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骨板障内侵袭性脑膜瘤1例报告
1
作者 陶群星 余英豪 +1 位作者 黄海建 李华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2期220-220,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7岁。于2年前发现左侧颞部肿块,无头痛、头晕,未行处理。2年来肿块呈渐进性增大,近1个月来增大尤为明显。查体:左侧额颞部可触及大小约5 cm×4 cm的肿块,质硬,余无异常。CT检查示:骨窗位示左侧颞骨增厚、骨...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7岁。于2年前发现左侧颞部肿块,无头痛、头晕,未行处理。2年来肿块呈渐进性增大,近1个月来增大尤为明显。查体:左侧额颞部可触及大小约5 cm×4 cm的肿块,质硬,余无异常。CT检查示:骨窗位示左侧颞骨增厚、骨质密度呈毛玻璃样增高,皮质增厚,边界较清,局部软组织稍肿胀,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板障 脑膜瘤
下载PDF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陶群星 陈婷 江秋菊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 目的评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为96.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准确诊断组与误诊或漏诊组的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及取材规范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取材规范性均为影响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的因素(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肺亚厘米结节的准确率较高,为充分发挥该方法的价值,需加强检查期间取材的规范,以及对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亚厘米结节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准确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814例肺结节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
3
作者 江秋菊 卢丽花 +5 位作者 刘泽平 邱晓明 陈婷 汤晓晖 陶群星 龙联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肺结节冷冻切片误诊及延迟诊断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肺结节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回顾性分析1814例肺结节冷冻切片的诊断.结果冷冻切片确诊1765例(约97.30%),误诊31例(约1.71%),延迟诊断18例(约0.99%)... 目的分析肺结节冷冻切片误诊及延迟诊断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肺结节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回顾性分析1814例肺结节冷冻切片的诊断.结果冷冻切片确诊1765例(约97.30%),误诊31例(约1.71%),延迟诊断18例(约0.99%).出现误诊及延迟诊断主要与取材、疑难病例、诊断经验不足、制片等因素有关.结论术中冷冻有助于明确肺结节的性质,用时短且准确率高,但仍存在相对较高的误诊率及延迟诊断率,可通过取材、制片、诊断3个方面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减小延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冷冻切片诊断 石蜡切片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转移性肺腺癌1例
4
作者 陶群星 李晓玲 +1 位作者 陈婷 江秋菊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71-472,共2页
患者男性,77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余,小便无法自解1天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个月于外院诊断为“左肺癌并脑转移”,左肺穿刺组织病理示肺腺癌,予以放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实验室相关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3.83 μg/L,f-PSA与PS... 患者男性,77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余,小便无法自解1天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个月于外院诊断为“左肺癌并脑转移”,左肺穿刺组织病理示肺腺癌,予以放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实验室相关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3.83 μg/L,f-PSA与PSA比率 0.13;CT示左肺上叶见分叶状软肿块影,大小约79 mm×58 mm, 密度不均匀;MRI平扫增强提示:左侧顶叶、右侧枕叶、双侧侧脑室旁见结节状长T1稍高T2信号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前列腺 转移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单针阳性的临床病理意义
5
作者 陶群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3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单针阳性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单针阳性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术前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为(6.29±0.48)分,术前临床分期T_(1c)、T_(2a)、T_(2c)分别为23例、21例和7例,而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为(6.63±0.44)分,术后病理分期T_(2a)、T_(2b)、T_(2c)、T_(3)分别为14例、2例、33例以及3例,外周神经侵犯阳性、切缘阳性分别为23例和17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术前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存在低估18例,一致30例,高估4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穿刺百分比是导致术前低估Gleason评分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外周神经侵犯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在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单针阳性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发生的依据,但往往会低估肿瘤负荷,无法准确判断癌灶分布及病理分级,还应针对单针阳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 单针阳性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甲状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江秋菊 刘泽平 +4 位作者 陈婷 黄海建 陶群星 汤晓晖 卢丽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983-983,985,共2页
患者,女性,74岁,10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前肿物,约“鸡蛋”样大小,无疼痛,无其他伴随症状,未做特殊处理,肿物无明显增大。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甲状腺肿瘤”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颈部外伤、手术及穿刺活检等病史。病理检查 甲状腺... 患者,女性,74岁,10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前肿物,约“鸡蛋”样大小,无疼痛,无其他伴随症状,未做特殊处理,肿物无明显增大。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甲状腺肿瘤”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颈部外伤、手术及穿刺活检等病史。病理检查 甲状腺组织一块,大小6 cm×3 cm×3 cm, 切面见结节一枚,大小约3.1 cm×2 cm×1.9 cm, 包膜完整,海绵状,灰红色,质软,挤压可见红色血液流出(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伴髓外造血的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泽平 陶群星 +4 位作者 汤晓晖 陈婷 陈小平 龙联文 郭慧彬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4-645,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2013年7月23日入院,检查有肉眼血尿,无腰痛、泡沫尿.双肾CT血管造影(CTA)示:左肾下极肾实质内见混杂密度肿块影,大小约5.4 cm×4.3 cm,平扫CT值约36 HU,其内见多发斑点状致密影及无强化液性密度... 患者女,33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2013年7月23日入院,检查有肉眼血尿,无腰痛、泡沫尿.双肾CT血管造影(CTA)示:左肾下极肾实质内见混杂密度肿块影,大小约5.4 cm×4.3 cm,平扫CT值约36 HU,其内见多发斑点状致密影及无强化液性密度影.临床诊断左肾癌.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中见:左肾外侧中极肿物,包膜完整,与周围界清,未侵及肾周脂肪;与左肾上腺、左侧腹膜无粘连,将左肾上腺、左肾,肾周脂肪,肾蒂脂肪组织,左输尿管上段10.0 cm均切除,未见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甲状腺滤泡 髓外造血 上消化道出血 CT血管造影 脂肪组织 肉眼血尿 混杂密度
原文传递
盆腔游离体一例
8
作者 刘泽平 李晓玲 +2 位作者 潘金万 何洪生 陶群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盆腔游离体(pelvic loose body,PLB)较少见。本文对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特征等进行报道,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特点 影像资料 病理学特征 典型病例 盆腔游离体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