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祛湿解毒方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效果观察
1
作者 陶良艇 张维维 +2 位作者 叶仁 俞艇 黄邢邢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1期26-28,共3页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方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术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方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术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解毒方,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0/42)高于对照组(80.9%,34/42),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热祛湿解毒方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可减轻症状,加速术后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湿解毒方 儿童 急性阑尾炎 湿热瘀滞证
下载PDF
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俞艇 孙亨秋 +2 位作者 陶良艇 叶仁 黄邢邢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58例温岭地区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5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83例正常生育男性设为对照组。分析MI患者中无精子因子(AZF...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58例温岭地区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5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83例正常生育男性设为对照组。分析MI患者中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发生率及对表型的影响,AZF微缺失与生殖相关激素之间关系,AZFc微缺失情况,并比较不同AZFc区域无精子症缺失基因家族(DAZ)基因拷贝类型与男性不育情况。结果758例MI患者AZF微缺失发生率为5.01%,AZF微缺失中AZFc占比为78.95%。缺失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于无缺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T)水平低于无缺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ZFc微缺失患者中,无精子症占43.33%,sY254位点缺失率为27.78%。不同组间DAZ1/2基因拷贝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少精症组DAZ3/4基因拷贝缺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患者AZF微缺失发生率为5.01%,AZF微缺失可引起FSH、LH水平升高,T水平降低。AZFc区的微缺失中DAZ3/4拷贝缺失与生精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男性不育 关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因子诊断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陶良艇 张维维 +2 位作者 叶仁 俞艇 黄邢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诊断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肠坏死将患儿分为肠坏死组35例和无肠坏死组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诊断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肠坏死将患儿分为肠坏死组35例和无肠坏死组47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风险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肠坏死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WBC、D-D、PAF与I-FABP的关系。结果 肠坏死组患儿血pH值低于无肠坏死组(P<0.05),复型肠套叠比例、发病时间、D-D、PAF、CRP、WBC、I-FABP水平高于无肠坏死组(P<0.05);肠套叠类型、发病时间、血pH值、D-D、PAF、WBC、I-FABP是影响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的主要因素(P<0.05),CRP与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无显著关系(P>0.05);D-D、PAF、WBC、I-FABP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的AUC值分别为0.784、0.746、0.816、0.881;小儿急性肠套叠肠坏死患儿D-D、PAF、WBC与I-FABP均成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81、0.412、0.432,P<0.05)。结论 WBC、D-D、PAF与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坏死关系密切,可作为早期诊断肠坏死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套叠 肠坏死 白细胞计数 D-二聚体 血小板活化因子
原文传递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外侧小切口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
4
作者 陶良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86-286,共1页
研究外侧小切口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4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外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45例儿童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 研究外侧小切口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4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外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45例儿童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8周,中位数7周。按Flynn评分标准评定,优3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5.56%。结论:外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方法操作简单、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定可靠、治疗效果良好以及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外侧小切口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