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基材料的疏水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隋佩珊 张军涛 +2 位作者 郑明明 张羽飞 沈家源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着重综述了多形态纤维素材料(滤纸、棉织物、高分子膜、纤维泡沫和气凝胶等)疏水改性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改性方法,如喷涂法、浸渍法、等离子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硫醇-烯”点击反应等,进而... 着重综述了多形态纤维素材料(滤纸、棉织物、高分子膜、纤维泡沫和气凝胶等)疏水改性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改性方法,如喷涂法、浸渍法、等离子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硫醇-烯”点击反应等,进而阐述了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在防水防冰、阻燃和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纤维素基材料疏水改性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疏水改性 超疏水材料 油水分离
下载PDF
新元古代氧化事件驱动海洋Ba循环变化
2
作者 卫炜 隋佩珊 +1 位作者 陈婷婷 黄方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6,共9页
新元古代晚期出现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显著升高的现象,即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该事件可能促使了后生动物的出现与辐射以及复杂生态系统的建立。海洋中的氧化过程可改变海水的化学组成,如Fe、C、S的价态和种型,而海水中Ba的生物地球化... 新元古代晚期出现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显著升高的现象,即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该事件可能促使了后生动物的出现与辐射以及复杂生态系统的建立。海洋中的氧化过程可改变海水的化学组成,如Fe、C、S的价态和种型,而海水中Ba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则主要受S的种型及浓度的控制,特别是硫酸根浓度。文章介绍了NOE如何改变海洋Ba循环:(1)NOE之前,海水硫酸根浓度极低,Ba循环处于保守状态;(2)NOE期间,海水硫酸根浓度升高,处于重晶石过饱和状态,导致沉积物中过剩Ba的富集以及层状重晶石的形成;(3)NOE之后,海洋重晶石过饱和状态一直持续到古生代末期,而中生代以后海洋硫酸根充足,Ba循环主要受控于生产力,呈现非保守性。此外,文章还指出,Ba同位素在重建新元古代晚期海洋Ba浓度,继而反演海水硫酸根浓度(即氧化程度)研究中均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氧化 O-Fe-C-S-Ba循环 保守元素 Ba同位素 早期生命
下载PDF
南华系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新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隋佩珊 肖媛媛 孙卫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新元古代是冰川作用发育的重要时期,其中有2个重要的全球性冰期,即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对全球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宜昌地区分布的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代表了在扬子板块发育的与Sturtian冰期前和Marinoan冰... 新元古代是冰川作用发育的重要时期,其中有2个重要的全球性冰期,即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对全球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宜昌地区分布的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代表了在扬子板块发育的与Sturtian冰期前和Marinoan冰期相对应的沉积地层。随着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的进步,新的地球化学手段,包括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和Fe同位素等,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莲沱组与南沱组的沉积环境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本研究对宜昌九龙湾剖面南沱组冰碛岩进行系统采样,并和莲沱组以砂岩为主的碎屑沉积岩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和Fe同位素对比探讨二者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CIA的变化(53~78)表明,莲沱组沉积主体处于温暖的古气候下(CIA平均值约为78),直到Sturtian冰期前,莲沱组顶部出现气候转冷特征(CIA平均值为53);随着Marinoan冰期到来,南沱组沉积持续处于寒冷的古气候环境(CIA平均值为58)。莲沱组与南沱组样品均具有较低的Mo/Al、V/Al和U/Al值,表明二者沉积均处于氧化环境,但莲沱组主体比南沱组和莲沱组顶部样品具有更低的Mo/Mo*、V/V*以及更高的Fe同位素值,反映了莲沱组主体的沉积环境更为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沱组 莲沱组 FE同位素 古气候 氧化还原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