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比率对肝癌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陶霖 卢东诚 宁红建 《蛇志》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前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比率(APT)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7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建立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APT...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前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比率(APT)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7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建立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APT水平组,通过COX分析筛选肝癌患者的预测术后预后因素,K-M曲线分析APT对肝癌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最佳截断值2.981,将APT分成高低水平组,曲线下面积为0.751(P<0.05)。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甲胎蛋白(AFP)等与APT水平分组均无明显相关(P>0.05),APT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AFP、肝硬化等与肝癌患者预后无关,而高低APT水平与肝癌预后相关[Exp(B)=4.32,95%CI:1.824~10.27,P=0.001]。结论APT是肝癌手术预后有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比率 预后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加强体格检查培训在消化内科住培医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霖 卢东诚 +1 位作者 黄振宁 宁红建 《蛇志》 2023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体格检查培训在消化内科住培医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住培医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给予腹部体... 目的 探讨体格检查培训在消化内科住培医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住培医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给予腹部体格检查强化培训,比较两组住培医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总体教学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体格检查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住培医生教学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检查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
下载PDF
REIC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陶霖 姜海行 +6 位作者 葛莲英 刘志明 唐国都 金群馨 吕小平 陈远能 覃山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REIC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REIC基因在50例胃癌癌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6例(52%)胃癌组织中REIC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癌旁组织(P<0.05),且REIC基因的低表... 目的:研究REIC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REIC基因在50例胃癌癌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6例(52%)胃癌组织中REIC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癌旁组织(P<0.05),且REIC基因的低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有关。结论:REIC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EIC基因 RT-PCR 抑癌基因
下载PDF
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3例硬脑膜动静脉瘘误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陶霖 石吉乐 +1 位作者 李俊恒 郑东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DAVF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结果例1:发作性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误诊为TIA;例2:痴呆、双... 目的探讨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DAVF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结果例1:发作性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误诊为TIA;例2:痴呆、双下肢行走不稳、尿失禁,既往有头部伤史,误诊为正常颅压脑积水;例3: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既往糖尿病史9年,误诊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3例均经DSA证实为DAVF。前两例头部MRI重新仔细阅片,发现两侧大脑皮层存在不对称的血管流空信号,提示DAVF,第3例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头MRI和CTA均未见异常,行全脑DSA进一步除外动脉瘤时,意外发现病因为颈外动脉系统供血的海绵窦区DAVF。结论当患者有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表现与影像不一致、对治疗不佳时,应考虑到DAVF的可能,注意MRI上有无细微的血管形态改变,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神经功能缺损 血管流空信号 误诊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陶霖 黄世江 +3 位作者 李莉 罗薇 覃山羽 姜海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9±11.7)岁。83.3...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9±11.7)岁。83.3%为慢性肝病表现,8.3%为急性肝炎表现,8.3%无症状。患者肝功能异常以AST、GGT、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大部分(71.4%)患者高丙种球蛋白升高。循环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以抗核抗体(ANA)为主,有4.2%(1/24)出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SLA)阳性,4.2%(1/24)出现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12.5%(3/24)出现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和16.7%(4/24)出现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有45.8%(11/24)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33.3%(8/24)为主。病理改变以界面性肝炎71.4%(15/21)及汇管区及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85.7%(18/21)为主。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62.5%(15/24)曾被误诊,其中33.3%(5/15)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结论:AIH临床表现、生化、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在排除常见肝损害原因之后,结合自身抗体及肝组织学特征性病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 分析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陶霖 姜海行 +5 位作者 覃山羽 金群馨 黄雪 郭晓云 谭至柔 唐国都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分离大鼠MSCs培养传代至第4代。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造肝纤维模型。将造模成功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1)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分离大鼠MSCs培养传代至第4代。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造肝纤维模型。将造模成功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1)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MSCs组:鼠尾静脉注射MSCs悬液;(3)诱导组:鼠尾静脉注射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14 d后的MSCs悬液。于移植后第1周、2周、3周、4周分别处死大鼠5只,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别用PCR法及Western检测大鼠肝脏Col-Ⅰ、RhoA、Cdc42、Rac1 mRNA基因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诱导组与MSCs组的纤维化程度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在第4周诱导组评分明显低于MSCs组(P<0.05)。(2)移植3周后各组血清HA、LN、Ⅳ型胶原含量均显著下降,4周时诱导组和MSCs组各指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诱导组低于MSCs组(P<0.05)。(3)MSCs移植后诱导组、MSCs组大鼠肝脏组织Col-Ⅰ、RhoA、Cdc42、R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移植4周时诱导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MSCs移植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HA、LN、Ⅳ型胶原的分泌,并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Rho信号通路相关因子RhoA,Cdc42,Rac1 mRNA及蛋白表达。HGF诱导MSCs后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Rho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陶霖 姜海行 +3 位作者 金群馨 唐国都 伍玲园 卢作超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芽囊原虫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0例人芽囊原虫病患者外周血中IL-8、IL-18、GM-CS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芽囊原虫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0例人芽囊原虫病患者外周血中IL-8、IL-18、GM-CS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人芽囊原虫病患者外周血中IL-8、IL-18、GM-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8、GM-CSF水平随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 IL-8、IL-18、GM-CSF可能在人芽囊原虫感染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病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PET显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陶霖 郑东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7-369,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类型。目前,分子影像学在A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ET功能显像可通过各种显像剂敏感、特异性地反映A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笔者将重点介绍^(18)F-FDG显像剂和淀粉样蛋白显像剂在AD中的应...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类型。目前,分子影像学在A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ET功能显像可通过各种显像剂敏感、特异性地反映A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笔者将重点介绍^(18)F-FDG显像剂和淀粉样蛋白显像剂在AD中的应用,详细阐述PET显像在AD病因学研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转归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自发性低颅压所致双侧硬膜下血肿致脑疝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陶霖 郑东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0,共2页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自发性脊髓CSF漏引起,以直立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继发硬膜下血肿,严重病例可出现脑实质受压的局灶性症状、意识障碍甚至脑疝,临床相对少见且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自发性低颅压所致双...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自发性脊髓CSF漏引起,以直立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继发硬膜下血肿,严重病例可出现脑实质受压的局灶性症状、意识障碍甚至脑疝,临床相对少见且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自发性低颅压所致双侧硬膜下血肿致脑疝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低颅压 局灶性症状 临床综合征 直立性 钻孔引流术 脑干受压 意识障碍 腰穿压力 环池
下载PDF
文本自动校核的一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2,F003,共4页
提出并证明一种求取两个文本间的最大匹配的算法。
关键词 文本匹配 串匹配 CAI 算法
下载PDF
DDB的一种死锁检测方法—定向迭代法
11
作者 陶霖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讨论了分布式数据库的一种死锁检测方法,称为定向迭代法。用分布式算法与等待图相配合来检测死锁,同时在实现机制中附加延迟检测以判断是否真假死锁。
关键词 数据库 死锁检测 定向迭代法 DDB
下载PDF
程序的自动查核
12
作者 陶霖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0,68,共3页
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提出了对程序成批自动校查核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自动查核 计算机辅助教学 程序设计
下载PDF
用图形表现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种输出形式
13
作者 陶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52-56,共5页
图形可以作为DBMS的一种输出形式.本文介绍了这种输出形式的意义和常见实现方法,并概要介绍了一个兼有字符。
关键词 图形 数据库系统 管理系统 输出
下载PDF
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梅 郭晓云 +4 位作者 姜海行 王家旭 卢东红 岑瑜 陶霖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2-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36例(LC组)及健康对照者20例(H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36例(LC组)及健康对照者20例(H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L-1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LC和CH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外周血中Th17频率与对应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0、0.660,P=0.009、0.001);LC组患者肝组织中IL-17mRNA水平、α-SM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α-SMA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r=0.602,P=0.014)和纤维化分期(r=0.506,P=0.045)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BV相关性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海行 聂海明 +3 位作者 邓德海 覃山羽 陶霖 黄振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838-2841,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大鼠胃黏膜上皮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为胃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Hpylori超声提取液来自SydneySS-1Hpylori菌株.大鼠胃黏膜细胞OUMS-37为永生化细胞,当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大鼠胃黏膜上皮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为胃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Hpylori超声提取液来自SydneySS-1Hpylori菌株.大鼠胃黏膜细胞OUMS-37为永生化细胞,当细胞生长至60%融合时,加入不同浓度的Hpylori超声提取液,同时设置空白,于培养的24-48h收集细胞进行形态观察.Westhernblotting检测P53蛋白表达,Northernblotting检测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经Hpylori作用48h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核碎裂成大小不等的块状,表现出细胞凋亡如细胞皱缩,胞浆嗜碱性,核染色质固缩致密,核染色质断裂,形成大小不等的胞内核小体,部分细胞核膜消失,核染色质聚集中细胞中央,呈现分裂期的形态学等形态学特征,对照组未出现以上特征性改变.培养细胞经过Hpylori作用后提取DNA,经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呈现不连续的梯状结构电泳条带.培养细胞经过Hpylori作用后,Westhernblotting显示P53蛋白表达随Hpylori超声提取液浓度而升高,Northernblotting显示baxmRNA表达随Hpylori浓度而增加,bcl-2mRNA表达随Hpylori浓度而降低.结论:Hpylori超声提取液可在体外诱导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野生型P53蛋白和凋亡促进基因baxmRNA表达,并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表达.提示Hpylori感染可通过干扰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在胃癌病因学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胃上皮 细胞 P53 BAX bcl-2 表达
下载PDF
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雪 黄杰安 +8 位作者 谭至柔 郭晓云 黄振宁 唐国都 姜海行 宁红健 陶霖 秦荔荣 周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43-64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I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80例IC症患者,分为思美泰组(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思美泰组显效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 目的:观察应用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I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80例IC症患者,分为思美泰组(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思美泰组显效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思美泰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其中血清总胆红素(ST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能显著缓解IC症状,改善肝功能,且使用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 胆汁淤积 思美泰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雪 谭至柔 +3 位作者 宁红健 聂海明 梁志海 陶霖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49-55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9~2009.4)、EMbase(1989~2009.4)、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CBM(1989~2009.4)、CNKI(1989~2009.4)、VIP(1989~2009.4... 目的系统评价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9~2009.4)、EMbase(1989~2009.4)、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CBM(1989~2009.4)、CNKI(1989~2009.4)、VIP(1989~2009.4)。同时手工检索其引文,以便发现新的可纳入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1 8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剂量组(400 mg/d)相比,高剂量组(600 mg/d或800 mg/d)依马替尼虽然增加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RR=1.15,95%CI=1.01~1.30,P=0.03],但在2年总生存率(RR=1.00,95%CI=0.92~1.08,P=0.93)、完全肿瘤反应率(RR=1.02,95%CI=0.66~1.59,P=0.93)、部分肿瘤反应率(RR=1.06,95%CI=0.96~1.17,P=0.28)方面两组相似。在安全性方面,高剂量组依马替尼增加了血液毒性反应(RR=1.08,95%CI=1.03~1.14,P=0.003)和各种非血液毒性反应(RR:1.18~2.07,95%CI=1.06~3.32,P均<0.05),特别是增加了3级以上毒性反应(RR=1.48,95%CI=1.33~1.65,P<0.00001)。依马替尼间断治疗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明显增高(RR=0.27,95%CI=0.13~0.58,P<0.05),而生存质量未见改善(MD=3.50,95%CI=-11.17~18.17,P>0.05)。结论对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增加剂量,病人未见明显临床获益;依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取得疗效后,应持续服药,以免引起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伊马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赖铭裕 陶霖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0期545-546,554,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检测病例胃黏膜上皮组织中Hp感染(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及不典型增生的情况。结果473例胃黏膜上皮组织中,Hp阳性322例(68.1%),不典型增生49例(...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检测病例胃黏膜上皮组织中Hp感染(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及不典型增生的情况。结果473例胃黏膜上皮组织中,Hp阳性322例(68.1%),不典型增生49例(10.3%)。在Hp感染组中,不典型增生37例(11.5%),非感染组中则为12例(7.9%),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在HP感染组中,不典型增生的程度随着Hp感染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且有随之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试验 GIEMSA染色 不典型增生
下载PDF
胃癌MMP-13,CD44V5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山羽 黄刚丁 +3 位作者 黄振宁 李信 陶霖 姜海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检测MMP-13(金属基质蛋白酶-13),CD44V5(CD44第5变异株)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胃癌浸润与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MMP-13,CD4... 目的检测MMP-13(金属基质蛋白酶-13),CD44V5(CD44第5变异株)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胃癌浸润与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MMP-13,CD44V5蛋白表达,并与慢性胃炎组织表达结果相比较,分析MMP-13,CD44V5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MMP-13,CD44V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8.3%和4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21.7%和10.0%(P<0.05),慢性胃炎黏膜组织未见异常表达。胃癌中伴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MP-13在中、晚期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胃癌,但MMP-13,CD44V5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胃癌组织MMP-13,CD44V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MMP-13,CD44V5蛋白表达率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MP-13 CD44V5 表达
下载PDF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虹 陶霖 崔莉莉 《计算机教育》 2007年第07X期3-6,86,共5页
本文剖析了IT专业中,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弊端,构建了有助学生工程能力提高的新型评价模式及其实施策略。并通过“程序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实践,阐述该模式对落实IT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提高... 本文剖析了IT专业中,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弊端,构建了有助学生工程能力提高的新型评价模式及其实施策略。并通过“程序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实践,阐述该模式对落实IT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且对同类特征的IT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模式 实施策 IT专业 工程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