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性蜡型在CAD/CAM前牙美容性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景建龙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总结诊断性蜡型在CAD/CAM前牙美容性修复中的运用。方法临床选择110例患者共137例全瓷冠,术前制作诊断性蜡型与患者进行沟通,医患双方达成一致后,通过Sirona inEos计算机印模采集系统获取诊断蜡型的三维数据,将其与基牙模型数据拟合... 目的总结诊断性蜡型在CAD/CAM前牙美容性修复中的运用。方法临床选择110例患者共137例全瓷冠,术前制作诊断性蜡型与患者进行沟通,医患双方达成一致后,通过Sirona inEos计算机印模采集系统获取诊断蜡型的三维数据,将其与基牙模型数据拟合,基于inLab V3.80软件的回削程序设计并制作精确的氧化锆内冠,采用Vita公司VM9饰瓷完成最终修复体。结果经一年半的随访观察,所有氧化锆全瓷冠临床检查边缘密合,未出现崩瓷或折裂现象,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颜色满意。结论运用诊断性蜡型技术方便医患间就美观问题进行主观交流,运用CAD/CAM回削技术制作的全瓷冠内冠可以为饰瓷预留合理空间,有助于提高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蜡型 CEREC CAD CAM 氧化锆 全瓷修复体
下载PDF
IPS e.max Press热压铸后牙全瓷冠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景建龙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评价后牙IPS e.max press全瓷铸造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取1 217例1 533颗后牙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体,修复3~24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结果 96.6%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未出现破裂、崩瓷、脱... 目的评价后牙IPS e.max press全瓷铸造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取1 217例1 533颗后牙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体,修复3~24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结果 96.6%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IPS e.max Press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 e MAX PRESS 全瓷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罡 陶进京 +3 位作者 景建龙 高洋 俞青 魏煦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患者的52颗前牙采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美学修复,适应证包括前牙散在间隙、切端缺损、氟斑牙与轻中度四环素牙。所有患者经同一医生牙体预备后,采用3Sh... 目的探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患者的52颗前牙采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美学修复,适应证包括前牙散在间隙、切端缺损、氟斑牙与轻中度四环素牙。所有患者经同一医生牙体预备后,采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获取光学印模,3Shape CAD软件设计贴面,日本Roland公司DWX-4W齿科切削系统切削德国VITA公司VITABLOCSRTriLuxe三层色瓷块,椅旁即刻完成数字化瓷贴面的制作。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修复体评价标准,分别于修复后完成当日和1、3、6、12个月对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随访复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CAD/CAM数字化瓷贴面的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继发龋和邻面接触点在观察期间表现良好。有2例数字化瓷贴面在粘结1个月后出现牙龈炎症,经检查为龈下残留粘结剂所致,去净粘结剂后长期随访无不适,χ^2检验分析修复体牙龈状况的A级成功率在4个时间节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内各项评估A级成功率在90%以上。结论CAD/CAM数字化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快速、微创、美观、适合性好的优点,为前牙美学微创修复提供了一种治疗方式,但其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瓷贴面 微创美容牙科
下载PDF
间接法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玥 王鹏 +1 位作者 陶进京 俞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间接法制作的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20例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6颗前牙采用间接法制作丙烯酸树脂诊断饰面,分别在治疗后... 目的:评价间接法制作的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20例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6颗前牙采用间接法制作丙烯酸树脂诊断饰面,分别在治疗后的1周和1个月进行回访,从修复体解剖外形、表面状态、颜色匹配、牙龈状况四方面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诊断饰面完成后1周,所有牙面的树脂均未见着色,46颗前牙中有1颗树脂脱落,1颗牙龈有轻度炎症。1个月后,有9颗牙树脂不完整,3颗牙牙龈有轻度炎症,1颗牙树脂有轻微着色。修复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间接法制作诊断饰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帮助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美学修复 诊断饰面 树脂 贴面 满意度
下载PDF
虚拟([牙合])架在CAD/CAM铣削氧化锆粘接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1 位作者 衣颖杰 吴国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牙合])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单颗前牙缺失并采用氧化锆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虚拟([牙合])架... 目的:探讨虚拟([牙合])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单颗前牙缺失并采用氧化锆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虚拟([牙合])架辅助设计,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观察修复体边缘、颜色、继发龋、松动及脱落情况。结果:共完成12例患者14件氧化锆粘接桥,其中1件修复体6个月内脱落,余修复体边缘、颜色、继发龋、松动及脱落评价均为A级。结论:虚拟([牙合])架可以为CAD/CAM铣削氧化锆粘接桥修复体咬合调整提供帮助,但长期应用效果仍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牙合])架 氧化锆 CAD/CAM 粘接桥
下载PDF
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1 位作者 黄丽娟 孙方方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支架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共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方法组和CAD/CAM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支架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共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方法组和CAD/CAM组,每组13例。常规制取精细印模,其中CAD/CAM组通过扫描石膏模型获取三维数据,CADRPD支架形态,CAM切削生成支架树脂铸型,常规包埋铸造完成RPD金属支架。传统方法组以常规方法制作支架蜡型,包埋铸造完成RPD支架。临床试戴,比较两种金属支架就位情况,与口内软硬组织的密合度。采用秩和检验的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统方法组制作的RPD支架9例就位顺利,4例经少量调磨就位,而CAD/CAM组制作的RPD支架10例顺利就位,3例经少量调磨就位。两组RPD支架均无大量调磨仍无法就位的现象发生,就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8.0,P=0.50)。2组患者中均有12例支架密合,1例支架存在≤3处不密合部位的现象,密合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4.5,P=0.76)。结论CAD/CAM切削支架蜡型制作的RPD金属支架修复效果可以达到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 局部 可摘 CAD/CAM切削技术 RPD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