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大学烟草危害与防控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汶鑫 陶雨寒 +2 位作者 汪苏颜 李为民 毛辉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研究在我国大学开展烟草危害与防控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索科学普及式教学模式用于大学生烟草危害与防控课程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我国大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水平。方法在四川大学开设以科学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 目的研究在我国大学开展烟草危害与防控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索科学普及式教学模式用于大学生烟草危害与防控课程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我国大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水平。方法在四川大学开设以科学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模式的烟草危害与防控公选课,回顾性纳入该校已完成2022年秋季学期烟草危害与防控公选课的43名大学生作为研究组(选修组),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纳入同期该校未选修该课程的43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未选修组)。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学生的基本信息、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评估研究组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对烟草病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比较两组学生对烟草危害的知晓情况以及对烟草防控的支持情况。结果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农村、城市)、本人吸烟、家庭成员吸烟、二手烟暴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修组中,58.1%的学生因“对该课程感兴趣”而选课,74.4%的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选修组学生对吸烟导致心肌梗死(97.7%vs.72.1%)、脑卒中(97.7%vs.81.4%)以及二手烟导致成人心脏病(97.7%vs.76.7%)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选修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比例显著高于未选修组(86.0%vs.37.2%,P<0.05)。两组学生普遍正确认识到“电子烟会对健康产生危害”(P>0.05);两组学生普遍对“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持支持态度(P>0.05)。结论在综合性大学开展以科学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模式的烟草危害与防控公选课能提高大学生的烟草相关理论知识和知晓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烟草防控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烟草病学 烟草危害 烟草防控
原文传递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在呼吸系统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陶雨寒 毛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9-604,共6页
呼出气主要包含三种组分:气体分子、挥发物和冷凝物[1]。呼出气中含有超过100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VOCs)[2],可将其分为醇、醛、酮、饱和及不饱和烃、短链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 呼出气主要包含三种组分:气体分子、挥发物和冷凝物[1]。呼出气中含有超过100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VOCs)[2],可将其分为醇、醛、酮、饱和及不饱和烃、短链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过氧化被认为是呼吸VOCs中烷烃和醛的主要来源,PUFA非常容易氧化,即使不需要酶介导,也可在与氧气接触时形成氢过氧化物,脂质氢过氧化物可分解产生碳氢化合物、醛等,碳氢化合物可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醇。脂肪酸可通过脂肪酸还原酶在醇中进一步还原,或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酮[3-4],肠道细菌发酵可产生烷烃类化合物[5],简言之VOCs通常是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和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及肠道微生物中细菌的有氧和无氧酵解过程的最终产物[5],细胞/组织产生相关的VOCs或溶解于血液中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快速交换呼出,或沿着呼吸道直接扩散到肺泡或气道腔中排出,因而呼出气中VOCs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可反应机体潜在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疾病 无氧酵解 呼出气 碳水化合物代谢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短链脂肪酸 氢过氧化物 不饱和烃
原文传递
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一例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黄基峰 汪钰滨 +3 位作者 陶雨寒 张渝聆 周小洁 毛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96-702,共7页
目的探讨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抗凝药物治疗决策,提升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肺栓塞”及“出血”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 目的探讨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抗凝药物治疗决策,提升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肾挫裂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肺栓塞”及“出血”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以“Pulmonary embolism”AND“Hemorrhag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Ovid 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结果患者为21岁男性,主诉为“右肾挫伤5天,呼吸困难1天”。腹部CT提示:右肾边缘不清,肾周见片团状混杂稍高密度影,增强后右肾内见多发强化降低区,多系右肾挫裂伤;腹部超声:右肾周查见范围约10.6 cm×2.8 cm的低回声区。CT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干分叉处、双肺上叶及下叶肺动脉分支见充盈缺损。血气分析(面罩给氧10 L/min,氧合指数120):pH 7.456,PCO_(2)24.9 mm Hg,PO_(2)73.2 mm Hg。肌红蛋白79.21 ng/ml,肌钙蛋白T 58.7ng/L,BNP 2062 ng/L。考虑诊断肾挫裂伤合并肺栓塞,先后经普通肝素(首剂予以肝素负荷剂量80 IU/kg静脉注射,其后以12-18 IU/kg/h持续静脉泵入)抗凝11天、序贯以低分子肝素0.8 ml q12 h抗凝14天,辅以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复查血气分析氧合改善,调整抗凝药物为口服利伐沙班20 mg qd抗凝6个月,后复查CTPA肺栓完全吸收,停用抗凝药物,期间,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查腹部CT提示右肾周片状低密度影范围缩小,密度稍增高,肾周出血明显吸收,保肾成功。经上述数据库检索,共检出26篇文献报道3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高危出血合并急性肺栓塞,其中死亡3例,好转27例。结论肾挫裂伤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在严密监测下,小剂量肝素抗凝安全,有效。高危出血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权衡出血性疾病与肺栓塞引起不良预后的风险之后,需要在抗凝与出血之间摸索平衡点,在参考相关指南的前提下,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肾挫裂伤 出血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