和在水柱中的分布,盐跃层更暖的环境更有利于浮游有孔虫的发育;(4)在100~200m水深间隔,N.pachyderma(sin.)壳体较轻的δ18O值(2.11‰)应与海冰冻结时析出的轻同位素卤水有关,而水深50~100m处较重的δ18O值(1.68‰2.68‰,平均2.27‰)可能是受表层海冰融化形成的含较重氧同位素的低盐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马克洛夫海盆 浮游拖网 浮游有孔虫 氧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