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唑酮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陶明毅 宋峥咏 +2 位作者 笪志民 江开达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1995年第2期82-83,共2页
对13例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曲唑酮进行治疗,经6周观察总有效率达83.33%.治疗1周后抑郁症状明显缓解,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更为显著。该药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较小。但有部分患者出现口干、便秘。提示曲唑... 对13例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曲唑酮进行治疗,经6周观察总有效率达83.33%.治疗1周后抑郁症状明显缓解,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更为显著。该药对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较小。但有部分患者出现口干、便秘。提示曲唑酮是值得推荐的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曲唑酮 抗抑郁药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处于气功态和催眠态脑诱发电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陶明毅 张明岛 陈兴时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观察 4 9例正常成人处于“正常态”、“气功入静态”和“催眠状态”的脑诱发电位 ,分析气功发功和催眠诱导对大脑生理过程的不同效应。方法 观察视觉诱发电位 (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BR)、关联性负变 (C... 目的 观察 4 9例正常成人处于“正常态”、“气功入静态”和“催眠状态”的脑诱发电位 ,分析气功发功和催眠诱导对大脑生理过程的不同效应。方法 观察视觉诱发电位 (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BR)、关联性负变 (CNV)和P3 0 0 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催眠状态下P3 0 0(T P3 )波幅降低 ,与正常态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AEP(P2 ) ,CNV(M2 )波幅降低 ,与正常态和气功入静态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VEP(P2 、P3 )波幅降低 ,与正常态或气功入静态相比分别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催眠诱导对大脑生理过程的影响与气功发功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催眠状态 正常成人 脑诱发电位 波幅 CNV AEP 存在 静态 大脑
下载PDF
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诊断范畴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陶明毅 王希达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199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0月间住院,且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的二组病人在临床表现、病程、HAMILTON抑郁量表得分、治疗用药、转归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二组病人在诊断所依据的主要方面,如临床表现和病程上... 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0月间住院,且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的二组病人在临床表现、病程、HAMILTON抑郁量表得分、治疗用药、转归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二组病人在诊断所依据的主要方面,如临床表现和病程上很难加以区别。在用药和转归方面显著差别。总体上,它们的共性多于不同点。建议将抑郁神经症这一诊断单元归属于“心境障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性 神经症 抑郁症 诊断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处于“气功态”和“催眠态”时的脑诱发电位实验(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陶明毅 张明岛 陈兴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55-257,共3页
背景:自确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单元以来,有关练功过程是否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状态,气功发功与催眠诱导对中枢系统产生效应有何异同,一直缺少实验观察的比较分析。目的:观察正常成人处于“正常态”、“气功入静态”和“催眠状... 背景:自确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单元以来,有关练功过程是否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状态,气功发功与催眠诱导对中枢系统产生效应有何异同,一直缺少实验观察的比较分析。目的:观察正常成人处于“正常态”、“气功入静态”和“催眠状态”的脑诱发电位变化,分析气功发功和催眠诱导对大脑生理过程效应的异同。设计:以正常成人为观察对象的脑诱发电位实验。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象:2001-09/2002-12上海市精神病院职工、实习医生、志愿者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共52人。方法:①使用美国NicoletSpirit诱发脑电生理仪,按国际10/20系统方法安置电极,置头皮Cz,C3,C4,Pz,Fz部位。言语性或凝视性诱导催眠。催眠过程持续约20~30min,其中诱导10~15m in,确定被试者进入被催眠状态后进行实验观察。②与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和民间气功师合作,由他们向被观察对象发放“气功外气”。认定“气功入静”的程度根据民间标准,由气功师确认进入状态后,进行实验观察,整个过程约持续20~30min。③观察分别处于正常对照、气功入静和催眠状态下参与者脑电活动中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P300电位)和感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脑干反应)潜伏期和波幅变化,将观察值进行2×2析因设计的单因素变量线性模型多元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事件相关电位观察结果。②感觉诱发电位观察结果。结果:因催眠诱导效果欠佳和脑诱发电位记录不全等原因共脱落3例,最终对49例进行统计分析。①事件相关电位观察结果:催眠状态下P300电位(靶刺激-P3)波幅比正常态降低犤(4.18±2.23),(6.07±3.23)μV,P <0.01犦;关联性负变(M 2)波幅与正常态和气功态相比降低犤(5.93±3.36),(7.83±4.59),(7.76±4.42)μV,P <0.05犦。②感觉诱发电位观察结果:催眠状态下听觉诱发电位(P2)与正常态和气功入静态相比波幅降低犤(2.01±1.28),(2.71±1.83),(2.73±1.34)μV,P <0.05犦;催眠状态下视觉诱发电位(P2,P3)波幅与正常态以及气功态相比降低犤(3.47±2.69),(4.76±2.78),(4.30±2.64)μV;(1.68±0.95),(1.18±1.08),(2.01±1.48)μV ,P <0.05犦。结论:处于催眠状态时,感觉诱发电位出现低波幅,而气功入静态和正常态未出现此种改变,说明催眠诱导对大脑生理过程的影响与气功发功所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别。在气功界被广泛认同的“气功态”即“催眠态”这一假说不能为上述实验结果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催眠 视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脑干反应 关联性负变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曲唑酮和舒乐安定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多中心开放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陶明毅 笪志民 +1 位作者 江开达 顾牛范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验证曲唑酮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安眠作用。方法 35例单相抑郁发作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伴有明显失眠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得分≥ 24分完成 4周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夜间觉醒次数与治... 目的验证曲唑酮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安眠作用。方法 35例单相抑郁发作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伴有明显失眠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得分≥ 24分完成 4周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夜间觉醒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 (P< 0.05)。 HAMD睡眠因子分两组治疗前后明显改善( P< 0.05或 P< 0.01)。曲唑酮能显著改善深度睡眠。除口干、便秘发生频率较高外 (P< 0.05),曲唑酮其它副作用发生频率不高于舒乐安定。结论曲唑酮的安眠作用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 曲唑酮 催眠作用 治疗
下载PDF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研究回顾与跨文化研究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陶明毅 张明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8,113,共3页
1气功及气功偏差概念 1.1气功发展简史 气功的历史源远流长,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组成部分之一.但近20多年来国内学者在考察它的发展过程时,各家对其产生的年代及发展过程分期的看法很不一致.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精神医学 精神症状
下载PDF
正常人安静和催眠状态下脑葡萄糖代谢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直 王立伟 +3 位作者 左传涛 管一晖 陶明毅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下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初步探索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行18F-FDG PET扫描。隔日后,采用凝视法将受试者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再次行18F-FDG PET扫描。两种状...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下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初步探索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行18F-FDG PET扫描。隔日后,采用凝视法将受试者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再次行18F-FDG PET扫描。两种状态皆应采用3D模式进行PET脑显像,应用SPM分析对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18F-FDG PET图像进行组间体元统计,统计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值构成了统计参数地图(SPM)。比较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脑局部糖代谢的变化,根据变化差异显著(p<0.001)区域的Talariach坐标值确定其部位。结果SPM分析显示催眠静息状态较清醒安静状态右侧枕叶(BA17,18)、左侧枕叶(BA17,18)、左侧顶叶(BA40,)、左侧颞上回(BA22)、右侧尾状核、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额叶(BA6)、左侧额中回(BA8,9)和右侧丘脑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P<0.001)。结论催眠静息状态脑葡萄糖代谢不同于清醒安静状态,催眠静息状态存在神经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 催眠静息状态 清醒状态 PET 葡萄糖代谢 脑葡萄糖代谢 催眠状态 安静状态 自身对照研究 正常人
下载PDF
正常人清醒和催眠状态下痛阈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直 王立伟 +3 位作者 左传涛 管一晖 陶明毅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痛阈差异,以及催眠敏感性与痛阈和痛阈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痛阈测试仪分别测定清醒安静状态和催眠静息状态的痛阈,比较两者的差异;用斯坦福敏感性量表C式测试受使者的敏感性。结果催眠静...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痛阈差异,以及催眠敏感性与痛阈和痛阈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痛阈测试仪分别测定清醒安静状态和催眠静息状态的痛阈,比较两者的差异;用斯坦福敏感性量表C式测试受使者的敏感性。结果催眠静息状态的痛阈明显高于清醒安静状态的痛阈(P=0.018);催眠敏感性与催眠静息状态痛阈和痛阈变化成正相关(P<0.01)。结论催眠静息状态时的痛阈明显提高,痛阈增高可以作为催眠状态界定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 催眠静息状态 清醒状态 痛阈 敏感性
下载PDF
唑吡坦治疗失眠334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顾牛范 陶明毅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观察唑吡坦对失眠病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家医院334例失眠病人予唑吡坦5~10mg,qn,×10d,应用法国圣德拉堡药物研制公司提供的临床观察表,采用服药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服药后有45.8%的病... 目的:观察唑吡坦对失眠病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家医院334例失眠病人予唑吡坦5~10mg,qn,×10d,应用法国圣德拉堡药物研制公司提供的临床观察表,采用服药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服药后有45.8%的病人能在15min内入睡;40.1%病人夜间无苏醒,无梦者占37.1%;55.1%的病人睡眠时间持续6h以上,且70.9%病人翌晨醒后保持清醒,无任何不适感;72.3%的病人对自己睡眠改善的评价颇为满意;上述各项指标与服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均P<0.01)。不良反应有眩晕(13.5%)、疲乏(11.6%)。结论:唑吡坦对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及早醒等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是值得推荐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安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吡坦 失眠症 药物评价 治疗
下载PDF
“催眠态”与“气功态”脑运动皮质低频活动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伟军 李克 +1 位作者 朱莉 陶明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催眠态和气功态下脑运动皮质的低频同步活动,探讨催眠态与气功态对脑功能皮质活动的不同效应。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28岁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右利手。采用气功入静和催眠诱导分别进入气功态和催眠态。研究采用GEsigna VH/i3... 目的:研究催眠态和气功态下脑运动皮质的低频同步活动,探讨催眠态与气功态对脑功能皮质活动的不同效应。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28岁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右利手。采用气功入静和催眠诱导分别进入气功态和催眠态。研究采用GEsigna VH/i3.0T磁共振扫描机,先后进行无任务(静息态、催眠态和气功态)和运动任务的BOLD序列扫描。图像的处理先以运动任务获得的运动皮质定位作为种子对三种状态的功能图像做交互相关分析,获得脑功能连接的激活图,然后对这些激活的体素采用功率谱分析,获得相应的优势频率和能量。结果:脑功能低频连接激活体素的数量在静息态、催眠态、气功态间没有明显差异,但通过功率谱分析,催眠态主要表现为优势频率能量的升高,而气功态则主要表现为优势频率的增加。结论:气功态和催眠态下脑运动皮质的低频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两种状态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效应,但其生理基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态 催眠态 运动皮质 低频活动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明岛 王红星 +4 位作者 肖泽萍 刘效巍 陈兴时 楼翡璎 陶明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脑电生理活动的变化。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4例CFS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NC)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整夜监测。结果总记录时间NC组为(488.7±21...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脑电生理活动的变化。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4例CFS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NC)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整夜监测。结果总记录时间NC组为(488.7±21.7)min,CFS组为(515.9±31.7)min;睡眠潜伏期NC组为(19.9±9.8)min,CFS组为(40.1±11.7)min,CFS组均较NC组明显延长(P<0.05或P<0.01)。第1阶段睡眠增加,NC组为(9.1±1.9)%,CFS组为(14.9±7.9)%;第2阶段睡眠减少,NC组为(56.2±4.7)%,CFS组为(48.8±18.7)%,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同时REM睡眠与神经症相似;REM潜伏期前移,其活动量、强度和密度均增加。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类同于神经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应与神经生化结合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自然睡眠 脑电生理
下载PDF
神经症患者催眠状态脑电图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继军 万艳琼 +5 位作者 陶明毅 王玉蓉 袁伊春 张明岛 谢斌 肖泽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应用脑电图(EEG)探讨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物学性质。方法记录16例神经症患者催眠前和进入催眠状态后的EEG,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神经症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EEG背景节律α波频率减慢和波幅增高。结论催眠状态有相关神经生物学基础,值... 目的应用脑电图(EEG)探讨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物学性质。方法记录16例神经症患者催眠前和进入催眠状态后的EEG,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神经症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EEG背景节律α波频率减慢和波幅增高。结论催眠状态有相关神经生物学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 催眠 脑电图 神经生物学性质
下载PDF
氯氮平、氯丙嗪以及两药合用的副反应对照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良栋 陆明康 +5 位作者 殷美莉 周金娣 郭梅 薜振康 陶明毅 严玲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8-20,共3页
报告氯氮平、氯丙嗪以及两药合用的副反应对照研究共401例。连续观察6~8周的血象、心电图、锥外系副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部分病例作了脑电图对比。结果显示,主要副反应是白细胞计数的改变,以氯氮平组及两药合用组的白细胞改变多见,... 报告氯氮平、氯丙嗪以及两药合用的副反应对照研究共401例。连续观察6~8周的血象、心电图、锥外系副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部分病例作了脑电图对比。结果显示,主要副反应是白细胞计数的改变,以氯氮平组及两药合用组的白细胞改变多见,与单用氯丙嗪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三组均未见迟发性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氯丙嗪 粒细胞缺乏症
下载PDF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怀海 沈文龙 +12 位作者 虞一萍 陶明毅 王义芳 姚维菊 宋立升 徐一峰 瞿正万 李亚明 陈圣祺 韩鹤松 陈银娣 杨佩娣 宋专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方法 对 5 5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MMPI评定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研究组MMPI的七个临床量表均分 ,无论在发病期和缓解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发病期和症状缓解后的临...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方法 对 5 5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MMPI评定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研究组MMPI的七个临床量表均分 ,无论在发病期和缓解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发病期和症状缓解后的临床量表均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表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和人格偏移。可能提示患者练气功前的人格和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人格特征 心理特征
下载PDF
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界于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框架
15
作者 陶明毅 常彦峰 《时代金融》 2006年第7X期21-22,共2页
绩效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支出绩效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从微观上是政府对资源运用效率的问题,从宏观上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本文应用微观和宏观两种不同的方法深入分析财政支出绩效。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资源配置
下载PDF
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例应用苯二氮类药物的调查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淑春 江开达 +1 位作者 陶明毅 肖世富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3期159-160,共2页
为了解苯二氮类药物(BZ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者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作现场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995年8—10月复诊精神病人中抽取了481例,剔除非精神分裂症患者87... 为了解苯二氮类药物(BZ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者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作现场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995年8—10月复诊精神病人中抽取了481例,剔除非精神分裂症患者87人,符合入组标准394例。入组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根据CCMD-2-R诊断标准);③连续就诊3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苯二氮ZHUO类 药物
下载PDF
门诊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淑春 江开达 +1 位作者 陶明毅 肖世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年第6期326-328,共3页
为了解门诊病人抗精神病药(APD)使用频度、治疗方案、药物副反应和疗效,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481例病人,用半定式表格填写自制的精神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发现,门诊使用APD前3位药品为氯丙嗪、氯氮平及奋乃静,治疗方案... 为了解门诊病人抗精神病药(APD)使用频度、治疗方案、药物副反应和疗效,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481例病人,用半定式表格填写自制的精神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发现,门诊使用APD前3位药品为氯丙嗪、氯氮平及奋乃静,治疗方案前3位为氯丙嗪、氯氮平及氯丙嗪+氯氮平;发现治疗剂量<400mg/d组病人,药物副反应轻,疗效亦较好;单一治疗组副反应较合并及联合用药组轻,且疗效明显较好。有53.6%的病人使用安坦,其中37.2%的病人为预防性使用安坦。作者认为门诊病人尽量单一应用APD治疗,维持治疗剂量宜在400mg/d以下,不主张长期或预防性使用安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人 抗精神病药 剂量 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101例首次住院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5年随访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怀海 沈文龙 +16 位作者 陶明毅 黄继忠 徐一峰 姚维菊 宋立升 虞一萍 瞿正万 李亚明 陈圣棋 韩鹤松 杨佩娣 陈银娣 李文杰 宋专平 张少觐 赵宝龙 杨栋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用门诊检查和访问家属的形式,对101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年以后的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67例(66.34%)稳定,34例复发(33.66%),其中3例死亡。80例(79.2%)维持出院诊断,18例(17.8%)...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用门诊检查和访问家属的形式,对101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年以后的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67例(66.34%)稳定,34例复发(33.66%),其中3例死亡。80例(79.2%)维持出院诊断,18例(17.8%)改诊为其他精神疾病。72例(71.29%)停止精神科治疗。92例(91.1%)缓解期社会功能正常,9例(8.9%)减退。结论 使用CCMD诊断的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短期结局比较稳定,停止治疗和继续练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改诊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诊断标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CCMD 随访研究 预后
下载PDF
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怀海 陶明毅 +13 位作者 虞一萍 徐一峰 沈文龙 宋立升 瞿正万 李亚明 陈圣祺 韩鹤松 李诚 吴利民 自孝海 邵辉 于开军 李世利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讨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 方法 :对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患者 42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男性 12例 ,女性 30例。平均发病年龄 (4 4.0 7± 13.2 8)岁 ,6 7%急性起病。 95 %表现精神病性发作 ,精神症状... 目的 :探讨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 方法 :对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患者 42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男性 12例 ,女性 30例。平均发病年龄 (4 4.0 7± 13.2 8)岁 ,6 7%急性起病。 95 %表现精神病性发作 ,精神症状内容与法轮功密切相关。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2 5例 )总分均值 (38.96± 5 .86 )。 结论 :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法轮功的内容密切相关 ,发病原因与患者过度片面追求法轮功的心理效应和练功者的心理基础有关。法轮功已被我国政府定为邪教 ,不能诊断为气功相关精神障碍 ,建议诊断为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或其他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相关综合征 精神障碍 法轮功相关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 邪教
下载PDF
法轮功之类伪科学所致精神障碍 被引量:3
20
作者 单怀海 沈文龙 +16 位作者 饶顺曾 陈碧霞 陶明毅 徐一峰 虞一萍 王义芳 瞿正万 李亚明 杨佩娣 陈银娣 李文杰 宋专平 修中民 吴利民 自孝海 范新刚 路殿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286-287,共2页
目的: 分析法轮功之类伪科学所致精神障碍。 方法: 选择因“练功”等而发生精神障碍患者共206 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发现患者在 “练功”后表现精神病性发作, 精神症状内容与“练功”密切相关。 结论: 法轮功之类缺乏中... 目的: 分析法轮功之类伪科学所致精神障碍。 方法: 选择因“练功”等而发生精神障碍患者共206 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发现患者在 “练功”后表现精神病性发作, 精神症状内容与“练功”密切相关。 结论: 法轮功之类缺乏中医学理论基础, 实为伪科学, 训练方法与迷信巫术的性质相似, 可使易感人群有精神病性发作。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错误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科学 法轮功 精神障碍 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